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塔爾版伯萊塔步槍投產

2018-11-21 19:40
兵器 2018年11期

卡塔爾版伯萊塔步槍投產

根據與意大利伯萊塔公司的技術轉讓和合資協議,卡塔爾賓迪戈公司將生產約3萬支ARX160A2型5.56毫米和ARX200型7.62毫米模塊化步槍,從2019年開始交付卡塔爾軍隊和安全機構,以取代現役M16和M4步槍。ARX160于2006年裝備意軍,共生產約3萬支。該槍族最大特點是重量輕,左右手均可操作,還可配裝GLX-160型40毫米榴彈發射器。它可以通過更換槍管等部件,能發射5.56×45毫米、5.45×39毫米、6.8×43毫米、7.62×39毫米和7.62×35毫米五種子彈,但目前計劃已取消。ARX-160A2原為特種部隊型,槍管縮短為302毫米,也縮短了槍托,護木底部的皮卡汀尼導軌更長,采用STANAG彈匣。ARX200采用AK槍族的可拆卸式彈匣或彈鼓。

澳將購買韓國步兵戰車

最近,澳大利亞陸軍的“陸地400”項目第3階段選中了韓國韓華防務系統公司的AS21“紅蜘蛛”履帶式步兵戰車,將購買450輛,以代替M113AS4履帶式裝甲人員輸送車。AS21以韓國K21履帶式步兵戰車改進而成,戰斗全重約40噸。其總體布局仍是駕駛員艙和發動機艙在前,雙人炮塔居中部,乘員艙位于后部。它安裝一臺735千瓦MTU柴油機,車內體積更大,可搭載包括駕駛員、車長和炮手在內的3人車組和8名步兵,防護力也得到增強,可防地雷威脅。武器系統包括1門40毫米自動炮、1挺7.62毫米并列機槍和裝在炮塔頂部的一挺12.7毫米機槍,炮塔頂部可能還可選裝反坦克導彈發射器。韓華公司還正為該車選配新一代主動防護系統。此外,它預計也將替代韓軍現有的600輛K21。

俄無人坦克在敘大擺烏龍

俄羅斯“天王星”-9無人坦克本來就只是一種遙控武器,遠遠談不上機器人的水平。但俄軍仍將它投入在敘利亞的實戰,結果發現它連基本的功能和設計指標都不能滿足。發現的問題具體包括:火控系統的目標捕獲距離僅有2千米,而不是設計的6.4千米;配裝的30毫米自動炮在射擊時故障頻發,包括6次開火延遲,1次未能開火,而且不具有行進間射擊能力;車輛號稱能遠距遙控,但實際上在高層建筑環境中的遙控距離僅有300米至500米,而不是設計的2.9千米;控制系統失靈多達17次,持續時間長達1分鐘左右,有兩次時間甚至長達一個半小時;配裝的光學探測系統容易受到地面、空中偵察裝備的干擾;底盤和懸掛系統的故障較多,時常需要現場搶修。

印尼爭取坦克外銷

由土耳其FNNS公司和印尼平達德公司2015年開始聯合研制“卡普蘭”中型坦克,2018年通過了印尼陸軍的鑒定。2018年9月又完成了針對包括“動對動”在內的4種不同場景的實彈射擊演示試驗。該坦克戰斗全重32噸,裝有520千瓦柴油機,最大時速76千米/小時,功率/重量比16.5千瓦/噸,最大行程450千米,采用模塊化裝甲。武器為CMI防務公司的庫克里爾3105炮塔和105毫米高膛壓線膛炮。目前印尼國防部正在評估具體采購數量,首批可能訂購20~25輛,最終需要200~400輛。平達德公司計劃2019年開始批量生產,并向亞洲市場出口。除菲律賓和孟加拉國有意各采購40~50輛外,該坦克還將在2018年10月的巴基斯坦防務展向南亞地區客戶推介。潛在用戶還包括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法軍增購VT4戰術車

2018年9月6日,法國陸軍從阿奎斯公司下屬的ACMAT公司采購了第2批1200輛標準2型VT4指揮聯絡車,以替代現役的標致P4。這種4×4輕型戰術車無裝甲防護,戰斗全重3.5噸。其中有效載荷900千克,安裝有117千瓦柴油機和大容量油箱,公路最大速度14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900千米,可載5名士兵(配備“菲林”士兵系統的士兵可載4名)。該車配備多種安全系統、空調和隔音艙壁,標準2型增加了為海外部署加強通信系統所需的前部設備架。2016年ACMAT公司曾獲得3700輛4×4戰術車輛的訂單,原稱ALTV SW,其實是民用的福特“埃菲爾士”4×4SUV的軍用型,后發展成VT4,到2018年底將交付500輛,第二批將于2019年投產。

以軍采購火箭炮

2018年8月27日,以色列國防部與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IMI)簽訂了采購精確制導火箭炮及火箭彈的合同。因火箭彈精度低、射程有限和安全性等問題,以軍只裝備了美制M270多管火箭炮。以空軍雖有遠程對地打擊能力,但空軍基地均處于哈馬斯、真主黨和伊朗導彈威脅半徑內。以軍裝備遠程火箭炮后可車載、艦載或機載,靈活機動地應對敵方的攻擊。作為以主要火箭導彈制造商,IMI的EXTRA制導火箭彈有160、300和600毫米等口徑,火力覆蓋范圍30千米至300千米,已出口多國。這次采購的火箭炮雖未公布型號,但可能是改進型Accular多管火箭系統。該系統可發射122或160毫米火箭彈,采用衛星制導,射程40千米,命中精度為圓公算偏差小于10米。

臺將加強反登陸能力

在2019年軍費預算草案中,臺軍將優先部署戰術偵察武裝無人機,以增強岸防能力。這些無人機多為臺自主研制的型號,包括中山科學研究院開發的“騰云”無人機和“劍翔”反輻射無人機?!膀v云”以美國MQ-1“捕食者”為原型,有4個武器掛架,可發射美制AGM-114“海爾法”空地導彈,用于精確打擊0.5千米至8千米內的目標,“劍翔”反輻射無人機則用于摧毀敵方雷達系統或其平臺。臺海軍也提出耗資10.3億美元的計劃,組建由50噸級微型導彈快艇組成的中隊。該艇將每艘配備兩枚“雄風”II型反艦導彈和火炮或魚雷,有效打擊距離160千米。它將作為與機動防空系統和反裝甲武器配合的“非對稱防御”支柱,另外臺還將新建4艘布雷艇。

美軍費法案生效

2018年8月14日,特朗普簽署了《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該法案規定2019財年美國軍費增加2.6%,達到7170億美元,包括預備役部隊和國民警衛隊在內將擴編15600人,其中現役部隊增加4000人。擴編后現役兵員為:陸軍48.75萬人,海軍33.54萬人,海軍陸戰隊18.61萬人和空軍32.91萬人。法案將撥款76億美元購買77架F-35戰斗機,還將采購24架F/A-18戰斗機、10架P-8A海上巡邏機、2架KC-130J運輸機、25架AH-1Z攻擊直升機、7架MV-22/CMV-22B傾轉旋翼機和3架MQ-4無人機。241億美元的造艦經費將建造13艘戰艦,包括3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兩艘弗吉尼亞級核潛艇和3艘瀕海戰斗艦。該法案還為阿富汗戰場提供52億美元,為伊拉克提供8.5億美元。

巴基斯坦因核武器受到制裁

根據美國民間最權威的軍控研究機構“科學家聯合會”(FAS)核武專家漢斯·克里斯滕森最新的報告《巴基斯坦2018年核力量》,巴基斯坦目前擁有140枚至150枚核彈頭。但按現有趨勢發展,預計到2025年其核彈頭將增至220枚至250枚,一舉成為世界第五大核力量。美國國防情報局1999年預測巴到2020年將擁有60枚至80枚核彈頭,但克里斯騰森認為:多種運載系統的開發、4個钚生產堆以及鈾濃縮設施的擴大都會使巴核武器迅速增加。2018年9月1日,美國因核武器與導彈交易對巴兩家公司加以制裁。同時,美國還因巴在南亞地區反恐作戰“缺乏決定性行動”,取消價值3億美元的軍事援助。此前美已暫停了這3億美元軍事援助,并取消5億美元盟國支持基金。

法制訂七年軍事規劃

2018年7月13日,法國簽署2019年至2025年軍事規劃,計劃這期間投入總額2950億歐元的軍費,并在2025年實現國防預算占國內生產總值2%。2018年度,法國國防預算增加18億歐元,達到342億歐元,將為陸軍購買1700輛裝甲車,為海軍購買5艘護衛艦、4艘攻擊型核潛艇和9艘近海巡邏艦,為空軍購買12架加油機、28架“陣風”戰斗機和55架“幻影”2000改進型戰斗機。另有5000萬歐元用于海外作戰,并增加了情報部門支出。法國還計劃在2019年制定軍事航天戰略。同時,為應對美國要求歐洲承擔更多防務責任的壓力,歐盟已建議了聯合防御基金和新的規劃小組,法國還與德國共同支持建立小規模的歐洲聯合反應部隊并共同開發戰斗機。德國已宣布計劃到2025年國防開支將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5%。

英國加速航天發展

英國現有的搭載方式只能滿足商業小衛星發射市場需求的35%。2018年7月英國宣布投資4116萬美元建設薩瑟蘭航天發射場,并希望到2030年前能夠發射約2000顆小衛星。2018年7月16日,維珍軌道公司宣布將從2021年起從英國康沃爾航天發射中心發射低成本小衛星。發射將采用從波音747翼下投放空射運載火箭的方式。英國Orbex公司也已籌集4000萬美元,開發Prime低成本輕型火箭,專用于從薩瑟蘭發射小衛星。Prime采用碳排放量減少90%的生物丙烷,不留下軌道碎片的零沖擊級間分離系統,并且可重復使用。新穎的結構使重量比其他小火箭減輕30%,效率提高20%。它的整流罩直徑1.3米,能在1250千米高空將150千克有效載荷送入太陽同步軌道或極軌道。

歐洲將實現衛星成像無縫覆蓋

2018年7月,作為歐盟“哥白尼”地球觀測計劃的一部分,歐洲委員會和歐空局授予由空客公司牽頭的聯合承包商一份合同,提供無縫覆蓋的全歐高分辨率衛星成像服務。他們將利用最新的遙感和圖像處理技術,以及動態采集策略和成像冗余技術。該計劃可望2018年內使高分辨率光學衛星圖像覆蓋歐洲39個國家,總面積600萬平方千米。行星公司擅長對通常被云層覆蓋的北歐或阿爾卑斯山等地區成像,Deimos成像和空客公司的衛星集中在人口稠密的南歐和中歐。這些圖像不光將無云霧遮擋,還將與特定數字高程模型結合,增強定位精度。目前這類計劃主要集中在民用領域,但從更進一步的發展方向看,巨大地理范圍內的軍用成像能力也是可能的。

美海軍彌補福特級航母缺陷

2018年7月15日,“福特”號航母完成交付后試航,期間獨立航行8次,共81天,完成747次艦載機彈射和回收。隨后該艦將開始修補和完善試航中發現的問題。這一階段需耗資6270萬美元,其中1270萬美元用于修復先進武器升降機一直存在的技術缺陷,3000萬美元用于修復主推進軸承的制造缺陷;2000萬美元用于額外維修費用。由于這些缺陷彌補的需要,2018年5月“福特”號預計將超過129億美元的造價上限。試航后修補和升級也從8個月延長到12個月,大幅增加了成本。首次部署前該艦還將進行全船沖擊試驗?!案L亍奔?號艦“約翰F.肯尼迪”號已完成50%的工作量。預計該艦2019年末下水,將比計劃提前4個月?!案L亍奔夁€將再建造兩艘,“企業”號和尚未命名的CVN 81。

土首艘兩棲攻擊艦即將完工

2018年內,土耳其首艘國產兩棲攻擊艦“安納托里亞”號可望完成全部114個模塊的生產和合攏,并開始舾裝,預計2021年4月交付海軍。該艦2015年由伊斯坦布爾的Sedef造船公司開工建造,國產化率68%,項目耗資超過10億歐元。它寬32米,續航力14500千米,可搭載50輛坦克、7架F-35B短離起飛/垂直降落戰斗機、10架直升機、27輛兩棲裝甲車、6輛運兵裝甲車和1423名士兵,以及無人機和沖鋒艇等裝備。除作為土海軍跨洋軍事或人道主義救援行動的指揮中心和旗艦外,還能為艦隊提供醫療支援。不過,由于美國因土耳其購買俄羅斯S-400防空導彈而單方擱置交付F-35戰機,土仍未停止為已出資9億美元的該項目付款,只表示可能被迫從其他國家采購戰機。

空潛通信可望發生革命

最近,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開發出革命性的水下-空中通信方法。傳統的無線電波入水后迅速消失,而水下通信的聲波也無法繼續向空中傳播。MIT采用的平移聲學-射頻通信(TARF)系統先由水下的聲納發出聲波傳到水面,聲波到達水面時引起的微小波紋僅幾微米高,但一種工作在30吉赫至300吉赫的毫米波范圍的雷達能向水面發射信號,反射回來的雷達信號會被聲波引起的微小振動改變,對信號解碼后就能還原出水下發送的消息。利用“正交頻分復用”技術,TARF還可同時發送多個信號,以提高通信效率。水面自然存在的波紋因其頻率低得多可被濾波。雖然目前只在深3.5米、模擬部分海洋條件的水池中實現通信,但TARF最終可望能讓水下裝備能與過頂的飛機實現通信。

潛水員水下作業時間可望延長

人類在冰冷海水中停留僅幾分鐘就會導致體溫過低,即使穿著傳統的氯丁橡膠制潛水服也只能堅持1小時。鯨類能在寒冷海水中長期停留,靠的是體表脂肪層的絕熱作用保存體溫。為延長海軍潛水員在寒冷海域執行任務的能力,在美國海軍研究局資助下,麻省理工學院開發出一種新型潛水服材料,具有類似鯨脂的保溫特性?,F有潛水服的氯丁橡膠中含有較多氣孔,會惡化身體在周圍寒冷海水中的熱量散失。這種新技術通過抽真空,并將惰性氣體注入原有的氯丁橡膠材料中,可在其表面形成一層人造保溫層。試驗結果表明,在攝氏零下10度的水溫中,這種新型潛水服的保溫時間可達20個小時以上。

美下一代戰艦恐不及安裝電磁炮

由于現有的DDG51型驅逐艦的供電和冷卻能力有限,美海軍一直計劃在空間和排水量更加充裕的下一代大型水面主戰艦艇上,借助DDG1000探索的先進綜合電力系統,支持激光武器、電磁炮、大功率雷達等高用電量裝備達到實戰化水平。艦載電磁炮2005年啟動樣機研制,2012年開始以推進實用化為目標的第二階段,重點是10發/分的持續射速,但預計2020年尚無法造出能上艦集成的樣機,若要求2023年左右實用化恐怕過于激進。因而即使新一代艦艇問世時具有裝載這些高能武器的能力,美海軍也不打算為使它們盡快裝艦而加快研發速度。不過即將進入第二階段海試的艦載激光武器由于已完成艦艇集成試驗,證實了海上環境下的有效性,就可能在新一代大型水面艦上實用化。

美正式重建第二艦隊

2018年5月美國海軍宣布將重建第二艦隊,并于8月24日舉行了成立儀式。此前美軍已多年未在北大西洋進行反潛演習。最近“杜魯門”號航母打擊群的驅逐艦已部署到挪威和北大西洋海域。美海軍還宣布,第二艦隊的責任區將遠超冷戰時期蘇聯核潛艇巡邏范圍,進入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部和包括巴倫支海的北極海域,直抵俄北方艦隊潛艇總部附近,以阻止它們進入開闊海域。這一方面是針對俄正擴大艦隊活動范圍,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新的遠程攻擊能力。借助重點投資的潛艇和射程約1000海里的“口徑”對陸攻擊巡航導彈,俄可在不離開北大西洋的情況下打擊歐洲大陸城市。美軍原第二艦隊建于1950年,責任區為美國東海岸和大西洋西北部水域,支持北約應對蘇聯威脅。

布拉莫斯的進展

2018年7月16日,印度從東海岸巴拉索爾綜合靶場的機動發射架試射的一枚“布拉莫斯”巡航導彈驗證了在7級海況、浪高9米的極端天氣條件下的作戰能力。8月,布拉莫斯宇航公司訪問菲律賓,向菲軍海軍陸戰隊推介“布拉莫斯”岸基反艦導彈系統。菲軍有意耗資3.54億美元,在2018年至2022年的“地平線-2”軍備現代化計劃中購買7個連的機動型岸防反艦導彈系統。不過,雖然經過多年拖延,空射型的布拉莫斯-NG導彈已勉強能由蘇30MKI戰斗機掛載,但仍不理想,更好的改進型還希望能由米格-29系列戰機掛載,將在3~5年內研制。印度國防部還要求繼續改進“布拉莫斯”,以提升機動性,預計2018年底進行測試。號稱將達7倍音速的“布拉莫斯”II據宣傳將于2020年開始測試。

波音推出F-15X方案

限于成本,美國空軍不可能全部換裝F-22“猛禽”和F-35戰斗機,現有的戰斗機隊已是其歷史上規模最小、機齡最老的了。另外有些低風險任務不需要最先進戰機。因而在國會支持下,現役的F-15一直在技術升級,以降低使用成本,2019年還將為此撥款10億美元。借鑒為沙特、新加坡和韓國等盟國生產F-15改進型的經驗,波音推出最新的F-15X方案,希望美國空軍繼2002年采購突出對地攻擊能力的F-15E“攻擊鷹”以后再次采購F-15X。F-15X根據美國關注的大國競爭需求進行了改進。F-15X為單座,將采用大型數字顯示屏,能掛載包括反艦導彈和瞄準吊艙在內的全部外掛,載彈量13154千克,27000美元的每小時飛行成本比F-15E降低5000美元,未來還可掛載高超聲速武器。

MQ-25無人加油機花落波音

2018年8月,波音公司獲得美國海軍價值8.05億美元的工程、制造與發展合同,將完成MQ-25A艦載無人加油機的設計研發并交付4架。該機能在距航母926千米位置為4~6架戰機供油6.8噸,使F/ A-18艦載戰斗機的不加油作戰半徑從830千米增至1300千米,還能支援F-35C艦載戰斗機和EA-18G艦載電子戰飛機,從而大大有助于面臨彈道導彈威脅的美國航母盡量遠離敵方海岸。除為艦載戰斗機空中加油外,兼顧情監偵能力,計劃2019年首次上艦試飛,2026財年初步形成戰斗力。美軍每艘航母可搭載4~6架、最多12架MQ-25,加上維護和訓練需要,計劃一共采購56(每艘航母4架)~84架(每艘6架)。它還將與航母現有的彈射和著艦系統集成。通用原子公司在競標中落敗。

洛馬開始研制JASSM-XR

2018年9月10日,洛馬公司獲得價值5107萬美元的合同,研制JASSM-XR導彈。該導彈射程將超過1800千米,預計2023年8月31日完成。原有的JASSM裝一臺渦噴發動機,射程425千米,JASSME R型換裝一臺更省油的渦扇發動機和更大的油箱,射程增加到926千米。JASSM-XR型重約2400千克,長度超過6米,使用908千克半穿甲戰斗部。增程可能要安裝更大的油箱,同時改進慣導系統。它可能只能由轟炸機和F-15E攜帶,將取代現役的AGM-86D“戰斧”巡航導彈。增加射程將提升任務靈活性,增強載機生存力。導彈可打擊敵方更加縱深的目標,或利用增加的射程繞過敵方防空,從意想不到的方向攻擊。非隱身的載機也可以在敵防區外更遠的地方發射導彈。

SDB II炸彈開始作戰評估

繼2018年春成功完成開發試驗后,雷聲公司的GBU-53 SDB Ⅱ(小直徑炸彈)正式被命名為“暴風破壞者”,并從2018年夏季開始進入作戰評估階段。這一階段為期大約一年,將先由F-15E戰斗機投放。試驗完成后它將于2019年首先裝備美國空軍的F-15E,然后計劃2022年之前集成到F-35A戰斗機上。美國海軍則計劃將該炸彈先裝備F/A-18E/F戰斗機,然后是F-35C艦載戰斗機。此外,美國還于2017年批準向澳大利亞出售GBU-53。GBU-39 SDB(小直徑炸彈)是2005年裝備美軍的,能以4.5米至9米的精度擊中74千米外的目標,F-15E一次可攜帶12枚并可同時投放。SDB Ⅱ在晴朗天氣時可使用紅外或半主動激光導引頭持續跟蹤移動目標,在惡劣天氣或煙霧遮擋時則自動切換到毫米波導引頭。

圖22M3M準備試飛

2018年8月,圖22M3中程轟炸機的最新改進型M3M在喀山戈爾布諾夫飛機廠下線,即將開始試飛。該機的改進涉及安裝新導航和通信設備、瞄準系統、發動機控制系統,改進了電子戰系統。據稱更換了80%的航空電子設備,導航能力比上一代轟炸機高8倍,導彈瞄準精度高10倍,還增強了與2018年1月首飛的圖160M改進型轟炸機的通用性。M3M攜帶的Kh-32空地導彈射程595千米,速度馬赫數5,可裝備核彈頭。到2020年,俄將把100架圖22M3中的30架升級為M3M,2021年開始交付。也有消息說俄實際上只有67架圖22M3在役,其中機齡最長34年。不過要完成改裝現有轟炸機和生產未來遠程轟炸機的任務,喀山飛機廠還有待政府提供2.79億美元技術改造資金,以便在2025年完成生產線改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