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洞溝古人類文化遺址

2018-12-18 03:50安青
老友 2018年12期
關鍵詞:水洞紅山觀景臺

文 安青

國家5A級景區水洞溝古人類文化遺址,位于寧夏靈武市臨河鎮水洞溝村,距銀川市19公里,占地7.8平方公里。它是中國最早發掘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文化遺址,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被國家列為“最具中華文明意義的百項考古發現”之一。這里還是中國北方明代古長城、烽燧、城堡、溝塹、墩臺等軍事防御建筑的大觀園。蜿蜒東去的長城、高臺聳立的墩堠、古樸神秘的城堡、曲折幽深的溝塹讓人目不暇接,令人遙想當年“甲士擁矛馳戰壘,將軍拔劍逐胡兵”的壯烈場面,已經成為一個集旅游觀光、科學考察、休閑娛樂、軍事探秘于一體的旅游區。

遺址博物院

水洞溝遺址博物院,它的外形仿水洞溝出土的名為石核的石器建造而成,建筑面積4308平方米,水洞溝遺址博物院以雕塑、展板、投影、文物展出及講解的形式,幫助人們了解人類的起源、水洞溝文化的興起及水洞溝遺址五次考古發掘的過程與成果,同時還有12分鐘的動態演出,讓人們實景體驗3萬年前原始人生產、生活及面臨山洪暴發、山崩地裂的災難時被迫遷徙的場景。

實景體驗館

實景體驗館融合高科技、藝術性、文學性等元素,使萬年的時光和歷史場景倒流,讓人們親眼見證遠古水洞溝從植被繁茂、動物成群,到氣候變遷、環境惡化,水洞溝人不得不遠走他鄉的過程。此外,人們還可親身體驗3萬年前遠古祖先在采集、打獵、祭祀、戀愛及圍著篝火烤食獵物等方面的生產生活場景。

張三小店

1923年,當一陣悠揚的駝鈴聲從遠處漸漸傳來時,有家名叫張三小店的車馬店主人知道一定是有客人從遠方來了。于是,主人張三和妻子早早站在門口迎接,來者是兩位黃發藍眼的外國人,后來張三夫婦才知道他們正是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和桑志華。他們這次是從天津出發沿黃河兩岸進行考察,在途經水洞溝時由于天色已晚就住進了張三小店。院內陳列著四尊雕像,分別是德日進、桑志華和中國考古學家裴文中、賈蘭坡。這幾位都是對水洞溝的考古發掘作出過巨大貢獻的杰出人士。

水洞溝村

古老的水洞溝村是由北方的先民們創造的窯洞式和地穴式居住方式的村落。這種居室往往是建在黃土層較厚的山坡或溝岸上,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水洞溝人在此基礎上改進了這種居住方式,發展成一種半地穴式建筑形式。其方法是在黃土坡上先挖出一定深度的地穴,然后在地穴四壁確定為墻壁的地基上,用土坯壘墻,使之達到一定高度,再以桁(xíng)條、木椽搭頂,覆以柴草,然后在柴草上面糊以泥土,防止漏水。水洞溝村就是這樣一個古老的半地穴式的聚集村落遺址,我國西北地區群眾習慣稱之為“地窩子”。水洞溝村共有29處地穴式建筑遺址,其中一些得到了恢復,讓游客能夠直觀地了解先民們的居住形式。

蘆花谷

水洞溝旅游區有3公里長的蘆花谷,蘆花谷內蘆葦搖曳生姿,走在其間的小路上,陶醉在那蘆葦蕩叢中,心中一片寧靜。湖泊面積近30萬平方米,其中鴛鴦湖上修有原生態木橋4座,涼亭兩處,湖面和蘆葦叢中百鳥翔集。碧綠的湖水、清脆的鳥鳴、唯美的畫面,的確是休閑娛樂的好去處。這里綠波蕩漾,游船往來,恰如水岸長城,的確難得一見。當游客下船登上碼頭,又進入了一個世外桃源,那就是景區內的沙棗灣。沙棗灣有許多沙棗樹,六七月份沙棗花開的時候,那一陣陣的清香令人流連忘返。

長城觀景臺

水洞溝長城觀景臺是一座一腳跨兩區(寧夏和內蒙古)的長城觀景臺。在水洞溝旅游區游客可以閑庭信步于明長城腳下,或者登上新修建的長城觀景臺。站在長城上放眼眺望,北邊的毛烏素沙漠,是濃厚的西北大漠風貌;而在南邊的水洞溝,湖泊濕地、高峽平湖盡顯江南秀色,給游客別樣的體驗。水洞溝長城觀景臺,是覽水洞溝大峽谷和蘆花谷美景的最佳觀賞地。站在觀景臺上,溝壑縱橫、地形獨特的土林景觀仿佛就在腳下,跌宕逶迤直達峽谷深處。

紅山湖

登上壩頂,人們眼前呈現的是“高峽出平湖”的奇特景觀,這片湖因位于紅山地區,所以名為“紅山湖”。紅山湖也是蓄積邊溝之水而成的,豐水期,湖面可于峽谷中向東延伸2公里多,上空常有鷹鶴翱翔,水面上時有鴛鴦、野鴨游弋,山中野草青青,景色非常優美。乘船蕩漾于紅山湖中,游客可以觀看水岸長城,體驗人與水鳥和諧共處,長城、斷崖倒映水中,藍天白云映于水底,別具一番情趣。這種天人合一、歷史文化和當今生態有機結合的塞上江南景觀,實是不可多得,真可謂“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大峽谷

從水洞溝到紅山堡之間,有長約4公里的峽谷,本是大自然的“杰作”,在明代卻成了長城“深溝高壘”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峽谷兩岸經常年的風雨剝蝕,溝壑縱橫,深厚的黃土經長期的雨水沖刷,土柱突兀壁立,造型奇特,形成了“土林”?!巴亮帧庇纸洿笞匀还砀窆さ褡?,形成了千奇百怪的形狀:有的像僧人登高遠眺,似在期待來者;有的宛如一對戀人,相偎相依;有的如夫妻相敬,雙方對拜,林林總總,各具形態,給人以無盡的遐想。

藏兵洞

大峽谷兩側懸崖上的一個個黑洞,就是著名的“藏兵洞”。所謂藏兵洞,是紅山堡守軍由地上轉入地下,隱蔽軍隊,保護自己,伺機出擊,或在空曠處設伏兵的地道。這是我國保存較為完整的古代立體軍事防御體系,充分顯示了古人的軍事智慧。在我國的長城防御體系中,把長城、城堡和地下藏兵洞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防御系統,這是獨一處。奇特的藏兵洞高出溝底10多米,蜿蜒曲折于懸崖之中,上下相通,左右相連,洞中分叉路口頗多,左右盤旋,猶如迷宮久久不見盡頭。洞內辟有居室、糧食儲藏室、水井、灶臺、兵器庫、火藥庫、炮臺、陷阱、暗器孔道等設施。

紅山堡

從大峽谷進入藏兵洞,出了洞口,就來到了紅山堡。紅山堡是因位于紅山地區而得名。據史書記載,古時在夕陽的照射下,這里的山巒一片鮮紅,因命為“紅山”,后訛傳為“橫山”,紅山堡舊時也叫作“橫山堡”。它是明代長城防御體系中的一個城障,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由總制陜西軍務戶部尚書秦纮所筑,距今已有500多年。紅山堡本屬靈州千戶所轄,其為正方形,邊長均為300米,設東門一道,有甕城,門向南開。墻高8米,底寬7米,頂厚4米,是按照明代長城沿線70里一城、30里一堡的防御體制設置的。它東至清水營50里,西至橫城20里。據說藏兵洞有三條通道可以進入紅山堡,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洞口,其余的兩個洞口至今尚未找到。

大型實景演出《北疆天歌》

《北疆天歌》是大型實景馬戰史詩劇,該劇以12至13世紀為歷史背景,以中國唯一的軍事遺址長城、大峽谷、藏兵洞、紅山堡這個堪稱天險的軍事屏障為實景,以來自蒙古國的專業騎隊演員及精挑細選的100多匹駿馬、駱駝、牦牛和數輛仿真戰車為演出陣容,以戰爭與和平、民族興衰為主線,演繹了發生在長城內古絲路驛站也是古邊塞戰場——水洞溝地區的一次貨物運輸途中商隊遭受搶劫,最后被騎兵營救的故事;同時再現了長城外成吉思汗的成長過程,以及和好友札木合之間感人肺腑的家國情仇,并最終統一蒙古成為草原大汗的曲折故事。

猜你喜歡
水洞紅山觀景臺
紅山蕎麥看木森
紅山蟻的伏擊戰
登峰造極——意大利?tzi山巔觀景臺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首屆“本溪水洞杯”中小學生征文比賽啟事
紅山文化“玉龍”中的“猿”
本溪水洞游記
寧夏水洞溝 西方與東方的最初相遇
5000年前紅山文化廟、壇、冢新解
超疏水表面減阻水洞實驗及減阻機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