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胡山源的作品談彌灑社

2018-10-24 02:03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8年12期
關鍵詞:魯迅文學創作

倪 健

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

彌灑社作為中國新文學運動第一個十年(1917-1927)后半期出現的文學社團,隨著五四浪潮的褪去、彌灑社的解散以及主將胡山源于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等種種社會和政治原因使得社團及其創作被歷史淹沒。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學界迎來了百花齊放的春天,批評界對作家、作品、流派及社團的研究也是愈來愈深廣。彌灑社引起人們的重新關注并挖掘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魯迅編的《新文學大系》收入了彌灑社兩篇文章,分別是胡山源的《睡》以及趙景沄的《阿美》,并且給出了褒獎和批判,后來胡山源在晚年撰寫了一些零散的文章對于魯迅當年評價彌灑社及其創作的言論又發表了自己的相關看法和解釋。學術界多集中于對魯迅的評價、胡山源晚年的辯駁、《彌灑》的創刊及性質的梳理和把握,但對于其中的相關文章,甚至是魯迅給予褒獎的篇章也并未加以細致揣摩探析。本文試圖從胡山源的相關創作文本分析做起,結合社會環境和時代背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查缺補漏,厘清彌灑社的創作宗旨以及實踐,客觀認識和評價該社團的性質。

一、從《彌灑臨凡曲》看彌灑社的宗旨

《彌灑》月刊創刊之際,由胡山源執筆,代表成員發表了宣言——《彌灑臨凡曲》,有文如下:

黑沉沉的長夜里,

吼起了冷酷似尖刃的北風;

天地間充滿了魑魅魍魎,

猛獸毒蟲;

春光嚇了忘卻伊的明媚;

夏木敗了失去他的蔥蘢;

青山蓋著白雪;

流水凝成堅冰;

一年四季隆冬!

于是Musai們偶然來了;

飄著流云飛霞的輕裾,

系著明星亮月的寶帶,

執著和鸞鳴鳳的樂器,

蹁躚 迴 翔的舞著,婉轉抑揚的唱著:

“我們乃是藝文之神;

我們不知自己何自而生,

也不知何為而生;

我們唱;

我們舞;

我們吟;

我們寫;

我們吹;

我們彈;

我們一切作為,

只知順著我們的Inspiration!”

......

北風漸息了!

冰雪漸融了!

伊們更努力的唱著:

“你們贈我月桂冠,

歡迎!

荊棘冕,

歡迎!

寶貴的黃金,

殘破的砂礫,

一視同仁!

我們無所求,無所翼;

不識名,不識利;

我們一切作為,只知順著我們的Inspiration!”

......①

從他對彌灑社的文藝主張和活動宗旨作的形象的告白之中,我們可以看到以下幾個容易被忽略的內容,而這些,恰恰對認識及評價《彌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彌灑社的創刊宗旨——“順著靈感而創作”。他們認為,作者創作的靈感是“偶然”來的,不是空想、幻想、無病呻吟,更不是為了寫作而寫作,為了吶喊而吶喊,凡是從自然、社會、家庭等各方面產生出的靈感、啟發、思悟都可以作為創作的來源;靈感無處不在,卻也應是極美的,流云飛霞,明星亮月,輕裾,寶帶,和鸞鳴鳳,蹁躚迴翔,這是對文學的基本品格作出首要的規定:美感。彌灑社常常是被當做“認真地實踐了一下子”創造社流露過“為藝術而藝術”的文學思想,但對照創造社的一篇期刊宣言“我們想以純粹的學理和嚴正的言論來批評文藝政治經濟,我們更想以唯真唯美的精神來創作文學和介紹文學”就不難發現兩者的差別,彌灑社對藝術創作的純粹性要求更加執著。(二)彌灑社的宗旨緣于對當時文學界風氣及社會現實的看法及態度?!昂诔脸痢?、“長夜”、“冷酷似尖刃的北風”、“魑魅魍魎”、“猛獸毒蟲”;“白雪”、“堅冰”,真的是“一年四季隆冬”!當時的社會黑暗可怖,文學界亦充斥著“假道學面孔”,“無目的無藝術觀不討論不批評而只發表順靈感所創造”何嘗不是一種無奈之下的逃避。胡山源在1979年《彌灑社的經過》該文章中,較為清晰地描述了彌灑社成立時的相關文學狀況,“當時文學研究會和創造社,都分別在自己的刊物《小說月報》和《創造》上,提倡自己的文學主張,《小說月報》主張血與淚的自然主義,《創造》則為浪漫主義。同時還有一些其他文藝刊物,也都各有所主張。情形相當熱鬧,頗有欣欣向榮之勢。但都不免各是其是而非人之是,形成筆戰,參加戰斗的,大有其人,久而久之,也不免有意氣用事,浪費筆墨的......”②胡山源、錢江春和趙祖康經常在一起談論文藝,對這種文學爭議的極端現象甚是覺得不滿意,他們所提倡的是純粹的專心的創作。趙祖康在回憶彌灑社創刊之際文壇盛況的時候說:“如果把當時風起云涌的新文學社團,用我國三大河流作比,文學研究會和創造社是奔騰向前的黃河和長江,彌灑社則是珠江中的一條小小的曲折的支流?!雹垡部梢哉f明彌灑社在極力突出自己的不同之處,想為文壇帶來一股新的氣息,獨樹一幟,甚至“可以推動時代”④。(三)彌灑社對文藝以及社會的期許?!昂榈拇荷?,搖曳生姿,布滿了人間;惡形的厭物,化作飛灰——甚至灰也沒有;花啊,鳥啊,詩情啊,音樂啊,簇擁著Musai們,在舊的世界上,成了另一個新的世界;大家同聲唱著:‘我們一切作為,只知順著我們的Inspiration’”,這是彌灑社成員描繪的社會現實充滿光明、愛和美的藍圖,文藝界更是一派欣欣向榮之境,作家和評論家各司其職,相互促進,這個舊的世界煥然一新!由此看來,彌灑社的作家們并不是追崇不食人間煙火似的呻吟,他們關注自然也同樣關注社會,講求的是真實地再現場景以及內心所感所想,拒絕強烈的目的性和功利性。

因此,從整篇《彌灑臨凡曲》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彌灑社的起源、宗旨以及性質,我們應公正、客觀、全面地分析和討論任何一個流派、社團及報刊,不能僅僅把一些名人的論述奉為不可置疑的言說而片面地看待問題。

二、關于“籠罩全群的佳作”——《睡》

1935年3月,魯迅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導言》中,稱胡山源的《睡》是“實踐宣言,籠罩全群的佳作”⑦。胡山源的此篇作品便引起學者的頻頻關注,但對此深入探析的卻是寥寥。筆者欲從《睡》的相關論點具體分析,從而進一步把握胡山源乃至彌灑社成員的創作觀念。(一)《睡》到底是小說還是散文?魯迅把《睡》認為是小說,而胡山源則認為是散文,這種文體劃分上的不同緣于他們對于文學觀念的分歧。魯迅看重的是“世界”或“生活”與“作品”的對應關系,強調文學再現生活的本質與典型,而胡山源注重的是作品與作家的關系,認為文學是作家思想情感的流露、傾吐和表現,前者強調表現的內容,而后者不問靈感如何而來,只求盡力表現。魯迅在《睡》中體悟到的是個人悲劇背后的時代悲劇,淡淡的惆悵的情緒掩蓋下的深刻的疼痛。胡山源認為《睡》是散文,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認為其中的真實性比小說濃厚,也極力強調作文章并沒有強烈的目的性。在很多刊登在《彌灑》上的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常常取材于身邊的瑣事和自身的經歷,有一例或許可以更好地證明這一點,那就是曹貴新的《殘痕——大學時代底追憶》,共有十二個小節組成,每一小節都有一個標題,即記敘大學時代那些“深攝了多少印象,卻被滔滔的歲月之流不息地激蕩洗磨,如今只幾處殘痕剩留”的記憶,其中在第八節“背著黃布袋子底老嫗”這件敘事的結尾,竟然出現了胡山源補充的后記強調了曹記敘之事的真實性:“這一次行程,我很記得清楚,因為我就是同伴的一份子,那天過郎當嶺游三天竺后,到靈隱已是夜了。亦在靈隱吃了蛋炒飯,買了火把,和錢模士君三人,步行到校的?!鄙⑽?、雜感還有唐鳴時的《兒時片影》、李滌塵的《天真》、錢江春的《失去的燈泡》、《李鈞材傳》、《隨感錄》等均是典型的文章。這些文章一般均是以事情發展的順序,起因、發展和結尾,娓娓道來,心理活動穿插其中,沒有大起大伏、驚心動魄的情節,順暢、清新、樸拙的語言增添了文章的真實感。因此,不難理解胡山源認為《睡》是散文的原因了。(二)《睡》到底體現了彌灑社的創作宗旨了嗎?若有,則如何?細讀文本,便可知道,《睡》寫的是“我”與朋友高義“出錢塘門,自由走去,信足所之,隨寓而安”,直至靈隱寺,一路走來,時而為景迷醉,時而吃茶,更是隨時隨地瀟灑入睡,不需問也不必思想,享受溫暖的陽光和暫時的解脫。接著回憶了那些記憶里可“紀念的睡”,去廬山和三疊泉的酣暢淋漓的睡!全文用了17個“睡”字,著墨“睡”的形態更是多達四五處,輕快的動詞、明媚的景色描寫以及充滿幽默的語言再再把對睡、自由地睡、無煩惱地睡去的向往躍然紙上?!拔摇笨释麜弘x塵雜人世,在山水、寺廟、陽光中尋求解脫,能做一場美夢,珍惜每一次這種睡的機會。流水般的行文和結構看似輕松,實則無不滲透著沉重苦澀的況味,或隱或顯地從側面流露出作者因時代的種種限制而束縛的煩躁和無奈繼而自我慰藉的心理?!八X”看似簡單易受控制,卻時時被打斷、被阻礙,無“香夢”可作!“可紀念的睡,人生那得幾回!”由此觀之,作者由一次游玩獲得“靈感”,回憶起好幾次的睡的經歷來,輕松之余有著苦澀,逃避之后暗含種種思考和情緒。其實,在文學的創作中,創作對象總是有限定性的,更應追求一種盧卡契所說的“內涵的整體性”⑤。所謂的“內涵的整體性”是指每部作品雖然只能描繪具體個別的、有限的生活,即生活的一角,但就這一角而言,是與整體有機地聯系在一起的,力求把事件的原委的本質規定性囊括其中,描寫出對象的內涵無窮性。正如契科夫形象的語句所言,“人們吃飯,僅僅吃飯,可是在這時候他們的幸福形成了,或者他們的生活毀掉了”⑥。在此意義上,《睡》的確是一篇難得的佳作,具有別樣的文學史意義。

三、彌灑社價值的評價問題

關于彌灑社及其創作價值的評價問題,應結合時代環境,從他們的藝術宗旨及實踐兩個方面進行全面而細致的分析,并在文學史的坐標中加以考量。

首先,該社成員的不同形式的文學創作和實踐,多是“順著靈感而創作”,有著大致相同的文藝觀,注重創作少評論,排斥創作首先去刻意考慮寫作的目的,這種踏實的作風的確為文藝界的文藝工作者樹立了好的榜樣。他們的大多數作品的題材內容確是如魯迅所說的“咀嚼著身邊的小小的悲歡”⑦,貼近生活,只是范圍狹小,局限在他們周遭的境遇,作者難以從個體經驗跳出到整個人類的大格局中,必然會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因此他們的作品常常容易被忽略。1984年,趙遐秋和曾慶瑞在一篇名為《中國容不得“為藝術的藝術”》的文章中,明確指出彌灑社終止的重要原因更在于:“中國這樣一個國家,當然容不得為藝術而藝術,......藝術至上的作家對生活那么冷漠,生活也就必然會用嚴峻的態度篩選掉他的創作”。而這不符合當時的文學主潮的觀念也是被該社成員所承認的,趙祖康把彌灑社比作是“珠江中的一條小小的曲折的支流”,但絕不是奔騰向前的黃河(文學研究會)或長江(創造社)中的任一支流就足以說明。彌灑社是在極力突出自己的不同之處,想為文壇帶來一股新的氣息。

其次,正如魯迅所說的,“文學團體不是豆莢,包含在里面的,始終都是豆”⑦。文學團體和流派并不排斥個別性差異,團體里的成員因創作個性、藝術審美的不同而創作出風格迥異的文學作品,而且文學團體和流派都是要不斷向前發展進步的,更應有包容性,為成員創作出優秀豐富的作品提供平臺。文學評論者的評價也不應流于狹隘和淺薄,需要不斷更新和發展理論知識,扎實投入到文學文本中去,力求客觀公正還原真相,敢于質疑。彌灑社成員注重和主張創作的實踐而非樹立旗號,強調創作的自由和隨性,對文學作品的內容和形式并沒有嚴格的要求和規定,1938年7月,刊載在仍是胡山源主辦的《紅茶》文藝半月刊第2期的文章《從〈彌灑〉說起》中,胡山源明確了自己的文藝主張:“文學以至其他一切藝術,是超越任何限制的。什么主義,什么內容,假使用文學的手法寫,寫得好,當然是文學。但文學的本身絕不是什么主義或內容......我不反對按著某種時地,就是說某種社會環境,寫某種文學,我卻反對在某種時地一定要人人都寫某種文學,更反對這某種文學要壟斷一切的時地”。胡山源道出了當時文壇因文學主張而爭執的現實,并強調自己注重的是文藝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反對單一和壟斷,文學作品是否能夠稱之為文學作品的標準絕不在于它們“什么主義或用意”。文藝創作當然不是一味地追求“為人生”或“為藝術”的兩個極端,不管是“為人生的文學”還是為“為藝術的文學”等觀念都是極其的復雜,“為人生的文學”并不意味著拋棄文學藝術而一味反映真實的生活,而“為藝術的文學”也絕不是說追求脫俗不食人間煙火,把藝術與人生徹底隔斷聯系,外在的現實和內在的感觸相互作用、彼此溝通交融才有可能產生優秀的文藝作品。在文學的發展長河中,文學的藝術技巧或許可以不斷出新,但人類的共同的情感和價值終究有永恒不變的地方。所以我們反對的是非此即彼的二分法,反對的是把文學創作看做是追求功利或僅僅娛樂嬉戲的游戲。

歸納而論,文學創作者不同的文藝觀所導致的創作主張和傾向的不同,文學的內容和形式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不能用單一的標準去劃定和規范文學工作者的創作思維。彌灑社是一個追求順應“靈感”而創作,注重創作實績而反對主義和目的先行的純文學團體,《彌灑》實踐著他們的種種文學主張,確給文學的園地增添綠意,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作品不乏內容深刻、格調特別、技法圓熟的優秀篇章,如胡山源的《點滴》和《睡》、趙景沄的《阿美》、錢江春的《長夜》以及趙祖康的《碧?!返榷际侵档米x者仔細欣賞的佳作。但從整體的作品質量來看,也是頗多欠缺,大部分作品內容題材較為狹隘,思想深刻性有所缺陷,現實意義較弱,藝術手法方面的成就并不突出。從當時的歷史條件以及文學的發展來看,只講求一味地創作而不討論確是一種偏執和狹隘的看法。文學作品是文學批評的基礎,而文學批評是文學作品不斷發展前進的推動力,兩者相互作用,彼此聯系緊密,共同促進整個文學、文藝乃至人類文明的進步。彌灑社所有的缺失是當時很多社團所共同存在的問題,基于時代及個人等種種因素有關,我們今天討論任何一個社團都應該客觀公正,聯系事實和史料加以分析判斷,以準確地給社團或流派的作用及影響做一個正確的歸納和總結。學者在分析任何社團及潮流時都應結合社會時代及作家個性等要素加以考辨和分析,決不能籠統和片面地斷定概括。

注釋

①彌灑月刊[J].1923(1).

② 胡山源.彌灑社的經過[A]//楊郁,主編.胡山源研究·增訂版[M].南京出版社,2009,6:7-10.

③轉自陳秀英,選編.順著靈感而創作——彌灑社作品、評論資料選·前言[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1990,4:1.

④ 胡山源.彌灑社的經過[A]//楊郁,主編.胡山源研究·增訂版[M].南京出版社,2009,6:7-10.

⑤維納斯的腰帶:創作美學[A]//童慶炳文集[C].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217.

⑥維納斯的腰帶:創作美學[A]//童慶炳文集[C].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219.

⑦魯迅.有關彌灑社的論述[A]//趙家璧,主編.魯迅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導言》[M].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5.

猜你喜歡
魯迅文學創作
我們需要文學
魯迅,好可愛一爹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一墻之隔》創作談
魯迅《自嘲》句
創作隨筆
她曾經來到魯迅身邊
創作心得
我與文學三十年
文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