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破壞問題及其深度治理研究之一

2018-11-28 11:24戴慧英
人力資源管理 2018年10期
關鍵詞:自然生態祁連山甘肅

項目基金:本文系2018年甘肅省委黨校校級課題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問題直接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和邊疆建設問題, 同時也涉及到“一帶一路”的戰略選擇。祁連山既是我國西北地區非常重要的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也是甘肅及至西北地區最為關鍵的生態保護區,更是西北地區的重要生態屏障。甘肅祁連山自然保護區處于祁連山北坡,是河西走廊內陸河流域的發源地,也是整個河西走廊地區人民生存繁衍的生命線,因此保護好祁連山的自然生態環境,對于整個國家及至西北地區的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關鍵詞:甘肅 祁連山 自然生態 保護治理

一、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破壞問題及原因

(一)發展觀念落后

在甘肅經濟社會發展中,有些領導長期以來一直存在“山高皇帝遠”念頭,特別是前些年,在發展意識中就沒有環保的概念,更沒有污染防治理的想法,只要GDP上去了,其它一切都是閑的,只要經經濟發展了,個人有可能還會得到賞識或升遷。對于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片面的理解,對于中央的決議可以換位執行,也可以不執行,或明執行暗抵觸,說一套做的另一套,沒有深刻認識到生態脆弱地帶破壞后的嚴重后果,更沒有充分認識和領會黨中央決策的意義,甚至與中央的精神唱反調。他們既缺乏環境保護意識,也缺乏造福子孫后代的責任意識,更沒有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長遠意識,缺乏科學思維和戰略眼光,只顧眼前,頂著當地,忽視長遠,忽視全局,無視黨紀國法,肆意妄為。當然,甘肅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環境破壞問題,既有觀念、管理上的問題,也有行政體制和部門利益的相互制約,但是追究根源還是領導作風問題,是思想出了問題,不但認識錯誤、思路有偏差、小算盤作祟,而且既不擔當也不作為,甚至胡作為、亂作為,在對待上級的檢查時?;^、搞蒙哄欺騙,而在對待中央決策部署時,搞變通、搞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落實一下,對自己不利的一拖再拖。

(二)作風拖沓

前些年,從甘肅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環境問題中,可以看到,甘肅的某些管理層,確實有辦事拖沓、作風渙散、不思進取、落后守舊的問題??梢哉f上上下下普遍存在著思想落后、觀念陳舊、宗旨意識淡薄、理想信念不堅定的問題,如在不少官員中,至今還存在著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思維方式,有深厚“等、靠、要”的思想。還有不少黨員干部黨性觀念淡薄、價值觀錯位、理想信念動搖,有當和尚撞鐘的思想;還有部分黨員干部做事極其不認真,極度自私,每接一項工作都要先為自己考慮,只替自己做打算,看看自己能在其中占什么好處,掂量掂量自己的能撈取什么油水,然后再考慮工作。如2015年9月,原環境保護部和國家林業局對甘肅省林業廳、張掖市政府進行公開約談,可是根本沒被重視,省市縣三級政府并沒有認認真真抓落實。對于約談中提到嚴肅的環境保護問題全部當做耳旁風,一陣風刮過后,照樣我行我素,你說你的,我做我的。如到2016年底,仍有72處生產設施未按要求清理到位,對于已經要求整治的生態修復工程,采取拖延戰術,工作進展十分緩慢。

(三)欺、瞞、哄、騙,膽大妄為

2016年5月,甘肅省曾經對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環境破壞問題,組織人員進行整治督查,從中并未查處大的違規事件,也沒有什么破壞環境的典型案件,督查之后草草寫了個報告就不了了之,這些政府部門的行政官員就是這么對待嚴肅認真的環保工作的,可見其“拖”的功夫有多深。而當時甘肅省政府明確將馬營溝煤礦下泉溝礦井列入關閉退出名單,但省安監局卻批復其復工,這樣的膽大妄為就是能瞞則瞞,瞞不了就干。而當時的張掖市委領導則更離譜,他們不僅認為甘肅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環境破壞問題不是市委研究的主要問題,市委也沒有召集會議專門進行研究,這就是故意推脫。在省上環保條例《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中規定:禁止進行狩獵、墾荒、燒荒等三類活動。而國家規定是“禁止在自然保護區內進行砍伐、放牧、狩獵、捕撈、采藥、開墾、燒荒、開礦、采石、挖沙”等10類活動,這種地方法規的有意縮減就是故意欺騙,他們把已經得到治理的、發生較少的事項寫上,而對近年來發生率較高的大規模破壞如開礦、采石、開墾等有意回避,這種不作為或亂作為是為了地方利益或自己的私利而搞文字游戲。從調查發現的問題看,2013—2016年間,省上對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環境破壞問題沒有任何處罰或問責,那些擔任專職責任整改的林業局、國土局、環保局和水利局等,他們為此僅僅是開開會,發發文了事,而匯報上級部門的也只是輕描淡寫、寥寥幾句避重就輕的華麗詞語,這就是他們的抓落實,其實就是名符其實的怠工。而且張掖市的約談整改更是離譜,把31個破壞生態的項目沒有納入治理整頓范圍,將52個違法違規探礦中挑出的31個項目,僅僅采取初步凍結的辦法,既沒有重新探采的檢查監督措施,更沒有制定一定的保障辦法,這種不作為可以認作是公開的偷懶行為。更為嚴重的是,2014年10月,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劃界被國務院批復后,省國土資源廳仍然違規變更審批了14宗礦權,這種行為可以說是頂風作案。

(四)對問題敷衍塞責

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環境破壞問題不是近期才發生的,而是持續了較長的時間,可以說矛盾相當尖銳,問題相當嚴重。為此,習總書記多次做出批示,要求甘肅抓緊整改,但是由于當時主政的省委書記王三運,他對中央的指示精神只是表面應付,僅僅做了一些輕微的表皮的工作,如發發文、開開會等,而且這些還是在中央有關部門的督促下進行的,情況并沒有明顯的好轉,環境治理也沒有多大的改善,原省委領導僅僅以問題積累太久來敷衍。但是,在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環境破壞問題上,許多黨政部門沒有盡職盡責,沒有遵守組織紀律和原則,突破了政策法律的底線,也越過了自己的職權界限,為不法分子和違法商人大開綠燈,使其一路通行,暢通無阻。這些既無組織紀律也無辦事用權原則的庸官在破壞生態環境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甘肅的政治生態環境如此惡劣,怎能把一個落后的省份搞上去,無不令人痛心疾首。

二、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治理的對策建議

(一)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的環境保護問題關系到甘青兩省生命線——水源問題,不論任何地方,人類的生存都要受到水的惠顧,水是藍色星球的生命之源,也是人類生存繁衍和發展的最基本要素,在自然界中如果沒有水就不可能有發展,也不可能有持續發展。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因為有祁連山地區的降水、冰川融水所賜,這些大大小小的河流、山泉滋潤著當地的森林草地的生長,也孕育著千千萬萬的生物繁衍。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安危不僅關系到甘肅河西走廊的發展,而且也關系到青海沿山地區牧民的生存,更關系到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的繁榮發展,因此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這些綠色的“天然水庫”成了甘、青、內三省區的生命線,這些內陸河水系,如內陸河流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托勒河等河流的保護,倍受黨中央和全國人民的關注。

(二)必須盡快轉變經濟發展理念,改變經濟發展方式

由于長期處在內陸不發達地區,文化科技教育也不發達,甘肅人的經濟發展觀念相當落后,各項經濟指標也長期處于全國各省區的末尾。更為落后的的是甘肅省的發展觀念老是抱著“先污染,后治理”的誤區,就是省內經濟學家也較長時間都在大談“不要先管污染的事情,憨緊發展都遲了”的老調,因此甘肅人必須要盡快改變發展觀念,堅決拋棄“人定勝天”的陳舊觀念,要牢固樹立“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新型觀念,樹立生態環保就是生產力的意識,在企業經營中按照“零排放”的原則,處理好廢棄物和發展中的垃圾,利用當代新科技提高資源的重復利用效率,全面實施“天保工程”,因為這一工程不僅僅是生態工程,而且是甘肅的金山銀山工程。

(三)盡快實施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補償制度

由于西部地區的資源和能源開發向全國輸送,得利最多的是東部地區,而西部開發造成的環境污染、水源的破壞和地表植被的毀壞,空氣質量變差都是東部地區不可想象的。在一個國家內,江河的上游的森林水草保護、禁止開發可以為中下游地區提供較好的發展資源或基礎環境,因此東部地區或黃河、長江的下游發達地區,都應該從當地的稅收中提出一定的補償資金給予上游保護地區進行補償。而身處主要保護區的甘肅省,也應該積極行動,盡快建立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補償制度,如退耕還林補償制度、生態修復補償制度、林草地還原補償制度、水源地保護補償制度、自然保護區毗連區保護補償制度等等。對于因強制禁止開發而受到損失的當地居民、企業、個體戶、地方單位或部門等都應該進行補償,當然補償的范圍和金額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使當地的企事業單位環境保護經費充足,使農牧民不會因為生態保護而使利益受到重大的損失,也使當地居民從自然保護中受益,得到一定的好處,從而逐漸減少當地居民、企事業單位對自然資源的依賴,從而增強他們保護自然環境的信心。

作者簡介:戴慧英(1964-),女,中共甘肅省委黨校圖書館副研究館員。

猜你喜歡
自然生態祁連山甘肅
甘肅:“三年行動”超進度
致敬甘肅
祁連山下
Application of Classroom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第17站甘肅
濱水景觀在城市生活中的應用
科馬克?麥卡錫西部小說的生態批評解讀
從生態主義角度解讀安·貝蒂的《一輛老式雷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