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維”視域下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學風建設路徑研究

2018-11-09 11:22黃永茂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18年8期
關鍵詞:教風校風三維

黃永茂

摘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為強化高校學風建設提供了眾多的思想借鑒:為學風建設反思提供了自覺,為學風建設思想提供了來源,學風人文建設提供了指向。在“學風建設”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合奏中,要深刻地挖掘傳統文化的經典性、時代性和相適性,從“校風”“教風”“學生”三個維度,追求學風建設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

關鍵詞:學風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校風;教風;路徑建構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08.006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580(2018)08—0022—04

學風是高校精神集中體現,是學校的立校之本,強化學風建設,營造良好的學風環境,是促進學校長足發展的根本保證。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要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重要育人功能,通過“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的建設,“形成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因此,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感悟和踐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與思想,以“校風、教風、學生”三個維度為突破口,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和求真務實的學術氛圍。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學風建設路徑的建構表現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學風建設反思提供了自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經千年而不朽,是我們歷代先人在創造社會和改進社會的結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弘揚和繼承的過程中不斷被修正和完善,至今已形成了完整的系統,它包含著社會發展眾多方面的規則、理念、信仰和價值。高校作為文化傳播的聚集和構建高地,更容易在激蕩傳統文化過程中深受影響,演變為文化自覺。在費孝通先生眼中,文化自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換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覺醒、自我反省、自我創建”。其中“自我覺醒、自我反省、自我創建”便是對現有的文化環境、文化制度、文化實踐的強烈認知和反思。在筆者的走訪調查中,發現學生對當前學風建設的“滿意度”中“比較滿意”和“滿意”的只有34%,學校管理、制度建設、教師教學、校園文化、自身因素、學習動機等七個因素影響學風建設的因素中,校園文化處于被忽視的地位,而其他因素的滿意度都不太理想。所以,重視校園文化環境的教育,完善學風建設系統需要我們直視。在文化自覺的驅動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我們提供了多種建構的可能性.對大學精神和大學文化的建設、高校教師的職業認同和規范、學生價值觀的塑造和自身素養提升都有著普遍性指導意義。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學風建設思想提供了來源

中華優秀傳統是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需求,是中華民族獨特精神獨特的標志。它總結了幾千年來中華民族最樸素的精神表現,它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為我們高校學風建設提供了廣闊的來源。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了校風建設內容。其中“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荀子》),“天稱其高,以無不覆;地稱其廣,以無不載;日月稱其明者,以無不照;江海稱其大者,以無不容”(曹植),“茍利于民,不必法古;茍周于事,不必循舊”(劉安)等思想孕育著尊師愛生、兼容并蓄、求實創新等校風的內涵。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了師風建設?!熬铀仄湮欢?,不愿乎其外”(《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李覯《廣潛書》),“國家之所以設生員者何?蓋以收天下之才俊子弟,養于庠序之中,使之成德達材,明先王之道,通當世之務”(顧炎武《亭林文集卷一》)是我們現在敬業、治學、師德、愛生等師風的具體體現。三是學風發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罢\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勸學解》),“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中庸》)等思想也是如今高校誠實、勤奮、自強、致廣等學風建設的微觀呈現。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學風人文建設提供了指向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眾多的指向,其最根本的是對“人”和“人格”的塑造和培養,這與我們高?!耙晕挠恕薄耙晕幕恕钡某霭l點和落腳點是一致的。季羨林認為,中華人文精神“最為突出,歷史也最長”的“一個是愛國主義,一個是講骨氣、講氣節”,這“是我們極其珍貴的全民的財富,我們今天對高校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這二者就是我們的本錢”。從微觀而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可分為以下六個層面:一是道德層面,即對道德行為、道德修養、道德信念和道德人格的看重和追求;二是價值觀的層面,有正確的道德取向,并不斷完善自己的價值取向;三是知識層面,不斷增加自己的知識積累,拓寬知識面;四是社會關懷層面,對社會應具有道德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五是禮儀層面,待人接物、談吐舉止有一套符合和諧社會的禮儀規范;六是態度層面,即具有積極樂觀的態度。這六個層面與我們學風建設的立德樹人、深化愛國教育和“中國夢”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是相一致的。因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系統建構,對學風建設中的治學精神、治學原則、治學方式、治學內容和治學態度有較大的指向作用。

二、學風路徑建構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性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性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在學風建設中如何對待與繼承傳統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需解決的首要的問題。一是要有辯證的眼光。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長時間的精神沉淀,它具有延續性和多變性,與社會的意識形態聯系密切。因此,我們在要堅定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和觀點,對各個時期的文化進行深入剖析,從而汲取對學風改良有促進意義的觀點和精華,并以之為鑒。二是要有批判地繼承。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最終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服務學生成長成才,培養學生對國家、民族和學校的認同感。但是傳統文化中的“無為”、利益觀、綱常等言說有悖于學生積極健康開放的思想的建構,所以我們在要在建設中批判繼承。三是要有代表性教育。當下,學生意識形態的構建離不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高校學風建設在“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等方面是與之相呼應的,這也是我們歷來所倡導的。故而,在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元素的學風砥礪中,要將有經典性、代表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教育思想的基礎。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不斷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币皇侵腥A優秀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相統一。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和精神文化建設相統一,不僅創新了育人的形式與內容,還豐富了學風的內涵,讓學生在學風的熏陶中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創新能力和道德品格。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革命文化相融合。習近平總書記說“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敝腥A優秀傳統文化與革命文化共同作用于學風建設,是高校對精神追求、精神品格和精神力量的時代詮釋,奮斗向上、自強不息、樂于奉獻等思想都是當下高校學生建設所需要的精神品質。三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時尚文化相促進。學風建設的主體是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參與,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時尚文化相結合進行加工、整合和闡釋,進行文化創意,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讓學生在參與學風建設中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接受、樂于接受”,提高學風建設的效度。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學風教育的相適性

學風建設對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接受,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高校育人導向作用的高顯示度展現,是學風建設的功能與載體的延伸。因此,一是要走進學生的日常話語。創新多種形式,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進教室、走進寢室、走進網絡,以學生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和言說方式解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拉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易懂、易解、易思;要將抽象化的理論方式具體化,理想化的建構現實化,讓學生可感、可知、可學。二是要走進學生的日常意義。所謂的日常意義是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學生個人日常生活具有教育意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是“古為今用”的最好范例,經典學習是當下培育學生德育的重要途徑,編寫高質量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材促動學生“吾日三省吾身”,進而豐富學風教育的日常意義。三是要走進學生的日常教育。人文精神是高校教育的靈魂與關鍵,傳承文化也是高校的重要職能之一。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素材的學科教育、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舉措。要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進學生的日常生活,有效途徑之一就是與學風建設的日常教育相融合,共同發揮最大的育人功效。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學風建設路徑的建構

(一)從校風維度來看,要強化設計,追求文化自強

校風是教風和學風的綜合反映,是學校風貌的整體體現。在高校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凈化學風,需做好學校頂層設計,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實施文化治校,實現文化自強。一是注重大學精神的傳承。大學精神是一所大學獨特的文化氣質,是大學的靈魂。經典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承載民族文化的基因,塑造民族的性格和風貌,對于民族思想具有“示以準繩、匡其趨向”的意義。比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便是我國大學精神的濫觴,武漢大學精神中的“自強”“弘毅”“求是”便是分別來源于《易經》《論語》《漢書·河間獻王傳》,香港中文大學的校訓“博文約禮”,則出自于《論語》等。顯而易見,大學精神進一步弘揚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與內涵。二是注重制度文化建設。大學制度是大學教育的綱領,大學制度的設計直接關系著大學發展和改革的成果。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多次談及“文化自信”,2014年3月教育部頒布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并將并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寫人黨章,作為黨引領社會發展的重要綱領,這一系列的論述和綱領性文件為我們高校學風建設制度的完善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三是注重人文管理。管理是人與人之間互動的行為,受到理念、價值觀、道德、準則等多元思想的影響,必將涉及到管理文化的構建。文化對管理有著根本性的作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兼容性可以促進大學管理的可持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人”的關注則推動了高校管理需“以人為本”為前提。在高校管理中,內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增強管理的人文性和藝術性,進一步提升高校的管理能力,促進了校風建設良性發展。

(二)從教風維度來看,要堅定信仰,追求文化自信

教學是由教師素養、教師倫理道德、教師思想、教學風氣和學術氛圍等都方面構成,在教師對學校和學風直接作用下教風對學風具有導向作用,教風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風建構。一是要有強烈的文化立場。當前歷史虛無主義、新自由主義、西方憲政、普世價值、公民社會等意識形態和價值觀滲透在高校的各個領域,教師作為思想傳播的主角,對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塑造肩負著重大的責任,因此,教師們應當要有鮮明的立場,除了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之外,還應充分利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貫穿到學生課堂的始終,要貫穿到學校的學科建設、課堂教學、課題研究上,讓教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服務育人上有正確的導向。二是要有強烈的文化意識。根據《教師法》的規定,高校教師除了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之外,還需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文化等方面教育。一個合格的高校教師,更是承擔著高校人才培養和文化傳承的職責。特別是輔導員和班主任,在學風建設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與學生相處中,教師們應該要有敏銳的問題意識,一方面要恪守師德倫理,遵守學術規范,提升自身素養,時時刻刻感應、修正自身存在的問題,要做到身正為范。另一方面要融入學生群體,善于觀察,及時捕捉到學風存在的問題,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印?。三是要有強烈的文化責任。教師在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中,要上好必修課,開好選修課;要上好人文學科,要兼顧社會學科和自然學科。在課堂上一方面要傳播優秀的、正確的傳統文化知識;要對傳播的文化進行科學的判斷;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審美指導,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另一方面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教師們要有文化自覺意識,至少需承擔以下六種責任:文化傳承和保護的責任、文化創新責任、文化教育責任、文化安全責任、對外文化交流責任、文化服務責任。

(三)從學生維度來看,要主動作為,追求文化自覺

學生學習是學風的基礎,是學風建設的根本保證。學生作為學風建設的主體力量,應當樹立自覺意識,提升自身素養高,促進風氣良性循環。一是強化自主管理。熟悉運用“格物致知”“克己內省”“以道制欲”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我教育”理念,先是要引導學生清楚自己的定位,熟知自身情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情況把注意力吸引到學習上來,讓學生由“不愿學、不會學、不想學”到“主動學、用心學、學得好”轉變。同時強化學生學風中的“自我參與、自我評價、自我教育、自我建設”意識,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機制,實現由“制度管理”向“自我管理”改變。二是強化載體建設。首先充分吸收“道家”和“法家”思想,發揮學生組織的自治和自我管理作用,通過學校、院系、年級、班級四級學生組織協同聯動,在學生的學風督促和引導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其次是以黨團活動為載體,開展經典誦讀、道德講堂、讀書交流會等系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誠信教育。二是強化典型示范。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強烈的“看齊意識”表現,“上下同欲者勝”(《孫子兵法》),“擇其善者而從之”(《論語》)等便是這思想的來源。在學風建設中,要活動充分發揮“看齊意識”的典型示范作用,可以啟發學生的內在動力??梢詳U大免監考班級機制、獎勵、影響等效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強化學生的誠信自律意識。還需要充分發揮黨員、優秀學生干部的示范帶頭作用,發揮“平時看得來,困難站得來,關鍵豁得來”精神,從而創造出比、學、趕、幫、超的學風氛圍。

[責任編輯:韓璐]

猜你喜歡
教風校風三維
校風的理性思考與感性表達
淺析當前提高小學德育藝術教育工作實效性的主要對策
談小學語文課堂如何落實“三維”目標
基于After Effects中Form濾鏡下的三維粒子特效研究與應用
三維數字化移交技術在化工項目工程設計中的應用剖析
淺談新課改對初中教師的要求
淺談高職教育
我省不斷推進校風、教風、學風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