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自貿區建設對大學生教育的影響

2018-11-28 11:33李湘婷張開帝弓文涵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8年12期
關鍵詞:大學生教育發展路徑

李湘婷 張開帝 弓文涵

內容摘要:海南自貿區的建設與推進,是中國決心在更大范圍內,對地區領域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要體現,也以實踐的方式向社會各個領域展示我國對外開放的大門永不關閉,表明了中國對外開放仍舊按照自主設計的節奏在勇往前行。本文首先分析了海南自貿區建設對大學生教育造成的影響,接著重點探討了自貿區建設對學生教育的發展路徑,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海南自貿區 大學生教育 發展路徑

海南自貿區的建設,不僅改變了海南自身的命運,而且對于中國未來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這是國家的一項戰略性措施,也是新時期中國著眼于國際發展所做出的重大決策。尤其是對于當代的大學生教育而言,將自貿區建設同課程體系結合在一起,能夠確保學生知識與能力的逐步提升,進而營造出有利于協同創新和解決國家重大需求的生態機制。

一.海南自貿區建設對大學生教育的影響

(一)創辦國際化的學校,鼓勵高校逐漸參與到國家化的行列中

海南自貿區在建設完成之后,進一步擴大了對外開放的力度,作為一個開放性的平臺,對于大學生教育也有著積極的作用。自貿區的建設讓部分國際企業和資本更加貼近于海南,尤其是當地的高校,則更容易和一些國際人才、國際企業相互合作,利用自貿區的優勢,引進一些先進的國際技術,提升高校在其中的地位。作為自由貿易區,非常有必要在各個領域提高探索開放的力度,要增強高校的教育質量,就需要提高學校在當地的市場競爭力,為內地的學生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推動高?,F代化教學制度的全面發展。此外,海南自貿區也應該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優勢點,突破教育開放的諸多限制,在中外合作的模式中辦理分校模式,這是對教育改革的一項重大突破,也能加強我國高等教育融入國際教育的競爭力度。

(二)轉變高校教育中邊緣化的地位,緩解學生就業難、壓力大等問題

根據海南貿易區建設,能夠吸引到更多海外學生就讀當地的高校,也能促進海南高校學生的國際化發展。地方高校大學生教育模式中,應該保障教育教學方式具有一定的預見性,主動的去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形式,在滿足時代要求發展的基礎上,實現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因此,在大學生的教育中,必須結合區域經濟的發展趨勢,采取人才培養和技術輸送的方式,適當的轉變高校教育中邊緣化的地位,緩解學生就業難、壓力大等問題。除此之外,海南貿易區還會與不同類別的高校開展合作,引導試驗區和區內的企業接收校內實習生,進而讓學生在畢業之后有更大的概率直接到貿易試驗區工作。

二.海南自貿區建設對大學生教育的發展路徑

海南自貿區的建設,對大學生教育會產生多方面的積極影響。因此,需要對此形成深入認識,將大學生教育與自貿區建設有機結合,推動教育和經濟的共同發展。

(一)將自貿區建設同課程體系結合在一起,確保學生知識與能力的提升

從一個大局觀來看,海南島位于東亞和東南亞的中心位置上,依靠著國際航運中的主航道,成為了泛南海合作的中心點。在我國經濟轉型的關鍵階段,海南自貿區的建設,不僅推動了我國產業的加快升級,對于大學生的教育也具有積極的作用。教師將自貿區的相關知識同課程體系結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應用能力。為了滿足自貿區對于金融服務和文化貿易等行業中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當地高校就可以根據專業發展的特點,改革課程體系,以專業實踐為基礎,將跨文化的商務溝通和語言交際看作為核心點。通過對課程的整合,這樣也能形成一個比較清晰的脈絡,確保學生專業能力的逐步提升。

例如,海南某高校在大學生教育的模式設置工作中,首先是在課程設計的基礎上,制定了符合區域經濟的發展模式,根據學生自身需求確定了專業化的人才培養目標。高校首先通過市場調研的方式,來確定了人才的培養目標,將真正的教育觀念和教育大綱都融入到人才培養上,真正的以學生為主體。而在此目標下,才來確定課程內容,根據學習情況,進行實時的觀察和分析。最后,在大學生教育的過程中,學校應該以專業實踐+文化交流的方式,并在教材的基礎上,圍繞教學模式進行適當的優化和改革。

(二)搭建一個科學化的合作平臺,在特色專業實驗室建設上加大投入力度

在自貿區建設完成之后,就需要利用高校和社會這兩種資源,將生產實踐和教育進行有機結合,培養適合企業生產、管理和服務等工作需求的綜合性人才,這也正是實踐+溝通人才培養模式的設計需求。因此,在研究方式上,可以將市場和社會需求看作是主向導,高校就要加強創新性的研究,努力將成果轉化成為實際的效果,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質量上的支持。同時,高校還要以服務需求為導向,通過訂單式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大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的實踐場地。

同時,高校還要結合行業的特點,進一步增強實踐教學的比重,改善教學的環境,增強學生實訓基地的綜合性。這就需要結合海南貿易區對于金融、管理和貿易等服務行業人才的需求,在實訓基地上持續的加大投入力度,學生也可以充分的利用課外實踐,在實驗中心進行相應的模擬操作,通過自主性的學習,能夠取得一個良好的學習效果,進而彌補實踐經驗中的缺陷。這種全新的信息化學習模式,能夠緩解學生被動式的學習狀態,對于學習效果的提升具有極大的正面效果。信息化平臺的建設,順應了海南自貿區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的基本方向,也融合了企業和高校的資源優勢,培養出更多高端商務的金融人才,為自貿區的建設和海南產業轉型提供了人才上的支持。

(三)建設高層次的教學團隊,創新教學管理方式

師資建設是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因此,加強高層次人才的引進是大學生培養模式改革得以順利進行的有效保障。當自貿區在建設完成之后,地方高校就可以聘請一些企業高管來高校進行演講,同時,還可以健全海外教師培訓機制,給予教師更廣闊的學習空間。通過學習國外優秀的課程開發和教學模式,就能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質量,進而促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完善教學過程中的監督和管理機制,從課程設計、教學任務的分配到教學業績的考核等都要進行一個綜合化的分析,這樣才有助于大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高校也要做好“走出去”的辦學工作,可以實行教育互通互聯工作,保障教育合作的渠道暢通,實現區域內雙邊或多邊的相互關聯。各個高校也可以開設一些海南自貿試驗區需要的專業學科,讓高校通過專業改造就能培養試驗區需要的各種人才,促進學科建設的國際化。例如,海南自貿區需要規劃建設、航運物流、國際貿易以及巷口管理等服務型的高端專業實用人才,從當前的形式來看這些人才雖然可以從外部引進的方式進行培養,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還是應該將重點放置在高校的人才培養中。鼓勵高校進行強強聯合,積極推進貿易區和不同類別的學校開展合作,讓學生在畢業之后有更大的概率直接到貿易區進行工作。

結束語:海南貿易區的建設對于當地的大學生教育而言,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前有未有的挑戰,高校通過專業實踐+文化交流的人才培養方式,能夠實現高校人才培養和區域經濟需求的有效銜接。在貿易區建設的過程中,也要充分的意識到,教育投資對于海南貿易區今后的發展的意義,積極制定海南貿易區建設計劃與發展模式,以期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楊留華.基于自貿區建設對中國國際貿易的影響分析——以上海自貿區為例[J].經貿實踐,2017(22).

[2]田惠敏,熊超,田天.自貿區建設的戰略意義及其發展趨勢研究[J].中國市場, 2015(48):111-116.

[3]李鵬凱.天津自貿區建設對京津冀協調發展的影響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 2016.

[4]王昆.基于自貿區建設的高職教育人才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8(1).

(作者單位:三亞學院)

猜你喜歡
大學生教育發展路徑
論“中國夢”引領下的高校傳統文化教育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模式構建
探析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面臨的挑戰
當代大學生國防教育面臨困境與突圍路徑
“互聯網+農業”信息化發展路徑探討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現代物流業發展路徑研究
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角下的大學生友善教育
由幼兒斷乳引發的對大學生柔性管理的思考
民間藝術作品著作權保護的困境與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