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王若飛人民群眾觀對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啟示

2018-11-13 10:26秦朗黎進深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8期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啟示

秦朗?黎進深

【摘 要】 文章闡述了王若飛人民群眾觀思想的豐富內涵:人民群眾主體觀,人民群眾價值觀,人民群眾教育觀,人民群眾發展觀。從群眾地位,思想源泉,發展目標三方面分析了王若飛人民群眾觀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者的契合性。認為王若飛人民群眾觀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啟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積極調動群眾參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牢牢樹立文化自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緊緊扣住民生發展。

【關鍵詞】 王若飛;人民群眾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啟示

人民群眾觀是王若飛同志在其漫長的革命歲月中,經由理論和實踐的融通而逐漸發展形成的重要思想,該思想始終貫穿著服務人民群眾的主線,是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具體體現,也是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中國化的有益嘗試,更是中國共產黨人紅色基因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今天重溫這一思想,不僅有助于中國共產黨紅色基因的傳承,而且有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的培育和踐行。

一、王若飛人民群眾觀思想的豐富內涵

王若飛人民群眾觀思想作為一個較完備的思想體系,圍繞著服務人民群眾這一主線,具有豐富的內涵,它由人民群眾主體觀、人民群眾價值觀、人民群眾教育觀、人民群眾發展觀等四個相互聯系、作用不同的方面構成。

1、服務的根本對象——人民群眾主體觀

王若飛人民群眾主體觀首先必須明確的問題,就是革命工作究竟為誰服務?是為少數的“地主官老爺”服務,還是為受苦受難的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王若飛給出了自己的明確答案,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廣大人民群眾是服務的根本對象。

早在達德學校時期,王若飛就曾為了使師生有更寬敞的學習生活環境,帶領高小一年級的十幾個學生將學校借厝的舊廟大殿上被世人視為神圣不可侵犯的大小菩薩砸個粉碎;辛亥革命爆發后,王若飛認為貴州哥老會“侵犯了地主階級利益,破壞了地主階級的舊秩序”[1]對其給予了積極評價;赴法勤工儉學期間,王若飛明確指出“一個人在一個社會里,當注重群眾的利益”;[2]成為中共黨員后,王若飛更是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天職就是為人民服務?!盵3]而且,在王若飛看來,人民群眾絕不僅僅是一個地域概念,絕不僅僅局限于中國一隅,是否參與切實勞動(包含腦力勞動),是否遭受剝削壓迫,成為了衡量是否人民群眾的一個重要標準。因此,在王若飛眼中,“歐洲美洲非洲澳洲的勞動者是自己的兄弟”,[4]以至于他曾在《單獨對英問題》一文中喊出了“各國黃白黑種民族之工人及勞動的知識階級之大聯合萬歲”[5]的口號。

王若飛人民群眾主體觀不僅始終把人民群眾視為革命工作服務的根本對象,而且還包含著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使之成為革命實踐的真正主體的思想。比如,在分析反奉戰爭的性質時,王若飛就從人民群眾參與度的角度思考,認為“反奉戰爭是全國民眾爭自由的運動。民眾應該站在反奉運動之主體地位?!盵6]同時,他希望革命實踐要“努力利用現時的機會,去宣傳民眾組織民眾,使武力與民眾結合,……向革命的道上走去?!盵7]為此,王若飛先后撰寫了《告國民軍及河南人民》《為日本出兵滿洲告全國民眾》等文章,積極呼吁發動民眾的革命主體作用。而面對于救亡圖存的抗日戰爭,王若飛更是尤其突出人民群眾主體參與的重要性,他認為“只有倚靠在全國民眾對于這個戰爭之自動的積極的參加,才能使這個戰爭具有強大無比的持久抵抗與不可戰勝的勢力,”[8]而國民政府在抗戰初期的節節敗退,也正是“不信任民眾的自動,不信賴群眾革命的創造能力,極力限制一切民眾的革命活動,以致完全削弱革命的活動力”的結果。[9]

2、服務的價值取向——人民群眾價值觀

如何看待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價值,是王若飛人民群眾價值觀要思考的問題。對于這個問題,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之前,并沒有得到正確的解答。歷史上,唯心主義英雄史觀曾長久占據統治地位,包括中國傳統思想中,也曾具有較濃厚的樸素個人英雄主義色彩。而廣大人民群眾則被普遍視為粗鄙、無知的代名詞,其重要價值長期得不到清晰的認識,在王若飛的成長歷程中,也曾經希望成為大英雄南將軍一樣的人物。但隨著人生閱歷的豐富,尤其是學習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之后,王若飛逐漸認識到,普通人民群眾并不僅僅是“粗野的勞動者”,他們更是“文明的制造者”,“他們能夠在很短期間解決千百專門學者數十百年所不能解決的問題。他們能演出偉大歷史的奇跡”,[10]是真正的歷史發展的推動者。從而,王若飛站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正確認識了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重要價值。

繼而,王若飛指出,作為共產黨員,應該充分認識人民群眾的歷史價值,更要認識到,為“有偉大的革命創造能力”[11]的人民群眾服務,是最有價值的人生追求。而且任何工作,只有不脫離群眾,受到群眾的熱心支持,才具備存在和發展下去的條件。因此,在王若飛的革命生涯中,無論是遠赴日法求學報國,還是在敵人監獄中艱苦斗爭,亦或是為了人民早日和平解放苦心談判,他都始終堅持深入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向群眾學習,并把“對群眾生活、群眾情緒、群眾要求,漠不關心”視作黨性不純的重要表現,[12]全身心的服務人民。而他留給世人的“一切要為人民打算”,更是其人民群眾價值觀的鮮明注腳。

3、服務的重要路徑——人民群眾教育觀

怎樣服務人民群眾?王若飛認為,除了要始終具備為人民服務的正確價值取向之外,還要將教育人民作為重要路徑。他曾比較中日國民教育,認為日本因為進行了一種強迫教育,“所以人民的文化程度較高,愛國心很強”。[13]因此,赴法期間,他清醒認識到“人民若沒有正確的人生觀以支配一切,就仿佛沒有腦筋的人一樣,那是全無用的?!盵14]而正確的人生觀如何獲得,教育是必然的選項。為此,王若飛花費大量精力積極投身民眾教育工作,他曾撰寫了大量的文章教育民眾,即使在條件異常艱苦的獄中,他也不失時機的向身邊獄友進行宣傳教育,而1937年,王若飛出獄來到延安后,公開發表的第一個講話也是與教育有關。

對于如何教育人民群眾,王若飛在回顧母校達德學校教育精神的特質時,曾有談及,概況起來有三個方面:一是教育必須堅持正確的思想路線。這個思想路線就是要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符合進步階級的利益;二是教育者必須有正確的政治觀念。不能回避現實的政治斗爭,否則只會淪為反動、保守派;三是教育必須與社會發展實踐相結合。絕不能死讀書、讀死書,課堂講授要與生活實踐打成一片。這三點教育思想盡管是革命時期的產物,但今天對于我們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4、服務的最終目的——人民群眾發展觀

動蕩的歲月,使王若飛在很小時候就深切體會到了普通人民群眾遭受的苦難,在法國煉鋼廠勤工儉學期間,面對著繁重的工作,王若飛曾痛苦思索,勞動本應是自己對人類該盡之義務,是愉快的事業,但現實的勞動“完全是替別人做事,拿勞力賣錢,不是自動自主的勞動”,[15]因而,不得不對勞動產生“可恥的”痛苦觀念。面對著創造文明的人,卻一刻也享受不到文明的悲慘現實,王若飛開始不斷思考著如何改變這種局面,及實現人民群眾怎樣的發展。

經過馬克思主義的洗禮和革命實踐的歷練,王若飛認識到,不能只做勞苦群眾的同情者,必須成為勞苦群眾解放事業的領導者,去創造一個新世界。而對這個新世界,王若飛憧憬著:“過去被侮辱賤視的人,現在成為了一切的主人,成為了人類更豐富快樂的新社會的建設者,根本消滅剝削人的制度?!盵16]“實現人類真正平等,比現在更豐富快樂美滿的社會?!盵17]在這樣的社會中,人民群眾獲得解放,不再生活苦難,勞動真正成為一種自覺主動的愉快事業,每個人的能力都能得到全面充分的發展。而這正是王若飛“為謀解放頭可斷”[18]的奮斗目標。

以上四個方面的內容,構成了王若飛人民群眾觀思想的嚴密體系,也凸顯了該思想的豐富內涵。

二、王若飛人民群眾觀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契合性

王若飛人民群眾觀思想是王若飛同志在長期的學習革命實踐中形成的重要理論成果,是早期中國共產黨人自覺踐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嘗試,深入學習,可以深深發現,該思想盡管形成于半個世紀前,但是與今天黨和國家正在全民中全面培育和踐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成就有著深刻的契合性。

1、二者群眾地位具有契合性

在王若飛人民群眾觀思想中,人民群眾是核心元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貫穿思想的主線,人民群眾主體地位是根本思想要義,服務人民群眾是重要價值取向。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認同的價值觀‘最大公約數”,[19]作為一種精神文化現象,其形成和發展一刻都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參與??梢?,無論王若飛人民群眾觀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承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都是題中應有之義。

2、二者思想源泉具有契合性

王若飛人民群眾觀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三大“思想材料”的交融,其中,中華民族傳統愛國觀是發源沃土、舊民族主義革命觀是必要補充、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是思想內涵。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原則下,充分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借鑒了世界上其他民族價值觀合理因素而形成的先進價值觀??梢?,無論王若飛人民群眾觀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滋養,世界其他先進文化為補充而形成的重要思想文化。

3、二者發展目標具有契合性

王若飛人民群眾觀思想的最終歸宿在于通過“一切為人民打算”,實現人民利益的最大化保障,助力人民群眾的全面發展。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黨的十八大正式提出以來,就從三個層面對內容進行了概括。其中,國家層面,是從國家與公民的關系出發,辯證提出了公民發展所依賴的國家實力支撐;社會層面,是從社會與個體的關系出發,辯證提出了個人發展所依托的社會優勢環境;公民層面,是從人與人、人與自身的關系出發,辯證提出了個人發展所需要的自身良好素養。而三個層面的結合,又構筑成了13億人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和精神紐帶??梢?,無論王若飛人民群眾觀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目標都離不開實現人民群眾的發展。

三、王若飛人民群眾觀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啟示

認真審視二者的契合性,可以從中窺見王若飛人民群眾觀思想對今天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啟示。

1、二者群眾地位的契合性,啟示著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積極調動群眾參與

二者群眾地位的契合性啟示我們,全面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采取各種措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深融入人民群眾生活全過程,讓人民群眾在具體實踐中感受、感悟它,積極調動群眾的主體參與性,全民協力,共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20]

2、二者思想源泉的契合性,啟示著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牢牢樹立文化自信

二者思想源泉的契合性啟示我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種文化范疇,要全面培育和踐行,使之成為全民精神世界的“四梁八柱”,就要把握好文化發展規律,牢牢樹立文化自信,即樹立對馬克思主義先進文化指導地位的自信,樹立對中華優秀文化深邃精髓的自信,也樹立對外來先進文化包容并蓄的自信,歸根到底是樹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用中國話語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接世界文明,讓世界文明豐富中國特質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達到“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力,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的目的。[21]

3、二者發展目標的契合性,啟示著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緊緊扣住民生發展

二者發展目標的契合性啟示我們,在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的新時代,全面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圍繞人民群眾利益的全面發展,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改善民生密切結合,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民生發展,以民生發展成就印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不斷增強人民群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真正“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人們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22]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勁的精神支撐。

總之,王若飛人民群眾觀思想作為老一輩革命家王若飛同志經歷長期的思想和實踐融會而形成的重要思想,深入學習研究該思想,是我們傳承紅色基因的必然要求,也將對今天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重要的助益。

【參考文獻】

[1][2][10][11][12][13][14][15][16][17][18] 中共貴州省委黨校、中共安順市委(編):王若飛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4][5][6][7][8][9] 馬連儒,袁鐘秀.王若飛傳[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14.

[19][20][22]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1]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力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N].人民日報,2015-10-14(1).

【作者簡介】

秦 朗(1986—)男,貴州安順人,哲學碩士,安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安順學院王若飛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紅色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

黎進深(1965—)男,貴州平壩人,安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安順學院王若飛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和本土紅色文化研究.

猜你喜歡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啟示
國外跨境電子商務稅收發展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商業銀行受余額寶的影響和啟示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在高校有效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探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下的大學生創業素質培養研究
IP影視劇開發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機融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