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栓釘連接件抗剪性能試驗研究

2018-11-08 10:23王建江陳春雷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8年3期
關鍵詞:栓釘抗剪試件

王建江,陳春雷,朱 剛

(1.浙江公路水運工程咨詢公司,杭州 310000;2.浙江大學,杭州 310058)

0 引 言

鋼混組合結構是在鋼結構與鋼筋混凝土結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結構,是由鋼和混凝土兩種材料部件組成,通過抗剪連接件組合成一體后共同工作的結構體系[1]??辜暨B接件作為鋼混組合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是為界面提供水平抗滑移力和豎向抗拔力,使彈性模量有很大差別的鋼構件和混凝土構件形成整體而共同工作。栓釘連接件各向受力性能一致,本身占據空間較小,不影響混凝土內部鋼筋的布置,同時,由于栓釘的焊接采用專用焊機,焊接區域小,焊接殘余應力較低。所以,栓釘連接件是組合結構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抗剪連接件[2-3]。目前,推出試驗是研究栓釘連接件抗剪性能最主要的方法,通過推出試驗可以獲得栓釘的破壞情況和力學性能。

Viest IM[4]進行了12個推出試驗,探討了不同栓釘高度與直徑的比值對栓釘破壞模式及栓釘抗剪強度的影響,得到了栓釘剪斷破壞和混凝土壓縮區域破壞兩種破壞模式。Li An[5]進行了不同混凝土強度的栓釘推出試驗,得到在一定范圍內提高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可以提高栓釘的抗剪性能。Pil-Goo Lee 和Chang-Su Shim[6-7]通過推出試驗研究了大直徑栓釘(栓釘直徑超過25mm)的抗剪性能和疲勞性能,認為大直徑栓釘的抗剪強度隨直徑增大而增長的幅度緩于直徑小于25mm的栓釘。Dongyan Xue[8]研究了栓釘在群釘布置和常規布置下的抗剪性能,發現群釘布置下的栓釘抗剪強度會受到其他栓釘的影響,單個栓釘的抗剪強度小于常規布置。

1 栓釘抗剪性能推出試驗

1.1 試件分組

針對栓釘高度對栓釘抗剪性能的影響,設計了直徑19mm,不同高度的栓釘推出試驗,高度級度變化設置為50mm,栓釘鋼材牌號ML15A型,其抗拉強度極限值為415MPa,彈性模量為213GPa,試驗分組如表1。

表1 推出試驗分組情況

1.2 尺寸設計

由于該試驗涉及的栓釘高度較大,本文在歐規4和日本鋼結構協會(JSSC)規定的推出試件尺寸基礎上對混凝土板的尺寸進行了改進,采用單排栓釘布置形式,試件構造如圖1。

圖1 栓釘推出試驗構造圖

1.3 加載設備和加載方案

試驗加載設備采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結構試驗大廳1000t微機控制電液伺服多功能試驗機(見圖2),試驗機采樣頻率最大為50Hz/s。

圖2 1000t微機控制電液伺服多功能試驗機

每組試件正式加載之前,施加適當荷載,調整位移傳感器位置以滿足試驗要求,調整傳感器位置之后按40%的理論承載力極限荷載進行兩次預加載,以消除工字梁和混凝土界面的殘余粘結力的影響。預加載完成后,按照理論極限荷載的5%~40%循環加載25次,最后單調加載直至試件發生破壞。試件加載的過程中,在試驗荷載較小時采用荷載控制加載,荷載加載速率為5kN/s,待荷載—滑移曲線斜率趨于平緩后采用位移控制加載,加載速率為0.6mm/s,直至荷載下降至極限荷載的80%時持荷5min,隨后加載至試件破壞。每個試件加載時間不小于30min,栓釘承載力理論極限值根據歐洲規范4承載力公式進行計算。

1.4 測量方案

在鋼梁和混凝土界面同一水平位置共布置4個位移傳感器,以獲取工字梁和混凝土板之間的相對滑移量,在混凝土板的同一高度位置采用AB膠粘貼四個長度為100mm的50mm×50mm×3mm的角鋼作為固定點,用傳感器測量針頂住角鋼,磁性表座端隨鋼梁的受力產生向下的滑移,繼而引起位移傳感器頂針的變化,最終測得鋼梁和混凝土間的相對位移值,位移傳感器布置如圖3。

圖3 位移傳感器布置圖

按照圖3所示布置四個傳感器,每次加載試驗前需進行傳感器的調試,試驗加載機進行預加載時,需觀察四個傳感器的即時數據變化情況,如出現過大零點漂移或者傳感器未能傳送數據,需及時更換傳感器。預加載完成之后,各傳感器需進行調零,進行正式加載。

本試驗采用加載機和傳感器均可實時獲取力和位移數據,所以不設置分級加載,加載機力傳感器以及安裝的位移傳感器采樣頻率均設置為1Hz,試驗加載情況如圖4。通過荷載相對滑移曲線進行鋼混組合界面抗剪性能的量化分析和機理研究。

圖4 推出試驗加載情況

2 試驗結果分析

2.1試驗現象

當鋼混組合界面相對位移超過峰值滑移時,荷載將隨著相對位移增長而逐漸降低直至試件發生破壞,由于試驗中采用了C50混凝土,強度等級較高,10個推出試件均發生了栓釘根部剪斷的破壞形式,栓釘的破壞形式如圖5。

圖5 推出試件破壞情況

由圖5可以看出,當發生栓釘根部破壞時,栓釘與工字梁的焊接處焊縫保持完整,焊縫的強度大于栓釘本身的抗剪強度,栓釘在根部焊縫區域外受力最大處發生剪斷,斷裂面比較光滑。栓釘根部發生明顯的剪切變形,與上側混凝土產生脫空,對下側混凝土產生擠壓,栓釘根部一定區域混凝土受壓發生破壞,破壞區域占比很小,遠離栓釘根部的混凝土區域未發生明顯破壞。

2.2 荷載-滑移曲線

荷載-滑移曲線可以完整地反應栓釘抗剪連接件的力學性能變化情況,是分析栓釘抗剪性能最重要的依據。本文通過5組推出試驗的結果,繪出了不同高度的栓釘抗剪連接件的荷載—滑移曲線,如圖6所示。

圖6 不同高度栓釘單釘荷載滑移曲線

不同栓釘高度的荷載滑移曲線峰值荷載(即栓釘的抗剪強度)存在明顯差異,不同栓釘高度下栓釘的抗剪強度具體情況如表2。

表2 不同推出試驗組栓釘抗剪強度

從圖6和表2可以看出:

(1)試驗得出同一栓釘直徑下不同栓釘高度的荷載滑移曲線均具有類似的變化趨勢,當相對滑移值較小時,荷載滑移曲線均存在一個近似的線性增長段,該階段栓釘和混凝土均處于彈性階段,該階段頂點對應的相對滑移值為彈性滑移值。隨著相對滑移的增長,荷載滑移曲線趨于平緩,剛度逐漸降低,栓釘和混凝土進入塑性階段。當荷載滑移曲線緩慢增長達到曲線最高值即峰值荷載,栓釘達到其抗剪強度極限值,該點相對滑移值為峰值滑移。在同一栓釘直徑下,栓釘抗剪強度極限值隨著栓釘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2)不同栓釘高度對應的荷載位移曲線存在一定的差異,對應50mm和100mm高度的栓釘,其荷載位移曲線沒有明顯的屈服階段,而150mm高度以上的栓釘則呈現較為顯著的屈服階段,且其值均在100kN左右,與一般材料力學中的鋼材剪切試驗得到的應力-應變關系曲線較為符合。同時也可知,栓釘抗剪強度的極限值必然不可能超過栓釘的抗拉強度,但收斂值需要經過大量的材料試驗研究而知。

(3)100mm和150mm兩種高度對應的荷載位移曲線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差異,換算到栓釘的長徑比分別為5.26和7.89,《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一般要求栓釘長度在直徑的4倍以上,因此需要根據不同的栓釘高度對應的荷載位移曲線,進一步深化研究栓釘的抗剪極限強度與栓釘的抗拉屈服強度和抗拉極限強度的關系。

(4)隨著栓釘高度的增加,荷載位移曲線中的近似線形增長階段的斜率也在逐漸增加,即栓釘的剪切剛度也在逐漸增加,但栓釘高度在150mm以上時,其剪切剛度已較為接近和收斂,栓釘高度增加不再對剪切剛度產生較大影響。

分析認為,在同一栓釘直徑下,栓釘抗剪強度隨著栓釘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推出試驗過程中,栓釘根部背離推出方向一側鋼梁和混凝土界面將會發生分離,分離值會隨著相對滑移的增加而增加,栓釘受到彎拉剪耦合力作用。同時栓釘變形會對下側混凝土產生擠壓作用,隨著加載值的增加,下側混凝土被壓潰破壞,進一步加劇栓釘與背離推出方向一側混凝土的分離,栓釘繼續偏離水平方向,栓釘彎拉剪耦合作用進一步加強。隨著栓釘高度的增加,栓釘能更好的錨固在混凝土內,可使栓釘更好的承擔彎拉剪耦合作用,從而提高栓釘的承載能力。

2.3 各國規范對比

歐洲規范、美國規范、我國規范[9]均對栓釘的抗剪強度計算公式進行了規定,根據本文使用的栓釘、混凝土和尺寸參數計算得出的栓釘抗剪強度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規范栓釘抗剪強度計算值

表3中,歐洲規范在計算時栓釘強度取用標準抗拉強度(即屈服強度),中國規范取用抗拉強度設計值乘γ(抗拉強度與屈服強度的比值),因此中國規范抗剪強度計算值大于歐洲規范較多。根據試驗結果,50mm(長徑比約2.6)的栓釘其抗剪強度最小為78 kN,100mm長度栓釘(長徑比約2.6)抗剪強度為95kN,均大于各國規范的抗剪強度計算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鋼結構規范取用抗拉強度設計值乘γ是較為合理的。

3 結 語

(1)長徑比較短的栓釘其荷載位移曲線沒有明顯的屈服階段,長徑比較長的栓釘則較為明顯,其極限抗剪強度也較高。這類栓釘由于在混凝土內的錨固深度更大,可使栓釘更好的承擔彎拉剪耦合作用,從而提高栓釘的承載能力。

(2)當栓釘長徑比較大時,抗剪強度計算時僅考慮其純剪切強度,而不考慮彎拉剪耦合效應,不能精確地描述栓釘的抗剪強度。應結合更多不同栓釘高度的推出試驗,進一步分析研究栓釘高度的影響,并對原有的計算公式進行修正。

猜你喜歡
栓釘抗剪試件
造紙黑泥燒結頁巖磚砌體抗剪強度試驗研究
3D打印PLA/HA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研究
復材管纖維纏繞角度對約束混凝土軸壓性能的影響研究
鋼- 混組合結構栓釘剪力連接件綜述
國內外不同規范鋼筋混凝土墩柱塑性鉸區抗剪承載力計算分析
粘性土不同剪切方法所求指標對比
鋼-UHPC 組合結構中栓釘剪力鍵力學性能研究
鋼-混凝土組合梁V型栓釘連接件抗剪承載力研究
銹蝕栓釘鋼-混凝土組合梁的疲勞壽命預測模型
S形檢測試件建模及幾何特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