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紅細胞形態學在鑒別腎源性或非腎源性血尿中的診斷價值

2018-11-20 02:10王影
中國實用醫藥 2018年32期
關鍵詞:尿沉渣血尿形態學

王影

血尿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患者尿液中RBC量異常增多,是泌尿系統功能異常的信號。尿中RBC出現的原因主要見于:腫瘤、結石、創傷、泌尿道炎癥等, 而診斷血尿首先需要判斷其是腎源性血尿還是非腎源性血尿, 由于引起血尿原因和部位不同, 所以導致RBC形態出現不同, 檢測RBC形態對于疾病的鑒別診斷至關重要。目前, 臨床上相繼出現了很多檢測方法, 如相差顯微鏡、血液分析儀、尿沉渣分析儀、電子顯微鏡等, 但是, 這些方法過于復雜, 費用較高, 臨床上不便于大面積推廣[1]。在臨床工作中, 對于尿潛血陽性的患者且早期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時, 如果能根據尿RBC形態學鑒別出是腎源性血尿或非腎源性血尿, 則對于指導臨床用藥及預后判斷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Birch和Fairley最初將RBC分為兩類[2]:①正常形態RBC, 即與外周血中圓盤形、中央雙面凹陷、表面光滑的血RBC形態大致相仿者;②異形RBC, 則是指較之上述正常形態不同的其他形態RBC。因不同學者觀察與描述的不同, 異形RBC大約有≥10種之多[2]。如口形RBC、面包圈樣RBC或者指環形RBC, 甚至有的RBC表面有突起, 呈細小或粗大的“棘突”形, 或者“泡樣”突出, 就像“芽孢”一樣等。為此, 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選取了116例血尿患者做此方面的研究, 現將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58例根據病史、血尿生化、影像學等綜合手段診斷為腎小球疾病的血尿患者作為A組, 另選取同期58例已排除腎小球疾病如尿路感染、腎結石等后診斷為非腎小球疾病的血尿患者作為B組。A組患者中男30例, 女28例;年齡20~75歲, 平均年齡(42.0±13.5)歲;B組患者中男32例, 女26例;年齡18~73歲, 平均年齡(42.0±12.3)歲。另外, 兩組女性患者應避開月經期留取尿液標本。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檢測方法 兩組患者留取第二次晨尿, 讓醫務人員立即送檢, 檢測人員必須在尿液留取2 h內完成檢測, 具體檢測方法如下:取尿液10 ml離心, 采用水平式離心機, 有效半徑15 cm, 1500 r/min, 相對離心力(relative centrifugal force,RCF)400 g, 離心5 min, 手持離心管45~90°棄除上層尿液,保留0.2 ml尿沉渣, 輕輕混勻后, 取1滴(大約50 μl)置載玻片上, 用18 mm×18 mm的蓋玻片覆蓋后(注意防止產生氣泡)鏡檢[3]。在高倍鏡下觀察200個左右的RBC, 記錄RBC形態,并計算出RBC出現異常的百分率。

1. 3 RBC形態判定標準[4]①非腎源性血尿:尿RBC>8000/ml, 均一性RBC>80%;②腎源性血尿:尿RBC>8000/ml,變形RBC>80%;③混合性血尿:為上述兩種血尿的混合,依據其中哪一類RBC>50%, 即可判斷為以均一性或以非均一性RBC為主的混合性血尿。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顯微鏡尿RBC形態學檢測, A組尿中一般可見兩種形態以上的多形性變化的RBC, B組大部分為均一性RBC。A組患者RBC形態異常百分率為(85.0±1.7)%, 明顯高于B組的(20.0±3.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顯微鏡尿RBC形態學檢測中RBC形態異常百分率比較( , %)

表1 兩組患者顯微鏡尿RBC形態學檢測中RBC形態異常百分率比較( , %)

注:與B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 RBC形態異常百分率A組 58 85.0±1.7a B組 58 20.0±3.5 t 127.2226 P<0.05

3 討論

血尿是泌尿系統疾病最常見的臨床癥狀之一, 判定尿中RBC的來源則是真性血尿確診后非常重要的環節, 可為進一步尋找血尿病因指明檢查方向。隨著臨床檢驗自動化的快速發展, 尿液沉渣形態學檢測往往被忽略。尿沉渣分析儀在臨床應用中分類不細, 假陽性和假陰性結果均存在, 不能完全替代人工尿液沉渣鏡檢[5,6]。因為尿RBC形態變化在血尿來源判斷上非常重要, 所以這是尿沉渣儀器所不能替代的。尿RBC顯微鏡檢測雖然簡單方便、省時, 但其影響因素很多,如尿液pH、滲透壓、細菌等都會對檢驗結果有影響。

尿RBC形態學是一項比較有價值的區分腎源性血尿和非腎源性血尿的檢測方法, 但在實際工作中, 尿液標本的質量控制在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次研究標本的選取上作者選擇的是二次晨尿, 二次晨尿是尿RBC形態學的最佳標本類型。隨機尿影響因素較多, 有時過于稀釋, 導致有形成分濃度低, 而晨尿在膀胱貯存時間過久, 導致尿RBC多形型增加, 而棘RBC也因細胞膜進一步變形, 從而難于分辨,RBC在尿中停留時間越長, 對RBC的數量與形態大小影響越大[7]。另外, 工作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尿中畸形RBC增多, 但形態單一, 不能診斷為腎性血尿。②腎小球性疾病也可是非畸形RBC性血尿。③尿中RBC數量要充足, 否則也會影響結果的判讀。④尿標本留取后要及時送檢、檢測,以免RBC破壞。⑤隨著尿沉渣儀器的普及, 檢驗人員有時可能忽略了顯微鏡鏡檢的重要性, 顯微鏡鏡檢是不能被儀器取代的, 因此提高檢驗人員的技術對結果的判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綜上所述, 尿RBC形態學在判定血尿來源上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但任意一種檢測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在日常工作中, 血尿的定位還應結合患者臨床表現、尿蛋白情況和影像學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猜你喜歡
尿沉渣血尿形態學
臨床檢驗中血細胞形態學觀察與分析
顱內后交通動脈瘤破裂出血的臨床特征和形態學的危險因素
血尿:斷斷續續要當心
尿常規與尿沉渣對尿液檢驗的影響及分析
用尿沉渣分析儀對混濁尿液標本進行尿沉渣檢查的效果分析
前交通動脈瘤形成和大腦前動脈分叉的幾何形態學相關性研究
用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進行尿沉渣檢驗的作用分析
尿沉渣紅細胞檢測方法聯合應用的意義
疏肝祛瘀方對兔膝早期骨關節炎軟骨組織形態學影響的研究
祝您健康處方(10)血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