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脾主衛”論治腸易激綜合征(腹瀉型)探討

2019-01-04 03:04劉杰民
關鍵詞:衛氣靈樞運化

徐 飛,劉杰民*

(1.貴陽中醫藥大學,貴州 貴陽 550002;2.貴州省人民醫院,貴州 貴陽 550002)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胃腸道功能紊亂引起的一組臨床癥狀,且無器質性病變的一種慢性、復發性的臨床綜合征,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疾病,也是功能性胃腸?。‵GIDs)重要組成部分之一[1]。中醫將其歸屬于“泄瀉”“腹痛”“腸郁”范疇,認為脾虛為發病之本?!捌⒅餍l”是脾臟通過主運化功能濡養全身臟腑組織,使人體正氣旺盛,從而發揮保衛機體、抗御外邪、防病保健的作用。根據治病必求其本的思想,筆者就“脾主衛”理論在腸易激綜合征應用中進行探討。

1 脾主衛的生理基礎

“脾主衛”理論首見于《黃帝內經》,一是《靈樞·五癃津液別》“五臟六腑,心為之主……脾為之衛……”,二是《靈樞·師傳》“脾者主為衛,使之迎糧,視唇舌好惡,以知吉兇”。其中“主”[2]即脾臟主運化的作用在胃主腐熟功能基礎上對物質的運行、輸布、生成及變化作用,再通過升清降濁的形式將精微物質布散周身,將糟粕排出體外,從而確保機體正常生理活動?!鹅`樞·營衛生會》曰“中焦亦并胃中……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毙l有“防衛、保衛”之意,護衛表,抵御外邪作用,類似于中醫學中具有保衛作用的“衛氣”,《研經言·原營衛》:“衛氣,是身體陽氣的一部分,又稱衛陽,源于中焦,通過宗氣宣發于脈外,故營行脈中,附麗于血;衛行脈外,附麗于津”《靈樞·本藏》又曰:“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致密矣”。衛氣由中焦脾胃化生,具有調控腠理、溫養機體、促進津血運行、抵御邪氣等功能,故“脾主衛”中“衛”指衛氣,且衛氣又是正氣的延伸,故而脾臟的功能是衛氣防御作用的外延。

2 脾主衛的病理基礎

補土派鼻祖李杲率先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理論,后世醫家柯韻伯在總結前人經驗基礎上指出:“三陰受邪,關系不在太陽,而全在陽明?!眱烧唛g有異曲同工之意??芍?,脾胃功能失常為各種疾病發生的起始?!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罚骸皾釟庠谏?,則生瞋脹?!薄扒鍤庠谙?,則生飧泄?!逼⑹Ы∵\,不能輸布精微物質,飲食水谷滯于胃腸,則見脘腹痞滿;無力運化水濕,水濕內聚,下注于腸,而為泄瀉?!鹅`樞·禁服》有云:審察衛氣,為百病母?!毙l氣的抵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峨y經·四十三難》:“安谷者昌,絕谷者亡,水去則營散,谷消則衛亡?!薄冻煞奖阕x》云:“脾胃一虛……衛氣不固,則外邪易感?!逼⑽概c衛氣關系密切,其功能正常與否,影響了衛氣的盛衰,若脾氣虛弱,運化失健,則衛氣化生乏源,衛氣虧虛,衛護人體的機能減退,人體則易于患病。

3 脾主衛與IBS-D的相關性

《靈樞·本輸》曰:“大腸小腸皆屬于胃,是足陽明也”,從解剖上看,大腸、小腸與胃在解剖結構上上下聯系,“實而不能滿”為三者共同的生理基礎,功能都是飲食水谷轉化、貯存的通道,而病理又相互影響,腑氣不通則發為腹痛、痞滿、便秘等病[3]。胃與脾臟在經絡上相表里,并且陰陽相應,故小腸、大腸、胃若要發揮生理功能,也需脾臟功能的輔助?!秲冉洝ぬ庩柮髡摗分?“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痹谖逍兄?,脾臟屬土,土居中央以灌四傍,體現了脾臟輸布功能,輸布功能依賴于升清降濁功能正常,故大小腸的功能與脾臟升清降濁功能關系密切,若脾不能升清降濁,則小腸清濁不分,混雜而下,可發為泄瀉諸癥,如《素問·臟氣法時論》曰:“脾病者……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薄督饏T要略·臟腑經絡病脈證》言:“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疾病的傳變、順逆發展狀況也與脾氣強弱呈正相關。脾胃氣盛,則正氣亦盛,邪氣不可侵犯機體,而衛氣生化于中焦脾胃,其抵御外邪,保衛機體的作用亦取決于脾臟的功能正常與否。

IBS-D以腹瀉、腹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病位在腸,與脾關系密切,與肝腎相關。該病多由飲食不節,損傷脾胃;憂思惱怒,肝氣橫逆犯脾;素體脾胃虛弱或久病致脾腎陽虛。脾失健運,實則水濕不化,聚而成痰、成飲,阻滯氣機,經絡不通,不通則通;虛則不能濡養五臟六腑,不榮則痛;腹瀉多由脾氣虧虛,水濕運化不及,清陽不升,下注腸間導致。IBS-D病性屬本虛標實,其中,本以脾虛為關鍵,故臨床治療上補脾氣以益衛氣是扶脾氣以驅邪外出,體現了扶正驅邪的思想,也為“脾主衛”理論的運用。

4 病案分析

患者劉某,女性,40歲,初診,因“反復腹瀉1+年”就診,癥見:腹瀉,糞質稀薄如水,色黃,5~6次/d,具體量不詳,間歇性腹部隱痛,痛則欲瀉,瀉后痛減,每于進食油膩食物后尤甚,腹中腸鳴,偶有腹脹,口淡乏味,神疲懶言,眠差,小便調。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苔白,脈細弱。查體:BP:125/70 mmHg,心肺腹(-)。行腸鏡、腹部B超均提示:未見明顯異常。中醫診斷:泄瀉(脾胃虛弱證),西醫診斷:腸易激綜合征(腹瀉型)治法:健脾益氣,化濕止瀉。處方:參苓白術散加減:太子參15 g、茯苓10 g、炒白術10 g、山藥10 g、薏苡仁10 g、黃芪10 g、陳皮10 g、醋香附10 g、蘇葉10 g、白芍10 g、大棗9枚、炙甘草6 g。中藥5劑,每日煎1劑,煎至300 mL,早晚分服。二診:腹瀉次數減少,3~4次/d,腹痛、腹中腸鳴緩解,口淡乏味、腹脹、眠差,上方去白芍、大棗、醋香附,加砂仁10 g、神曲10 g、百合10 g,繼服5付后上訴癥狀明顯改善。三診:予前方3付繼服以鞏固療效。2月后電話隨訪病愈,未復發。

5 總 結

腸易激綜合征為臨床多發病,據研究報道,該病國內發病率為3.7%~19.1%[4],亞型分布以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IBS-D)較為常見,約占IBS發病率的74.1%[5]。該病發病率逐年上升,西醫雖然治療藥物多,但療效不盡人意,現已為消化科醫生費解臨床問題,傳統醫學中的中醫理論在治療疾病中具有一定優勢,可古為新用,以指導本病的治療。因該病具有病因復雜,易于反復的特點,故從脾論治,以治脾為主線,運用“脾主衛”理論可為治療腸易激綜合征(腹瀉型)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歡
衛氣靈樞運化
《素問》《靈樞》引用、解說關系初探
從衛氣與經脈關系論“審察衛氣,為百病母”*
《黃帝內經》衛氣晝夜循行節律及針刺時間研究
秋天失眠、嗜睡,《黃帝內經》提醒你注意腸胃保健
《黃帝內經》中“陰陽”的整理與分類
從《黃帝內經》認識脾的作用
濕氣重可以游泳嗎
采采卷耳
談《靈樞本輸》針灸學術思想
淺析衛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