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人論世在中學語文詩詞教學中的運用

2018-11-28 05:24
文學教育 2018年26期
關鍵詞:中學語文詩詞詩歌

劉 婷

一.“知人論世”的提出與內涵

“知人論世”最早見于《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泵献拥谋疽庠谟陉U發“尚友”之道,若“友”天下之善士還不滿足就要“尚友”古人。但對于古人僅僅“頌其詩,讀其書”是不夠的,還要“知其人”,“論其世”才能達到“尚友”的目的。這里的“人”朱熹認為當作如下解讀:“論其當世行事之跡也。言既觀其言,則不可以不知其為人之實,是以又考其行也?!睉斃斫鉃椤盀槿恕?。所謂“知人論世”便是要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和社會,才能了解作者其人,作者和作品都受時代和社會的影響。

在古詩詞教學中,“知人論世”的教學方法一直沿用至今,這是古詩詞的特點所決定的?!拔恼潞蠟闀r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通過了解詩詞的創作年代、題目內涵以及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身世經歷和思想感情,我們可以更好地賞析其作品。入選中學語文課本的古詩文,往往與作者的生活經歷及創作的時代背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在詩歌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推究作品背后作者創作作品時的世風、世情及作者的個人境遇等情況,才能真正領會作品深刻的內涵,進而準確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知人論世”作為一種批評方法,側重于“作者、作品”的考察?!爸苏撌馈钡乃悸肥鞘紫日撌酪灾鋺驯?,然后把握作品的底蘊,最后對語言表達的得失做出評價。

二.“知人論世”對中學詩詞教學的價值和意義

“知人論世”的詩歌鑒賞方法是我國傳統的文學理論批評方法。魯迅先生在他的《且介亭雜文二集》里對此有經典的闡述:“我總以為倘要論文,最好是顧及全篇,并且顧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態,這才較為確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說夢的?!彼戎该髁宋覀儗ξ谋狙芯坎蛔愕膯栴},也指出了“知人論世”的好處。我認為知人論世在詩歌鑒賞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有助于把握作品的思想內容

對學生來講,有些詩歌的思想內容本身就不好理解,如果教師不順勢引導,知人論世,學生很難想到其隱含的深意。比如姜夔的《楊州慢》,該詞通過揚州的今昔對比,將戰亂帶給民眾的黍離之悲抒發的淋漓盡致。語文教師在講解這首詩的過程中就要給學生導入一些背景知識,簡要介紹揚州之前的繁華以及由于國家戰亂帶來的衰敗,作者觸景生情,借古諷今。如果離開了國家戰亂這個大背景,僅僅讓學生讀出姜夔目見揚州的感受,這首詩歌的教學是不完整的。

學生在“知人論世”的方法指引下,可以更快速把握詩歌主題,從而為鑒賞詩歌的內容和寫法鋪平道路。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分別選取不同時期和不同際遇的典型作品,結合詩人的為人處世、理想抱負等進行分析,讓學生能從中感悟到“文如其人”的道理。比如李白、杜甫、蘇軾、李清照等詩詞大家,在其不同的人生階段、歷史階段、人生際遇中,會有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喜怒悲歡、不同的理想抱負等等。

(二)有助于明確作者的情感傾向

作者在創作詩歌的時候總是會把自己的情感傾向注入其中,即“詩言志”,但由于作者當時的時代背景和詩人個人性格的原因,很多作品不會直接抒發自己的情感,這就需要我們仔細推敲。陶淵明的《飲酒》雖簡單,但通篇沒有提到一點隱居之情,但為什么我們還是能窺探出他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因為學生之前有對陶淵明的認識,知道他是山水田園詩派的鼻祖,是“古今隱逸詩人之宗”,如此,作者的情感傾向就迎刃而解了。

(三)有助于我們理解詩歌的寫作手法

有的詩歌作品意旨深遠,作者往往采用多種寫作手法含蓄地表現自己內心的想法。有的通篇都是比興,這就需要我們知人論世來考究作者最初的意愿了。比如曹植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通過比興的方法,以豆自喻,表現了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殘酷斗爭和詩人自身處境艱難,沉郁憤激的感情,也說明了曹丕的狠毒狡猾以及曹植的聰明沉著。這里我們了解了當時的歷史背景,就可以推斷出作者運用比興的緣由。只要我們“知人論世”,就能揭開它的本體。

綜上所述,“知人論世”法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不僅是對于中學語文教材中的詩詞作品,即便是對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遇到的文學作品而言,“知人論世”法也一直彰顯其獨特的、深遠的無限魅力。

三.“知人論世”在中學語文詩詞教學中的運用

語文課中,詩詞教學占有很大的比重。入選語文教科書的詩詞大都文質兼美,既是語言訓練的好材料,也是對學生進行人文熏陶和精神教育的好載體?!爸苏撌馈笔窃娫~教學的一種方法,本文結合中學語文詩詞教學的實際,談談對“知人論世”方法運用的幾點認識。

(一)“知人論世”是詩詞教學中的一種基本方法

“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泵献舆@段話的原意雖是闡述交友的方法和道理的,但這里卻涉及了“人”(作者)、“世”(背景)、“書”(作品)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爸恕笔侵冈陂喿x作品時必須了解作者的身世經歷、性格志趣及創作動機等;“論世”是指聯系作者所生活的時代去考察作品的內容。

許多作品須與作者及作者所處的時代結合為一個整體,才會被參透和詮釋,我們在閱讀和批評文學作品時要想領其要旨、真正讀懂,就必須采用“知人論世”的方法。語文課中詩詞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習作家的語言和寫作技巧,還要學習作家的人品,深入挖掘主題,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知人論世”是詩詞教學中的一種基本方法。

(二)“知人論世”是深入理解詩歌的重要因素

“知人論世”作為一種傳統的文學批評方法,兩千多年來一直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直至今天的中學語文課堂,特別是古詩詞教學,它仍然是不可忽略的存在。這是由古詩詞自身的特點決定的。古代的文學作品往往追求含蓄、委婉,加上古人喜用互文、倒裝、用典等各種表現手法,使得文學作品不容易理解。所以,理解詩歌就必須了解作者的生平經歷和作品寫作的時代背景,這樣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場上,與作者為友,體驗作者的思想感情,準確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正確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

“知人論世”是深入理解詩歌的重要方法。我們常說詩如其人,讀詩如讀人。從詩人的人生經歷和當時的寫作背景反觀詩歌,也能讀到許多文字之外的內容。例如讀杜子美的詩,介紹杜甫顛沛流離,窮困潦倒的艱難生活,讓學生能更真切地體會“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的羈旅之苦;讀柳三變,柳永屢試不中,仕途坎坷,被宋仁宗以“且去填詞”四個字打發了一輩子的人生遭際,讓學生更能讀懂“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里的滿腹惆悵;讀易安居士,李清照遭遇國家之變,喪偶前后的人生對比,讓學生更能對“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中蘊含的無限愁情產生情感共鳴。

可見,“知人論世”是解讀文本的有效且重要的因素,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若能讓學生學會“知人論世”,將有助于學生把握文本思路,領會作者的感情,激發學生深入探討主題思想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三)“知人論世”法的運用誤區

1.過多過細介紹作者,不懂取舍。比如有的老師在講曹操的《短歌行》時,講課之前,完全棄文本于不顧,先大談特談曹操作為政治家、軍事家的形象,接著洋洋灑灑介紹曹操作為文學家的形象,從詩歌內容講到作品風格,從個人創作講到建安文學,過多地涉及其他領域,喧賓奪主,從而沖淡了文本的價值。筆者認為,在學習曹操的《短歌行》時,“知人論世”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首先要對教學目標有明確的定位,切不可把語文課變成歷史課。況且一節課時間有限,如果要詳細介紹作者曹操,恐怕一節課都講不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選取跟文本有關的部分,有針對性地介紹,如果學生有興趣,可以鼓勵他們課外進行拓展學習。

2.“知人論世”運用目的不明確。毋庸置疑,每首詩歌與詩人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但并不代表在欣賞解讀任何一首詩歌都得做到“知人論世”?!爸苏撌馈钡母灸康木褪菫榱俗x懂作品,而不只是一種形式。立足詩歌文本本身,從語言文字出發是解讀詩歌的根本,而“知人論世”起到幫助理解詩歌的作用。因此不能機械地套用“知人論世”,也不能矯枉過正忽視“知人論世”。中學語文教師要對“知人論世”法科學合理地運用。讓其優勢得以發揮,增加學生“知其人、明其事、體其情、悟其理”的探究興趣。

本論文試從“知人論世”的提出與內涵、知人論世”對中學詩詞教學的價值和意義以及“知人論世”在中學語文詩詞教學中的運用三方面進行初淺的探討。進而得出結論:“知人論世”是中學語文詩歌教學的重要方法。當然,“知人論世”要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決定,在詩歌教學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與其他教學方法進行綜合運用,取長補短,各盡所能,共同推動和豐富中學語文詩歌教學的發展與進步。使詩歌教學更加科學、更加有效地觸摸到作品的本質與精髓。

猜你喜歡
中學語文詩詞詩歌
詩歌不除外
紀錄片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關注詩詞
關注詩詞
走出經驗主義、拿來主義迷津——蘇寧峰《表現論視野下中學語文的批判性解讀》序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蘇并繁榮
關注詩詞
走出經驗主義、拿來主義迷津——蘇寧峰《表現論視野下中學語文的批判性解讀》序
淺析中學語文的教學方法
詩歌島·八面來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