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圖書館的建設現狀與展望

2018-10-26 11:38陳榮華
科技資訊 2018年11期
關鍵詞:發展展望建設現狀

陳榮華

摘 要:信息時代,傳統圖書館主要依靠人工進行管理和對外服務的模式已經落后,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智能圖書館是圖書館未來發展的方向,即借助信息技術,加強數字圖書館建設工作,拓展線上功能,提高圖書館管理效率,更好地為讀者提供服務。智能圖書館的建設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在管理層、普通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在科學而完善的規劃指引下逐步開展?;谶@一背景,本文分析了當前我國智能圖書館的建設現狀,針對存在的問題給出適當的建議對策。立足現在,展望未來,才能更好地促進圖書館智能化建設,才能更好地為廣大讀者提供服務。

關鍵詞:智能圖書館 建設現狀 發展展望

中圖分類號:TP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4(b)-0201-02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影響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亦成為各行各業加快建設效率,提高發展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抓手和途徑,圖書館也不例外。傳統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是依靠圖書館工作人員以人工的方式進行,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高昂,也無法針對每個讀者提供其所需要的個性化服務,管理和服務效率低,具有一定的弊端。而信息技術手段以其實時性、便捷性能夠提供更多的線上服務與個性化服務,并能將浩如煙海的紙質版書籍數字化,更易于保存,也方便讀者閱覽。加快建設智能圖書館,意義重大,需要從技術、理念等幾個方面協同提升,提高管理效率,提高服務質量。相信本文的研究對進一步建設智能圖書館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1 新時代建設智能圖書館的意義

一是進一步促進館藏資源的豐富與多元化。傳統圖書館以紙質文獻為主,空間占用大,對保存條件要求高,讀者借閱時需要管理員從書庫中調取出來,服務效率低;同時有限的保存空間無法滿足更多的紙質書刊,圖書館定期要清理保存價值不大的文獻資料。這種空間的制約和效率的瓶頸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解決。智能圖書館模式下,圖書資料可以以電子化的方式保存在網站中,讀者可以通過檢索平臺迅速地找到書刊資料,在網上閱讀,有需要的情況下可以自行下載打印。智能圖書館的館藏資料能夠以電子化形式儲存,無限豐富,服務時間也打破傳統的開閉館時間,可以實現7×24小時服務。另外,智能圖書館還能夠實現信息共享與互補,圖書館之間“互通有無”,書籍資料可以進一步豐富和多元。

二是進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務的效率。傳統圖書館對書籍借閱工作依靠人工方式進行,每個讀者建立一個讀者卡片,圖書借閱信息在卡片中記錄保存,讀者需要自己記錄借閱時間,按時歸還。每一位讀者有一張卡片,保存繁瑣,也不利于圖書館方面對讀者借閱情況進行管理。而智能圖書館將讀者信息儲存在個人賬戶中,可以向讀者自動發送還書信息。下圖所示,即廣東省中山圖書館智能化系統給讀者發送的還書提醒通知。自動推送的通知包括了書目信息、借閱時間、到期時間以及還書方式等,既方便了讀者,又提高了圖書館管理水平和效率。另一方面智能圖書館能夠通過遠程服務、虛擬現實技術等,為讀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例如:開辦網絡學術講座、遠程共享大學示范課程等,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三是有利于智慧城市的搭建。信息技術的發展使智慧城市建造成為可能。智慧是將城市公共服務智能化,讓人們通過手機、網絡就可以獲得盡可能多的公共服務的城市生態模式。當前我國一些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的城市已經開始加快智慧城市的建設,例如杭州,已經推行支付寶乘坐公交、購買商品,將社保公積金等信息都綁定在手機中,市民只要拿著手機出示二維碼進行掃描,就可以辦理幾乎所有的公共服務,非常方便、快捷,提高了公共服務的效率。圖書館作為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是智能城市建設閉環中的重要環節。智能圖書館能夠突破傳統圖書館側重強調單一的書籍借閱功能,日益成為一個集多項職能于一體的集成空間。建設智能圖書館,能夠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智能化,便利人們的生活,提高城市的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為人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

綜上所述,智能圖書館在促進館藏資源的豐富與多元化、提高管理和服務效率方面相較傳統圖書館具有明顯的優勢,對建設智能城市亦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建設智能圖書館,必要且必須。

2 新時期建設智能圖書館的舉措

2.1 搭建智能化技術平臺

智能圖書館的建設必須有完善的技術平臺做支撐,標準化的技術平臺是智能圖書館建設最重要、最核心的硬件基礎設施。圖書館管理人員要首先定位智能圖書館建設的目標和方向,要細化到具體的功能,根據規劃開展后續的工作。例如高效的信息檢索平臺,就可以通過與引擎技術開發公司開展合作,引進科技成果實現;規劃建設數字化圖書館,就要與文字數據化方面的技術公司開展合作。圖書館往往無法獨自開發智能化的技術平臺,都需要與相關的技術公司開展合作,而與哪些公司合作,目標公司的選擇,就必須要從圖書館智能化的方向和目標著手,有的放矢地進行規劃和實施。另外,智能化技術平臺可以考慮積極地與國家圖書館進行業務對接。國家圖書館在智能化建設的工作中一直是引領者。例如圍繞數字資源生命周期,國家圖書館已經建立了一整套應用系統和業務服務系統,以此為基礎開展各項服務,這套模式適用于所有圖書館。各省、市以及高校圖書館都可以引進國家圖書館的智能化技術平臺,根據自身實際選用功能模塊,加強標準化建設。除了國家圖書館外,當地城市所提供的數字城市資源、智慧城市平臺以及科技信息共享系統等,都可以為圖書館加強自身的智能化建設所用。

2.2 加強資源共享與信息交流

圖書館建設的核心是書籍資源,不同圖書館所擁有的資源都是有限的,也具有差異性,如果可以借助智能化手段,將各個圖書館擁有的資源進行必要的整合,再上傳到共享信息系統中,任何一個讀者通過訪問一個圖書館的網站,可以搜索到全國圖書館的資源信息,無疑是智能圖書館建設水平的歷史性提高。加快信息共享平臺建設,是一個能夠讓各個圖書館都積極行動起來的契機,建設信息共享體系,督促各個圖書館將自己所有的文獻資料進行數字化,讀者就可以通過網絡、手機APP等途徑訪問網站,閱覽電子化資料,真正發揮出智能圖書館建設的優勢和巨大的生命力。圖書館還要提高對商業數據庫的投入,包括中國知網、維普網、萬方知識網等,這些商業數據庫擁有海量資源網站,集合了最新的論文、書刊等知識成果,其包含的資料內容信息具有非常高的實用性和普適性,特別是中國知網,是廣大學生和研究者發表論文、開展學術研究是經常會用到的網站。這些商業數據庫理應成為智能圖書館建設中的重要部分。圖書館可以積極參與資源共享機制,將資源在平臺上統一登記、統一管理,實現整個行業的共同建設和協同發展,再借助資源共享平臺,引進信息檢索引擎,搭建完整的智能圖書館信息服務生態環,將圖書館工作的每個流程都實現智能化建設,推動實現智能圖書館建設的總體目標。

2.3 加強對員工的職業培訓

任何一項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人”,員工是否在思想意識上認識到了智能化建設對圖書館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是否認識到智能化手段在提高圖書館管理效率、提升服務質量上的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智能圖書館的建設是否真正可以落實到位,是否能夠在日常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首先,要加強圖書館管理人員對智能化技術手段的認識,要讓管理層首先下定決心,打造智能圖書館,進行制度以及具體舉措的規劃時間表。管理層的高度重視是開展好智能圖書館建和的基礎和前提;其次,要加強對員工的宣傳教育,要促使員工的職業思維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改進,要讓他們認識到,智能圖書館的建設不是要將他們取而代之,而是開發新的、高科技手段更好地為日常工作所用,不僅不會影響他們的工作和自身利益,反而還會帶來效率的提高,工作負擔的減輕,對他們的日常工作和未來的職業發展百利而無一害。再有,要加強對員工關于信息化技能的培訓,可以在館外聘請經驗豐富的智能化系統操作專家來現場指導,開展專題培訓,讓員工親自實踐,感知智能化手段的巨大便利,提高學習智能化技術的自覺性和主動意識。

2.4 創新信息服務手段

傳統圖書館主要以提供紙質資料為主,但智能圖書館依靠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可以實現紙質資料的電子化,例如開發電子書,可以供讀者遠程在信息平臺上閱讀相關資料。同時,智能圖書館可以依靠網站建設,將音像資料上傳到網站上,供讀者點擊閱覽。因此,圖書館應當進一步推進信息化服務的模式創新,實現紙質版、音像形式等多渠道、多路徑的服務模式,不依靠單一的服務形態,滿足更多讀者的個性化需要。同時,還要開發智能圖書館對會員讀者的跟蹤服務,例如根據讀者行為的大數據,掌握每一位讀者的閱覽動態,整合數據,歸納讀者的閱讀興趣與偏好,開啟自動跟蹤服務,定期推送相關的書目信息,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另外,圖書館還要逐步實現電子會員建設。傳統圖書館會為讀者發放一張實體的讀者卡,讀者需要借閱書籍等都需要拿著實體卡到圖書館辦理手續,需要讀者保存,一定程度上不夠便利。當前一些圖書館已經通過開通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以及手機APP等方式,將實體卡片與電子信息綁定,讀者只要拿著手機,掃描二維碼就可以獲得全部的讀者信息,包括基本資料與借閱信息等,相較實體卡片更為便利。

3 結語

智能圖書館是信息時代的產物,依托先進的信息技術,能夠加快圖書館管理效率,提高服務質量,有利于推進智能城市的建設。智能圖書館的建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即搭建智能化技術平臺、加強資源共享與信息交流、加強對員工的職業培訓和創新信息服務手段等。圖書館是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場所,“一切為了讀者”是工作的宗旨和原則,未來在建設智能圖書館的工作中,要牢牢把握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服務質量這兩個基本原則,從而推動圖書館創新發展,優化社會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 祝少輝,王建國.信息化圖書館服務質量評價體系構建[J].科學技術創新,2016(26):181.

[2] 彭玥.信息化時代黑龍江省圖書館延伸服務研究[J].圖書情報導刊,2016,11(9):10-13.

[3] 呂燕.地方公共圖書館中文報紙信息化服務思考[J].農業網絡信息,2016(9):120-121.

[4] 陳志輝,王穎純,劉燕權.基于物聯網環境的圖書館RFID技術應用現狀的研究[J].情報雜志,2015(5):196-201.

猜你喜歡
發展展望建設現狀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建設的實踐應用探析
信息時代檔案人才培養與檔案學專業發展展望
爆破減振緩沖墊的發展和展望
淺析舞臺機械設備的管理與維護
經管類優質實踐教學資源建設現狀與共享探索
沈陽高新技術產業“產學研”互動創新體系建設現狀研究
當前普通高中體育師資隊伍狀況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