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思·沉醉·嘆惋
——方旭《老舍趕集》的市民文化之思

2018-11-08 06:13
藝術評論 2018年9期
關鍵詞:鄰居們老舍話劇

李 玲

[內容提要] 方旭改編自老舍作品的話劇《老舍趕集》,內含六則短?。骸对拕∮^眾須知》《創造病》《犧牲》《黑白李》《鄰居們》《我的理想家庭》?!独仙嶷s集》以中產階級市民生活為題材,以建構文明合理的現代生活方式為旨歸,從道德反思的角度批評了損害他人、沉湎于物欲、盲目崇外、奴役婦女等不文明行為,從理想人性探討的角度肯定了兄弟友愛、犧牲自我的美好情操,從理想生活方式追求的角度展望了都市和鄉野的兩種詩意人生?!独仙嶷s集》還對京味兒文化的重生與流逝,抒發了嘆惋之情。方旭在改編中總體上以彰顯老舍原作精神為己任,又在少數細節變動中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些許不同理解,更在藝術形式的轉換中展示了充沛的創造力。

2018年9月“第二屆老舍國際戲劇節”的開幕話劇《老舍趕集》內含六則短?。骸对拕∮^眾須知》《創造病》《犧牲》《黑白李》《鄰居們》《我的理想家庭》。它們都改編自老舍20世紀三四十年代創作的同名短篇小說或散文。集改編者、導演與主演于一身的藝術家方旭,穿越80年的時光,再次向京味兒文學大師老舍虔誠致敬,也抒發了他對生于斯、長于斯的北京城的無限深情。

《老舍趕集》六則作品均以中產階級市民生活為題材。每一則戲的主題皆凝練集中,各自的情節、人物互無關聯,卻又在整體的思想情感上構成內在呼應。全劇熔辛辣諷刺、輕松調侃與真摯抒情于一爐,多方位展示了老舍和方旭這兩位不同時代的北京藝術家,對現代市民文化的共同思考。方旭的北京之歌,也如老舍的北平抒寫一樣,有道德反思,有理想沉醉,也有文化嘆惋。

一、道德反思

首先,《老舍趕集》批評了日常生活中損害他人的自私行為,提倡尊重他人的生活倫理。這主要體現在第一則《話劇觀眾須知》和第五則《鄰居們》中。

《話劇觀眾須知》,以“務須”的反語形式,批評了16種觀眾攪亂劇場秩序的不文明行為,如“高聲咳嗽,且隨地吐痰”“使幼童齊聲哭鬧,以活躍氣氛”“猛摔座椅,高射手電”等。這16條反語,皆取自老舍1942年發表于《時事新報》的幽默雜文《話劇觀眾須知二十則》。方旭在忠實于老舍原作的同時,添加了一個中年人受劇場“賈經理”之托來請觀眾一起宣讀“話劇觀眾須知”的場景。宣讀前,中年人先回敘了一個“手機君”“火爆哥”和“肌肉男”大鬧劇場的故事段子,為觀眾理解“觀眾須知”的正話反說意圖做了充分鋪墊。方旭的這一改編,既做到了以老舍原作為中心,又充分注意到話劇藝術注重與現場觀眾互動、注重感應當代社會現實的特點,實現了喜劇的教育意圖與娛樂精神的完美結合。在藝術形式上,《話劇觀眾須知》不以人物形象塑造為目的,因而更接近文學上的雜文和喜劇上的相聲。

《鄰居們》批評了驕橫跋扈、惡待鄰居的不良行為。這則短劇改編自老舍1936年收入《櫻海集》的短篇小說《鄰居們》。該劇的深刻之處在于,并不止于現象批評,而能深入剖析人物的內在心理,從而塑造出個性鮮明的男女人物形象,使得作品在反思人性缺陷的同時兼具關懷人的生存處境的悲憫情懷。作品的四個主要人物中,在洋人手下干活的有錢人明先生和不識字的明太太,是蠻不講理的惡鄰居;大學教授的宋先生和同樣有文化的宋太太,是有教養的善鄰居。小說主要圍繞兩個情節展開,一個是明家的孩子摘了宋家的葡萄,一個是郵差把一封給明家的重要信件信錯送到宋家去了。就如何處理孩子們的不良行為、如何把錯送的信交回,兩家展開了一系列交往,其中充滿了錯愕與誤解、鄙視與期待,由此展示了兩家截然不同的處事態度。該劇塑造最成功的人物是家庭主婦明太太。她心眼多、疑心重,既自卑又驕橫。她因不識字而擔心自己的家庭地位,所以對丈夫曲意奉承、對兒女縱容溺愛、對鄰里仆從刁蠻耍橫。方旭深切領會原著精神,在把第三人稱旁觀者敘事的小說改編成人物直接呈現自我的話劇時,設計了原汁原味的京味兒市民語言,立體地刻劃出那可憐而更可恨的明太太形象。一開場,她就自言自語道:“我討厭所有帶字兒的東西,一個個字就像賊眉鼠眼的小鬼兒一樣在那等著跟我掏壞。我更不喜歡那些太太、小姐,認識幾個字兒就一臉的二五八萬,不識字兒也沒耽誤我胡牌,我會看畫兒!識字兒怎么啦?識字兒不代表你有造化,更不說明你有身份?!边@生動的口語,活靈活現地呈現出一個既自卑狹隘又自大淺薄的主婦形象。宋太太禮貌地來交涉明家孩子摘葡萄的事兒,明太太則蠻橫地答道:“不樂意是吧?搬家呀,別在這兒住哇”,儼然一副潑皮無賴嘴臉。

話劇《老舍趕集》之《鄰居們》劇照

話劇《老舍趕集》之《創造病》劇照

其次,《老舍趕集》批評了過度的物質欲望以及物質化的崇洋心理、夫為妻綱的封建陳腐思想。這主要體現在第二則《創造病》和第三則《犧牲》中。

《創造病》改編自老舍1935年發表于《文飯小品》雜志的同名短篇小說。它演繹了一對小夫妻消費無度、舉債買奢侈品的心理。這則短劇,秉承了老舍原作抒情與諷刺相結合的表達方式,把人物無法扼制的物質欲望比喻成心中生長著的“小疙瘩”,把他們確認物欲、實現物欲的過程比喻成“小疙瘩”發芽、開花、結果的過程。話劇改編中,方旭把楊先生和楊太太的語言設置成相互應和的對偶句式,進一步強化其抒情意味。這一對小夫妻雖然收入不高、欠債未還,卻分別陷入渴望新大衣、渴望黑皮包的煩惱中。他們互相體諒對方的物欲,一個說:“讓你心里的小疙瘩早日開花是我的責任”,另一個就應和說:“讓你心里的小疙瘩憋回去我會不安”,最后一唱一和地共同決定:“一個錢也是借。兩個錢也是還。爽幸多借些錢——兩樣都買下!”不久,他們又覺得沒個留聲機就無法熬過沉悶的冬天,于是,一個說:“一個窟窿得補”,另一個就應和道:“倆窟窿也是填”,最終分期付款買下了那時代的奢侈品留聲機。他們就在這一唱一和的默契中不斷地創造著自己的心病兒,陷入層層加碼的消費欲望中難以自拔。應和、抒情的語言方式,以及男女人物立場完全無差異的藝術構思,都表明《創造病》并不以塑造充分個性化的人物為旨歸,而意在深入揭示一種類型化的消費心理、債務觀念,由此,《創造病》在形式上也帶上了詩劇的特點。同時,讓人物直抒自己難以擺脫的物欲,作品在批評這一物欲的同時,顯然又在一定程度上體諒著人性的缺憾,因而《創造病》對人物的諷刺,也就具有了溫婉細膩的特征,而不追求犀利尖銳的風格。與第一則《話劇觀眾須知》相比,《創造病》的喜劇特征因包裹在抒情性詩劇的形式中,而顯得較為含蓄平和。

話劇《老舍趕集》之《犧牲》劇照

《犧牲》改編自老舍1936年收入《櫻海集》的同名短篇小說。它把物質崇拜心理、崇洋心理與奴役女性的男權意識結合在一個漫畫式的人物毛博士身上,對他進行了辛辣的諷刺。毛博士不離口的“沙發,浴盆,鋼絲床”是老舍小說原有的人物性格標簽,方旭在改編中又增添了“真哪”這外國人發不準北京音的語言標簽。這些被反復強調的標簽符碼,簡潔明快地傳達出毛博士物質化的崇洋心理?!凹藿o任何人,就屬于任何人,況且她嫁的是博士?”這句直接取自原作的人物語言,則揭示出這位留洋博士在婦女問題方面還殘留著夫為妻綱的封建陳腐觀念。老舍原作中,毛博士是哈佛大學的畢業生;方旭則從錢鐘書1947年發表的小說《圍城》中汲取靈感,把毛博士置換成子虛烏有的克萊登大學的畢業生,強化了調侃這個負面人物的喜劇意味。

綜上可見,《老舍趕集》批評市民生活中的種種不良行為,其根本立足點是倫理道德反思,而不是政治批評、歷史追問或宗教審判。批評中所涉及的不良現象,無論是與盲目崇拜西方有關,還是傳承自中國傳統文化的腐朽部分,《老舍趕集》皆不拘于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二元對立的刻板立場,唯以確立現代中國人合理的生活態度為標準,進行致力于改變國人素養的文明批評。批評中所建構的道德原則,包含人如何對待他人和人如何對待自我兩方面,倡導人應該平等地善待他人、人應該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欲望。

二、理想沉醉

對北京市民文化,《老舍趕集》的沉醉熱愛是與反思批評互為表里的?!独仙嶷s集》贊美了新舊市民濃郁深摯的倫理親情、自我犧牲的道德情操,展望了現代市民健康文雅、詩意簡樸的理想生活方式。

首先,《老舍趕集》歌頌兄弟和美的倫理親情,贊美自我犧牲的崇高精神。這主要體現在第四則《黑白李》中。

《黑白李》改編自老舍1934年收入《趕集》的同名短篇小說。二哥黑李,是個注重修身養性的老派人物。他念念不忘母親的臨終囑托,恪守兄長照顧弟弟的傳統倫理,堅持兄弟永不分家的傳統生活方式。五弟白李,是個叛逆的新派人物。他投身社會反抗事業又不愿連累兄長,便屢屢鬧分家。白李領導工人砸電車運動,黑李便剃去自己左眉上的大黑痣,頂替白李毅然赴死。方旭認取了老舍原作中“為別人犧牲”的崇高精神和兄弟友愛的倫理情感,而淡化了原作中黑李的基督教傾向,把老舍原作親近老派市民、疏遠新派市民的態度,調整為對新舊市民一視同仁,賦予新派人物白李和舊派人物黑李一樣的兄弟深情。小說結尾,白李對哥哥的犧牲顯得相當漠然,說“老二大概是進了天堂,他在那里頂合適了;我還在這兒砸地獄的門呢?!迸c之不同,短劇結尾,白李則對哥哥表現出無限深情,他呼喚道:“二哥,天堂美嗎?天堂有這樣的小院兒嗎?你等著我,等我用你給我的這條命撞開地獄的門,讓窮爺們兒們都能過上他們理想的生活,我就去那小院兒找你?!痹拕「木?,不僅強化了新派人物心中的倫理感情,而且還強化了白李反抗事業的崇高色彩,完全濾去了小說原作對新派人物白李領袖欲的懷疑態度。話劇中,承載著兄弟濃情的北京小院,也被設計成是象征著中國文化精神的內涵豐沛的核心抒情意象。

其次,《老舍趕集》從都市詩意人生展望和鄉土詩意向往兩個維度憧憬了理想的生活方式。這集中在第五則《鄰居們》和第六則《我的理想家庭》中。

《鄰居們》和《我的理想生活》中,詩意的小院不再是《黑白李》中在亂世中難以長存的懷舊意象或天堂景觀,而轉換為現代都市小家庭健康生活的安居之所?!多従觽儭返睦硐肷顖鼍?,偏于寫實。宋教授和宋太太的小家庭,與明家相對照,具有如下三方面的美好特質:一是夫妻關系平等和諧;二是以讀書、園藝為樂;三是對鄰居友善講理。盡管無論是小說原作還是改編后的話劇,對宋教授略顯迂闊的善良都給予了一些善意的調侃,但就總體而言,宋家夫婦都是作者和改編者心中理想人性的代表?!段业睦硐爰彝ァ犯木幾岳仙?936年發表于《論語》雜志的同名幽默散文,它對都市理想生活的憧憬,則具有抒情寫意的烏托邦特質。這個理想家庭,在一個有花草、有小貓、有不少書籍的安靜小院中,沒有留聲機、麻將牌等喧鬧之物,男女主人皆樸實、自然、有文化,閨女十二三歲,兒子三歲。日常分工方面,“先生管擦地板與玻璃,打掃院子,收拾花木……太太管做飯,女兒打下手?!奔彝夥辗矫?,“一家子人,因為吃的簡單,生活規律,……沒有肝火,大家都不愛鬧脾氣?!崩仙嵩靼阉鼩w于幽默散文,乃是明知其不現實性而不免帶著“自嘲”的寫作態度;在這不現實的烏托邦構想中,分明又凝聚著老舍對現代都市家庭生活方式的認真思考,就是倡導簡樸自然、寧靜致遠、讀書為樂、自食其力的生活方式。方旭承接老舍這一理想憧憬與現實自嘲相結合的思路,將《我的理想家庭》作為《老舍趕集》全劇的壓軸之作,實際上既隱隱回應了《創造病》《犧牲》和《鄰居們》各個短劇對種種不理想生活方式的批評,又承續《鄰居們》贊賞宋先生、宋太太理想生活狀態的思路,而直接抒發了自己對現代都市人詩意生活方式的憧憬。

綜上可見,《老舍趕集》所贊美的理想人性,既有從中國傳統中承傳而來、且能向現代轉換的美好的家庭倫理觀念,又有東西方文化共同推崇的犧牲自我、利益他人的崇高精神;《老舍趕集》所推崇的理想生活方式,既有現代都市的詩意人生,也有鄉土田園的浪漫構想?!独仙嶷s集》中令人沉醉的理想之歌,是貫通傳統與現代、都市與鄉村的。

三、文化嘆惋

方旭在《老舍趕集》的情節改編、人物性格設置方面,總體上以彰顯老舍原作精神為己任,又在少數細節的改變中表達了改編者自己對生活的些許不同理解;而在藝術形式的轉換上,他則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創造力。這種創造力,不僅體現在小說旁觀者敘述方式轉換為戲劇人物直接呈現自我的方式后,他設計出了富有表現力的人物語言,也體現在話劇的音樂與舞美的設計上。舞美方面,《老舍趕集》不遵循現實主義的逼真再現原則,而將簡凈寫意的舞臺風格與極富金屬感的紙質服裝設計結合起來,這一經亮相就已經獲得了廣泛的贊譽。同樣值得稱贊的還有該劇音樂設計方面所營造出的抒情氛圍。

方旭以李叔同的《送別》為全劇的主題曲,抒發了自己憧憬理想生活、召喚京味兒文化時的嘆惋之情?!端蛣e》樂曲9次以不同的風格形式響起,細膩地傳達出種種微妙的情感差異?!多従觽儭方Y尾,讀書人宋先生、宋太太一起憧憬著遠方“歌飄山野間”的詩意時,小號版的《送別》塑造著悠遠的意境;《我的理想家庭》末尾,所有人齊詠“理想的家庭必須在理想的國家里”,《送別》樂曲顯然又增加了溫暖明朗的意味;全劇結尾無伴奏童聲獨唱的《送別》,則提示著純真無染的生命境界。就整體而言,《送別》那溫馨而又落寞的曲調,不僅造就了藝術風格上的婉約雋美,而且把“知交半零落”的寂寥感投注給理想之歌,那么方旭的烏托邦憧憬便有了悵惘的情調了。方旭還借“長亭外,古道邊”那如芳草一般滋生的悠悠情思,借《送別》的“余歡”與“舊夢”,向自己召喚出的京味兒文化抒發了戀戀不舍的深情。這又在更廣泛的意義上契合著老舍創作那整體上偏于憂郁的情感基調,契合著當代人目睹京味兒文化在聲聲呼喚中仍然緩緩流逝的傷懷。廣而言之,《送別》那牽系著“天之涯,海之角”的嘆惋之音,在《老舍趕集》劇本中又是方旭唱給京味文化前輩老舍的祭奠之歌。

四、小結及余論

《老舍趕集》的現代市民文化之思,超越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都市與鄉村的簡單對立思路,著眼于普適性的善惡辨析,其根本立場是建構合理的現代文明?!独仙嶷s集》是方旭繼《我這一輩子》《貓城記》《離婚》和《二馬》之后又一次成功的老舍作品改編實踐。其豐沛的思想內涵、明晰的戲劇線索、諷刺與抒情相交織的藝術風格都把老舍話劇改編和京味兒話劇創作推向一個高峰。它再次提示我們,老舍作品內涵豐富多樣,遠不止于《駱駝祥子》所呈現出的同情底層人命運或《四世同堂》所彰顯的民族國家意識這兩個緯度。它也說明,尊重原作精神與發揮改編者的創造力并不矛盾。

當然,《老舍趕集》內含的六則戲在藝術上也有不平衡之處。同是傳承傳統文化的大學教授,《犧牲》中的輔助性人物梅先生便不如《鄰居們》中的宋先生那么豐富立體,而顯得有些單一扁平?;蛟S,《犧牲》與其像現在這樣,讓梅先生、何先生這兩個較為蒼白的人物與核心人物毛博士并立臺上,從旁轉述、評議毛博士的是是非非;還不如進一步突破小說原作的旁觀者敘述模式,把這則短劇處理成毛博士一人直訴心扉的獨角戲。

注釋:

[1]老舍.話劇觀眾須知二十則[N].時事新報1942-5-5.

[2] 老舍.鄰居們[A].老舍.櫻海集[M].開明書店.1936.11.

[3] 老舍.創造病[J].文飯小品.1935.3.

[4] 老舍.櫻海集[M].開明書店.1936.11.

[5] 老舍.黑白李[A].老舍.趕集[M].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4.9.

[6] 老舍.我的理想家庭[J].論語.1936.11.16.

猜你喜歡
鄰居們老舍話劇
解人之難的老舍
印象·老舍紀念館
恐龍的“鄰居們”
淺談文學性在話劇中的重要性
“對話”小伙伴老舍
扔石頭者
再見啦,秋天!
話劇《驚夢》
金龜子配音有妙招
初中生·作文(2009年10期)2009-11-1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