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木育種中生物技術的應用

2018-12-15 05:09高澤旭李永峰
中國綠色畫報 2018年8期
關鍵詞:生物技術應用

高澤旭 李永峰

摘要:從國內實際情況來看,針對林木育種的研究相對較晚,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才對此課題進行研究,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政府部門逐漸重視林業發展問題,林木育種技術也得到了較為快速的發展。目前,不管是林木育種的設備水平還是技術研究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進步。本文主要分析了生物技術在林木育種中的優勢和應用情況。

關鍵詞:林木育種;生物技術;應用

生物技術即是對生物成分予以改造與利用,進而讓其能夠符合現代人類與社會發展的需求,推動社會發展?,F階段,生物技術已經較為普遍的在林業育種過程中得以應用,較為典型的是在無性選育、生物遺傳和種源選擇過程中的應用。生物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林業的發展,也帶來了非常好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增強了林木的品質,實現了生態和經濟的有效結合,促進了林業技術的飛速發展。

一、生物技術的內涵及優勢

生物技術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的新興科學技術,其囊括了十分廣泛的范圍,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就已經有科學家提出細胞學說,促進了組織培養的發展,也發現了更多新的植物類型,生物技術從此時開始得以推廣和普及。生物技術的優勢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第一是可以有效優化普通育種改良品種,實現從細胞水平來改造生物;第二是生物育種能夠實現定向改造,有效規避了傳統育種技術可能存在的問題;第三是生物技術育種可以催生更多新品種,賦予植物更強大的性能,為新資源的發展帶來了空間。生物技術在林業育種中的應用符合現代林業產業發展的要求,也更加適應現代人對生態資源的深層次需求,林木育種技術的創新和發展,必然能夠促進我國林業技術的邁進,為我國林業育種技術翻開新的篇章[1]。

在林業育種過程中應用生物技術,和現代人的實際生活具有十分緊密的聯系,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生物技術已經在國內林木育種中得以普遍應用,其主要涉及到生物工程、細胞組織培育等作業,借助于生物技術能夠有效促進林木產量的提升,讓林木擁有更加強大的環境適應能力和抗病性,表現為新林木品質的抗病性、耐寒性、抗旱性等各個方面。生物技術在林木育種工作中的應用屬于一種現代化的手段,和過去的育種方式比起來具備更加強大的優勢,能夠對生物品種的育種進行定向改造,從而轉變了過去陳舊育種技術下不同類型物種之間的雜交障礙問題,讓林木品種的質量得以進一步提升,育種工作能夠更加有效的開展。

二、林木育種中生物技術的應用

(一)基因工程技術在林木育種中的應用

過去的林木育種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其缺陷表現為林木生長周期過長,育種年限較久,為促進林木繁殖速度的提升,減少其生長時間,借助于生物技術的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對目前已有的林木品種實施優化改良,進一步減少林木品種的育種年限,同時還能夠借助于定向的技術設計來達到對林木品種的創造,依靠雜交的方式來培育出更多新的林木品種。即便生物技術在林木育種作業過程中的應用表現出諸多的優勢,但也應當充分認識到,它并非是萬能的,由于從現階段的實際情況而言,國內對于生物技術的實際應用并不是非常成熟和完善,無法借助于生物技術來解決林木育種過程中的全部問題。例如說目前能夠應用的生物技術尚不能夠實現任意兩類品種樹木之間的細胞融合,當前所實施的傳統育種途徑依然是樹木繁殖的重要來源。

依靠生物技術來對林木資源實施育種,能夠有效實現對少部分林木種類進行基因優化。促進林木品種環境適應能力的提升、有效增強了部分林木品種在惡劣環境之下的抗逆性指標,這也是生物技術帶給我們的優勢?,F階段生物技術已經在林木育種改良優化過程中得以較為普遍的應用,和傳統農作物培育比起來,林木育種在部分領域的研究還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目前來說還需要展開更加深入的探究和探討,把林木培育工作過程中怎樣確保品種穩定性以及安全性等問題擺在重要的位置,進一步提升研究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借助于全員參與支持的方式來實現生物技術更加廣泛應用。

(二)細胞工程技術在林木育種中的應用

生物技術通常包含了各個方面的研究,國內生物技術應用相對成熟的即是在細胞工程和植物體細胞雜交、胚胎工程等方面的研究。植物細胞擁有較為全面的特性,只要在相對良好的環境下對其予以化學誘導,一個細胞就能夠逐漸轉變為較為完整的胚胎,基于植物細胞的特性,在研究新的林木品種的過程中就能夠從小小的細胞著手,借助于對植物細胞或植物組織的雜交,對其實施有針對性的轉基因改造,利用轉基因改造來讓更多的林木品種具備較強的抗病性能,當林區出現大規模的病蟲害危害的情況下,有效控制其蔓延速度和擴展范圍。所以,林業技術人員在應用細胞工程技術的過程中必須要從地區實際情況出發,堅持科學發展的基本原則,對于林木的培育工作來說,要結合林區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選擇符合林區實際的品種,同時要進一步豐富林區的林木類型,轉變過去單一化的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林區產業結構,從而提高林木自身的抗病性和適應性。對于管理工作來說,要密切關注化學農藥的使用情況,同時防范人為因素對林木造成的損壞[2]。

近年來,生物技術在林木育種過程中得以更加普遍的應用,而分子標記技術作為近年來一種新的生物技術,更是得以飛速發展,目前來說已經應用于林木品種改良工作中,具備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作為新時代高興技術的產物,生物技術必然會在更多的行業和領域中發揮出其價值,我國政府部門已經將生物技術當成是林木品種優化的重要戰略要點,依靠生物技術來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將生物技術應用到林業育種工作中,能夠有效降低人力物力財力,必然會變為林木品種優化的有效方式,為我們帶來更加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三、結語

總之,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持續發展,也有效推動了我國林業產業的發展?,F階段,植物組織培養、基因工程技術等都在林業育種中得以普遍應用,即便當前還有部分生物技術需要進一步完善,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生物技術必然會在更大程度上在林業育種工作中應用,所以我們必須要充分關注和重視生物技術的研究與發展,促進林業育種技術和生物技術的結合,為我國林業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施季森.林木生物技術育種未來10年若干科學問題展望[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6 (05):1-13.

[2]胡映泉.林業育種中新技術的應用現狀分析[J].河北林業科技,2014 (03):44-46.

猜你喜歡
生物技術應用
中俄聯合辦學生物技術專業實驗教學改革策略淺析
淺談生物技術與農業科技發展
生物技術在環保工程中的應用
淺析生物技術在水污染治理中的應用
高職院校生物技術專業《生物化學》教學現狀與對策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分析膜技術及其在電廠水處理中的應用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