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以及生態水利工程

2018-12-15 05:09馬峰
中國綠色畫報 2018年8期
關鍵詞:水利工程生態工程

馬峰

摘要:水利工程可以說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在當代的作用仍然不容小視,但是隨著水利工程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工程影響到了生態的穩定,因此,當前人們把重點放在了水利工程設計的生態型上,突出了生態設計的重要性。水利工程是可以和生態環境依存發展的,本文總結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各種影響,探討如何建設生態水利工程,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水利工程;生態環境;水利工程

一、水利工程建設給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帶來的積極作用

(一)水利工程建設的核心部分是水庫建設

具備了調節功能的水庫,通過對枯水期采用下泄流量的調節措施,可以:①顯著提高工程下游的水體所具備的自凈能力;②改善下游水域中水質的狀況以及供水條件等;③促進下游周邊地區依托水利工程開展漁業養殖,或者是采用開發旅游景點來大力發展旅游等第三產業。

水利風景區是指以水利工程為依托,具有一定規模和質量的風景資源與環境條件,可以開展觀光、娛樂、休閑、度假或者科學、文化、教育活動的區域。建設水利風景區,不僅可以帶動當地經濟及相關產業發展,還具有保護水源、修復生態、維護工程安全運行的功能。

(二)基于水電開發目的的建設工程占據很大比例

1.水電是一種可再生的清潔型能源,具有著相對較低的開發成本,如果完全取代生產、生活中的化石燃料來作為主要的能源來源,具有較高的生態效益。

2.水利工程中水電工程項目的建成使用,與傳統的火電廠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在減少環境污染、降低溫室效應、降低化石燃料燃放帶來的酸雨危害等多個方面,對于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減少北煤南運等運輸工程的壓力。

3.水利工程中的水庫可以改善水庫上游水運運輸系統,使得水運系統的運輸成本低、占地少等。

4.水利工程還可以改善非遷徙鳥類的生存環境,提高灌區內的含氧成分,在血吸蟲防病疫區之內,水利工程有效的結合滅螺,對于疫病的防治也有著積極的作用。

二、水利工程項目給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

水利工程項目一般不會直接形成污染物,屬于非污染性工程,其主要對本地區由生態關系組成的環境產生作用。主要是對建造水利水電項目的庫區、大壩建筑區、大壩下游區域環境產生影響。對庫區環境產生作用主要因為水庫掩蓋、庫區民眾轉移生活地區、庫區水文狀況改變,受影響最深以及范圍最廣的是生物的種類、水質量、水溫度、地質、自然環境、人民生命安全、土壤腐蝕、土地使用、經濟條件等,大多是不良的影響;對大壩下游區域環境產生作用主要因為大壩調節水量造成的水文情況改變,主要受到影響的是水運動的變化、河流形勢、水溫度、水質量、水生物、濕地能源、河流與海水交接處環境、經濟發展等,這些影響中有好有壞,產生的作用大多是長久性的,規模大小也都不一樣,有的可能會達到入???。

三、建設生態水利工程的措施

(一)建立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體系的設計

做好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對于較好的減少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對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負面影響,充分發揮水利工程建設給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帶來的積極作用有很大的意義。

現行的水利工程建設中的生態環境管理等工作主要集中在決策階段以及竣工階段,工程對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評估和控制也主要集中在這兩個階段,相關單位要加強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包括立項決策、工程設計、工程施工、投產運營等整個工程周期內,工程對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在各個階段加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措施和設計的研究與落實。

(二)建立并完善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評價體系

1.評價體系要能科學全面地反映出人們現有的認識水平,建立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方法和影響生態平衡的關鍵要素的承載能力的相關評價手段,制定出水利工程中下屬各類工程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的量化和評估標準。

2.對生態環境的價值進行適當的、科學合理的考核,研究水利工程建設給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帶來的積極作用和負面影響的程度,在綜合的考量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之后,分析水利工程建設的可行性。

(三)建立并健全基于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補償機制

1.積極的探索出符合水利工程開展現狀的生態環境損失的成本計算方法以及補償辦法,尤其是水利工程建設前移民等方面的機制。

2.科學調研生態環境要素中各個元素的需水特點,充分利用水利工程調水、蓄水的優勢功能,對工程周邊地區以及水庫上游進行補水和調水,保護工程周邊的生態環境。

3.在利用水利工程對水資源進行開發利用的過程中,要強調科學合理的利用,而不是一味追求最大程度的充分利用,在考慮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生活用水等對水資源需求的同時,要兼顧生態環境和水環境,為其預留出足夠的水流量,維持生態環境平衡以及水循環平衡對水源的基本需求。

(四)建立起多種學科和技術高效融合的支撐體系

1.充分研究并全面掌握河流的演變狀況、河流中泥沙的運移規律、周邊動植物繁衍和遷徙的規律、氣候的改變狀況等,創新出更為科學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設方案,探尋出更為合理的移民安置方案,通過技術和相應的保障措施的創新,合理控制和規避水利工程建設給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

2.提高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決策階段的公開化和透明度,建立健全公眾群體參與水利工程建設,以及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等各項工作中的相關機制,盡快建立起水權等相關制度,落實用水量控制的相關制度,提高水資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以水資源及水環境的自身承載能力為約束條件和管理工作的出發點,調整水利工程周邊地區的經濟布局以及產業結構等。

四、結束語

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對原已形成的生態環境帶來一定的干擾,甚至是破壞,研究水利工程建設給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帶來的積極作用和負面影響,在工程的設計及施工過程中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合理規劃、科學施工,將水利工程建設給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帶來的積極作用放大,并盡量控制和規避工程建設給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真正實現水利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于晶濤.淺談水利工程中的生態影響及生態水利工程的建設[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 (08):212.

[2]張海洋,胡安奎.關于水利工程工程生態效應的幾點思考與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5 (15):121–122.

猜你喜歡
水利工程生態工程
一圖看懂寧波金融“五強”提升工程
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創新方式研究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應用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規范化管理
試論生態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則
淺談如何加強水利工程管理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盱眙生態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