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鄉藥庫,川派流芳
——評《川派中醫藥源流與發展》

2019-01-05 22:20浙江中醫藥大學杭州310053
中醫文獻雜志 2019年1期
關鍵詞:醫家流派學派

浙江中醫藥大學(杭州,310053)

以地域名派,深入研究各地區中醫藥學術與文化,是近年中醫藥學術研究的一個特色。諸如《新安醫學流派研究》、《浙江中醫學術流派》、《嶺南中醫藥文庫》等,均已產生較大影響。這種研究模式之所以得到重視,筆者以為有兩個原因。

其一是當代學術研究的“去中心化”。我國幅員廣大,歷史上各地區的學術發展有先有后,往往隨地區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同而各擅一時。在宏觀研究中考察學術“中心”變遷,研究時代杰出名家固然重要,但這只是學術圖景中的高光部分,而沒有厚重背景就無法明了高光的成因及其意義。中醫醫史文化研究近年逐步深入到區域史研究,正是呼應這一取向。

其二與各地區中醫藥管理職能的完善有關。20世紀80年代國家中醫藥管理機構成立,此后各省中醫藥管理機構逐步健全,大多從衛生廳下屬處、室上升為相對獨立的局級機構。為了更好推動所在地區中醫藥事業,管理部門大力支持和推動對地方中醫藥歷史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與弘揚,促成了各地區中醫藥“流派”研究的繁榮。

《川派中醫藥源流與發展》一書(楊殿興、田興軍主編,和中浚等副主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年出版),就是上述背景下出現的一本關于“川派”中醫藥學術研究的著作。其框架、編纂與主旨思想,均有可供同類項目參考之處,當然也有一些可商榷的地方。試述評如下。

系統全面,古今并重

四川古稱巴蜀,巴蜀文化是中華文化中地域特色極為鮮明的一支,巴蜀向來也是中醫藥重地,正如書中所言有“中醫之鄉”、“中藥之庫”美名。對于四川中醫,以前曾有“巴蜀中醫”的稱謂,現代由于川、渝亦即巴、蜀在政區已經分家,而本書側重于四川,故提出“川派中醫藥”稱謂。全書分上篇、下篇和附篇。上篇“概論”設兩章分述四川醫、藥發展源流,而下篇“學術傳承”是全書重點,分“醫經學派”、“傷寒學派”、“溫病學派”、“醫方學派”、“中藥學派”、“內科學派(內傷雜病)”、“外科學派”、“婦科學派”、“兒科學派”、“針灸學派”、“骨科(推拿)學派”、“五官科學派”、“道醫學派”、“養生學派”、“中西醫結合學派”共15章,附篇則為“獨特的民族醫藥”,介紹了藏族、彝族和羌族醫藥。

僅從篇目已可看到本書框架設置之全面。而細讀各章,其內容之全面也出乎意料。很多地區醫學流派著作,多詳于古而略于今。因為近代以前的醫家學術有文獻為據,有記錄可循,而當代中醫藥事業處在動態發展之中,一般的研究者難以宏觀把握當前全局,故不易著筆。而本書的編纂是在四川省中醫藥局、四川省中醫藥學會的支持和組織下完成的,所以能突破這一點。書中收集了非常翔實的當代四川中醫藥流派與名家資料,做到了古今并重,也符合“源流與發展”的書名。

之所以說翔實,并非套語,而是指該書在資料和內容兩方面的系統和豐富非同一般。該書得到該省各地醫藥部門、醫藥機構和流派的支持,有許多第一手資料,可以說具有“志書”式的嚴謹與全面。另一方面,該書又以專家學者為主導,以學術思想為導向,故又不同于志書的“述而不論”,而是有著研究性的書寫與評述。所以,全書不僅能真正地匯聚了四川中醫藥2000多年來的學術精華,而且對流派、醫家的評述均以其成就為依據,在醫學發展全局角度下客觀評論,從而避免了以往一家一派之作難免會有的溢美現象。

本書古今并重,某些章節甚至今重于古,這也是不同于一些流派研究著作的特色??陀^而論,古代醫學名家雖然多,影響雖久遠,但從發展而言,中醫藥學科分化、??平ㄔO和事業發展等,確實是在新中國中醫藥政策的推動下才呈現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F在確實是到了需要認真總結當代中醫藥成就的時候了。同時該書從傳承的角度,收列了許多在當前中醫藥醫療和教育等方面取得突出業績的專家,從而更全面地反映了“川派中醫藥”在全國的地位與影響。

家派分列,醫道兼收

本書書名為“川派中醫藥”,全書以流派為綱分述。關于流派研究,四川籍著名中醫教育家任應秋正是中醫高等院?!爸嗅t各家學說”學科的開創者,他曾歸納指出“河間學派、易水學派、丹溪學派、攻邪學派、溫補學派、傷寒學派、溫熱學派這七大醫學流派成為祖國醫學發展過程中的主要脈絡”,但也指出“另有一些醫家,雖在學術上頗有貢獻,然未有明顯的學派傾向”[1]。所以《中醫各家學說》在講授醫派名家之外,另列其他名家。如此家派結合,較全面地展現了古代醫學的突出成就?!洞ㄅ芍嗅t藥源流與發展》一書繼承這一傳統,在每章的體例里,均分“著名學派”與“著名醫家”兩部分,后者“主要介紹沒有列入流派的知名專家”[2]。

例如在第四章“傷寒學派”中,“著名學派”介紹了“扶陽學派”(鄭欽安、盧鑄之等)、“巴蜀傷寒學派”(鄧紹先、郭子光等)、“江氏經方流派”(陳鼎三、江爾遜等),而“著名醫家”節則介紹了冉雪峰、劉民叔、李克光等近現代傷寒名家。筆者認為這樣處理內容是恰當的,既很好地闡述了傳統流派的傳承脈絡,也未忽略現代式的學術專家。但筆者覺得本書下篇的各章題目有可商榷之處,因為其第三至第十七章章目所列的十五個“學派”,大多更應稱為學科,即傷寒學科、內科、婦科等,章名稱為“學派”,容易與章中具體的某某氏某某派混淆,讀者較難理解因何“派”中又有“派”。雖然本書以論述“川派中醫藥”的流派特色為主,但如果學科、學派、流派的概念有所區別,例如將章目改為“傷寒學派與名家”之類,以學科來統屬流派與名家,似更為合適。

另外,該書第十五章“道醫學派”,則確實不是學科而是一個獨具特色的學派。該書設此章可謂獨具只眼。中醫與道家道教素來淵源深厚,而四川是道教宗教化組織的發源地,歷代高道眾多,對醫藥方術與丹道養生多有貢獻?!按ㄅ芍嗅t藥”中列出“道醫學派”,并梳理了“丹道醫學流派”、“詹黃張按摩流派”、“天真按摩流派”、“青城藥功流派”、“維世唐門流派”等,內容別開生面,這對其他地區挖掘和整理道教醫藥很有借鑒意義。

方宜闡微,凝煉特色

對于地域中醫學術流派,筆者向來認為有兩方面意義[3]。其一是文化意義,有利于推動當地深入挖掘中醫藥歷史文化,有學者稱之為“文化地理”[4]。其二則是理論意義,即承《素問·異法方宜論》之余緒,進一步總結地理環境因素對醫藥應用的影響,這可以稱為“醫學地理”。

并非所有省區的醫藥特色都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但像江浙、西南、嶺南等區域,環境氣候與中原地帶區別較大,其影響就相當明顯。例如江浙區域溫病多發,藥尚輕靈,嶺南濕熱為甚,治濕為先等,前人多有論述。而川渝云貴地區素來盛產“火神”醫生,令人矚目。四川是西南區域最有代表性的省份,本書對這方面的特色凝煉也較為深入。如書中指出四川盆地天陰多霧,多雨潮濕,歷史上有“蜀犬吠日”之說,因而醫家擅長運用姜、桂、附等溫陽逐寒藥物。本書在總體上歸納“川派中醫特色”之一為“長于扶陽”,而以具體各科流派的內容為印證。如“傷寒學派”的特色有“顧護陽氣”,“醫方學派”的地域特色為“多用祛風、除濕、活血及補陽藥”,“內科學派”則“重視溫補,善用熱藥”等。在對“扶陽派”學術源流中,對鄭欽安、盧鑄之、祝味菊、吳佩衡、范中林等以善用桂附著稱的近代名家的淵源關系做了梳理,讀之可更清楚該學派的傳承與發展情況。

不同地區的用藥特色,不僅影響著臨床,也對深入思考學術流派的形成有啟迪意義。

綜之,《川派中醫藥源流與發展》一書,實是了解我國中醫藥大省之一四川的中醫藥歷史文化與學術特色的必讀之書,也是研究和整理地域中醫藥流派值得借鑒的專著。當然,本書也仍有一些需要討論的地方。除了前述下篇各章的標題似應調整之外,各章中醫家重復出現的情況亦不少見。雖然本書“編寫說明”已指出原因是這些醫家有多方面的成就,但從內容看并非都必須重出。以鄭欽安為例,屬于傷寒學派當無異義,其3本著作均已在第四章進行介紹,但第六章“醫方學派”又將《鄭壽全醫學三書》列為代表著作,似屬不必。

此外,地域中醫著作有一個常見的問題,即如何處理流寓醫家。許多醫家游歷多地,是否到過四川即納入“川派”?對此雖難有嚴格標準,但應亦有所說明。以書中“道醫學派”為例,許遜、陸靜修、杜光庭、張伯端、白玉蟾原籍均非四川,其中許、張與四川淵源較深,陸、白從介紹來看就只是曾“參學”川中名山,書中均將其列入。反而內丹西派始祖、正宗四川人李涵虛未見收錄,清朝入蜀開設天府樂育堂傳授內丹功法的黃裳亦失收。這些均為有待完善之處。

猜你喜歡
醫家流派學派
伯明翰學派“黑色大西洋”表征政治研究
基于數據挖掘的現代湖湘男科流派醫家治療激素難治性前列腺癌用藥規律研究
先上馬,后加鞭——中國戲曲的演化路徑與“前海學派”的深度闡釋
“燕趙醫學研究”欄目征稿啟事
俄羅斯藏學研究的主要流派及其成就
對“京都學派”元雜劇曲詞評點的詮釋
趙建忠《紅學流派批評史論》序
明清小說中的醫家形象研究
百川何以爭流
——關于戲曲流派傳承的再討論
當代詩詞“實驗體”流派與藝術風格的建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