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胡桂枝干姜湯加附子配合穴位貼敷治療泄瀉療效觀察

2018-11-13 08:18謝秋燁潘俊文楊宇
中國社區醫師 2018年5期
關鍵詞:穴位貼敷

謝秋燁 潘俊文 楊宇

doi:10.3 969/j .issn.1007- 614x.2018.5.61

摘要 目的:觀察柴胡桂枝干姜湯加附子配合穴位貼敷治療膽熱脾寒型慢性結腸炎泄瀉療效。方法:患者56例經柴胡桂枝干姜湯加附子配合穴位貼敷治療2個療程后,觀察其輕中重度癥狀治療后的好轉情況,評估療效。結果:柴胡桂枝干姜湯加附子配合穴位貼敷治療膽熱脾寒型慢性結腸炎泄瀉總改善率達92.8%。結論:柴胡桂枝干姜湯加附子配合穴位貼敷治療膽熱脾寒型慢性結腸炎泄瀉的療效肯定。

關鍵詞 慢性結腸炎;泄瀉;穴位貼敷;柴胡桂枝干姜湯

消化系統常見慢性疾病之一的慢性結腸炎泄瀉,其屬于祖國醫學“泄瀉”范圍,是以排便次數增多、糞質稀溏,甚或瀉出如水樣為主的病證。根據其病因病機,臨床常見感受外邪、飲食所傷、情志失調、勞倦傷脾等證型,由于病程遷延反復發作,筆者還可見膽熱脾寒的證型。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膽熱脾寒型慢性結腸炎泄瀉56例,對其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湯加附子配合穴位貼敷治療,獲得的效果滿意?,F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膽熱脾寒型慢性結腸炎泄瀉患者56例,對其采用運用柴胡桂枝干姜湯加附子配合穴位貼敷治療,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齡16~ 65歲,平均47歲;病程3個月~10余年;入選病例標準均符合西醫診斷標準、中醫證型診斷標準;西醫診斷符合《實用內科學》第12版中慢性結腸炎腹瀉診斷標準。中醫膽熱脾寒證診斷:①少陽膽府:本證見胸脅滿微結,或胸悶咳嗽,或胸骨痛,口苦口干,心煩易驚,失眠,惡心、欲嘔。②太陰脾寒證:大便溏瀉或進食后喜溫喜熱、易腹瀉、遇寒加重、食欲不振、四肢較冷。③舌質淡嫩或胖有齒痕,苔干膩或白膩。

治療方法:①柴胡桂枝干姜湯加附子:柴胡12 g,黃芩10 g,桂枝10 g,肉桂5g,制附子10 g,干姜10 g,瓜萎根12 g,生牡蠣20 g(先煎),甘草10 g。服法:1劑/d,水煎早晚空腹溫服,連服7d為1個療程。服用2個療程對療效進行觀察。治療期間忌食油膩、生冷及辛辣之品。②穴位貼敷治療:木香、小茴香、肉桂、吳茱萸、五倍子等分,打粉,分裝,密封備用,用榨汁機將鮮姜榨汁,治療時取藥粉適量與適量生姜汁、凡士林調制成泥狀,取6~8g藥泥放在6 cm×6 cm透氣膠貼中央儲藥池里,貼在相應穴位上。取穴神闕、中脘、脾俞、胃俞、大腸俞、上巨虛。1次,d,6 h/次,7d為1個療程。穴位貼敷2個療程觀察療效。

觀察內容:觀察主要癥狀(包括胸脅脹滿、口干口苦、大便溏瀉)等變化。

療效判定標準:采用單一癥狀療效判定標準對觀察患者治療前后癥狀變化進行觀察[1]:①顯效:癥狀完全消失,②有效:癥狀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積分下降≥2分;③進步:癥狀減輕,1分<積分度下降<2分:④無效:癥狀未見改善。顯效、有效、進步均屬于改善,對各主要癥狀的總改善率進行計算,并評價癥狀。

結果

顯效37例,有效13例,進步2例,無效4例。

討論

柴胡桂枝干姜湯出自《傷寒論》,用治“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督饏T要略》用本方“治瘧寒多,微有熱,或但寒不熱”。張仲景本意是用來對傷寒發汗復下誤治后,邪氣入于少陽兼痰飲內結里虛寒之證的患者進行治療?!皬拖轮眰嘘?,大便當稀。劉渡舟先生,其作為傷寒大家曾用本方對下利腹脹進行治療,提出“此證為膽熱脾寒”之說[2]。脾雖是慢性結腸炎泄瀉病位,但肝膽密切參與了疾病的發病過程,由于該病療程較長、纏綿難愈,加之在臨床上對其治療常用苦寒攻下泄濁利濕法,以致脾胃受寒涼攻伐損傷而出現脾寒現象,使之少陽膽腑郁熱脾陽虧損而見脾寒,上熱下寒的傾向便出現了,表現為少陽膽熱兼太陰脾寒之變局。柴胡桂枝干姜湯方中柴胡、黃芩和解少陽經邪,清少陽膽腑之郁熱;干姜溫中散寒;桂枝溫陽化氣,古時桂枝、肉桂不分,故而桂枝、肉桂并用;桂枝配干姜,通陽化陰以暢三焦;制附子補火助陽,增強干姜桂枝溫里曖脾、助脾運化的作用,瓜萎根化痰熱、散結聚;生牡蠣軟堅散結,兼具重鎮潛陽以免溫陽曖脾而致火熱上炎;干姜配甘草,辛甘化陽以溫補脾陽,而甘草又有調和諸藥保中護正的作用。

“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出自《理渝駢文》,作為中醫治療疾病一種古老外治方法的穴位貼敷,其依據是中醫臟腑經絡理論,原則是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貼敷藥物在特定腧穴,經腧穴令藥物滲入人體,由經絡血脈透達全身;可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調整臟腑陰陽平衡,并通過藥物對腧穴的局部刺激及經絡傳導,作為一種內病外治療法來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3]。選用木香、小茴香、肉桂、吳茱萸、五倍子組方行氣、辛溫、芳香、通絡,此類藥物有效成分易于透皮向體內滲透吸收,對穴位刺激性較強,有利于發揮藥效和穴效作用。木香辛苦、性溫,能行胃腸滯氣,疏肝開郁,和胃健脾,且又芳香化濕。小茴香味辛、性溫,歸肝經、腎經、脾經、胃經,有溫腎暖肝、暖中下二焦、疏肝散寒止痛、理氣和中、健胃的功效,肉桂具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經通脈的功效,吳茱萸具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氣、助陽止泄的功效,作為收澀藥的五倍子,是臨床治療腹瀉的最常用藥物,具有澀腸固精、斂汗止血、斂肺降火的功效。明·龔廷賢在《萬病回春》中明確提出五倍子用于泄瀉,臨床也發現含五倍子的中藥方止瀉作用顯著[4]。神闕穴首見于《外臺秘要》?!兜啦亍穼ι耜I穴名作如下解釋:神者,變化之極也,故名之以“神”“闕”為中門,以示顯貴。神闕穴屬任脈經穴,與沖、督、腎、脾等經密切聯系而統屬全身經絡,有“臍通百脈”一說。穴位貼敷治療神闕穴有大壯元陽、健脾補腎等功效,可以增強脾運化和腎蒸騰之功,不僅促進脾升清和胃降濁,調節胃腸蠕動,更能大補元陽,使二陰開合有常,大腸傳導正常。中脘為胃的募穴,也是八會穴的腑會,有升清降濁之能,配合大腸的下合穴上巨虛,大腸的募穴天樞可以升清降濁,調節腸道功能;脾俞、胃俞、大腸俞分別是脾、胃、大腸的背俞穴,穴位貼敷治療之能調理脾、胃、大腸的功能,諸穴合用,功效倍增,有良好的健脾理中,升清止瀉功效。

綜觀柴胡桂枝干姜湯加附子清熱與溫陽并用,和解少陽,暢達三焦,溫陽曖脾生津,配合穴位貼敷治療膽熱脾寒型慢性結腸炎泄瀉收到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醫藥管更理局醫政司.22個專業95個病種中醫診療方案.脾胃科中醫診療方案[S].北京:中國中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451.

[2]黃煌,楊大華.經方100首[M].南京:中國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83-85.

[3]劉廣霞.穴位貼敷療法[M].安徽: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7.

[4]楊帆,徐國龍,昂文平,等.五倍子散臍部治療嬰幼兒腹瀉300例臨床研究[J].江蘇中醫,2002,23(2):34-35.

猜你喜歡
穴位貼敷
穴位貼敷治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護理療效研究
加味枳術丸配合腹部拔罐穴貼治療慢傳輸型便秘的臨床研究*
穴位貼敷聯合中藥內服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療效
患側穴位貼敷藥物治療急性期腦梗死肢體偏癱76例療效觀察
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護理
穴位貼敷聯合穴位按摩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療效觀察
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臨床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