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社會結構變動下的孝文化失范與家庭養老支持困境探析

2018-11-20 01:14李升方卓
社會觀察 2018年4期
關鍵詞:代際變動養老

文/李升 方卓

引言:農村社會結構變動下的家庭養老問題

家庭養老一直是我國農村養老的主要模式,但農村社會結構變動對這一模式產生了巨大沖擊。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影響下,農村大量中青年勞動力離開農村,農村家庭規模逐漸減小,家庭功能日益簡化和弱化,造成農村家庭養老問題日趨凸顯。本文的基本問題是,在農村社會結構變動的背景下,農村家庭養老面臨產生怎樣的問題,又當做出如何解讀。

家庭養老實際上表征了一種家庭代際關系,在討論工業化及現代化進程中社會結構變動背景下的家庭代際關系及家庭養老問題方面,西方學者有著不同的觀點。一方認為家庭代際關系隨著工業化或現代化進程的沖擊會逐漸弱化,重要表現就是父母對子女權力的弱化,因而難以構建有效的家庭養老體系。另一方認為在工業化社會中代際間相互援助的家庭紐帶依然存在,緊密的家庭關系在養老中會發揮重要作用,其重要理由在面對現代化對家庭結構的沖擊時,家庭代際關系的強化及緊密能夠抵抗社會風險與社會危機。西方學者的討論為社會結構變動下的家庭養老研究提出了不同理論命題,但在討論中國社會的家庭養老問題時,需要立足于中國社會的現實基礎。

一般認為,東西方社會的主要差異表現在文化維度。由于社會系統中的文化系統所包含和保存的價值規范會維持社會系統的持續運作,因此,如果將家庭養老視為社會結構中的系統構成的話,那么其得以維系的文化基礎就需要深入討論。從文化的角度看,早在20世紀費孝通就指出了中西方家庭養老模式的文化差異,指出西方社會是一種“接力”式代際關系,是父母撫育子女,子女繼續撫育后代,老人則被推向社會的一種單向循環養老模式,體現了父子之間的單向義務倫理實質。中國的鄉土社會是一種“反哺”式代際關系,是指父母撫育子女,子女長大后再贍養父母的一種雙向循環養老模式,體現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雙向義務倫理實質,表征了中國社會的孝文化與家庭養老之間的緊密關聯。那么,從文化功能維系的角度來看,面對工業化及現代化沖擊的農村社會結構變動,作為文化根基的孝文化能否聯結農村社會結構出現的代際關系“斷裂”,從而使家庭養老模式得以維持,是需要深入討論的重要問題。

農村社會結構變動對家庭關系秩序的影響

費孝通提出的家庭養老的“反哺”模式是嵌入在一種鄉土社會的“差序格局”之中的,遵循的是穩定的等級秩序和均衡互惠原則,而在急速變遷和流動的現代社會,代際關系受到現代化進程的影響將會發生變動,即鄉土社會呈現的家庭代際關系的穩定和均衡可能會被打破。農民的流動嚴重沖擊了農村社會秩序,農民脫離了鄉村也就脫離了原有的家庭等鄉土網絡,流動改變了農民獲取資源的途徑和手段,也就動搖了鄉村約束力的控制地位。因此,不論是農村的社會規則,還是農民的思想價值觀念,都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面臨脫序或失范危機,也勢必造成由家庭代際關系變動而產生家庭養老問題。

農村社會結構變動對家庭代際關系的顯在影響表現在家庭成員上的人口規模變化以及家庭居住上的代際脫離等方面,而內在影響機制主要為代際資源失衡以及文化重構等方面。一方面,農村社會結構的嬗變,使農村個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呈現出“工具性-特殊主義”的性質,這使農民尋求獲取資源的方式和路徑發生了明顯變化,傳統社會中通過“差序格局”的關系網尋求、獲取資源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普通農戶呈現出“原子化”狀態。由于代際資源傳承的經濟基礎改變,農村老人成為家庭中資源分配的末端,輕老重幼成為農村家庭的重要特征表現。農村社會結構變動引發的代際資源失衡,使老人在家庭關系中地位式微,逐漸從主導地位轉向依附地位。中國農村家庭的代際關系已由傳統雙向反饋模式斷裂為線性撫育關系,表現為父母對子女有無盡的責任,子女對父母則只有有限的義務。

另一方面,農村社會結構的變動也使家庭關系的文化價值基礎發生改變。農村社會經濟的變化挑戰了傳統的鄉村人際交往的公共準則,功利主義文化價值觀正在鄉村興起,農村開始出現“理性化”“工具化”和“實利化”等傾向,并對鄉村社會和家庭產生了深刻影響。文化的價值觀改變使農村失去了本體性價值的歷史感,喪失了生活責任感,理性化的本體性價值導致農村產生倫理性危機,農村代際關系的價值基礎面臨瓦解,農村家庭養老的實踐已出現“功利養老主義”的價值取向,從而使農村家庭養老面臨嚴峻考驗??傮w來說,中國農村社會結構變動下的家庭關系秩序改變已成為重要社會問題,而在代際資源之外的文化功能視角研究方面,仍需要做進一步深入細致的分析。

孝文化維系下的家庭養老分析

孝文化與中國家庭養老是融為一體的。在《文化學辭典》中,孝文化是指孝的觀念、規范及行為方式的總稱。家庭養老是主要依靠家庭成員支持的養老方式,表現為家庭成員具有承擔養老責任、履行贍養義務的運作方式及文化模式。孝文化是處理代際關系的重要準則,家庭養老則是代際關系的重要功能性內容。在傳統農村社會中,“孝”是一把衡量家庭代際關系的尺度,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在農業宗法社會里,祖先及其所奠定的原則具有無可置疑的神圣性、不可違抗性,因而在人們心中,“數典忘祖”是最可恥的行為,人們總是小心翼翼而執著地維護著祖宗規矩。孝是中國傳統倫理的根源、基礎和元德,也是中國文化精神的源頭、根本和特征,是中國社會、政治、法律、教化精神的基礎。中國家庭養老的文化根基是孝文化,孝作為一種生活原則,成為中國國民的一種心理依賴,而家庭養老則集中體現了孝文化的傳統美德??梢哉f,孝文化是維系農村老年人實現家庭養老的關鍵紐帶,以“孝”為核心道德價值觀的傳統文化,強調了家庭、親情等倫理價值。

關于孝文化與社會結構變動下的家庭養老問題討論上有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盡管在社會結構變動中父母對子女的權力在降低,但孝道倫理仍然會獲得道德上的認可,在此社會文化環境中,父母與子女兩代人通過在家庭生活中合作與協調,使得家庭養老制度得以維持。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傳統的價值觀不斷受到效益主義、拜金主義、個人主義、消費主義等新價值觀的沖擊,家庭責任觀念、家庭義務觀念等不斷更新和蛻變,奉養觀念也不斷淡化,使人們忽視了贍養的義務,在農村“孝”的內涵發生了變異,外延縮減,在農村既存在著“養就是孝,孝就是養”的錯誤觀念,農村孝文化呈現缺失狀態。此外,一般認為,傳統孝文化維系農村家庭養老規范中,女性是被排斥在外的,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約定俗成的認為養老是兒子的義務,女兒是“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無需承擔養老的義務。所以在中國傳統農村家庭中,女性對父母親只有象征性的養老義務。家庭養老的代際支持往往根據性別形成分工,女性則在性別分工中被被排除在養老支持之外。

中國家庭養老具有深厚的孝文化內涵,所包涵的家庭倫理和血脈傳承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留下了深刻的文化印跡。在文化分析方面,文化功能分析是探討滿足人們生活需求及維持社會秩序的重要內容。馬林諾夫斯基提出了文化功能理論所包含的三個維度,即文化在生物性的基本需求、工具性的社會需求與整合性的精神需求三個層次發揮功能性作用,由此文化也就被分為物質文化、規范文化及精神文化的三個結構性維度。家庭養老中的文化功能同樣在物質、規范及精神的三個結構性維度發揮作用,由此形成支持及維系家庭養老的模式。中國養老所說的“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實際上既包含了老人從物質方面到精神方面的各項需求,由此形成中國養老支持的“經濟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三項基本內容。

從文化功能角度來看孝文化與中國家庭養老的關聯,便包含了孝文化對家庭養老的經濟支持、看護支持及精神支持的三個層面的效用功能。經濟支持主要表現在后代對親代養老的金錢、用品等物質資源提供和保障方面,看護支持主要表現在子代對親代養老的日常生活關照、疾病臨終照料等看護關系的建立方面,精神支持則主要表現在子代對親代養老的心靈舒適、精神慰藉等心理和意識的支持方面。如果看西方社會,家庭養老支持在三個層面的表現主要為,經濟社會的發展使經濟支持逐漸轉移出家庭,看護支持則主要由家庭中的女性成員或機構中的專業人員承擔,而在應對社會風險挑戰時的家庭精神支持仍然發揮著巨大作用。

孝文化失范下的農村家庭養老支持困境及對策建議

在農村社會結構變動的背景下,盡管農民的經濟水平得到提升,但家庭代際關系出現明顯的“斷裂”,依靠孝文化維系的家庭養老支持陷入發展危機。農村社會結構變動引發了農村社會秩序的失衡,也造成了家庭養老支持中的孝文化“失范”。在一些現實農村社會中,在應對農村社會結構變動的過程中,傳統的孝文化并沒有能夠發揮維系農村家庭養老支持的功能,反而在家庭養老支持中面臨被弱化或扭曲的風險,在農村家庭養老的經濟支持、看護支持及精神支持的三個層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范”狀態。

(一)農村家庭養老的困境:孝文化的失范

1. 由“價值性”轉向“工具性”的孝文化

傳統家庭倫理的核心是“孝道”,孝道應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價值性的。但在社會結構變動期,家庭結構和功能發生分化和解體,代際關系的外在“斷裂”使血緣關系的凝聚力被極大的削弱,人們對孝文化的遵循轉向了更多的工具性行為。遵循孝道的家庭養老在有些時候成為獲取利益的方式,甚至出現怪異的“死后孝”現象,即老人生前被漠視甚至被棄養,但當老人去世后,所有子孫成為“孝子賢孫”并為老人置辦喪禮,以此向他人展現家庭的孝文化。而之所以會舉辦盛大喪禮,是因為既能夠獲取隨禮習俗的帶來的經濟利益,也能夠為自己子孫在當地帶來“孝”的好名聲。子代養老的行為目的由孝的價值性轉變為“以孝獲利”的工具性,使得家庭養老走向表面化與形式化。

2. 轉向女性家庭成員支持的“靠女養老”

孝文化失范對家庭養老的重要影響內容就是轉向女性家庭成員看護的“靠女養老”,尤其是女兒養老。雖然西方社會的家庭養老也會主要表現為女兒或兒媳照顧,男性更多是幫老人處理經濟問題,但這與其在性別上的角色分工有很大關聯。而在鄉土中國社會,傳統上崇尚“養兒防老”,兒子是家族血脈的傳承人,男性繼承體制把女兒排除在養老之外。尤其是婚后的女性屬于夫家,沒有獨立的經濟權利被依賴受制于夫家,并沒有獨立的能力贍養父母。然而現實的狀況是,男性人口的流動使女性在家庭養老中的作用也不斷提升,甚至由于男性的“家庭缺位”把女性推到了家庭決策者的位置上來,形成女性對父母的養老意愿要比贍養公婆更強烈。傳統孝文化規范的以兒養老或替代兒子的兒媳養老發生轉變,“家庭缺位”的男性子代僅靠提供物質補貼等支持養老,女性成為老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照料者,而且女兒對自身父母的贍養要比兒子更加用心,不但能在生活方面保證對老人的看護照料,而且會更加關注老人的精神需要。

3. 孝文化控制變異下的養老束縛

孝文化失范造成家庭養老困境另一表現就是孝文化控制變異下的養老束縛問題,突出表現在老人主體上。傳統孝文化是中國一定的歷史社會背景下孕育而生的,是小農經濟和宗法制度的產物,帶有濃重的封建忠君思想內容,內容上過于強調順從。傳統孝道觀念,父母子女在人格上處于不平等狀態,“父為子綱”,女性更要遵守“三從”,完全沒有獨立的人格權利,子女要對父母絕對的服從。老人對子女的嚴格管理并要求其遵循“孝順”的方式時常并不能獲得子女的認同,反而使得在其養老過程中缺失了子女支持的保障。孝文化衰落與其壓迫型體制本身有一定關系,長輩將“孝”工具化來控制家庭事務及家庭成員,由此使孩子缺乏理性精神,一旦子女在代際關系中獲得資源權力地位后就容易變得不孝。然而,深刻留在人們心中的對父母的“孝順”意識,再加上同村人的相互評價影響,使得人們對“孝等同于順”的意識更加強烈。其結果是既造成了子代的控制反抗,又造成老人為了家庭“孝順的名聲”而并不愿意到家庭以外的機構去養老,“變異”的孝文化反而成為束縛家庭代際關系的制約因素。

(二)農村家庭養老支持的對策建議

1. 重視家風建設

家風建設就是要建設家庭的核心價值觀,是建設家庭中的每各成員都明確認知并遵循的規范文化,其重要內容就是以孝文化支撐的家庭文化建設。在當前社會重視家風建設,就需要賦予孝文化在新時期農村社會的新生命力,既要完善農村教育,又要做好文化傳承。由于傳統的孝文化教育與傳承注重言傳身教,而人口流動造成家庭結構變動的主要問題就是家庭成員缺位,這種缺位既導致教育的缺失,也導致傳承的斷裂。因此,新時期的農村教育不應一味偏重更要“走出去”的功利性教育,更需要培育子代對家鄉、對親緣、對家庭認同的情感性教育。教育的形式不僅依靠鄉村學校教育,還要立足于農村社區教育。在“矯正”孝文化失范的同時,通過新時期的家風建設實現農村社會的重新整合與良性發展。

2. 完善養老服務

農村社會結構變動下的家庭養老困境也折射出農村養老服務的欠缺與不足,進一步推進農村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與完善仍是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一方面,政府需要持續推進農村經濟發展以提升農村老人的經濟水平,并在實現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或政府資源投入的保障下,建設農村社區養老基金并發展社區社會化服務,以應對家庭成員缺失或能力不足導致的家庭養老難以為繼的困境。另一方面,增強農村地區的養老組織機構建設,并保障組織機構中的養老生活質量。一些西方發達社會的養老發展實踐表明,老人在搬入養老公寓等機構進行養老生活后,并沒有遭到家庭的“拋棄”,而是家庭關系變得更順暢,老人不僅能夠得到更加專業人員的照顧看護,而且與子女在精神支持聯結上變得更強。具備生活質量的養老環境能夠使家庭成員產生安心養老的心態,也能夠緩解家庭養老的壓力。但這并不等同于放掉家庭養老,家庭成員在物質資源上的支持、日常生活的看望以及代際間的精神慰藉能夠依托農村養老服務體系的完善更加有效有序有情的開展,從而使農村家庭養老在重視家風建設及完善養老服務的基礎上呈現新時期的新形態。

猜你喜歡
代際變動養老
新世紀以來的“代際之分”與“代際之爭”
——論代際批評的“有效”“有限”及其意義
養老生活
當“我”老了——“90后”養老護理員的“自述”
春節,代際彌合好時機
北上資金持倉、持股變動
北向資金持倉、持股變動
南向資金持倉、持股變動
“這里為什么叫1933?”——銅川“紅色基因”代際傳承
古巴代際權力交接受世界矚目
變動的是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