?

精神分析視野下李爾王的瘋癲心態

2018-10-24 02:03李雨薇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8年12期
關鍵詞:李爾俄狄浦斯弗洛伊德

李雨薇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文學院

李爾的精神狀態可分為三個時期:從劇本初始的國土分割趕走科迪莉亞,到被里甘、戈納瑞背叛虐待,再到荒野黑夜狂風暴雨中的瘋癲;從瘋癲后對世界認知的清醒到被俘后神志的清醒;第三階段則為清醒后的李爾在三個女兒都已死亡的情境下最終走向死亡的過程。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分析李爾瘋癲原因,主要是對李爾內在精神變化的分析,這主要集中于第一階段,其中包括對這一階段的主要情節及人物言行的分析。

在第一階段,李爾主導參與的情節就是劇本開端的國土分割,在這一過程中表現出了一種較大的不合常理的精神波動,在這一系列反常的背后實際上具有深刻的內在心理因素。在精神分析角度下,這些反常的舉動體現了李爾的潛意識中所具有強烈的俄狄浦斯情結和自戀情結,而李爾隨后的一系列遭遇則是在潛意識加深了自戀情結。弗洛伊德曾指出如果俄狄浦斯情結和自戀傾向得不到合理的解決,常常會導致心理失常和精神疾病。

對導致李爾瘋癲的內在原因進行分析,首先是關于李爾反常的暴怒情緒下潛藏的俄狄浦斯情結。在將國家分給三個女兒時,李爾對于小女兒的回答感到暴怒,進而剝奪其財產繼承的權利。然而在進一步就情境與人物對話來分析此處情節的時候,可以看出李爾在此展示出的對里甘和戈納瑞的盲目輕信,以及對科迪莉亞由愛到恨的情感的迅速轉變實際上存在突兀與不合理之處。

對此可以通過分析文本來論證。當李爾詢問女兒們對自己的愛時,在科迪莉亞的回答中,她并沒有否認自己對父親的愛,而是表達出對父親有節制的敬愛

“我愛您是按照自己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p>

“我受到您這樣的恩德,只有恪盡我的職責,服從您,愛您,敬重您?!盵1]5

但李爾不滿意小女兒的回答,并且發誓和小女兒永遠斷絕一切父女之情和親屬關系。

不可否認的是李爾這種暴怒的反應應當是過度且夸張的,因為就李爾的問題與科迪莉亞的回答對照而言這番言論或許無法獻媚于李爾,甚至因為不太符合提問者的預期而使人不快,但就具體分析而言這其中應當并沒有觸怒李爾值得他大發雷霆的言辭。如果根據上文的觀點,那此處情節的存在的確是生硬且突兀的,但歷來的評論家們卻并沒有就此而大加詬病,而人們在觀賞此部戲劇的時候似乎也接受了這樣的情節發展,那唯一可能的解釋就是,李爾的發怒實際上是符合人們內在心理的??吕章芍卧岢觥袄顮柕陌l怒是奇怪的,但絕不是不自然的?!痹诰穹治龅囊曇袄?,李爾的言行并不僅僅具有其表面上的意義,它是具有深層的心理因素,其中就涉及李爾心理中的無意識領域。

弗洛伊德把無意識主要歸結為性本能。性本能被壓抑、包裹在潛意識或“本我”之中,成為決定人的行為的巨大的心理能源或能量,即“力比多”,它是人類一切活動的真正原動力或內驅力。在一般情況下,“力比多”傾向于維持在一種令人舒適的緊張水平,而李爾在小女兒回答后表現出的這種奇怪的憤怒,實質上應當為“力比多”的增加而導致的令人難以忍受的緊張和焦慮。這種“力比多”的增加,正是與李爾內在的俄狄浦斯情結有關。

在《三個匣子的主題》這篇文章中,弗洛伊德以其俄狄浦斯情結學說、生本能與死本能學說為理論基礎,論證了在《威尼斯商人》《李爾王》以及大量神話、民間傳說中出現的“從三個匣子中做出選擇”的主題實際上是人們內心深處俄狄浦斯情結的體現。根據弗洛伊德的分析,在去掉各種隱喻象征與偽裝之后,李爾對三個女兒的關系實際上是隱晦地體現了人內心深處的俄狄浦斯情結,即以隱喻地方式表達了“男人與女人的三種必然關系”——與生養自己的母親、與陪伴一生的伴侶、與最終毀滅他的人,換而言之,這三者實際上是母親三種不同形象的體現即母親、根據母親的形象所選的愛人、最后是擁抱每個人的大地母親。[2]創作家們在自己內心俄狄浦斯情結的支配下無意識地創作出一系列“從三個匣子中做出選擇”的場景,而當人們在現實中真正面臨 “從三個匣子中做出選擇”的場景時也恰恰會在無意識間觸動其內在的俄狄浦斯情結,這其中涉及榮格的集體無意識理論。

就《李爾王》的具體內容而言,李爾從三個女兒中做出選擇的場景實際上就是這一主題的具體化。李爾暴怒的應當正是科迪莉亞的回答在無意中為李爾創造了“從三個匣子中選一”的這一場景,這觸動了選擇者內心的俄狄浦斯情結,而情結本身是一種帶有情感力量的無意識集結。人們在兒童時期稍懂事起,便因社會的壓力,“力比多”沖動不能得到隨時滿足而常被壓抑下從而形成情結。當內心深處的情結被觸動時,李爾力情結中的情感力量轉變為其潛意識中的力比多,使得李爾潛意識中“力比多”增加,而這種增加的力比多則無處釋放,導致李爾的情緒變得緊張和焦慮,進而造就其暴怒。

李爾反常的暴怒情緒最終歸結為其內在的俄狄浦斯情結。而弗洛伊德在其著作《釋夢》中曾提出每個人都有俄狄浦斯情結(女孩們則是戀父妒母的埃勒克特情結)。

我們所有人的命運,也許都是把最初的性沖動指向自己的母親,而把最初的仇恨和殺戮欲望針對自己的父親。[3]262

觀眾們在李爾發怒時并沒有感覺奇怪,也正是因為李爾的行為也符合人們內在的俄狄浦斯情結。但相較于常人而言,李爾具有更為強烈的俄狄浦斯情結,這一情結是李爾潛意識中龐大的力比多無處釋放,受到壓抑而形成的。

在李爾從清醒走向瘋癲的這一階段而言,李爾的言行不僅僅體現出他內心超越常人的俄狄浦斯情結,從最初的分封國土到關于愛的提問再到最終的瘋癲,李爾還展現出強烈的自戀傾向。

自戀即對自身的愛戀,他成為自己第一個與最后一個愛的對象。如果每個人都將原欲指向兩方面,朝自己(自我情欲)和朝他人(對象情欲),那么自戀者則將大量的原欲指向自己。李爾是一個自戀主導型人格,他從一開始就將大量的原欲指向自己。他要求底下的人對自己絕對地服從。

關于自戀的本質,這依舊涉及力比多理論。人們與生俱來的“力比多”,需要在機體外部找到一個出口,若找不到這個出口以致被迫停留在內部,就會形成自戀。從李爾所表現出的強烈的自戀主導型人格中可以推斷出,李爾的內部具有強烈的自我力比多。

自我力比多指的是主體對于自我的愛戀,在自身內部尋求力比多的滿足;而客體力比多則是主體指向的對客體的愛,主體要在一個客體上謀求力比多的滿足。關于這二者之間的關系,弗洛伊德曾提出一個動物學方面的比喻

你們要知道最簡單的生物只是一團未分化的原形質。這原形質常隨所謂“假足”而向外伸張;但也可縮回這些假足再將原形質集為一團。這些假足的伸出,正好像力比多投射在客體上,而最大量的力比多仍可留存在自我之內;據我們的推想,自我力比多在常態的情況下,不難轉變而變成客體力比多,而客體力比多最后又能為自我所回收。[4]337

李爾的心理內部具有大量的自我力比多,但同時他又將力比多投射于自己的三個女兒身上,這些就是李爾的客體力比多。它們的具體體現就是他在對女兒們的愛的同時也渴望女兒們對自己的愛,它們的本質則是李爾需要在一個客體上謀求力比多的滿足。于是這就有了李爾在分割王國時所提出的那個問題“告訴我,你們中間哪一個人最愛我?”

隨著情節的發展,里甘與戈納瑞的真面目暴露在李爾面前,李爾逐漸意識到在這兩個女兒眼里自己并不是她們最愛的父親,只是一個失去了權柄又需要依附于他們的老年人,她們諂媚的外表下有一顆堅如鐵石的心,她們并不真正地愛自己的父親。

于是李爾的自我意識也收回了投注在兩個大女兒身上的客體力比多,因為她們無法滿足李爾在她們身上對于愛的渴求。這具體表現在當李爾接連被兩個女兒虐待、趕走的時候,他開始極盡惡毒的咒罵兩個女兒,他將里甘和戈納瑞稱為毒蛇,并對她們發出詛咒 “愿天上蓄積的憤怒一起降臨在她無情無義的頭上,但愿惡風吹打她腹中的胎兒,讓他一生下地來就是個瘸子”“迅疾的閃電啊,把你耀目的射進她傲慢的眼睛里去吧”。[1]30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一情況下客體力比多轉化為主體力比多,李爾的自戀傾向又被進一步加深。

從最初的相較于常人而言更為強烈的俄狄浦斯情結和自戀主導型人格,李爾的精神狀態實際上就處于并不穩定的狀態,他潛意識中具有超越常人的龐大的力比多,而這些力比多始終處于受壓抑的狀態。在荒野上的暴風雨之夜來臨前的一系列遭遇,無論是小女兒在分割王國時的回答還是兩個大女兒的欺騙和虐待,都極大地影響了李爾內在的精神狀態,打破了其內在力比多脆弱的平衡狀態。強烈的俄狄浦斯情結得不到合理的解決,自戀情結也被進一步加深,這使得李爾潛意識中力比多呈現出固著和倒流的狀態,最終導致了李爾的瘋癲。

猜你喜歡
李爾俄狄浦斯弗洛伊德
皇上胸肌好偉大
從弗洛伊德入門精神分析
李爾亞太總部及技術中心新址正式奠基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麥格納接替李爾為寶馬提供座椅
The Cause of Oedipus’Tragedy: A defect of humanity Perspective
從《俄狄浦斯王》看古希臘悲劇的特點
重釋索??死账埂抖淼移炙乖诳屏_諾斯》(行1-719)
花開一朵,至情綻放——從弗洛伊德人格結構理論看杜麗娘
歌劇《俄狄浦斯王》劇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