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公共行政語言研究
——基于語言腐敗及其治理的國際比較

2018-12-06 15:32曹劍鋒
經濟研究導刊 2018年24期
關鍵詞:公共行政倫理民主

曹劍鋒

(宿遷學院 法政學院,江蘇 宿遷 223800)

引言

“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改革開放發展到新的歷史階段后,為推動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而提出的國際區域合作新模式,自2013年提出以來,已歷經概念提出、倡議論證、頂層設計和合作框架搭建四個階段[1]。近年來,我國公共行政機構全力推動該倡議進程,致力于打造一個和諧穩定、公平開放的環境。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由于文化差異、政治語言環境與法治環境的不同,各國公共行政語言上的博弈更復雜多元。從國際比較來看,我國公共行政語言是否形成該有的話語權,與其他國家相比的優勢和差距所在,其產生的“語言腐敗”問題能否得到治理,對于保證“一帶一路”背景下公共行政語言的政治清明具有重要意義。誠然,這里的語言區別于我們日常溝通所用語言,而是指行政語言,它主導行政的溝通,因此明確行政語言的界定并探索其在行政溝通中的運用是非常有必要的[2]。

公共行政語言的概念最早來自法默爾的《公共行政的語言》[3],作者認為,在現代主義視角中,公共行政亦可為一種技術、企業、科學或一種闡釋;而以后現代主義的視角來看,所有的意義都遭到解構,甚至瓦解,行政為反行政所取代。所謂公共行政語言中的“語言”不只是思維認知的交流工具,它是構成我們世界觀的直覺、觀念、方法、假設和欲望的制造廠,可以說是語言構建了我們[3]。

一、“一帶一路”背景下公共行政語言的現狀及國際比較

(一)公共行政語言的現狀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獲得了國內外的廣泛響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向海外,他們帶去先進的技術,合作共贏的理念與行動,在這種背景下對公共行政語言的關注更是不容忽視?,F中國已步入轉型期,并將和平發展視作未來相當長時期內的戰略路徑,從而能使國際體系在相對緩和的狀態下實現過渡轉型。但這種發展進程不可能一帆風順,必然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利用話語表述和制度約束而施加的各種軟遏制。正是國際輿論話語的圍追堵截,導致中國在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保持數十年的高速增長后,卻沒能順理成章地獲得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的提升,以致其國家形象的負面評價時有出現,造成中國對外發展空間與合作渠道的限制[4]。

孫柏瑛認為,“工業文明催生的傳統主流公共行政思想,建構了一整套以工具理性為核心的價值與思維模式,由此奠定了整個公共行政的理念基礎和話語體系,并支配了公共行政研究和實踐者的行動邏輯,成為回應和解決現實社會問題的‘顯學’。然而,隨著后工業社會的到來,社會生活的形態以及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信息爆炸、風險與不確定性增加、社會交往方式變遷、社會變化加速……傳統公共行政所面對的秩序已今非昔比。那么,傳統公共行政理性建構的話語體系是否還能解釋今天現實的行政世界與行政現象,是否還能解決當下的公共問題等,都成為關乎公共行政發展的深層問題。適應社會發展大勢所趨,推進公共行政的思維轉型,重構公共行政的話語體系,都將成為公共行政承載的重要任務?!盵5]“一帶一路”背景下,公共行政語言的發展趨勢更值得深思。

(二)國內公共行政語言

公共行政學自產生之日起,就是一門務實的科學,管理主義和工具理性是這門學科的精髓[6]。然而,中國傳統公共行政倫理是以血緣關系為基礎,強調性本善的人性假設。它是一種人情主義,而人情主義排斥公正、自由、平等的法治精神,其實質就是以親緣等級為內容的人治。正是受這種傳統公共倫理觀念的影響,現代的行政明顯缺乏法律規范和民主意識,“民本位”思想色彩黯淡[7],催生了很多社會問題。

追溯中國傳統公共行政倫理,可以發現其植根于古代以農耕為“本務”,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農業經濟長期占主導地位,商品經濟很不發達,人們的生活圈相對集中,便形成以“血緣關系”為軸心的人際關系網絡,相應也形成了與這種農業性社會相適應的以血緣人倫關系為基礎的倫理政治[8]。以此為基礎,很多政府官員顧及私人面子、出于各種私人目的,隨意改變詞匯含義,貫善行以惡名,以來忽悠民眾,出現了語言腐敗現象。

(三)國外公共行政語言——以美國為例

西方公共行政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從最早期的法國政治家羅伯斯庇爾提出‘美德是政府的最高管束者’到后來華盛頓倡導‘行或道德是民主政府之源’再到凱恩斯學說確立起‘德人政府’統觀,在調和階級沖突的原則下始終沒有滑離過倫理道德軌道?!盵9]但在權力問題上,西方從不奢談對人的信任,而是倚重憲法的鎖鏈來約束行政官員的行為。西方的傳統公共行政倫理是建立在法律的規范和契約關系之上的,而不是靠血緣的紐帶來維系的倫理關系。此外,西方文化傳統中對人性的認識與中國傳統文化明顯不同,西方文化對人性的認識基本上是性惡論的。他們認為,公權力的行使者在行使公權力的過程中必然會暴露出其自身的“惡”性。正是對人性中惡的一面有一種揮之不去的警覺,促使人們去想方設法地完善各項法制,從外在約束人們的行為[10]。

盡管西方有相對完善的法律機制的支持,還是難逃公共行政語言的一系列問題,在此我們以美國為例??v觀美國民主制度,不難發現它由西方國家的民主制度發展而來。當今美國的“民主選舉”,已成為一場富人的“金錢游戲”——金錢控制選舉,金錢操控政治。美國是實行共和制的國家,它的選舉采取民主機制,但卻沒有相關法律制約企業投入選舉的行為,并且給予競選捐款憲法保護,將其納入到言論自由的范疇,這就為利益集團操控選舉提供了便利,使得普通民眾卻越發感到民主成了一個幌子。

美國選舉受競選出資人擺布的這種情況,曾使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感慨地說:“喬治·華盛頓和托馬斯·杰斐遜要是活到今天,還能當上美國總統嗎?我們永遠也不知道,有多少具備優秀總統潛質的人,就因為不愿意或無法采取一種能夠募集到大量競選經費的政策,而永遠與總統寶座無緣?!盵11]

二、公共行政語言的問題及治理策略

(一)公共行政語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中國長期奉行重道德自律的行政倫理教化模式,極大制約了基本制度倫理優勢的發揮,同時對官員的人性弱點正視不夠、制約不力而引發的倫理問題不斷加劇,官民矛盾進一步惡化。而近三十年的“社會轉型期所帶來的規范‘真空’和追求財富正當性的釋放,使中國公共行政官員更加陷于前所未有的行政倫理沖突或困惑之中”[11]。這幾年出現的暴力拆遷、官二代現象等現實問題,直接拷問政府的公共行政倫理問題。

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在1946年第一次提出了語言腐敗,現已成為政治哲學理論中的經典術語。語言腐敗的現象古已有之,但在20世紀以后,特別是希特勒和斯大林之后,才變成了一個社會公害[12]。語言腐敗現象隨處可見,譬如我們寫一個工作報告動輒一兩萬字,但真實的信息量卻很少,甚至大多在吹噓上級,抬高自己,不惜貫善行以惡名,論證自己是多么“真實”。

(二)公共行政語言問題的治理策略

1.規范使用權利,落實制約監督機制?!罢Z言腐敗”是官話的一種延伸現象,它不僅產生了惡劣的輿論影響,而且不利于我國的健康發展。我們應當從不同的話語研究角度去發現語言腐敗形成的要素,通過規范權利使用,詮釋新聞的真實性,并給予其發言人以完善的法律保護,正確增加大眾的話語權,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

2.加強黨內民主建設,完善法律保護。在黨內民主構建上,始終堅持民主基礎上的集中與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原則,堅決反對武斷專橫的領導型決策模式。為了給公民反腐提供有效便捷的渠道,允許并鼓勵不同意見的發表,在鼓勵公民舉報腐敗案件的同時,重視維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對打擊報復舉報人的行為進行懲處并建立法律上的保護,使得行政官員有所約束。

3.擴展信息公開范圍,建設透明政府。以往政府公開內容有限,這就為某些政府官員的“暗箱操作”提供了便利,讓某些心思不良的為官者、當權者有利可圖。因此,政府要不斷擴展信息公開范圍,逐年提高政府信息透明度,通過以德倡廉,以法護廉,以監督保廉,徹底轉變政府的職能。

4.弘揚廉政文化,完善用人機制。廉政文化在中華文明史上源遠流長。官員應弘揚并傳承廉政文化,自律自覺,進而防止權力濫用,遏制腐敗現象。此外,政府要完善用人機制,堅持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官員選拔機制,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政府官員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從而從思想源頭上抵制腐敗。

結語

通過國內外公共行政語言的對比,總結而言,規范公共行政語言應該“內外兼修”。從“內”的話,應該注重中國傳統公共倫理思想的傳承,為政以仁,為政以德,同時借鑒西方的契約意識和民本位的思想,加強行政人員職業道德的教育,使這樣一種教育和培訓常規化、日?;?。從“外”的話,要完善一系列法律法規,特別是要落實各種監督制約機制和懲罰機制,為規范公共行政語言,塑造公共行政語言的政治清明保駕護航。

猜你喜歡
公共行政倫理民主
《心之死》的趣味與倫理焦慮
中國式民主
完善論與民主工具論
《白噪音》中后現代聲景的死亡倫理思考
見證民主法治鏗鏘前行的力量
基于管理、政治和法律視角對公共行政學之分析
倫理批評與文學倫理學
公共行政法治化的邏輯理路及制度模式探索
民主制度在軍隊推行的由來
華語科幻電影中的“倫理性”想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