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家庭教育中的寬容與信任的重要性

2018-11-07 03:39李金娜
報刊薈萃(上) 2018年9期
關鍵詞:寬容家庭教育信任

摘 要:家庭教育本身就是人類永恒的話題,不同時代的家庭教育總會深深烙上那個時代的印記,當前我國的家庭教育現狀其實并不樂觀,尤其是家長、教師、學生之間存在明顯的不信任和不寬容問題,則會明顯影響到學生的成績和成長,尤其是高考前夕。

關鍵詞:家庭教育;寬容;信任

一、家庭教育中的寬容與信任缺失的原因分析、舉例及描述

(一)家長普遍存在試圖復制成功家庭的傾向

2000年,隨著《哈佛女孩劉亦婷》的出版,中國家庭教育界掀起了一場“復制”劉亦婷的熱潮,該書詳細記錄了劉亦婷再被哈佛大學錄取之前的人生歷程和一些學習心得。筆者認為,與其費盡心思去復制別人的自己去模仿也未必能成功的經驗,還不如自己探索出一條適合、屬于自己的路。結合筆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筆者發現,大部分家長確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眼高手低,甚至有時候即便是有力氣也不知道往哪里使。其實,筆者認為最好的教育往往都是從小處著眼、著手,給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寬容,相信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是可以自我調節和處理的,實在不行再由教師和家長插手協助,尤其是作為高三的學生,心理壓力本身就比較大,人也比較脆弱,這個時候更需要家長的信任、鼓勵和允許犯錯的寬容。至于未來孩子能走多遠,則取決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個人天賦及努力以及其他的因素的共同作用,以家長為主導的家庭教育能實現最好的狀態便是不成為未來孩子發展的短板或者不為孩子設置心理上的障礙和負擔。

(二)家庭教育主體責任轉移現象比較嚴重

1.家庭教育責任人將家庭教育責任轉移給學校和教師

學校和教師只能做到完成教學任務或者教學更好地完成,但是無法實現家庭教育,因為親子關系是不能代替和轉嫁的,父母和教師的角色也不能輕易互換,除非家長本身為教師職業。當前筆者班級中就有不少學生是寄宿生,他們基本上都是寄住在學校附近租借的房子里,甚至有學生直接被寄送到了老師的家里,平時他們一般也是一個人,家長能做到的便是吃飽穿暖,卻給不了學生心理上的寄托和慰藉,遇到問題也不能疏導,最后的結果自然是學生直接拒絕和家長的溝通。

2.家庭教育責任轉移給祖輩

無論將責任轉移給誰,都不能替代家長,而家庭教育責任轉移的最終受害者還是青少年,而直接危害便是青少年問題增多,如厭學情緒明顯、學習成績不穩定及滑坡、生活質量低劣、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不健康情緒發展、人格障礙出現幾率相對較高、過重的心理壓力、成為校園欺凌等惡性事件的參與者或受害者等,而這一切也正是因為家長喪失了孩子的信任所致,也不能寬容孩子所致,因此,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回歸和復位以及父母用一課信任和寬容的心對待孩子是很重要的,這點是我們應該需要大聲疾呼的。

(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功能錯位

家庭教育的“學?;?,這主要表現為學校教育功能的“擴張”。在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下,部分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將家庭教育納入到學校教育之下,進而使得家庭教育變成了學校教育的附庸,甚至有學校將學校教育延伸到家庭中,如當前小學比較盛行的試卷、作業家長批改簽名制,將本應該教師承擔的學校教育職責轉移到家長手里,從而使得家長也變成了學校教育的附屬成員和協助者。

學校教育的“家庭化”,這主要表現在學校教育將家庭教育作為附庸,家庭只承擔“養”的責任,將所有的關于“教”的責任都轉移、推卸到學校及教師身上。孩子一旦出了問題,不問青紅皂白,也不反省自己,就是學校沒教好,一味地苛責教師。另外,忙也是這類家庭家長的一個責任,他們一般的言辭都是“請老師多辛苦,多擔待”,實際上就是推卸責任的一種托詞而已。更有甚者,對于孩子是放任自流,完全放棄家庭教育,這種行為更加可怕,危害也更大。

(四)傳統家庭教育無法與現代教育家庭完全割裂

在現代化背景下的現代教育教學中,在我們的學校教育中總有人試圖將傳統家庭教育無法與現代教育家庭完全割裂,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因為作為一種文化遺存,教育理念和行為必然有一定的滯后性。這是在所難免的。而在傳統家庭教育下依然奉行著的“棍棒之下出孝子”、“孟母三遷”等,總之,傳統教育和現代教育的和諧對接尚未發生,更不用說在家庭教育中奉行新課程提倡的“人本主義”理念以及信任、寬容等實現了。

二、家庭教育中的寬容與信任缺失調適方法

(一)對孩子充滿信心

家長的信任和喜愛往往是孩子成長發展和前進的動力。對于青少年來說,沒有一件事比贏得父母的歡喜和信任更讓他們歡喜了,他們很愿意成為父母的驕傲。家長通過正向的教育,使孩子心中充滿了陽光,讓家庭生活充滿歡聲笑語。這點很重要,尤其是對于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和情緒。尤其是對于高三學生而言,壓力本身就比較大,且再多的批評已經于事無補了,作為教師,我們唯一能做的便是教會學生鼓勵和信任,讓他們盡自己的努力能走多遠算多遠。而作為家長,這個時候更得支持孩子,信任孩子,而不能采用那些所謂的“挫折教育”理念,不停地打擊學生,否則學生會很容易自暴自棄的,甚至怨恨父母的。

(二)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是“精耕細作”式的寬容

在傳統教育影響下,“棍棒之下出孝子”模式的教育被推崇,即便是當前社會中,苦難教育或者挫折的價值也被過度拔高。在筆者看來,教育作為一種文化行為,現代教育無法完全做到和傳統教育的割裂,也沒有必要完全割裂,我們的態度應該是與時俱進,“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式的揚棄。在分工日益細化的今天,對孩子教育的“精心雕琢”已經是大勢所趨。

(三)理智調節親子關系

親子關系恐怕是這個世界上最親密的關系,父母和子女,骨肉相連,最好的狀態應該是越看越歡喜,而非相看兩相厭。家長想要贏得孩子的信任和寬容也是極不容易的,起碼家長要身體力行做好孩子的榜樣才行,只有千方百計保證孩子的全面發展、用智慧和勇氣克服家庭中的困境等都是可以進一步進行研究和探討的。

參考文獻:

[1]翟博.樹立新時代的家庭教育價值觀.教育研究,2016年03期.

[2]季瑾.家庭教育現代化的啟動與發展——基于民國家庭教育史的研究.南京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年3月.

作者簡介:李金娜,甘肅省敦煌市七里鎮青海油田第一中學。

猜你喜歡
寬容家庭教育信任
嚶嚶嚶,人與人的信任在哪里……
從生到死有多遠
尊重、理解、寬容讓他重新起步
我努力讀懂“寬容”這首詩
寬容在班集體教育中的作用
錯誤也是一種課程資源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幼兒教育改革進程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