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高電視民生新聞的可視性

2018-11-30 02:29崔勝和
活力 2018年14期
關鍵詞:可視性提高方法電視新聞

崔勝和

[關鍵詞]電視新聞;可視性;提高方法

近年來。由于新媒體的日益發展,一些虛假信息的肆意傳播對正常的民生新聞的公信力造成了影響,嚴重影響了新聞媒體的影響力和公信力。主流媒體要保證內容的真實性,必須要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實際,要提升新聞的可受力和感染力,本文以電視民生新聞為例,探討提高民生新聞可視性的一些方法。

一、稿件要寫得豐富一些。尤其要重視同期聲的作用

電視民生新聞是以電視作為載體的,但是從采訪的形式上,傳統的民生新聞創作基本上采用的是文字思維,一般情況下記者到現場采訪拍攝,然后先寫出新聞稿,再回到編輯機前進行剪輯制作。這種創作是在“文字”的概念引導下進行的。因此,電視民生新聞的第一步要成型的是稿件。

同期聲指的就是在進行電視畫面拍攝的過程中。在磁帶上記錄和拍攝現場的畫面有關的人以及事物相關的聲音。在電視民生新聞里,同期聲起到兩個作用,一個是功能,一個是色彩。如果一篇電視民生新聞只有畫外,沒有同期聲,真實性和可信度就會大大降低,看起來也會非?;逎?,就像一篇枯燥無味的敘事。如果是正面報道。沒有同期聲的稿件就會極其平淡,毫無感染力,觀眾看完也沒有任何印象;如果是監督類報道,沒同期聲。記者的調查自然就失去了支撐和證據。新聞報道的現場感就會下降,節目的形式就過于單一,對于觀眾的吸引力肯定會下降。不管是相關新聞工作者還是研究人員都應該積極重視同期聲在電視新聞節目中的運用,不斷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的質量。

好的同期聲要有色彩,要吸引人。在一些采訪里,一些記者往往陷入一個誤區,就是為了節省時間,喜歡教當事人說同期聲,尤其是在一些正面報道里,甚至有的政府部門的官員是看著放在攝像機后面的文字稿說同期的?!敖掏诼暋钡呢撁孀饔檬秋@而易見的,這類同期聲無論是在功能還是色彩上,都對片子造成了傷害。因為這類同期聲地呈現出來,特征就是當事人的目光呆滯,表情刻板,語氣類似小學生讀課文,這類同期聲呈現出來,也屬于不客觀的一種表現形式,極大地影響了媒體的公信力。要想讓采訪對象說出好的同期聲,是對記者溝通功能的一項重要要求,那就是一定要和采訪對象“嘮嗑”,身段要放低。要讓對象信任你,有樂于表達的意愿。

二、要讓新聞盡量呈現真實,一定要多用現場

這里所說的現場為兩種,一是記者在報道現場的出鏡,二是攝像記者拍攝到的事件現場過程。最好的新聞在現場,任何畫外音都是對事件的補充說明而已,要盡量地讓觀眾感受到現場。突發類報道如此,事件類和監督類報道也不例外。

在新聞現場,記者邊觀察邊進行報道,能夠真切地把觀眾帶入現場,把事件的發展過程生動形象地呈現給觀眾,使觀眾強烈地感受到身臨其境的參與感,從而拉近記者與觀眾之間的距離。通過記者的現場。當觀眾看到是記者親自介紹的時候,就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就會給新聞帶來代入感。從而提高新聞給人的真實性。

除了出現場以外,還要利用好拍攝到的事件現場,這一點往往也容易被編導忽略。如果在一篇報道里,能實時地用好拍攝到的現場,片子的節奏感就會提升。一件能吸引人的新聞作品,不單單是“畫外+同期”,應該是“畫外+同期+現場”。真實的新聞里。被原生態記錄下來的東西最真實,比如紀錄片,就很少呈現出第三方的參與。在片子里,如果能用紀錄片創作中的“畫面思維”打破傳統民生新聞的“文字思維”,盡量給民生新聞以紀錄片的畫感,真實性自然就提升了。將紀錄片新聞化,比較成功的例子就是央視的“新春走基層”,央視的走基層在畫面上強調美感、真實地呈現現場,記者很少親自去干預采訪對象的行為和活動,攝像畫面多特寫,多跟拍,將新聞做得真實而好看。成功之處就是片子里對現場的大量使用。比如《走基層——長沙城管朝陽中隊蹲點日記“城管來了”》,記者完整地記錄了城管人員一天的執法過程,尤其是城管人員和商販的溝通過程,有的商販們對城管理解,有的商販則對城管理解但是不想配合城管的工作,通過大量現場將彼此之間的矛盾和糾結呈現得淋漓盡致,這種呈現方式就比僅僅采訪城管和商販的同期要真實得多,也更加有說服力,這種以現場場景式的呈現讓人們對城管的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多了更多理解。

現場如此重要,但是在實際的新聞制作過程中。很多編導卻經常忽略這點,沒有很好地利用現場,而是把好的現場當作空畫面用了,這就非??上Я?。比如一些記者在編輯消防部門提供的救援素材時。也經常只是寫一段畫外,把救援過程大概地交代明白,就把片子編完了,這就是對救援現場的浪費,如果能在避免血腥的情況下,把消防官兵的救援過程截取出來幾段,就會真正地展現救援過程的不容易。

三、細節是民生新聞報道中的點睛之筆

好新聞要有細節。做新聞,不能一味地概括,一味地概括,是出不了好新聞的。新聞里的細節,可以兩方面考慮,一是寫稿子要細致,要抽絲剝繭。第二個就是采訪時,一定要注意你拍攝到的事物,替觀眾把細節挖掘到了,稿子就有內容了,片子就好看。作為電視新聞的記者,把握細節就是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比如《新聞夜航》曾經有一個替農民工討薪的報道。記者在農民工的工棚里采訪時,偶然發現暖氣片擺著礦泉水,于是就問農民工,你們還買礦泉水喝嗎?農民工直接走到暖氣片前,拿著礦泉水說,這不是瓶裝水。你看看啊,里面的水有多有少,都是我們灌在里面的。這種對細節的把握,馬上就讓報道有了力量。

習近平同志指出,隨著形勢發展,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創新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態、體制、機制,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因此,作為新聞工作者,一定要掌握好能有效地傳播新聞的方法,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

猜你喜歡
可視性提高方法電視新聞
從功能語用角度解析電視新聞采訪的提問策略
壯語電視新聞制作創新探析
論有效提高初三數學教學質量的方法
學院應重視學生日常應用文寫作能力
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談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美術欣賞能力
試論電視新聞的娛樂化現象
營造互動學習氛圍,提高英語課堂效率
How Cats See The World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