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之家國情懷的培養

2018-11-30 02:04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蔣王中學任雪梅王春玉
中學政史地 2018年12期
關鍵詞:愛國愛國主義理性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蔣王中學 任雪梅 王春玉

歷史課程標準把“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定為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中的家國情懷是學習和探究歷史應具有的社會責任與人文追求,培養愛國情操是其主基調。如何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給我們的學校教育尤其是歷史學科教育提出了迫切要解決的課題。

一、愛國與理性在一起才更配

歷史課堂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可以說是比比皆是。古代中國,面對異族入侵,涌現出岳飛、文天祥、鄭成功等英雄人物,留下可歌可泣的愛國故事。近代中國,面對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民族危機,愛國主義的精神日益增強,“救亡圖存”之聲成為時代的最強音。從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到秋瑾的“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皆是愛國主義與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

愛國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但什么是愛國?愛國是一種樸素的情感,從來不需要刻意提起、煽情渲染,但總是不時油然浮現。愛國不是喊口號,愛國需要激情,但更需要理性。理性來自明辨,篤行方能永恒。一旦脫離了理性,容易成為許多不法分子或是某些國外勢力煽動鬧事的棋子。我們不能以愛國為借口做一些對祖國有害而無利的事,更不能以愛的名義傷害。

理性的愛國主義是指在求真求實的基礎上,理性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不盲從,不跟風,以維護國家利益為先,以保證經濟社會的平穩較快發展為要旨。

二、依托歷史教學,伸張理性愛國

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如何實施理性的愛國主義教育?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整合教學內容,培養理性愛國觀。

歷史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愛國主義教育內容也是豐富多彩的,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我們可以適當拓展教學內容,讓學生盡量認識更全面的歷史,從而培養多角度地全面思考問題的理性觀念。例如,對于近代的國恥教育,歷史教學不應只停留在揭露列強侵略給中國造成的災難和喪權辱國條約的簽訂上。教學鴉片戰爭時,教師可以介紹戰爭結束后簽訂的《南京條約》,除了強調它對中國造成的危害,還應讓學生知道《南京條約》的另一名稱——“萬年和約”。當時舉國上下很多人并沒有太多恥辱的感覺,參與簽訂《南京條約》的清朝大員耆英、伊里布等人甚至認為協定關稅既可以提高政府的收入,又可以防止以前的海關人員利用稅率的不穩定中飽私囊,他們覺得是為國家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同時,還要讓學生知道這么一個事實:落后是近代國恥出現的重要原因。

2.創新教學模式,培養理性愛國觀。

要想理性地評價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決不能靠教師的簡單陳述,而必須要有思維的考量,觀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這樣才能培養理性愛國的意識。這就需要改變教學行為,創新教學模式,變被動說教為主動獲得。例如,在講到義和團運動中義和團破壞教堂、外國使館,破壞鐵路、電線時,我不會簡單地陳述義和團運動的狹隘性,而是引用托克維爾的一段話:有一種愛國心,主要來自那種將一個人的內心和他出生的地方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情感。這種本能的情感夾雜著對傳統習俗的愛好……他們喜歡在祖國享受的安寧和養成的穩定習慣……還有一種更理智的愛國心……這種愛國心來源于理性。它借助法律而發展……一個人能夠領悟國家富強對個人福利的影響,知道法律可以幫助他實現這一福利,他關心國家的繁榮,首先因為國家繁榮于己有利,其次因為自己能對國家繁榮有所貢獻。結合這段話我會提出這樣幾個問題:義和團運動是不是愛國行為?是哪類人群的愛國?你如何理解“這種本能的情感夾雜著對傳統習俗的愛好”的深層意涵?義和團運動為什么不是另一種形式的愛國?違背了材料中的哪些觀點?你個人更愿意接受和實踐哪種愛國心?然后讓學生暢所欲言。

3.倡導獨立思維,培養理性愛國觀。

倡導理性與人性的愛國思想和情感是培養理性愛國觀的重要內容之一。一個民族、國家的民眾,如果缺乏獨立思考的自由和能力,失去理性甚至泯滅人性,那將不只是其自身的悲哀,而且將是整個人類的悲哀與災難。教育,特別是歷史教育,不能忽視以人為本的教育觀,不能忽視培養學生獨立地、理性地思考的意識和能力。因此,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應建立在人文主義精神、科學態度、民主和法制觀念的培養上,這樣,我們才有可能正確把握愛國的方向。

猜你喜歡
愛國愛國主義理性
3~6歲幼兒愛國主義教育實施路徑研究
“雙減”的路向反思與理性審視
加強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創新策略
感愛國事,承愛國志
愛國學·曬佳作
人人都能成為死理性派
愛國學·曬佳作
對體能訓練認識的理性回歸
詩歌愛國主義傳統的當代性和詩人寫作
血性理性 鏗鏘交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