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油價下特高含水后期油藏動態管理方法

2018-10-29 08:14白鳳坤
山東化工 2018年19期
關鍵詞:工作量含水水井

白鳳坤

(中國石化股份勝利油田分公司 勝利采油廠,山東 東營 257051)

勝坨油田已進入特高含水開發后期,低油價下生產經營形勢異常嚴峻,降本增效的壓力日益加劇。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壓縮,工作量減少”對動態管理工作帶來的影響,進一步提高動態管理水平,與特高含水期老油田規范、精細的要求還有差距。特別是低油價下動態管理工作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必須進一步創新思路才能適應新的要求。

1 動態管理面臨的形勢

1.1 低油價對動態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低油價下新井和措施效益產量首先受到沖擊,增強穩產基礎、降低油田遞減成為最經濟有效的手段。從依靠投資拉動和大量措施成本投入以產量為中心的運行模式,轉變為以效益為中心的經營模式,會更加暴露出動態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對動態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動態管理工作要更加注重分析的精細化,更加注重決策的一體化,更加注重調整的效益化。

1.2 老油田的特性問題決定了動態分析的復雜性

一是開發基礎地質工作需要進一步向動態延伸。多層砂巖油藏,平面上和縱向上儲層非均質性嚴重,注采連通判斷上需要準確的單砂體描述,尤其是河流相儲層,單砂體對比工作量繁重[1];同時,要根據在動態分析中發現的矛盾,及時對地質圖件進行修改。二是剩余油認識難度大[2]。剩余油認識決定著動態調整的質量和效益,是注水產液結構調整的基礎。注水開發時期長、層系井網變遷復雜、注采層位變化復雜、歷史流線變化復雜造成了剩余油分布的復雜性。三是井筒狀況復雜。復雜的井筒狀況既影響對歷史開發狀況的判斷,也制約著下步調整對策的實施。在新井井數大幅下降和現存有效注水井點水量運行負荷重的情況下,保住注水井點成了最緊迫的任務。對每口注水井井況的分析,不僅要分析現狀,也要分析歷次作業過程中遇到的井況問題,采取過的油層改造等措施效果,還要分析出砂出膠等多種狀況。四是注采調整效果效益定量預測難度大。油田整體采出程度和含水分別達到38.02%和96.22%,其中主力水驅油藏東營組、沙一段、沙二段(不含稠油和三采正注單元)地質儲量43765萬t,采出程度40.48%,綜合含水96.95%,日產液量13.18萬t,日注水量12.58萬方。在651個井組中,含水超過96%的井組有410個,占到63%,產液量和注水量分別占83%和85%。這些井組既是控制無效低效產液和注水的重點,也是效果和效益預測的難點,往往由于新井、監測資料的不足,難以做出對工作量實施效果和效益的準確預測。

1.3 對動態調整的信心需要進一步增強

受采出程度和含水高的影響,技術人員對動態調整的預期效果信心不足,從思維觀念上和工作方式上還不適應,需要打破思維定式,不為慣性的傳統思維所束縛,深化潛力認識,堅定依靠動態分析、動態調整優化注水產液結構,夯實開發基礎,實現提質提效的信心。牢固樹立“極致開發”的理念,保護好每一套井網,認清每一個層,注好每一方水,采好每一噸油,花好每一分錢,依靠更加精細的動態分析工作,改善油藏開發效果,增強對動態調整的信心。

1.4 動態分析成果無痕跡不持續

低油價下的新常態,要求開發動態管理人員深化長線動態分析,提高動態分析的系統性和準確性。不僅要掌握地層對比、動態分析、油藏工程方法,還要了解井筒、工藝、地面等各個環節,更要學會算效益帳,對動態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動態管理人員在技術素質上還存在不適應,需要開展系統的培訓,在實戰中練兵,加強一體化的結合,盡快提升技術素質。尤其是長線動態分析,工作量大、耗費時間長,需要繼承以往動態分析取得的成果認識。目前對動態分析沒有相關成果延續的有效載體,每次分析都要重復準備大量的資料。為此,要建立動態分析成果庫,實施痕跡化管理,實現動態分析的可持續性,減少重復勞動,提高工作效率。

1.5 對一性資料錄取提出了更高的標準

動態分析決策的優化和效果的跟蹤[2],都需要對調整井組的一性資料進行加密、核實,帶來油水井一性資料錄取工作量的增加,倒逼一性資料的從嚴管理。在目前一性資料錄取人員力量狀況、設備儀器狀況、按照中石化標準檢查和HSE嚴格管理的背景下,需要認真研究,進行系統優化。

2 動態管理的主要方法

面對低油價新常態和降本增效的新要求,動態管理人員要積極創新思路,牢固樹立問題導向,從問題中找潛力,精細分析、精細管理、科學決策、效益為先,以無效轉有效、低效轉高效、高效再提效為目標,深化五個結合,抓實八個精細,優化十個方向,開展對標追標,全力做好注水產液結構優化,最大限度壓減無效低效注水量和產液量,確保油田效益目標的實現。

圍繞上述工作思路,單元管理人要重新認識目前水驅效果,重新認識動態調整潛力,重新認識動態分析精細程度,增強對注采調整潛力的信心,深化配產配注合理性的論證,逐個井組解剖,進一步拓寬思路,精細論證,大膽實踐,積極探索改善開發效果的調整方法。

2.1 深化五個結合

一是深化動態管理與效益開發的結合。地質決策一旦確定,涉及到工藝、作業、地面、特車、監測、注采站等多個單位大量人財物的投入。即便是簡單的配注調整,也要涉及技術室、測試隊和注采站。因此,動態管理人員要切實增強效益意識、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所有的工作量決策都要精細分析,先算效益再實施,實施過程要跟蹤,實施之后再評價。

二是深化地質、工藝、地面、作業和注采管理的五位一體結合。油藏問題本身具有多解性,動態分析的基礎是對全面資料的把握,涉及到上述各個專業和部門。如注水量的上升可能是動態影響,周圍連通油井提液、新增加了生產井點等;也可能是地面原因,流量計指針不落零、地面管線漏失、泵壓升高等;還可能是井筒原因,封隔器失效、油管漏失、配水器刺漏、底部閥門不嚴等。油井動液面下降,有可能是注水出了問題,也可能是井組整體液量升高影響,還可能是出砂、含水變化或作業污染的影響。因此,動態分析人員要加強與相關部門人員的結合,掌握一手資料,提高動態分析的可靠性。

三是深化地質系統所區站結合。重點依托四個平臺,水井工作量結合平臺,油藏月度會平臺,單元及井組動態分析會平臺,三位一體分析平臺。油藏月度會主要分兩大部分內容,一部分內容是全廠、分板塊、分區、分單元主要開發指標的變化趨勢,注采調整單元和井組調整的效果跟蹤,一性資料和井組預警軟件應用情況,對標追排名情況;另一部分內容是專題分析。全廠、分板塊、分區、分單元開發形勢的分析,落腳點要給出自然遞減、含水和地層能量的變化趨勢結論,找出開發形勢變差的原因,制定改善開發效果的可行性對策,并對下步動態變化趨勢進行把控。三位一體分析會每月由采油管理區組織,重點分析當月出現的疑難問題,促進三個技術員的進一步融合分析,增強實戰性。三位一體分析的基本程序要遵循先地面,后井筒,再地下,層層解剖,去偽存真。地質所要隨時收集發現的資料問題井,作為注采站三位一體分析的一項內容。如某井含水突然從40%左右上升到90%,日產油量從7t下降到1.4t,成為重點下降井,首先要做的是三位一體分析,落實好一性資料,落實好摻水問題,取好水性等資料,不能直接得出水竄的結論,否則動態分析人員就會瞎忙活,跑錯方向,決策上就會出問題。為此,所區站要實現充分的信息共享,互相促進。

四是深化近期與長遠的結合。注采調整工作量的實施,首先要考慮近一段時期的效果,也要結合規劃的目標井網,結合油層的潛力培養。水井作業工作量必須考慮井組內油井三年內生產層位的變化,對能量低的潛力層,要提前注上水;對極限含水低效無效的井層,要找到轉有效高效的措施,杜絕就水井作業論水井作業,而是作為井組注采調整方案來對待。

五是深化油水井調整的一體化結合。圍繞目前油井見效情況,分析水井的調整對策,同時要對油井的產液量和生產層位進行認真分析,尤其是無效低效油井關停和改變生產層位或工作制度的可行性必須進行充分論證,先把油井論證清楚,再優化注水層位和配注,實現注水產液結構的優化調整。

2.2 抓實八個精細

實現動態調整的提質提效,動態分析工作必須細化到井組,目標是圍繞減緩平面、層間、層內三大矛盾,實現注水層段及采油層位的優化、射孔完善性的優化、配注量的優化、產液量的優化。為實現上述目標,在實際工作中總結形成了八個精細(見表1),所有的工作量(包括新井、油井措施、水井調整)都要建立在八個精細的基礎上,尤其是對潛力認識清楚的基礎上,要特別注重動態監測資料的應用。以水井作業工作量的優化和規范為切入點,地質、工藝、地面、作業和注采管理五位一體充分結合,一體化優化論證每口井,精細論證注水量和產液量的效益,把低效投入點和效益增長點找出來,最大程度壓減無效低效成本投入,對每一口水井作業工作量形成井組動態分析庫,保證井組分析工作的可持續性。

表1 八個精細及重點資料明細

在八個精細分析的基礎上,逐步探索水井單井效益量化評價方法,形成了五種水井工作量效益評價類型(效益遞增型、效益遞減變緩型、效益維持型、間接效益型、深化研究型),在決策時進行效益評價,工作量實施后進行認真跟蹤評價,審視油藏認識的準確程度,決策的可靠程度,針對動態的新變化和出現的新問題,跟蹤分析,跟蹤調整。

2.3 優化十個方向

單元和井組采出程度和含水級別不同,調整的方向和對策也不同,針對矛盾突出的無效低效點和效益增長點,確定了井組動態分析十個重點方向:一是只注不采注水井層治理;二是低效、無效高含水井層治理;三是供液不足、動液面較深井層治理;四是單向受效井層的優化調整;五是只采不注井層優化調整;六是停產停注井優化調整;七是注采不均衡井組治理;八是溢流井層治理;九是高產井層保效優化調整;十是精細水質單元調整治理。地質所和管理區開展認真調研,制定治理目標,每月跟蹤評價調整進展與效果。

2.4 推進對標追標

為調動技術人員積極性,建立分級對標追標排名機制:地質所:負責采油廠層面分區含水上升率、稀油自然遞減率、稀油井組穩升率、一性資料全準率、三位一體井組分析及時率排名;注采站稀油井組穩升率、一性資料全準率、井組預警平臺應用排名。負責地質所層面單元含水上升率、井組穩升率、八個精細分析準確率、配注配液優化率、分單元利潤排名。

管理區:負責管理區單元井組穩升率、單元八個精細分析準確率、配注配液優化率排名。負責管理區內一性資料全準率、三位一體井組分析及時率、井組穩升率排名。

3 動態管理方法應用效果

3.1 提升了效益

通過以上動態管理工作,年控制無效作業及運行費用751.3萬元,勝坨油田自然遞減由15.2%降至9.5%,水驅開發效益和效果得到了穩步提升。

3.2 實現了機制轉變

通過動態管理方法的不斷深化,使開發、經濟、管理與分析功能有機結合在一起,為油藏經營管理提供了有力工具[3],實現了“四項轉變”:一是實現了由“粗放型”向“精細型”的轉變;二是實現了由“定性決策”向“效益決策”的轉變;三是實現了由“單純考核增油量”向“考核產出效益”的轉變;四是實現了由“短期評價”向“遠近結合”的轉變。

思想的解放,觀念的轉變,是發現問題、認識問題的根本。在老油田開發后期,只有打破慣性思維,以效益為中心,不斷創新動態管理方法,才能持續實現老油田高效開發。

猜你喜歡
工作量含水水井
山西發現一口2000余年前的大型木構水井
鎮北油田某油藏延長低含水采油期技術研究
含水乙醇催化制氫催化劑研究
水井的自述
凡水井處皆聽單田芳
復雜孔隙結構低阻油層含水飽和度解釋新方法
一個兼顧教學科研的高校教師績效考核模型及其應用
思科發布云計算市場發展報告
烏龜與水井
網上互動教學工作量管理的困境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