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園林 家園—對蘇州園林山水畫的思考

2018-10-25 03:11董水榮
中華書畫家 2018年10期
關鍵詞:蘇州園林紙本水墨

□ 董水榮

當代山水畫不可能重回“清四王”,不可能重回“元四家”。那種視筆墨為中國畫靈魂的時代,離我們漸行漸遠。如果將中國畫的筆墨從具體的文化背景下抽離出來,筆墨是不能涵蓋真正中國畫的要義的。有不少的中國畫作者看似在筆墨上用功不少,但還是沒有多少動人的韻味,很多人認為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書法功底,其實并不盡然。我們不是否定筆墨,而是筆墨如果離開了生活,離開了真實情感,就離開了內心真正所要表達的圖景。當代山水畫的發展,新世紀以來出現了新的觀念與視角,包括新的精神質地。當代蘇州的山水畫家以什么樣的視角投入創作,我認為其中既不能忽視山水畫的本質,又要帶有濃郁的地域色彩。

我一直很關注當代那些有地域特色和精神源地的山水畫作品。一個畫家,如果沒有情懷扎根的地方,沒有精神的來源地,是很難畫出好作品的。所以,賈又福與白云鄉的太行、林容生的三坊七巷、何加林的浙派園林、方向的廣東鄉村這樣一些地域特色顯著的作品,往往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的作品取材雖小,但意義遠遠超出了地域的限制。

家園是地理學的,也是精神學的。優秀的畫家往往都熱衷于描繪自己所熟悉的故鄉,荊浩畫太行、范寬畫終南山、董源畫江南、關仝畫關陜……古今畫家往往都會有一個自己畫畫扎根的地方。如果沒有根據地,盲目地放眼國際、胸懷世界,他的筆下不過就是一些公共的空洞的繪畫語言。

有什么可以代表蘇州山水的地域特色,會有三種不同的景致:自然景致、人文景致、自然與人文景致的綜合。按照此種劃分,可以將蘇州劃分出三種特色的地域題材。

一是太湖風光。倪瓚為代表的平遠山水,成為了山水畫史上別具一格的山水圖式。太湖自然風光有遼闊的水面、貼水的堤岸、相雜而生的樹林,遠處水面上一排矮矮的丘陵。古人用平遠的視角、文人的筆墨,簡潔生動地將太湖景觀表現出來。

二是江南水鄉。以水鄉風光作為表現的題材,在現當代畫家中多了起來,以錢松喦、宋文治為代表,以長江和太湖流域水鄉為主,將視角拉近,丘陵、田園、近樹,表現出鄉村動人的情景。針對蘇州地域的水鄉風景,以劉懋善、楊明義為代表,多以古鎮里的粉墻黛瓦、石橋、人家作為表現的中心視點。稍晚一點的陳危冰對蘇州一帶的田園風光的表現,都可以歸劃到水鄉田園的體系里來。村居、田園各種帶有深深人文印記的景物都能作為蘇州地域特色表現的題材。

三是蘇州園林。園林是一種人工仿自然的景致,帶有理想化的自然山水,具有自然與人文雙重的題材特點。蘇州園林云集,特別是明代一批代表性畫家參與建園后,使得蘇州園林的格調有別于其他地區的園林。園林充滿畫意,不同明暗度的景物層次,白墻、太湖石、水面、漏窗、黛瓦的交織與水墨中的濃淡枯濕相得益彰。移石接木,本身就是在現實中營構一件山水作品。以蘇州園林為主要創作題材的畫家,有孫君良、孫寬、姚蘇、謝士強、曹玉林、陳寶良、徐賢、張明,還有以花鳥畫視角表現蘇州園林的張迎春等。

劉懿 寂鑒寺寫生 33×180cm 紙本水墨 2017年

從最具地域特征的山水題材來說,還是蘇州的園林。因為從太湖風光來說,所跨越的地域還是比較大的,已跨越了江浙兩省。從江南水鄉的視角來看,江南的古鎮大同小異。散文家朱以撒說:江南水鄉,江南古鎮,從景色上來說,很多都可以重疊,都是窄窄的水巷,都是粉墻黛瓦,都有石橋穿引。寫江南古鎮只有從人文故事上,透射不同古鎮的內質。由此可見從山水景致的角度,還是不足代表蘇州的意味。

通過一個地域的景象,畫出一個地區的靈魂,這是當代山水畫經常使用的精神修辭。不同的畫家都可以畫園林,但在這種地域特征的創作里不是園林本身感動了你,而是作者所表達出來的審美與靈魂感動你。

我們常常由于情懷的急促,斷送了遠方;由于隨波逐流,放逐了家園。遠方就是終極的家園,放逐則決定了人只能流離飄蕩在生存的路上,已經沒有多少故園情結—我指的故園更多的是鄉村生活,城市與城市之間早已被公共的、標準的、模式的統一在不同的格局里。故園的記憶已經淡漠,回去的道路也已經衰朽,我們一切的生存努力,都不過是在時間里、在不同的建筑物里、在人事和塵世之間掙扎而已。山水畫家需重歸自然,重歸故園山山水水、花草樹木,重新激活自然與生命的關系。真正的山水畫可以讓人放懷天地之間,寄情山水之中。20世紀以來,山水畫成了城市化進程中聊以慰藉人與自然回憶與想象的憑依。幸好還有一批立足自然、立足故園的山水畫家,作為我們回家的“向導”。地域這種帶有鄉愁的“向導”,成了現代城市生活中最為溫暖的情感色調。

方向樂 園林寫生 42×56cm 紙本設色 2017年

我們所說的地域景致,不僅僅因為此景別于彼景,重要的是地域里所培養起來的精神特質。這種特質表達了他對一個地域山水的理解與感受,這種不同的感受就是山水靈魂的區別。說到底也是畫家對地方的人文關懷使作品具有了溫度和精神的高度。山水畫不僅僅是再現美麗的河山,讓當代人可以對畫臥游;不僅僅是士大夫文人的筆墨意趣,讓舊式文人沉浸在筆墨世界里;也不僅僅是形式構成和語言符號,山水畫的內質一定是表現與生活相關的、與此地域有關的山水的溫情。這樣的山水作品才能有精神、有意境。很多畫家認為:只要抓住地域代表性的元素,就可以表現地域的山水特色。是的,但僅僅元素的擺放,只能指認為是這里的,而不能代表一個畫家與這些景致的有機融合。如何將園林的閑適、親和、自足在作品中作真實的轉述,是要有充分的生活體驗與情感投入的。

當代繪畫提倡與國際接軌,相反,山水畫創作則要保持一個小地方的地域特色。與國際接軌的是思想,讓世界溫暖的是家園。地域山水的視角是小的,但經畫家的生活體驗和藝術創作則是可以無限放大的。中國畫現在不缺復雜和寫實的技法,但缺簡單、質樸、敏感的情懷。我們往往在復雜的技法當中,附上許多技術構成的裝飾,而簡單、質樸和敏感里,所照見的就是畫家自己。畫家在童年和青少年時期觀察世界,帶有原生態的視角,奠定了一輩子的情感基調,而后整個繪畫生涯,就是努力在傳統中汲取營養,用來表現畫家的內心世界。在這樣一個崇尚寫實、技法、形式的年代,畫家的天真、簡明和有感而發,顯得特別重要。畫家筆下那些有根的地域經驗,更能夠把我們帶到遠方。

朱新建 園林寫生 28×40cm 紙本水墨 2001年

朱新建 留園長廊 28×40cm 紙本水墨 2001年

徐光聚 園林寫生 23×33cm 紙本水墨 2018年

徐鋼 寂鑒寺石殿 34×45cm 紙本水墨 2017年

束新水 揚州個園 50×85cm 紙本設色 2017年

李勇 五峰仙山 45×67cm 紙本設色 2018年

李恩成 有待 30×82cm 紙本設色 2018年

成軍 園林寫生 紙本水墨 2018年

任賽 望虎丘蒼莽 32×78cm 紙本設色 2018年

猜你喜歡
蘇州園林紙本水墨
“蘇州園林:景致與情思”課程設計
韓景燕作品集
蘇州園林的秋,美得太驚艷
王少桓
蘇州園林修復面貌之謎
水墨
熊明非作品選
蘭華生作品
蘇州園林:咫尺之內再造乾坤
潑盡水墨是生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