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幻之旅

2018-11-16 03:10祝莉
銀行家 2018年11期
關鍵詞:加德滿都神廟尼泊爾

祝莉

尼泊爾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進入到我的視野,已經不得而知。冥冥中有一種強烈的吸引,召喚我親近它,走進它。也許是因為它是世界高峰的聚集地,也許是因為它擁有佛祖誕生的圣地,也許是被它多元的宗教文化所吸引,抑或是向往那一磚一瓦雕刻的藝術魅力??傊?,尼泊爾悄悄藏在了我的心里。

當“陽光周末、快樂山友”隊組織尼泊爾徒步ABC活動時,盡管懷有對高原徒步的一絲擔憂,但仍然報了名。因為,心告訴我:去吧,你別無選擇。

初抵

2017年3月2日當地時間中午1點鐘,我們一行10名山友降落在加德滿都機場。

第一站就直奔奇特旺而去,因此車子沿著加德滿都郊外行駛。狹窄的馬路上擁塞了各色車輛,雜亂無章,但竟也安然無恙。數月的旱季,路上的塵土無處釋放,恣意地隨著車輛碾壓而漫天飛揚。我知道這是加德滿都的一個真實的側影,但我也很清楚,一個像加德滿都這樣的歷史文化遺產聚集地,不應該被輕易地貼上任何標簽。

沿著唯一的一條大路行駛,僅二百多公里的距離竟行駛了9個小時!就在渾身的骨頭散架之前,終于抵達了奇特旺的酒店。

奇特旺國家公園

清晨在一片低回清脆的鳥鳴聲中自然醒來,今天我們將前往奇特旺國家公園,一探秘境。

迎著晨起的薄霧,山友們登上了寬窄僅容一人的獨木舟,順序而坐,在船頭、船尾兩位撐篙人的掌控下向國家公園的腹地進發!泛舟中最為期待的是獨角犀牛,它是奇特旺國家公園獨有的珍貴物種,此行能否有緣得見大家心里也沒有把握。突然,一頭獨角犀牛出現在距我們較遠的右前方岸邊!它純黑色的皮膚看上去有些粗糙,體態笨拙碩大,最為獨特的是頭上僅有一只角。運氣真是不錯!

隨著獨木舟的深入,各種鳥類的合奏鳴唱愈加令人沉醉。我情不自禁地閉目聆聽著屬于大自然的天籟之音。在凡塵俗世中沉浮,心,有時難免沉重。適時地回歸自然,在純凈的大自然中放空思緒,放飛心靈,不失為讓心減負的好辦法。因為心如果沉重,舉輕也是若重;而心輕盈了,舉重亦可若輕。

圣地藍毗尼

作為釋迦牟尼的誕生地,藍毗尼是佛教的四大圣地之一,目前已形成了包括中華寺、德國寺、泰國寺等多個國家捐資修建的寺廟在內的佛教保護區,以大乘、小乘佛教之別分為東西兩院,值得一去的地方很多。

3月4日,天剛蒙蒙亮,我們就從酒店出發了!不多遠,即來到了有“世界最萌Buddha”之稱的佛祖像前。只見孩童面龐的佛祖高高站立在蓮花臺之上,通體金身閃耀著熠熠的光芒。右手指天,左手指地,既純真無邪,又令人臣服。我們紛紛拍照留念,感受“最萌Buddha”的獨特魅力。

摩耶夫人祠無疑是今天游覽的重頭戲。園區內,可見白色方型兩層的摩耶夫人廟,廟外矗立著著名的阿育王石柱。進入廟內,由四方圍欄將當年佛祖誕生地的建筑遺跡圍起,雖僅剩廢墟,仍神圣無比。大家依次繞著圍欄緩緩前行,接過工作人員遞給的金紙,排隊等候給佛祖貼金。

從廟內出來后,來到享譽盛名的菩提樹下。上千年的菩提樹枝繁葉茂,樹影婆娑,五色經幡掛滿了樹身、枝頭。在樹下求得三炷香,從樹洞內取圣火點燃,許下心愿與祝福。沿著神圣的菩提樹順時針繞行,心頭充溢著莫名的感動。自釋迦摩尼佛祖創建佛教以來,佛教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在不同的國度也都經歷過起落興衰,甚至殘酷的滅佛運動。但無論如何,倡導人性之善的佛教跨越了時空,歷久彌新,薪火傳承。今天,我們有幸來到了佛祖的誕生地,該是多么殊勝的經歷!

徒步ABC

告別藍毗尼,奔赴博卡拉。

3月5日是我們開始徒步ABC的日子。我們從Nayapul進山。

開始徒步了!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植被豐富,從匍匐地面上的蕨類,到高聳入云的喬木,都是郁郁蔥蔥、蓬蓬勃勃。一條河水在山谷間奔涌,是雪山融化匯流而成。伴著滔滔的水流聲,我們沿著山間小路和臺階不斷地上升、下降。每隔大約兩個小時的路程就有干凈整潔的客棧供客人休息住宿,難怪這條線路被稱為世界上經典成熟的徒步線路之一。

幾天來,我們行走在山里。當我行走時,我想到了很多;當我行走時,我放空了自我。行走,成為了一種信仰;行走,凝結成一種力量。巍巍的喜馬拉雅山是我們行走途中無言的見證。但我知道,當我走過,一切都已不同。沖頂ABC當天,剛起步,我就感覺不太舒服。鑒于狀態不佳,再加上對雪的懼怕,到達海拔2900米的喜馬拉雅客棧后,其余山友繼續前進,我則留在客棧等待他們第二天勝利凱旋。

徒步的快節奏因為我的放棄而嘎然中止,取而代之的是一天輕松休閑的山上時光。當晚的客棧,如同地球村,熱鬧而祥和。來自泰國、美國、新西蘭、中國的客人歡聚一堂。大家用英語交流,雖然不如母語那般自如,但友好和善意卻跨越了國界在彼此的心中流淌著。

第二天一早,昨晚熙來攘往的朋友們紛紛背起行囊出發了。我逐一告別,逐一祝福,用目光追逐著他們遠去的背影,直到大山阻擋住我的視線。我成了喜馬拉雅客棧唯一的一名客人。歡聚的喜悅與離別的憂傷就這樣在心中升騰、翻滾、寂滅。沒有辦法去改變或阻止,只能默默地去享受、接受抑或承受。唯有珍惜每一次的相聚,對每一位分別的朋友道聲“珍重”!

中午近12點,終于等到了返回的山友隊勇士們!通過山友們的分享,我知道他們經歷了雨雪冰雹的考驗,承受了雪崩塌方的恐懼,體驗了艱難跋涉的痛苦,最終享受了登頂成功的巨大喜悅與幸福!我由衷地為之感動!為之嘆服!借由山友們的描述,我仿佛也目睹了高山雪峰的雄偉瑰麗,壯觀巍峨!

2017年3月9日,全體山友平安下撤,順利返回博卡拉。慶功晚宴上,大家共同舉杯,為完成徒步壯舉而歡欣雀躍!特別感謝老板Kisan和向導Vim以及四名背夫,沒有他們的辛苦付出,我們絕不可能完成這趟徒步之旅。他們的質樸、陽光、熱情、快樂陪伴我們度過了難忘的徒步時光,也教會我們以更快樂的心情去迎接明天的生活!

恬靜費瓦湖

早就耳聞費瓦湖的大名,所以我們3月10日一大早就迫不及待地來到了酒店附近的湖邊。

晨曦中,費瓦湖依傍著山體,波瀾不驚。這一段的湖面水域較窄,更凸顯出溫婉恬靜的氣質。不時地有水鳥從湖面翩然而過,驚鴻一瞥后難覓芳蹤。岸邊有數條色澤鮮艷的小船排排漂浮,無可無不可地等待著游客的蒞臨。

此時,天空中開始飄落雨絲,漸漸雨勢增大?!昂畏烈鲊[且徐行”,比起眼前難得的美景,這點兒雨又算得了什么?!此刻,享受費瓦湖的美才是最最重要的。我們繼續信步游蕩,看雨霧在湖面升騰,賞雨中湖光山色的別樣風情,將美麗的費瓦湖晨曦留在了記憶中。想想人這一生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誰也難免會經歷幾番風雨。面對風雨,是避之猶恐不及,還是放平心態坦然接受,不同的選擇會有不同的結果。我欣賞那種超然的灑脫,我也相信“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瘋狂灑紅節

灑紅節時間是超日王歷十二月的望日圓月時開始,尼泊爾人為了與印度有差異,將滿月夜前的白天定為灑紅節。灑紅節是極其尊貴的宗教節日,色彩象征春天的來臨,據說潑灑顏料是為了彌補種姓與階級的鴻溝,意味著平等與復蘇。

此次尼泊爾之行,能夠參加世界上最繽紛歡樂的節日,無疑是令人特別期待的。3月12日一早,Mount Face Nepal 團隊陪伴我們徒步的小伙子們帶來了由花粉研磨而成的各色粉末,這都是我們今天的“子彈”。不記得“戰爭”是從何時打響的,還沒從酒店出發,大家的臉上、身上已經被抹得五彩斑斕。從賓館到杜巴廣場的小巷更是“危險”異常!除了要不時地與狹路相逢的“敵人”短兵相接,還要防備不斷從高處拋下的水袋和瓢潑而下的桶水!

終于到了杜巴廣場,杜巴廣場早已成了歡樂的繽紛海洋!我也擠進人群中,成為歡樂海洋中的一朵浪花。

一上午的狂歡,大家已然盡興,但考慮到加德滿都遍布大街的精美雕塑還沒顧上欣賞,下午何青、韋慶、白帆和我又勇敢地沖進了小巷。

途中偶遇一位老哥主動提出愿意帶我們在小巷內瀏覽,這真是再好不過了!接下來的三個多小時,跟隨這位在加德滿都居住了四十年的老哥穿街走巷,我們在普通的民居住宅里欣賞到精美無比的磚雕、木雕以及尼泊爾頗具包容性的宗教文化。當我們由衷地驚嘆、醉心地觀賞時,這位老哥面帶微笑地在一旁等待。沒有他的帶領,絕對想象不到在尋常巷陌中竟隱藏著如此璀璨的藝術佳作!在其他國家早就收入博物館的藝術品,不過是尼泊爾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當藝術品不再高高在上,止于館藏,才是藝術的最高境界吧?!

文化、藝術無疆界,那天下午,四名來自中國的文化青年在一名當地老哥的帶領下,真正體驗到了加德滿都的無窮魅力。

世界文化遺產盛宴

3月13日,在尼泊爾的最后一天,也是集中游覽享譽盛名的世界文化遺產的日子。

首先來到了尼泊爾中世紀建筑和藝術的發源地——巴德崗。作為曾經的馬拉王朝的國都,巴德崗在全盛時期擁有規模龐大的王宮以及恢弘的神廟建筑群,享有“露天博物館”的美稱。

當我們走進巴德崗杜巴廣場,立刻被撲面而來的藝術氣息所震撼了!紅磚鋪就的廣場上,一座座獨具特色的神殿、廟宇鱗次櫛比,恢宏壯麗。待走上前去,則立刻又被精美繁復的細部雕刻所吸引!難怪人們說:“即使尼泊爾不存在了,只要巴德崗還在,就值得飛越半個地球來看它!”

惜別巴德崗后,我們來到了始建于公元5世紀的尼泊爾最大的印度教神廟——帕斯帕提那神廟。如今它吸引著各地游客前來的原因,是因為這里可以看到獨特的印度教火葬場面。

神廟外恒河的上游巴格馬蒂河畔有六座石造的火葬臺,尼泊爾印度教徒死后按照種姓的高低使用不同等級的臺子在這里火葬,焚后的骨灰拋撒在河里,隨波而逝,印度教徒認為這樣可使靈魂得到解脫。我們到達時,有的臺子上正在焚燒著,有的是剛死去的印度教徒正在接受火葬前最后的告別儀式。沒有慟哭,未見哀傷。也許這是宗教信仰的力量,讓他們相信,人生只是一個驛站,死亡并不是永別,而是一種重生。此岸與彼岸,仿佛是生與死的兩端,那么近,卻又那么遠。

跨越過連接兩岸的橋,來到了帕斯帕提那神廟。神廟只允許印度教徒進入其中,因此我們只能在外面欣賞一下神廟的建筑。神廟主體建筑是一個四邊對稱、雙重檐斜坡大屋頂的尼泊爾式塔廟,看上去高大典雅,氣質雍容。懷著對生死的敬畏感,對宗教與文化的崇拜,我默默地觀賞著,雖似蜻蜓點水,卻也刻骨銘心。

離開帕斯帕提那神廟,又馬不停蹄地趕到了世界上最大的藏傳佛教覆缽式佛塔——博達哈大佛塔。

我們被安排在一個角度絕佳的露臺吃午飯,眼前即是曾經在電視與明信片上見過多次的大佛塔。藍天白云下,佛塔肅穆而神圣,帶有一種無言的力量,讓人不忍將視線挪開。從塔頂懸垂下來的獵獵經幡在風中飛揚、鼓動著,向天際傳遞著人間的訊息。佛塔之上巨大的尼泊爾之眼,無論從哪個角度望過去,都在回望著你,悲憫而又溫暖,撫慰著每一顆接近它的心!

世界文化遺產,饕餮大餐。

后記

2017年3月15日凌晨,安全返回北京,結束了尼泊爾之行。

回來后,對這個亞洲幾乎最貧困的國家仍是難以忘懷。在它擁擠、混亂的表面下又別有一番寧靜與秩序。神靈與庶民同在,古老與新鮮共生,落后的基礎設施與和諧的人文環境并存,物質的匱乏伴隨著百姓超高的幸福指數。這一切,都讓我陷入了思考之中。

誠然,尼泊爾有太多讓人難以忘卻的理由。圣潔林立的雪山,璀璨的世界遺產,兼容并蓄的宗教文化。凡此種種都讓人沉醉、迷戀。但一個國家之所以讓人發自內心地喜愛,又絕不僅僅止于此。善良友好的人民才是一個國家真正充滿魅力的所在。尼泊爾的人民,正是以其發自肺腑的純真、善良打動著我們。

一路走來,每每被人們眼中洋溢的真誠笑容所打動。如果說襁褓中的嬰兒擁有的無邪眼神不足為奇,那么經過了幾十年風雨侵襲后,眼睛中依然保有的清澈則是無比珍貴的。與國人相遇時往往一臉漠然相比,尼泊爾人民的臉上充滿的則是平和與滿足,眼睛里傳遞的是關愛與友善。我不認為這是拜物質的匱乏與視野的局限所賜,宗教的力量與民族的特質也許才是深層次的原因。心中有所敬畏,有所為,有所不為,是每一位在物欲中沉浮的現代人所應該謹記的。尼泊爾人發自心底的幸福、快樂如同一面鏡子,映射出我們的缺失,提醒我們生活原本應該如何去度過。

鮮花同樣讓人難忘。在露臺上、院子里,到處都栽種著色彩艷麗的鮮花;在賓館的門口,掉落地上的鮮花被收集起來,放在容器中美化環境;在寺廟里,更是滿布著敬神敬佛的鮮花。一個愛花的人是熱愛生活的,一個愛花的民族是充滿希望的!再貧困的生活中只要擁有這份對生命的熱愛,生活就不會難捱。如同泰戈爾的詩句:“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奔幢闶巧钕輭m埃,也要在塵埃里盛開出美麗的花朵。

我們一次次地出走與回歸,每一次都在成長、蛻變,接近更好的那個自己。也許,這就是旅行的意義。

(作者單位:中國對外建設有限公司)

猜你喜歡
加德滿都神廟尼泊爾
雅典衛城:希臘文明的象征
看好了!
印度“神廟”:保佑美簽
灰的城
神廟
神廟古老的“異教”神殿
尼泊爾的憂傷
尼泊爾的印象
尼泊爾 震后的日常生活
奪命泥石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