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微信公眾號的電動自行車駕乘者佩戴安全頭盔的知識、態度及行為調查

2018-12-08 11:13徐乃婷高寧蘇慧佳喻彥周德定彭娟娟
上海預防醫學 2018年9期
關鍵詞:電動自行車立法行為

徐乃婷 高寧 蘇慧佳 喻彥 周德定 彭娟娟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居民對電動自行車駕乘者佩戴安全頭盔的立法認知、相關態度及行為?!痉椒ā坷脝柧硇沁M行問卷調查,在微信公眾號“@上海疾控”推送問卷鏈接,分析安全頭盔使用情況及認知情況,并進行相關因素分析?!窘Y果】共回收有效問卷19 065份,有關《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中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條款認知題的回答正確率為70.23%。84.21%的調查對象支持對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強制立法,80.73%的調查對象支持立法且對未佩戴安全頭盔的行為進行處罰。89.42%的調查對象為電動自行車配備有安全頭盔,其中總是或經常佩戴安全頭盔的占84.59%。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的配備率駕駛者高于乘客(89.91%,82.02%,P<0.05)。電動自行車駕駛者中,女性佩戴安全頭盔頻率高于男性(P<0.05),外賣行業佩戴頻率最高,快遞行業的佩戴頻率最低(P<0.0167)。視野受限、天氣熱和攜帶不方便等是多數調查對象未配備或不佩戴安全頭盔的原因?!窘Y論】上海市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佩戴的立法支持率較高,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的配備率較高;但佩戴情況一般,外賣行業的佩戴情況相對較好。為進一步提高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佩戴率除依靠出臺相關政策制度外,還需要改善產品性能。

關鍵詞:電動自行車;頭盔;立法;微信;知識;態度;行為

中圖分類號:R1; B845.67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28/j.cnki.sjpm.2018.18803

引用格式:徐乃婷,高寧,蘇慧佳,等.基于微信公眾號的電動自行車駕乘者佩戴安全頭盔的知識、態度及行為調查[J].上海預防醫學,2018,30(9):744-749.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investigation aimed to understand public cognition and attitudes on the legislation of e-bike helmet use and to analyze the prevalence of e-bike helmet use in Shanghai. [Methods] Software was used to compose the questionnaires,which were issued to the public by WeChat @Shanghai CDC. [Results] A total of 70.23% respondents correctly answered the questions of the statement about e-bike helmet use in relation to Shanghai Road Traffic Management Rules.And 84.21% respondents showed supportive attitudes towards legislation on mandatory e-bike helmet use and 80.73% supported punishment of the violation.Among the respondents who were e-bike riders or passengers in the past 30 days,89.42% were equipped with helmets.and 84.59% of them said they always or often wore the helmet.Helmet equipping rate was higher in the e-bike riders than in the passengers behind (89.91%,82.02%,P

Keywords:electric bicycle;helmet;legislation;wechat cognition;attitude;prevalence

近年來,電動自行車已成為市民出行的主流交通工具之一。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我國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達2.5億,年均增長率為9.4%[1]。上海市目前電動自行車的實際使用規模為500~600萬輛[2]。隨著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除承擔居民出行外,電動自行車也是快遞、送餐等從業人員的重要工作工具。但在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的同時,電動自行車相關的交通安全問題也急劇增加。公安部交管局的統計數據顯示,駕駛電動自行車死亡人數占交通事故總死亡人數的11.27%,受傷人數占比達15.28%[3]。以電動自行車為主要出行方式的非機動車是近年上海市交通事故增加的重要因素[4]。據統計,2017年上海市共發生涉及快遞、外賣行業各類道路交通事故117起,共造成9人死亡,134人受傷,而未佩戴頭盔是主要的原因[5],顱腦損傷是造成電動自行車駕駛員死亡的主要原因[6]。

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急劇增多的原因復雜,如電動自行車數量迅猛增加;電動自行車的質量大、速度快;電動自行車的自身穩定性、防護性差;電動自行車騎行者交通安全意識淡薄等[7]。安全頭盔的使用是減少頭部和致命性道路交通傷害最為有效的手段[8-9],提高騎行者安全頭盔的佩戴率是預防和減少電動自行車交通傷害的重要干預措施。2017年3月25日起實施的新修訂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中增加了“倡導駕駛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電動)輪椅車上道路行駛時佩戴安全頭盔”的條款。本研究以上海市新交通法規實施為切入點,通過微信公眾號調查市民對電動自行車佩戴安全頭盔的立法認知及態度,分析上海市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的安全頭盔的使用現況,為今后推動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的佩戴提供參考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星軟件(http: //www.sojump.com/)制作調查問卷,在微信公眾號“@上海疾控”推送鏈接發放調查問卷進行調查(設置同一設備號僅可提交一次問卷)。題型為單選題和多選題。問卷設置了邏輯控制和自動跳轉功能。線上調查時間為2017年11月20日17: 00至2017年11月24日24: 00。

1.2 調查內容

基本信息:年齡、性別、近6個月居住地等。對新修訂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部分條款的認知和立法態度:涉及兒童乘客安全、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汽車安全帶、分心駕駛行為等方面,共5道條款認知題。道路交通行為:過去30天主要的出行方式和駕乘電動自行車的安全頭盔配備及佩戴情況,其中安全頭盔佩戴頻率以平均10次出行佩戴安全頭盔的次數分為“總是(9~10次)”“經常(6~8次)”“有時(3~5次)”“偶爾(1~2次)”“從不(0次)”五種選項。道路交通行為問題部分,通過邏輯控制和自動跳轉功能,回答對象限定為近6個月居住在上海市的人員。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Excel 2007錄入調查數據,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配備率的單因素分析采用χ2檢驗,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佩戴頻率的單因素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檢驗。檢驗水準α=0.05。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本次調查共回收問卷19 421份,其中有效問卷19 065份,有效率98.17%。男性12 380人,占64.94%,女性6 685人,占35.06%;18周歲以下3 200人,占16.78%,18~34歲12 077人,占63.35%,35~59周歲3 557人,占18.66%,60周歲及以上231人,占1.21%;近6個月居住在上海市的16 091人,占84.40%,居住在外省市的2 974人,占15.60%。近6個月居住在上海市的調查對象中,近30天的主要出行方式中有電動自行車(含共享)的占49.11%(表1)。7 407名電動自行車駕駛者中,3 277人(44.24%)從事外賣行業,1 673人(22.59%)從事快遞行業,2 457人(33.17%)并未從事此兩類行業。

2.2 對《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部分條款的認知和立法態度

5道涉及兒童安全座椅、副駕駛座乘坐年齡限制、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汽車安全帶、分心駕駛條款認知題的回答正確率分別為30.18%、36.00%、70.23%、41.09%、51.39%(表2)。對兒童安全座椅、副駕駛座乘坐年齡限制、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汽車后排安全帶的強制立法支持率分別為85.13%、83.13%、84.21%、84.50%;處罰支持率分別為81.40%、79.94%、80.73%、80.64%。

2.3 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配備和佩戴情況

2.3.1 安全頭盔配備情況 近30天以電動自行車(含共享)為主要出行方式的7 906名調查對象中,7 066人配備有安全頭盔,占89.42%,836人未配備,占10.58%。其中乘坐而未駕駛過電動自行車的495名調查對象中,有406人配備有安全頭盔,占82.02%;駕駛過電動自行車的7 407名調查對象中,有6 660人配備有安全頭盔,占89.91%。配備安全頭盔的電動自行車駕乘者中,全盔和半盔或3/4盔都配備的有1 471人,占20.82%;單配全盔的有3 662人,占51.83%;單配半盔或3/4盔的有1 716人,占24.29%;還有217人僅配備有自行車頭盔,占3.07%。

2.3.2 安全頭盔佩戴情況 配備有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的7 066名調查對象中,總是和經常佩戴安全頭盔的分別有3 724人(52.70%)和2 253人(31.89%),共占84.59%。其中乘坐而未駕駛過電動自行車的406名調查對象中,總是和經常佩戴安全頭盔的分別有190人(46.80%)和110人(27.09%),共占73.89%;駕駛過電動自行車的6 660名調查對象中,總是和經常佩戴安全頭盔的分別有3 534人(53.06%)和2 143人(32.18%),共占85.24%。

2.4 未配備和不佩戴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的原因

836名未配備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者選擇前三位原因依次是視野受限(42.94%)、天氣熱(36.60%)和攜帶不方便(26.79%),路程近也有22.49%。60周歲及以上年齡組未配備安全頭盔的原因視野受限比例更高(54.55%),其次為路程近(22.73%)和攜帶不方便(13.64%)。

1 089名配有安全頭盔而不經常佩戴者選擇前三位原因依次是視野受限(48.94%)、攜帶不方便(40.96%)和天氣熱(36.64%),選擇了路程近和不方便接電話者也較多(25.44%和16.71%)。

1 925名未配備或不經常佩戴安全頭盔者中,1 411人(73.30%)表示如果立法規定駕乘電動自行車上道路行駛時必須佩戴安全頭盔,自己會佩戴安全頭盔。

2.5 不同特征人群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配備率和佩戴頻率

2.5.1 安全頭盔配備率分析 電動自行車駕駛者的安全頭盔配備率高于乘客(P<0.05)。電動自行車駕駛者中,女性的頭盔配備率高于男性(P<0.05),18~34周歲年齡組配備率最高,60周歲及以上年齡組配備率最低,各年齡組之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Bonferroni校正,兩兩比較均P<0.05),外賣行業配備率最高,快遞行業的配備率最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Bonferroni校正,兩兩比較均P<0.01)。見表3。

2.5.2 安全頭盔佩戴頻率 電動自行車駕駛者的安全頭盔佩戴頻率高于乘客(P<0.05)。電動自行車駕駛者中,女性的頭盔佩戴頻率高于男性(P<0.05),其中18~34歲年齡組和35~59歲年齡組之間佩戴頻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Bonferroni校正,P0.05);外賣行業、快遞行業和不從事此兩類行業的駕駛者的佩戴頻率不全相同(χ2=135.068,P<0.05),外賣行業頭盔佩戴頻率最高,快遞行業的佩戴頻率最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Bonferroni校正,兩兩比較均P<0.01)。見表4。

3 討論

自2017年3月25日實施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中首次提及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的使用條款(第三十五條),上海市的道路交通大整治將非機動車、行人的交通違法行為列入重點整治對象。這體現了管理部門對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問題的重視。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者對《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的修訂內容有一定認知,并且對將電動自行車強制佩戴安全頭盔寫入條款和進行處罰的支持率都較高,稍低于兒童安全座椅。立法是提高我國電動自行車頭盔使用率的有效手段。部分被調查者表示即使立法也不會佩戴頭盔,因此需加強群眾交通安全意識教育,改善頭盔產品性能,提高舒適度和便捷性。

本次研究發現上海市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的頭盔配備率較高,但總是佩戴頭盔者僅占五成左右。從上海市經濟發展水平考慮,頭盔購置成本相對較低,并不是推廣使用頭盔的主要障礙。頭盔產品的使用體驗,如舒適性、便攜性在一定程度影響人們的使用意愿。女性的配備率和佩戴頻率均高于男性,可能是女性更重視交通安全防護有關。從職業角度看,外賣行業的頭盔配備率和佩戴率都明顯更高。一方面外賣送餐員因其職業特點,易發生交通事故[10],更需要加強保護;另一方面,2017年9月1日起《外賣配送服務規范》開始實施,其中對配送箱、配送車和頭盔作了相應規定[11]。多數互聯網送餐公司如美團、餓了么等,都有提供印有企業Logo的安全頭盔。這些規定都很大程度促進了外賣送餐員頭盔配備率和佩戴頻率的提高。但是,調查結果顯示,同樣需要使用電動自行車為工作工具的快遞行業,騎手的頭盔配備率和佩戴頻率卻要低于一般居民。為員工配備統一頭盔的快遞企業較少可能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快遞員駕駛電動自行車的時間比一般群眾要長,如果需要佩戴頭盔,對頭盔的舒適性和便攜性的要求更高,也更增加了佩戴的障礙。從職業保護角度考慮,建議快遞行業建立和健全有效制度提高電動自行車駕駛員的頭盔佩戴率。

本次調查結果中的頭盔配備率和佩戴率整體不低,尤其是佩戴率和以往調查相比要高出許多。一項2012年3月在蘇州開展的橫斷面觀測研究得到的電動自行車頭盔的佩戴率為9.0%[12],另有在安徽省某市的研究中觀測到的電動自行車頭盔佩戴率為5.90%[13]。本次調查的頭盔佩戴率與以往研究相比較高,可能有以下三方面原因。首先,居民對騎乘電動自行車時佩戴安全頭盔的意識不斷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宣傳的加強和相關法規政策的出臺執行,如上海市新交通法規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條款的增加和《外賣配送服務規范》實施,促進了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的使用;其次,調查對象和調查時間會對結果產生影響,本次調查中關于頭盔佩戴情況詢問的是近30天將電動自行車作為主要出行方式之一的調查對象,而不是所有駕乘過電動自行車的人,調查時間是在11月,上海的天氣相對舒適,頭盔佩戴率比夏季要高;最后,新媒體的調查方式有一定局限性,本次調查是通過微信號面向公眾的網絡調查,與抽樣調查不同,調查對象不具有全市代表性,微信分享功能可能會導致滾雪球效應使同一類群體所占比例較高,關注“@上海疾控”的人群多數對健康關注度較高,網絡調查得到的自報佩戴頻率和配備率容易高估。

總之,此次通過微信公眾號調查發現群眾對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佩戴的立法支持率較高。上海市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的配備率較高,但佩戴情況一般,外賣行業的佩戴情況相對較好。為進一步提高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佩戴率除依靠出臺相關政策制度外,還需要改善產品性能。

參考文獻

[1]國家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中國電動自行車質量安全白皮書[R].北京:國家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2017.

[2]邵丹.上海電動自行車發展政策[J].交通與運輸,2017,33(2):18-19.

[3]王濤,黎文皓,李文勇.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嚴重程度影響因素分析[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2(6):2080-2088.

[4]侯心一.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隱患特征及管理對策——以上海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4,23(5):52-57.

[5]DU W,YANG J,POWIS B,et al.Epidemiological profile of hospitalised injuries among electric bicycle riders admitted to a rural hospital in Suzhou: a cross-sectional study[J].Inj Prev,2014,20(2):128-133.

[6]吳歐,劉慶敏.杭州市電動自行車傷害狀況及影響因素[J].環境與職業醫學,2012,29(9):591-594,599.

[7]郟紅雯.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法律規制研究[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7,29(6):123-131.

[8]LIU B C,IVERS R,NORTON R,et al.Helmets for preventing injury in motorcycle rider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8(1):CD004333.

[9]THOMPSON D C,RIVARA F P,THOMPSON R.Helmets for preventing head and facial injuries in bicyclists[J].Nurs Times,2001,97(43):41.

[10]佚名.公安部交管局提示企業規范管理督促"外賣騎手"文明行車[J].汽車與安全,2017(11):21-22.

[11]張天潘.用生命在送餐: 騎手傷亡下的外賣行業生態[J].江淮法治,2017(22):40-41.

[12]DU W,YANG J,POWIS B,et al.Understanding on-road practices of electric bike riders: an observational study in a developed city of China[J].Accid Anal Prev,2013,59:319-326.

[13]邢秀雅,徐偉,陳葉紀,等.安徽省某市電動自行車騎行者危險行為路邊觀測研究[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7,21(9):943-946,952.

(收稿日期:2018-04-13)

猜你喜歡
電動自行車立法行為
電動自行車最高車速檢測方法的分析與比較
無信號T型交叉口左轉電動自行車與機動車沖突研究
電動自行車的管理難題以及應對之策
試論我國證人拒絕作證權制度的構建
關于治理潮州市區流動攤販占道經營問題的思考
社區老年人跌倒認知和行為調查與分析
兒童玩具設計要素
反腐敗從正人心開始
電動自行車違規行駛現象統計研究
網絡版權運營中的風險防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