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驗室績效管理信息化建設探索與應用
——基于煤制油化工行業視域進行分析

2018-11-25 12:30神華寧夏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煤制油化工質檢計量中心萬曉媛
辦公室業務 2018年24期
關鍵詞:煤制油班組車間

文/神華寧夏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煤制油化工質檢計量中心 萬曉媛

神華寧夏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煤制油化工板塊,目前已建成項目:25萬噸煤基甲醇項目、60萬噸煤基甲醇項目、20萬噸煤基二甲醚項目、6萬噸甲醇制聚甲醛項目、50萬噸煤基烯烴項目、50萬噸甲醇制烯烴項目、400萬噸煤炭間接液化項目、100萬噸雙烴項目。后續規劃項目:40萬億方煤制天然氣項目、精細化工項目及煤制油二期項目。占地面積約25平方千米。規劃總投資約:2600億元。各類化工產品年產量約1000萬噸,年外銷各類化工品約500萬噸。煤制油化工質檢計量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主要擔負煤制油化工園區原輔材料進廠、產成品出廠、生產中間控制、環保、計量檢定、檢尺及各裝置區安全分析等工作,涉及20類2000余項分析項目,日分析項目6000余個,年采樣量約120萬個,年出具分析化驗數據約350萬個。

一、績效管理模式

(一)績效管理的重要性。大型煤化工實驗室年分析數據量如此之大,如何有效開展績效管理,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精準高效完成年度分析任務,是績效管理的重點。當前煤化工行業迅速發展,熟練、專業的高技能煤化工人才成為煤化工企業發展、行業競爭的重點。神華寧夏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煤化工板塊經過13年的發展,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煤化工基地,經過長期穩定運行,人員從剛入職時的畢業大學生,逐步成長為獨擋一面的專業技能人才,如何有效提高人員認同感、生活幸福感,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石。如何管理好人員,其根本是如何運用有效的績效激勵手段,留住人才、發揮人才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所以有效的績效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二)績效管理理論及其發展趨勢??冃Ч芾硪辉~由研究者比爾和魯提出,他們將績效管理定義為“管理、度量、改進績效并增強發展的潛力”。一方面研究者認為績效管理是指“組織中的各級管理者用來確保下屬員工的工作行為和工作產出與組織的目標保持一致,通過不斷改善其工作績效,最終實現組織戰略的手段及過程”,強調績效管理是一種手段和過程,最終目標是實現組織戰略。另一方面,也可以認為績效管理是“對組織和員工行為與結果進行管理的一個系統,是充分發揮每個員工的潛力、提高其績效,并通過將員工的個人目標與企業戰略相結合以提高組織績效的一個過程”。

傳統的績效評價單方面強調目標的設置與分解,現在的績效管理趨勢不僅強調目標設置和分解,更強調從績效計劃、輔導到評價和激勵的全過程管理和監控,尤其要突現管理者的溝通、反饋、輔導和激勵的作用。其二,從結果導向到發展導向。傳統的績效管理或是僅僅關注工作任務和結果的完成水平,或是更多強調績效目標完成與薪酬激勵之間的關系;現在的績效管理趨勢除關注上述方面之外,更加關注員工的行為表現和投入程度,更加強調員工的個人成長和發展。

二、績效管理的現狀及分析

(一)現行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一是如何準確量化并核算各車間、班組、員工月度及年度工作。二是隨著原有項目投產、達產,新項目(煤制油、烯烴二分公司、零排放項目)開車、試車,績效管理工作如何解決人員緊缺及人均與勞動量不均衡現象。三是企業發展,企業工作目標逐年上漲與員工工作積極性逐年降低的矛盾日益顯現。四是管理人員忙閑不均,獎金分配吃大鍋飯,制約企業管理效能。

(二)績效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冃Ч芾砩婕捌髽I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管理層級多、涉及業務廣,為有效實現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及年度工作目標,制定各層級的目標任務,對應梳理響應的考核指標、考評標準,合理分解組織、個人指標,科學評定指標運行的效率都是績效管理成功與否的關鍵??冃Ч芾硇畔⒒潭炔桓?,將嚴重制約企業績效管理工作開展的有效性,進而影響對企業年度經營情況進行科學判斷。

三、績效管理信息化建設探索與應用

(一)績效管理信息化建設探索。從2013年以來,持續完善車間、班組及操作人員“目標、任務、效果”量化績效考核模式。針對中心分析工作項目多、種類雜(20類2000余項)、頻次高(每1小時一次,每2小時一次,每4小時一次)、任務量大(每天分析報出數據10000余個)的特點,以分析任務指標量化為起點,制定三級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借助GCP(原FPI)信息化平臺優勢,實現“目標、任務、效果”全量化、GCP平臺考核全覆蓋的績效管理目標。引入“工作量值”概念,創建“工作量值完成率”考核指標,準確核定分析人員、班組及各車間每日分析工作量。2016年隨著煤制油項目建設進入尾聲,為了更加準確核算中心各崗位工作量,中心成立工作量值測算小組,中心歷時3個月,投入近100人,全部為精通生產的技術員、各崗位技能操作能手,通過實際跟班,對120萬個采樣點的距離、采樣使用交通工具等進行采樣工時跟班;對2000余項分析項目從制樣、做樣、記錄填寫、數據報出等各個環節進行分析化驗工時跟班,匯總形成每個項目的分析化驗定額。經過5年的探索,中心借助目標傳導式績效管理信息平臺(以下簡稱GCP平臺),依托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簡稱LIMS),通過將各分析任務科學量化,實現不同車間、不同班組、每個分析化驗人員實際工作量通過LIMS和GCP平臺進行自動提取。創建“工作臺歷”模塊,將管理人員納入GCP(原FPI)平臺管理,通過“日寫實、周評價、月考核、年測評”四個模塊實現管理人員日常工作的量化并通過GCP平臺實現自動考核。將1-12月績效考核平均成績在年度測評中計入相應權重,年度各類評先選優依據年度考核得分進行推薦,實現優中選優。

(二)績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應用。構建“內部市場化運行體系”,真正實現“按勞分配”的薪酬分配機制。以“利潤”指標—車間“收入預算”指標—班組“工作量值”—個人“工作量值”。一級指標分解及運行。車間“收入預算”完成情況,實際以LIMS系統自動提取的各車間“工作量值”為準,100%兌現車間級獎金。二級指標的分解及運行。班組“工作量值”,實際以GCP系統自動提取的各班組員工“工作量值”之和為準,100%兌現班組級獎金。三級指標的分解及運行。崗位員工“工作量值”,實際以GCP系統自動提取的員工個人“工作量值”為準,100%兌現員工獎金。

(三)績效管理信息化建設取得的效果。一是通過信息化平臺數據關聯,分析化驗數據系統全程追溯,服務生產裝置穩定運行同時作為分析化驗人員薪酬分配的原始參數,全員相互監督的同時在車間、班組及員工之間開展勞動競賽,大大提升了一線員工比學趕幫超的工作勁頭。二是實現了“全人員、全目標、全任務、全效果、全獎金分配”的全量化績效理模式。三是精準工時測算助推生產改革、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四是一線員工自主計算經濟收入帳,自主選擇上班模式,大幅提升員工生活工作雙幸福指數。五是大幅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從被動接受工作轉為主動爭搶工作。

績效管理信息化之后,最大的變化就是員工收入從之前大家干多干少一個樣,到現在車間工作量值低,車間獎金收入少;員工加樣做得多,月度獎金收入高。人均差距最高達1500元/月。

四、結束語

實踐證明,績效管理信息化建設,確保企業穩定運行的同時提高了企業經營管理效果。經營管理成果用數據說話,薪酬發放用數據說話,員工幸福指數用數據說話,績效管理不再是束之高閣的口號,是真真實實看得見的成果。未來績效管理信息化建設可以依托“績效管理大數據”建設,為各類數據挖掘建立長效機制,為企業長遠運行提供績效信息參考。

猜你喜歡
煤制油班組車間
100MW光伏車間自動化改造方案設計
“黨員進班組”促進班組建設的探索和實踐
基于國家能源安全保障的煤制油發展研究
疫區日記:一個120急救班組的武漢12小時
“扶貧車間”拔窮根
夯實班組文化
再創一個大慶油田
A7_p69
焦慮的煤制油
油價下跌對煤制油的風險與機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