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中國社會思潮:譜系、特點與趨勢

2018-11-20 01:14李亞員
社會觀察 2018年4期
關鍵詞:西化譜系思潮

文/李亞員

近年來,社會思潮已成為多學科關注的重要課題??偟目?,對具體思潮的單一研究較為充分,但對社會思潮的整體性研究不足,而后者恰是新時代所更為急需的。為此,本文擬從整體上對當代中國社會思潮的譜系、特點和趨勢等問題作些拋磚引玉式的探討。

當代中國社會思潮的譜系框架

我們建立中國社會思潮譜系的基本原則是通過對多種主要社會思潮的現實考察,尋找思潮間的基本共識,以基本共識為依據來構建譜系框架。本文所說的社會思潮有四個規定性:一是政治性,即代表著一定群體利益的思想傾向;二是社會性,即在一定群體中得到廣泛傳播、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三是非主流性,其核心觀點是與主流意識形態相左的;四是共識性,即在滿足以上三個條件基礎上,選擇那些大多數人都認為是思潮的思潮。我們之所以要建構思潮譜系,主要是為了從紛繁復雜的思潮中尋找共性、理出頭緒、變繁為簡,這樣更有利于我們認識思潮、研究思潮、引領思潮。在這個問題上,鄧小平的思想值得我們學習。在鄧小平的話語體系里,關于思潮主要是反“左”和反右,沒有更多繁瑣的分類,而是注重從總體上把握共性和實質。這也是我們建立思潮譜系的重要依據。

關于中國社會思潮的一個比較共識的區分就是“左”和右。右的實質其實是“西化”,而“左”的核心則是“反西化”。另外,我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到,有一些思潮在嘗試“超越左右”,我們稱之為“綜”?;诖?,本文使用“西化”、“反西化”和“綜”來標識當代中國社會思潮的譜系框架。

第一,“西化”?!拔骰钡暮诵氖侵鲝堊哔Y本主義道路,按照資本主義國家尤其是美國的模式來改造中國。這個派系最初的典型代表是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這種思潮認為,中國過早搞社會主義是錯誤的,應該先讓資本主義充分發展壯大,好好補補資本主義這一課。其核心訴求是脫離社會主義道路,擺脫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股思潮影響較大,后來,在鄧小平的領導下,其影響得到有效清除。但伴隨著改革開放尤其是市場經濟的發展,以經濟發展為主議題的新自由主義思潮開始盛行一時。新自由主義在西方也稱為新保守主義,其核心思想最初集中體現在經濟領域,后來,又超出經濟領域,力主中國應該實行西方三權分立式的民主政治和憲政法治。新自由主義在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曾經影響很大,但隨著新自由主義在國際上眾多國家改革實踐中的失敗,其影響力逐漸減弱。與新自由主義遙相呼應的是民主社會主義思潮。民主社會主義的基本觀點有兩個,一是主張用非暴力的方式即民主的方式來實現社會主義,從而認為中國革命通過暴力強行進入社會主義是錯誤的;二是強調民主在社會主義社會的作用與價值,主張通過實行普選來促進中國發展。另一個比較有影響的是普世價值思潮,是從價值觀的角度力求實現中國的西化。這種思潮的核心觀點是認為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自由、民主等價值觀是全世界普遍應該遵循的核心價值觀。

這個陣營中還有一些“西化”觀點雖不似資產階級自由化那樣明確和激烈,但總體上是主張“西化”和有利于“西化”的思潮。其中,歷史虛無主義是通過丑化中國革命、否定中國革命的正當性來體現其“西化”傾向的。公共知識分子思潮是源于西方知識分子理論的一種社會思潮,主張知識分子都應該成為公共知識分子,應該以“意見領袖”和社會的“牛虻”自居,以“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為口號,主動做“公共意識和公共利益的看門人”,竭力“挑戰一切傳統和權威”。這種思潮在反主流過程中比較明顯地體現出美化西方、走向西方的思想傾向。極端個人主義思潮大力倡導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個人主義價值觀念,是在人們的價值取向維度上為西方私有制鋪平道路。它一定程度上已經植入了大眾的意識深處,是一個隱性的“西化”思潮力量。

第二,“反西化”?!胺次骰迸c傳統上所說的“左”密切相關,但并非簡單等同?!白蟆痹谖覀儑矣兄囟ǖ臅r代背景、歷史記憶和話語范疇。在當今時代,若用“左”來標識社會思潮譜系的一個支脈,很容易引起誤解。所以,我們選擇用“反西化”這個說法?!胺次骰钡暮诵木褪菢O端反對走資本主義道路。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當代社會思潮的核心激發點其實就是“西化”。但“反西化”的不只是左派,還有一些其他社會思潮。當然,最初的典型代表是老左派。老左派的基本思想傾向是堅持以階級斗爭為綱,堅決反對走資本主義道路,力求保持純粹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和計劃經濟。其主要問題是“機械僵化地、教條地理解馬克思主義,從主觀愿望出發,脫離現實”。新左派持有與老左派基本相同的思想傾向,但其話語體系更新些,注重借用西方新馬克思主義等理論資源來批評中國改革開放中突顯出來的問題,突出強調社會公正與政治參與,從而抵制西方資本主義的自由、民主。民族主義思潮雖然與新老左派的具體觀點有著較多不同,但其基本思想傾向是,從維護民族利益的立場,堅決反對西方,強硬抵制外辱。該思潮常常表現為一種極端的“反西化”情緒,在國家遭受諸如美國轟炸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等問題時會異?;钴S,常常與抵制日貨等群眾活動密切相關。民粹主義與民族主義在很多問題上觀點一致,但這一思潮更為重視從平民視角反對精英和權威。文化保守主義更多地是從文化的角度抵制西方,堅持“中體西用”,力圖通過發揚以儒學為內核的傳統文化來抵消西方文化對中國社會的沖擊,為中國人尋找全球化背景下的安身立命之基。

第三,“綜”。所謂“綜”,是指當代中國社會思潮中以“超越左右”為基本共識的支脈。隨著“左”和右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到,無論是“左”還是右都有一定價值,但同時也都有失偏頗。完全按照任何一方改革中國都是難以接受和實現的。因此,有些人就開始考慮是否可以“超越左右”。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了中國思潮發展的“綜”之傾向,即汲取“左”和右的合理之處,摒棄其極端之處,綜合創新出新的既不十分“左”也不十分右的思潮。比如,有的自由主義倡導者,開始考慮把自由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試圖從中國傳統的政治體制和文化中挖掘自由和民主的痕跡,以為憲政民主提供本土文化依據,一定程度上表現出與文化保守主義的溝通、綜合,被一些人稱之為“自由主義儒家”,有的自由主義倡導者后來則自稱是“自由左派”,如此等等。這就是思潮譜系之“綜”所以形成的基本背景。

這個陣營的典型代表是新權威主義思潮。這個思潮是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伴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興起的,基本主張是:“一個后發展國家,只有通過開明家長式的威權政治下的秩序穩定,才能有效地引導并發展市場經濟;只有市場經濟的充分發展,才能導致社會的利益多元化與中等收入階層的極大增長;只有利益主體的多元化、中產階級的成熟,與階層多元化,才能滋育妥協性、寬容、尊重契約性法治的政治文化,而這種政治文化,才是民主政治的基礎。舍此以外的民主,由于缺乏民主需要的諸多社會條件的支持,不是空中樓閣的幻想,就是不切實際、不穩定的民粹主義無序狀態?!?/p>

當代中國社會思潮的基本特點

在把各個思潮納入到譜系中分析后,我們對當代中國社會思潮的特點有了一些新的認識,我們認為,當代中國社會思潮的特點主要有四個:

第一,激進是主基調。當代中國社會思潮雖然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但總體還不夠成熟和理性,多樣思潮往往都表現出過于激進和極端的傾向。比如,“再來一次文化大革命”、“中國可以說不”、“中國就是要說不”、“焚燒好萊塢”、“抵制美國貨,不看美國電影,不吃美國的小麥和大米”、“只有民主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等等。這背后其實反映了當代中國社會思潮還深受“革命思維”的影響。這種革命思維在中國民眾意識深處植入了激進的政治傾向,使激進成為民族社會心理結構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第二,改革是總議題。多樣思潮觀點各異,但幾乎都把關注點集中到改革開放上來。因為各種社會思潮都是十分關注現實問題的,力求影響社會發展進程,進而上升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傮w上,在“反西化”的思潮看來,改革開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誤入資本主義道路的風險,中國社會的很多問題都是改革開放造成的,從而反對或批評改革開放,提出不同見解。在主張“西化”的思潮看來,中國的改革開放根本就不是走資本主義道路,而只是社會主義的改良,從而在總體贊成改革的同時批判改革的不徹底性,認為應該更加大刀闊斧地改革,尤其是要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徹底實行西方憲政民主、三權分立,等等。在“綜”的思潮看來,改革的方向是對的,但需要更多的創新,要更加大膽充分地借鑒古今中外的理論資源和實踐經驗。

第三,崇洋是原動力。一些學者認為,當代中國社會思潮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十分明顯地受到西方思潮的影響。這背后的原因恰是當代中國社會思潮更為根本的特征所在,即崇洋心理的作用。正如普列漢諾夫所強調的,社會心理是社會思潮得以形成發展的內在動力。支撐當代中國社會思潮發展的基本社會心理就是崇洋心理。鄧小平很早就注意到這個問題,他在改革開放之初即強調必須重視社會風氣問題,其實就是強調要重視社會思潮的社會心理基礎問題。他明確指出:“一些青年男女盲目地羨慕資本主義國家,有些人在同外國人交往中甚至不顧自己的國格和人格。這種情況必須引起我們的認真注意?!痹谝欢ǔ潭壬?,正因為“崇洋”,所以才有一些人盲目崇拜和推廣西方的自由民主,形成“西化”的思潮。也正因為對“崇洋”的排斥和恐懼,才有一些人堅決拒絕任何帶有西方資本主義色彩的觀念和行為,從而形成“反西化”的思潮。即便是“綜”的思潮也無法忽視西方的力量。崇洋反映出的是深深的民族自卑感。然而,學習是為了發展自己,不能失去自我,這是需要大力構建的社會心理共識??上驳氖?,我們已越來越重視民族自信心建設,不斷強化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第四,精英是主群體??傮w上看,當代中國社會思潮的大眾化程度還比較低,多數思潮只是在人數較少的知識分子、企事業單位高級管理人員、黨的干部等群體中傳播。我們曾經做過全國性的大學生思潮調查,發現這個本應是各種社會思潮必爭的群體中,也僅有大約7%表示很了解某種或某些社會思潮。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代中國社會思潮的傳播和影響程度是不高的。因此,我們??吹揭恍W者把思潮爭論稱之為知識界的分歧,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代中國社會思潮在很大程度上還局限于知識界,總體上是屬于“上層思潮”。為了具體闡述“上層思潮”,我們需要提出一個新概念:“思潮社會度”,即思潮的社會化、大眾化程度,亦即一個思潮掌握群眾的程度?!八汲鄙鐣取庇袃蓚€主要度量維度:一是廣度,有三個重要刻度,即波及思想界、一般知識分子和其他普通民眾的程度;二是深度,也有三個重要刻度,即認知、認同和踐行程度。綜合有關研究,總體而言,現在的社會思潮在廣度上是思想界80%、一般知識分子30%、普通民眾30%;在深度上更多是多數人碎片性認知、部分人盲目性認同、極少人真正踐行。

當代中國社會思潮的發展趨勢

以上特點是對截至目前的當代中國社會思潮特點的初步概括。展望未來,我們預期中國社會思潮的發展將有一些新的特點或新的趨勢,主要包括三個:

第一,融合發展。我們要關注和研究每種思潮的發展,但也要在差異性中抓共性,這也是未來思潮發展的必然趨勢。多樣思潮將會逐漸聯合或融合,最終在三個方面各自形成某個或某幾個主要思潮強勢發展或帶頭發展的局面?!胺次骰彼汲狈矫?,依然會持續批判中國在走資本主義道路。這個陣營中老左派依然會是重要力量,但真正發揮先鋒作用的可能會是新左派。這股思潮的力量已開始上升并將進一步增強?!拔骰彼汲狈矫?,目前看,主要代表很可能是普世價值思潮,但這方面的力量在減弱。主要原因是自由主義在諸多國家上的失敗,以及美國近年在阿富汗、利比亞等問題上的霸權,讓更多人認識到西方自由、民主的虛假性?!俺阶笥摇彼汲狈矫?,這個陣營的思潮很可能會成為未來最有影響力的思潮,其主要代表很可能是新權威主義。相對而言,這個思潮目前并不是那么活躍,即便一些研究思潮的人也都很少提起它。不過該思潮潛力很大。因為盡管現在的中國社會的確存在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社會也有了很大進步和發展,更多人從社會發展中獲得了實惠,多數人是支持改革穩定發展的。但該思潮也面臨困境,如果它不能整合充分的理論和實踐資源有效解釋和解決中國改革開放面臨的突出問題,其影響力很難切實提升。

第二,走向大眾。未來的思潮還將繼續試圖影響上層、影響決策,但與此同時,它們也將進一步影響普通民眾。而且,影響普通民眾的程度將決定它們影響上層決策的程度。當前的中國社會已經不再是一個同質性極高的傳統社會。經過近40年的改革發展,中國社會已經開始趨向于“橄欖型”社會結構。而且,已經形成了一些新的社會階層,比如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自由擇業知識分子等。而這些不同的社會階層將是各種社會思潮得以發展壯大的現實基礎。任何思潮都是代表一定群體利益的,否則就成了無人關心的空論,也就無以成潮。多種社會思潮除了代表其本來代表的群體外,也會努力爭取更多群眾的了解、認同,這是思潮發展的必然趨勢。引領社會思潮也必須走向大眾,不能只是局限在對社會思潮的理論批判,而是要像習近平所強調的那樣,“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

第三,漸趨理性。當代中國社會思潮幾乎都以比較極端的方式盡情地展現了自我。未來,各種社會思潮會逐漸更為成熟和理性?,F在的思想文化氛圍具有很大包容性,給了各種思潮前所未有的表達和發展空間。同時,主流意識形態也提出并不斷強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的重大戰略任務。事實上,這些年也開始逐步加強對多樣思潮的管控和引導。當前,改革進入深水區,也是矛盾凸顯期,更是可能有重要變化的時期。這樣的時期,各種社會思潮絕不會放過機會,會更為積極地參與政治。這種復雜情況很可能會產生多樣思潮之間、多樣社會思潮與主流意識形態之間的交鋒,甚至愈演愈烈。但中國社會已經比較穩定和成熟,相信會在群眾的抉擇中促進多樣思潮走向理性。我們相信,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一定會有效引導社會各界激濁揚清、戮力同心,共同建設好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偉大中國。

猜你喜歡
西化譜系思潮
春秋時期重民的社會思潮
神族譜系
中國美術評論話語多元譜系和當代重構
王錫良陶瓷世家譜系
陜西現當代文學的譜系與基因
從回歸溫柔敦厚到走向天馬行空——當代文藝思潮的一種轉向
語文課本已被悄悄“西化”?
近現代中國法律變革中的中西之辯
伊朗關停800“西化”服裝店
從譚恩美的《喜福會》中聆聽當代批判的聲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