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針與電針對于缺血性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治療效果

2018-11-10 05:16詹海蘭湯清平蒲沁沁
卒中與神經疾病 2018年5期
關鍵詞:電針偏癱缺血性

詹海蘭 湯清平 蒲沁沁

缺血性腦卒中發生于局部腦組織缺血缺氧后病理上表現為壞死或軟化[1],約有80%的腦卒中患者存在后遺癥,以偏癱最為多見[2]。如何有效解決腦卒中后神經功能缺損是臨床上高度重視的問題。祖國醫學的經驗已證實,針灸對于治療腦卒中后偏癱具有一定療效[3]。頭針是通過針刺頭部的某些區域以達到治療疾病的微針療法,文獻顯示頭針對于改善腦卒中后神經功能缺損效果顯著[4]。手法運針是應用捻轉補瀉等方式給予傳入性物理刺激、刺激穴位,經信號轉導后達到調控人體機能的目的,電針則依靠電流的作用刺激穴位,能夠量化刺激參數,達到穩定的治療效果。為此,本研究選取本院針灸科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研究,旨在了解手針與電針對于缺血性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治療結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病例來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針灸科收治的缺血性腦卒中偏癱患者200例。納入標準:(1)經顱腦CT、MRI證實;(2)符合2004年《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中腦梗死的診斷標準[5];(3)>40歲,性別不限;(4)首次腦梗死;(5)意識清醒,生命體征穩定;(6)Fugl-Meyer評分<85分。排除標準:(1)短暫性腦缺血發作;(2)意識障礙;(3)嚴重精神障礙疾病。脫落標準:(1)治療過程中自行退出本研究;(2)中途接受其他治療方法。所有入選患者按照治療方法分為手針組(100例)與電針組(100例)。手針組中男57例,女43例,年齡61~76歲,平均年齡(66.27±7.55)歲,平均病程(26.62±4.77)d,左側偏癱42例,右側偏癱58例;電針組中男51例,女49例,年齡59~75歲,平均年齡(66.03±7.24)歲,平均病程(26.86±4.93)d,左側偏癱45例,右側偏癱55例。2組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 方法

1.2.1 基礎治療

參照2014年《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6]給予基礎治療,根據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酌情給予控制血壓、控制血糖、降低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營養神經和對癥處理。

1.2.2 手針治療

手針組患者采用手針治療。具體如下:(1)取穴為雙側頂顳前斜線,前神聰至懸厘;(2)操作方法為與頭皮15°夾角進針,至帽狀腿膜下層,再刺入30 mm,將頂顳前斜線5等分,于雙側5等分處各自接力刺入,并以200 r/min、180°的角度捻轉,時間持續1 min,2次之間時間間隔9 min,至有酸脹感,反復3次,留針30 min。

1.2.3 電針治療

電針組患者采用電針治療。儀器為華佗牌SDZ-Ⅲ電子針灸治療儀(重慶美樂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具體如下:(1)取穴同手針組;(2)進針方法也同手針組,入針后以200 r/min、180°的角度捻轉,時間持續1 min,再接電針儀,每處穴位進2針為1組,共3組;給予疏密波,疏波5 s、5 Hz,密波10 s、20 Hz,電壓30 V,電流1~2 mA,留針30 min。

2組患者治療時間均為4周,每周5 d,1次/d,休息2 d。

1.2.4 療效和不良反應觀察

1.2.4.1 NIHSS評分[7]

該量表用于檢測腦卒中神經功能缺損狀況,共15個條目,每個條目評分為0~4分,分值越高則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

1.2.4.2 簡式Fugl-Meyer運動評分[8]

該量表用于評估腦卒中患者肢體功能狀況,共50個評分項目,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肢體運動越好。

1.2.4.3 Barthel指數[9]

該指數主要用于評判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分數為0~100分,分數越高,生活能力越強。

1.2.4.4 療效評判

應用Barthel指數療效評判法[10]。先計算療效指數,療程前后Barthel指數之差/療程前的Barthel指數×100%,≥20%為顯效,12%~20%為有效,—12%~12%為無效,<—12%為惡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數×100%。

1.2.4.5 安全性評估

觀察入選患者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情況,常見的有暈針、惡心、嘔吐、神經損傷等。

1.2.5 統計學處理

2 結 果

2.1 比較手針組與電針組治療前后的NIHSS評分

治療結束后2組NIHSS評分均有所下降,但電針組更加顯著(P<0.05)(表1)。

表1 手針組與電針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分)

注:與手針組比較,*P<0.05,▲P>0.05

2.2 比較手針組與電針組治療前后的Fugl-Meyer運動評分

治療結束后2組Fugl-Meyer運動評分均有所升高,但電針組更加顯著(P<0.05)(表2)。

表2 手針組與電針組治療前后Fugl-Meyer運動評分比較,分)

注:與手針組比較,*P<0.05,▲P>0.05

2.3 比較手針組與電針組治療前后的Barthel指數

治療結束后2組Barthel指數均有所升高,但電針組更加顯著(P<0.05)(表3)。

表3 手針組與電針組治療前后Barthel指數的比較,分)

注:與手針組比較,*P<0.05,▲P>0.05

2.4 比較手針組與電針組的治療效果

手針組總有效率71%,電針組總有效率90%,電針組治療效果優于手針組(P<0.05)(表4)。

表4 手針組與電針組的療效比較

注:與手針組比較,*P<0.05

2.5 手針組與電針組治療過程中的安全性評估

2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治療,未出現不良事件。

3 討 論

在我國針灸治療腦卒中的歷史十分悠久?!饵S帝內經·靈樞熱病》講到:“偏枯,巨針取之,乃可復也”[11],說明針灸對于中風后偏癱療效可觀?!端貑枴诽峒啊邦^為精明之府”[12],頭是經氣匯聚的部位,調節全身氣血,針刺頭部腧穴可以起到疏通經脈、醒腦開竅的作用。目前臨床上基本認為頭針對于改善腦卒中后神經功能缺損效果確切,介入時機以腦卒中后病情平穩的前提下越早效果越好[13]。頂顳前斜線對應同側大腦皮層中央前回,針刺病灶側頂顳前斜線用于改善對側肢體中樞性運動障礙,而針刺雙側頂顳前斜線可用于改善雙側大腦前、中、后動脈血流速度,從而增加腦供血[14]。本研究分別采用手針和電針治療,旨在找出對于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偏癱的最佳治療方法。

手針和電針的刺激各不相同,手針以機械性的物理刺激,達到刺激穴位、調控人體功能的目的,優點有補虛瀉實、應用靈活,其針感以酸脹為主,神經傳入為Ⅲ類細纖維;電針則以外加電流興奮穴位,其優點是可以準確控制頻率、電流、電壓等參數并持續穩定地刺激穴位,針感以麻為主,神經傳入為Ⅱ類粗纖維。有研究表明,腦卒中后早期腦細胞還沒有完全壞死,其活性處于可逆狀態,此時采用頭針刺激穴位,可以加速建立側支循環,擴張病灶周圍血管,改善供血和營養,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15]。電針與手針的不同之處在于電針能夠對再生神經進行誘導性靶刺激,促進神經元定向伸展、突觸重建,提高神經再生后的運動支配能力[16]。本研究中患者治療結束后手針組與電針組NIHSS評分均下降,Fugl-Meyer運動評分均升高,Barthel指數均升高,但電針組更加顯著(P<0.05);這說明電針組對于缺血性腦卒中后偏癱能夠更好地改善神經缺損、肢體障礙,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符合電針刺激后對神經元誘導生長的效果。

綜上所述,手針和電針對于缺血性腦卒中后偏癱患者均具有一定康復效應,但電針的療效更加顯著。

猜你喜歡
電針偏癱缺血性
不同時長電針治療膝骨關節炎的鎮痛療效觀察
基于“乙癸同源”理論辨治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膈肌訓練在腦卒中中促進偏癱康復恢復中的應用
痙攣型偏癱患兒注意力與運動功能的相關性
電針基于不同參數治療坐骨神經損傷的實驗研究進展
探討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效果
杜蛭丸對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臨床療效觀察
俯臥位手法整復結合電針治療胸椎小關節紊亂
針灸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應用
漫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