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藝術團,傳承民族文化樂融融

2018-12-20 02:09廣西黎淑貞
金秋 2018年18期
關鍵詞:唱山歌同樂藝術團

◎文/廣西·黎淑貞

80歲的年紀,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老態龍鐘這樣的字眼。但廣西南寧市江南區沙井街道同樂新村的80歲村民劉錦義老人,依然是神采奕奕。他自豪地說,自己精神好,得益于對文藝活動的熱愛。

近年來,劉錦義領頭組建了以同樂新村為核心的南寧市江南民間新泉平話藝術聯團。聯團下面有一支平話山歌隊、一支師公戲團、三支舞蹈隊、一支合唱隊,固定成員達80多人,而流動參與的藝術愛好者不計其數。

劉錦義老人說,江南區是平話人聚居地。傳統平話根基牢固,他從小就喜歡平話山歌并跟著長輩一起唱誦,還經常創作平話山歌和詩詞。組建藝術聯團,就是村民們強烈要求的。藝術團成員除了他們同樂新村,還有周邊的三津村、仁義村等地村民。村民們說,“現在衣食無憂,就要追求精神生活,提升文化品位和精神享受”。

他成為村中文化領頭人

“草鞋踏破覓歌仙,四海歌朋一線牽??闲派礁璩陦阎?,霧能驅散海能填?!边@是劉錦義老人早期創作的平話詩詞,字里行間都透出他對山歌的喜愛和推崇。

劉錦義是土生土長的同樂新村人,讀過不少書,后來又進修大專班,是村里人口中“肚子里滿是墨水”的人。同樂新村人日常以平話交流,村民在勞作中喜歡對唱平話山歌,這讓他從小對平話山歌產生濃厚興趣,并從長輩那里口耳相傳學會許多平話山歌。隨著知識漸增,他開始根據當地民風民俗創作平話山歌、平話詩詞、平話小品等,不僅自己唱,也教給村民們唱。他創作的山歌小品很接地氣且朗朗上口,所以很受人們的歡迎。

劉錦義1999年退休后,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平話文化傳統創作和表演上?!?006年在南寧朝陽廣場的平話歌圩,就是我們這幫愛唱山歌的人搞起來的,每到周末,好幾百人來唱山歌?!眲㈠\義說,當時凡是喜歡唱平話山歌的人,都知道朝陽廣場平話歌圩。到2012年,朝陽廣場進行樹木移栽和廣場修繕,他們又把歌圩轉移到南寧新秀公園,每周日開歌圩,每次都是幾百人參加?!?018年大年初一,來參加歌圩的有3000多人?!?/p>

同樂新村有1600多人,男女老少幾乎人人聽過、唱過平話山歌,平話山歌群眾基礎深厚。劉錦義說,最近這幾年,村民通過土地流轉,生活有很大轉變,很多村民建議他領頭組建一個民間藝術團。在村民的強烈要求下,他四處奔波,跑街道辦、民政部門、文體部門尋求幫助和備案,藝術團終于組建完成。

村民熱衷傳唱平話山歌

今年2月25日,劉錦義組織藝術團在江南區沙井富樂小區旁舉行了專場演出,演出內容有平話山歌合唱、平話山歌男女對唱、唱師公戲、平話山歌詩朗誦,以及現代歌舞等,持續三個多小時,上千名群眾前來觀看。

劉錦義說:“演出節目都是村民自編自演的,但水平也不差。因為村民平時都喜歡唱平話山歌,藝術團成員每周日都到新秀公園即興表演,平時空閑也喜歡聚在一起唱,有表演功底,也有很多節目隨時可以拿得出手。他們平時是村民,上臺表演就是演員了?!?/p>

劉錦義雖然年已八旬,但依然擁有年輕的心態和體魄?!澳憧次覀兊拇迕?,平時都喜歡唱山歌,精神面貌好,關系和諧,這就是文化生活帶來的文化自信?!崩先蓑湴恋卣f,他身體好的秘訣就是愛唱山歌。

將傳統平話傳承好

劉錦義告訴筆者,目前藝術團的主要演員都是中老年人。他希望通過藝術團的帶動和影響,讓一些年輕人熱愛上傳統的平話文化,參與到鄉村文化的建設中。

現在,劉錦義每天上午6時起床聽廣播,了解時事政治,“平話山歌創作也要緊跟時代步伐,才能更吸引人?!眲㈠\義說,他繼續堅持創作,因為創作的山歌貼近國家大事和身邊人身邊事,漸漸地,也有一些年輕人參與其中。

在今年2月25日的專場演出中,村民黃燕芬、劉世裕夫婦一家三代人都來參與。劉世裕和愛人都是藝術團的成員,愛人黃燕芬是民族舞蹈隊的,他是現代舞蹈隊的,同時也唱山歌。這次演出,他兒子做后勤,兒媳是報幕員。他和愛人表演了舞蹈和山歌,孫子表演平話詩詞朗誦,引得觀眾滿場喝彩,他非常自豪。劉世裕也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喜歡傳統平話文化,讓鄉村盛開文明之花。

江南區2013年被評為中國平話文化之鄉后,村民自豪感更強了,對平話山歌的喜愛也更深。村民們決心通過藝術團的力量將本土文化發揚光大,豐富業余生活,也讓更多人感受到平話文化的魅力。

文化領頭人劉錦義

猜你喜歡
唱山歌同樂藝術團
小河彎彎唱山歌
運河非遺正青春——2021“同樂江蘇”大運河非遺分享薈在寧舉辦
無愧于時代的少兒文藝創作——以中國福利會少年宮小伙伴藝術團創作實踐為例
小河彎彎唱山歌
老少同樂
同歡同樂
阿妹唱山歌
映像畜牧業
高職院校大學生藝術團建設的改革與探討
土家山歌唱起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