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林縣“渡河公”

2018-11-26 03:28韋東路
三月三 2018年4期
關鍵詞:上林縣渡河壯族

韋東路

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端午節,也是上林縣三里鎮一帶的“渡河公節”。這一天,在三里鎮匯水河畔,成千上萬的群眾自發在這里舉行“渡河公”放渡活動,把“渡河公”放到水里,讓它順水漂流而下,寄托人們思念祖先、普度生靈、保佑平安、免除災難的心愿,祈求未來風調雨順、富足安康。

上林縣“渡河公”是自明朝起就流傳于三里一帶的一種獨特的壯族民俗,源于一個美麗的傳說:在遠古的時候,九重天上的銀河突然決堤,天河之水淹沒了大地,只有一對金童玉女幸運地抱住一個大南瓜浮在水面得以幸存下來,人類也因此避免了滅頂之災。幸存的這兩個人就是人類的祖先。為了紀念這兩個祖先,從明朝開始,每年端午期間,上林縣三里一帶的姑娘們都聚集在一起,哼唱著山歌,制作“渡河公”。如今,“渡河公”這一具有豐富壯族文化內涵的民間傳統節俗,以其歷史悠久、寓意深刻、魅力無窮而遠近聞名,已經被列入了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別小看這憨態可掬、惹人喜愛的“渡河公”小布偶,它凝聚著民間手工藝人的心血,上林縣三里鎮城廂街70歲的民間老手藝人黃福蓮是做“渡河公”的高手,也是“渡河公”代表性傳承人之一。

黃福蓮自幼師從黃殿明師傅,學習源于明朝流傳的“渡河公”手工藝刺繡,2006年獲得“廣西二級民間工藝藝術師”稱號。她曾參加過廣西首屆民間工藝文化藝術節,現場競技表演手工藝刺繡“渡河公”,還參加了廣西民間文藝家協會舉辦的“廣西民間工藝作品展覽”,并現場制作“渡河公”。

“渡河公”是用彩布縫繡著明朝裝束的小人,小人懷里抱著一個裝有風干的艾草、白芷、蒼術等多種中草藥形似金黃色南瓜的布包,當地人管這些材料叫“香艾”。制作好的“渡河公”用紅、黃絲線掛在小孩的脖子上,垂到肚臍的位置。由于香艾有驅邪壓驚、鎮痛作用,可保佑孩童安康。

民間手工藝不僅僅是一項舊時匠人的謀生技藝,更承載著我們對過去生活的記憶。在這個速度與效益至上的年代,卻仍有人用一生的時間來做一件事。這些或從祖父輩或從父輩那里傳下來的老手藝,往往還帶著老一輩人質樸的生活哲理,他們守住的不僅是一門技藝,更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

原先的“渡河公”是個無臉、黑頭、無辮、四肢抱南瓜的“小布人”。數十年來,黃福蓮將不少現代元素加入到制作“渡河公”中,對其制作進行了創新——從過去的無臉到可愛的笑臉;從無辮到精巧的辮子;由一個小布人懷抱一個金黃色南瓜演變成兩個、三個或四個小布人合抱一個大南瓜;小布人大小不一,大如真人,小如拇指?!岸珊庸睗u漸成為人見人愛的旅游紀念品,成為吉祥、平安、健康、富貴的象征,不僅具有裝飾、饋贈、收藏價值,而且成為傳遞愛情、親情、友情的壯族文化使者。

2004年,“渡河公”第一次在中國一東盟博覽會期間展出,引起轟動,被自治區民族博物館收藏,廣西也開始有了“北有繡球,南有渡河公”之說。

2011年,黃福蓮應邀參加在上海舉辦的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暨民間手工藝展銷博覽會;2012年應邀參加在山東省棗莊市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2013年在中國東盟博覽會現場示范手工刺繡“渡河公”。

在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中國旅游日南寧主會場暨上林生態旅游養生節等活動中也常常見到“渡河公”的身影。

“渡河公”流傳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己成為上林縣古老而獨特的一種民俗文化。雖歷經400多年的歷史演變,仍然保持著壯族本土風俗的簡樸美,而這些得益于純樸的壯族人民一代又一代的保護和傳承。

數十年來,為傳承民族傳統工藝,黃福蓮不但將“渡河公”及其他民間傳統手工藝品技藝教會自家兒媳、孫女,也無償指導街坊和前來學藝的學徒們,同時還挖掘制作刺繡布鞋、壯繡嬰兒背篼等民間傳統手工藝品。

“渡河公”歷經400多年的發展演變和歷史歲月的洗禮,形成了自己獨有的包容性文化,造就了當地簡樸而又獨特的節日民俗文化。自古生活在此的壯鄉人民用他們的勇敢勤勞、開放包容精神,為渡河公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發展條件;風景如畫的旅游資源又為渡河公文化的傳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市場因素。近些年來,上林縣在本地民俗的基礎上,全力扶持、保護、開發“渡河公”,把它作為一種歷史文化民俗加以傳承、推介,打造“渡河公”品牌。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節日是一個了解民族文化的窗口,是一種文化記憶的表征和文化傳承的紐帶?!岸珊庸绷曀自仁巧狭秩镦倝炎迦罕娒磕甓宋缱园l組織的民間活動,到如今,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演變成了為紀念始祖“渡河公”而設置的一個有祈福消災儀式的傳統民族節日,游客們紛至沓來,成了上林乃至南寧的一大民俗活動。

“匯河石橋,水滿青青草,雨后晴空風景好。三里山奇人俏,岸邊煙起飄香,河公危坐船艙,艾葉南瓜燭亮,別時淚短情長!”作為“南寧后花園”的上林縣,山青、水秀、人美,“渡河公”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定會讓這里增添更亮麗的光彩。

猜你喜歡
上林縣渡河壯族
繪顏繪色
壯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眾猴渡河
“壯族三月三”來對山歌
善為『竹筏』巧『渡河』——談過渡在議論文中的運用
南寧市志辦到上林縣開展地方志業務指導
四渡河大橋:劃過天際的最美“彩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