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語文閱讀中創新思維的培養

2018-10-26 11:00陳鳳霞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8年29期
關鍵詞:語文閱讀創新思維想象力

陳鳳霞

摘 要:語文閱讀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具有獨特的優勢,本文試從創設形象、領略內涵、彰顯個性化解讀等方面,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進行一些探討。

關鍵詞:創新思維 語文閱讀 想象力

閱讀教學中,筆者嘗試從下面三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一、通過各種渠道創設形象

語文教材出現在學生眼前的僅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開想象,不懂得進行再創造,那么出現在頭腦中的可能只是詞語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無法形成生動畫面。這樣,就不可能進入作者所創設的意境之中,不僅無欣賞樂趣可言,而且難以理解作者的感情,作品的意蘊??屏治榈略凇端囆g原理》中指出:“真正藝術的作品不是看見的,也不是聽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種東西”。所以,教師的任務之一就是通過各種渠道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透過文字看到圖畫,透過語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與作者產生感情共鳴,獲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1]

1.通過朗讀,再現形象

如教學舒婷的《致橡樹》時,我先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導入新課,使學生心理上激起急于探知“舒婷的愛情觀是怎樣的”的好奇心。接著,以富有表情的朗讀,通過語音將教材的信息輸入學生的大腦,就會使學生腦海中出現一系列“高大的樹木”、“攀援的凌霄花”、“歌唱的小鳥”、“清泉”、“日光”、并肩而站,同甘共苦的“橡樹”和“木棉樹”的生動畫面,從而會探索“橡樹”“木棉”“凌霄花”“小鳥”“日光”等象征什么,進而思考作者的愛情觀。就這樣,通過富有表情的朗讀激活文字,創設形象,使學生理解作者的感情,獲得人生感悟。[2]

2.設置問題,構建形象

又如閱讀郁達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到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我設置了幾個問題:為什么會有“腳踏上去”的動作?作者為什么不說“沒有聲音,沒有氣味”,卻說“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加了個“也”字,似乎在與另一種情景相比較,而這種情景則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種什么情景?于是學生展開聯想與想象,調動以往的生活體驗,回答說:“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觀景”。盡管我們南方的大多數學生并不認識槐樹,更沒見過秋天槐樹落蕊的情景,但通過想象,卻似乎看到了這樣一幅畫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來打開房門,驚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樹的落蕊鋪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來才發覺夜里靜悄悄地下了一場大雪那樣,懷著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幾腳,卻發現“聲音也沒有”,不像踏雪那樣會發出“吱嘎,吱嘎”的聲響,然后掬起一把,聞一聞,“氣味也沒有”,同雪一樣清爽;一陣掃后,只留下“一條條掃帚的絲紋”,槐花就這么靜悄悄地走了,“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一種悲涼彌散開來。通過這種想象,學生走近了作者,走進了作者筆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的韻味。

二、架設橋梁以領略內涵

文本的作者與學生,他們的人生閱歷、文化底蘊、思考背景,語言修養都不可能在一個層面上,這中間的距離有時簡直難以逾越。教學中,需要運用想象在這中間架設心靈的橋梁,讓學生走近作者,與文本對話,從而達到心靈上的溝通內涵上的感悟。

李煜《虞美人》第一句“春花秋月何時了”讓學生覺得奇怪:“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李煜為什么問它何時結束,會對它厭煩呢?我讓學生在理解這首詞的每一句時,都和作者的生平經歷、寫作背景聯系起來。學生在有了“背景”這座橋梁后,就能想象李煜作為一位亡國之君、階下囚徒絕望的心情,所以對美好的“春花秋月”厭煩。繼而進一步理解詞中寄托的故國之思、亡國之痛 ,體味其中表達的凄楚、哀傷、悲痛、悔恨之情。

三、放飛思緒,彰顯個性化解讀

“學校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培養鸚鵡學舌的模仿者,而是培養能夠自己獨立思考的創新者?!苯逃闹厝尉驮谟谧尭嗟膶W生去超越前人?!伴L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所以,教學過程中,教師尤其要鼓勵學生大膽、自由地發表不同意見、觀點,并細心呵護學生富有靈性的表達,呵護它,就是在呵護學生生命中富有創造力的“花蕾”。

在講曹操《短歌行》時,我讓學生提問,互相解疑。有同學問到,既然曹操能夠提供那么好的條件,又像周公一樣求賢若渴,禮遇賢能,為什么那些賢才不投奔曹操,像諸葛亮、關云長他們卻投奔劉備?結果我讓學生暢談自己看法,幫同學回答問題,有的認為曹操生性多疑,“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睔埲虖姳?,所以賢才心存畏懼,不敢前往;有的認為當時賢才較迂腐,認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個奸臣,須得擁戴劉皇叔才言正名順,還有很多同學都談了他們的不同看法。這樣,經過推理想象,真正調動了他們的創新思維??梢娭灰羞m宜的情境,學生所爆發出的想象力、創造力是教師始料不及的。

“夕陽枯草尋常物,解讀都為絕紗詞?!笔裁唇小敖庾x”?“解讀”就是放飛思緒,就是展開聯想與想象的雙翼,就是迸發創新思維火花。何時能讓學生思維達到“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的境界,那便是語文教學成功之日。

參考文獻

[1]丁強.給思想插上翅膀——淺談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創新思維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0):198-198.

[2]吳文強.淺談語文閱讀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09(21):126-126.

猜你喜歡
語文閱讀創新思維想象力
看見你的想象力
打開新的想象力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路徑探究
在經濟新常態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淺析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功利性問題
閱讀反思:新的小學語文教學視角
巧用“錯誤”激活數學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培養職校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研究
創新產品、優化布局,讓傳統主流媒體傳播更具影響力
嘿,來點想象力——讀《跑酷少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