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向引導自主管理模式提升經濟困難學生能力

2018-10-24 02:03田云輝李茜周毅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8年12期
關鍵詞:貧困生困難資助

田云輝 李茜 周毅

昆明理工大學學生工作部(處)

一、引言

近幾年來,各地政府大力開展扶貧工作,高校中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群體也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與此同時,高校的學生資助體系也在不斷完善,現目前,高等教育本??齐A段已經建立起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資助體系,極大的拓寬了資助渠道。在當前的資助體系下,絕大多數貧困生已經沒有了經濟方面的壓力,不過他們的“貧困”問題并沒有得到真正解決。目前,經濟困難學生仍舊存在以下問題:大多數貧困生綜合能力較低、心理素質水平偏低、人際交往能力薄弱、不具備就業競爭力、不注重個人興趣愛好培養等問題。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實現平困生從“經濟貧困”到“能力培養”的轉型,并培養貧困生成為社會主義可靠的接班人。

二、能力貧困的定義

日常生活中對貧困的理解往往是指經濟上的貧困,如由于家庭人均純收入太低無法維持基本的生活狀況即為貧困,但隨著研究的深入,還有精神方面的貧困以及能力方面的貧困。針對貧困理論,早在19世紀國外就已經出現了針對經濟收入貧困的研究,并在很多國家逐漸演變成為一種主流觀念。關于能力貧困,國外的阿馬蒂亞·森在傳統貧困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可行能力”,并指出能力貧困是群體難以通過與外部環境的有效互動獲得持續性的自我發展或整體發展。能力貧困的提出,加深了人們對貧困內涵的理解,改變了對貧困常規的認識,指出貧困是人們缺少獲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可行能力,強調經濟上的貧困只是貧困的一個方面,并且不是主要的,能力的貧困才是真正的貧困。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僅物質方面與非貧困生拉開差距,最可怕的是在綜合素質方面拉開的差距,即自身能力貧困。

三、能力貧困在高校中的體現

貧困大學生是我國高校校園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因為家庭貧困,他們無法承擔求學所需要的教育費用或在承擔教育費用方面有著很大的困難,不只是物質生活窘迫,甚至還承受著很大的心理壓力,生活于精神、經濟以及社會資源等交織成的多重困境之中。高校經濟困難學生的能力貧困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在實踐活動中所體現出來的綜合素質不強、思考問題不完善、交際溝通能力弱、心理調適能力低以及風險意識薄弱等。

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國發〔2007〕13號)精神以及《昆明理工大學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管理辦法》中的相關規定。對于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應遵循既扶貧又扶智,要“資助”與“育人”有機結合;鼓勵、支持經濟困難學生奮發圖強,通過努力學習、辛勤勞動來解決生活遇到的困難。因此,在能力提升團隊各項活動的開展過程中一直堅持貫徹由“授之以魚”向“授之以漁”轉化的新型資助模式,將單一的無償性“經濟資助”模式向有償性的“經濟資助”模式轉變,與此同時要將“經濟資助”與“立德樹人”進行有機結合,投其所需、循序漸進、不斷提高,著力完善提高高校經濟困難學生綜合能力的新型“引導-自主管理-資助”理念。

四、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現狀

從“能力貧困理論”的角度來看,只有提高貧困生的“可行力”來改變他們的生存狀況,實現自我提升,這樣才可能將“經濟貧困”引起的“能力貧困”降至最低,通過能力的提高來改變其貧困的生活狀況。

近幾年以來,我校學生獲校級優秀學生獎學金的比例逐年降低同時經濟困難學生獲獎比例也逐年降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1.體育成績不達標(占近40%),體育成績要求是75分,而大多數學生體育成績不達標的原因是體質測試不合格,還有少部分學生的早操和課外鍛的煉成績不合格。2.英語四級考試未通過,我校的學生獎勵辦法中規定,本科三、四、五年級學生的全國大學生英語四級考試須達到425分及以上為評選優秀學生獎學金的重要條件之一。3.綜合測評能級不達標,這部分學生主要為智育成績優異,但在申請高額獎學金中因個人綜合測評成績較低,未能達到申請條件。根據《昆明理工大學學生素質綜合測評辦法》的規定,學生須積極參與學科競賽、科技活動、科研活動、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體育比賽和技能培訓等課外活動方能取得較高的綜合測評成績。

基于以上三個方面的原因,為了進一步提高我校經濟困難學生的綜合能力,有效提高其獲得獎學金比例,尤其是在申請高額獎學金中提高競爭力。從而以小及大,通過這部分同學在班級中的帶動作用,全面提升班級的學風建設,從而由學生處教育管理科負責實施開展以輔導員和班主任為引導,即借助輔導員的個人特長和班主任的專業特長;以學生自主管理為主體,即形成以學生互助團體為單位的能力提升團隊。建立互助提升團隊,有效從智育、體育、能力三個方面穩固提升經濟困難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五、貧困生能力提升對策

(一)加強課程管理制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

學校通過完善相關課程的管理制度,嚴格考勤,抓好學生體育鍛煉,引導學生注重體能訓練,提升經濟困難學生體質水平。同時,學校應完善各種體育基礎設施,為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提供條件基礎。另外,合理的進行指導是非常重要的,學生能更好更全面的鍛煉。為了激發學生的鍛煉熱情、增添體育鍛煉的樂趣以及傳承體育精神,學校還定期舉行各種體育比賽,通過比賽還可以增進同學間的友誼,培養團結協作能力。

(二)培養科技創新意識,增強動手能力

鼓勵貧困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培養創新意識,增強動手能力。由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大部分出生在偏遠農村,幾乎沒參加過科技競賽活動,因而在許多科技創新、動手能力方面與非貧困生拉開加大差距。為縮小這方面的差距,學?;蛘邔W院應該不斷完善科技創新平臺基礎建設,盡可能多的機會給經濟困難生培養科技創新實踐能力。

(三)基于勤工助學機制,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勤工助學是一種提供工勤崗位給在校學生的特殊社會實踐活動,貧困生可以利用課外時間或假期通過工作來獲得一些經濟收入的助學方式。這種方式不但能夠減輕經濟壓力,提高的自身能力,還可以增強貧困生自信心。首先,學校要充分利用學校內的資源,聯合各用工部門有針對性的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崗位,并采取招聘會的形式給予貧困生進行選擇的平臺;通過參加勤工助學實踐活動,不僅能夠加強專業技能的學習,還能使貧困生具備一定的工作經驗,從而提高經濟困難學生就業競爭力。

(四)建立貧困生心理輔導機制

學校要成立相關機構,比如在學校層面設定心理咨詢室;學院成立心理咨詢點,并安排具備心理咨詢能力的老師來負責心理咨詢工作;班級層面在班委成員中推選心理委員。通過層層機構時刻掌握經濟困難學生的心理狀況,便于對經濟困難學生的心里狀況進行調整。此外,可以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活動來促進經濟困難學生心理朝更健康方向發展,通過開展心理知識教育講座培養經濟困難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審美觀。通過開展公益活動、志愿活動以及感恩活動,比如敬老院陪伴老人、孤兒院探望孩子等,通過這些活動來培養社會責任感。

(五)提高貧困生自身軟實力

1.培養、提高學習能力

大學的課程與高中階段有著很大的區別,學習內容逐漸趨于專業化,知識的深度也有很大的增加,在大學期間,應該有意識的培養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在學業上增加自信心。

2.提高自我心理調節能力

由于從小生活在貧困家庭或者經歷過家庭變故,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一般都有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自信心不強,并且在20歲左右的青年學生對人對事特別敏感,心理比較脆弱,所以一些心理調節技能是有必要的,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順利圓滿地度過最珍貴的大學生涯并有所作為。

3.融入集體,提高溝通交流能力

許多經濟困難學生進入大學后會遇到許多困難,其中人際交流就是一大問題,在大學期間,人際交往,應該當作一門必修課,每個人都應該正視這門課程,并切身投入其中,積極參與各種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中,來不斷的培養自己的交際能力。

六、結語

學校對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提升綜合素質的體系構建方面應該著重圍繞能力的培養為中心,通過各種教學管理的實施,以及對學?,F有平臺的完善,或者有針對性的搭建新的能力培養平臺,使得經濟困難學生由相對原始的“經濟扶貧”模式轉向“經濟扶貧”+“能力扶貧”模式,只有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擁有多種“可行性能力”,才能將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培養成一名具備很強能力的技術型人才,增強他們的就業競爭力,從而達到長遠脫貧的目的。

猜你喜歡
貧困生困難資助
困難中遇見團隊
困難我不怕
高校資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徑分析
“隱形資助”低調又暖心
選擇困難癥
美國防部資助研發能垂直起降的無人機
2600多名貧困學生得到資助
“貧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有困難,找警察
十年籌資千萬元 資助八千貧困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