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新時期加強中醫藥研究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2019-01-05 22:20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201203
中醫文獻雜志 2019年1期
關鍵詞:傳統醫學中醫藥研究生

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201203)

人文一詞最早見于《易賁卦·彖傳》,其載:“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盵1]傳統意義上的“人文”,指的是人類的禮樂教化??追f達《正義》注曰:“人文,則詩書禮樂之謂?!盵2]而現代意義上的“人文”可上溯至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至15世紀下半葉文藝復興時期則演變為人文主義,而后逐漸發展為觀察、分析及理性批判人類情感、道德及理智的人文學科,如人類學、宗教學、哲學、文學和歷史等[3]。

不同范疇的人文內核同樣反映在中國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研究方法的差異上。中國傳統醫學立足于人的屬性,將人體認作是一個與內外界廣泛聯系的有機整體,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研究人體的狀態及其運動規律。而現代西方醫學受“還原論”的影響,將較高層次分解為較低層次研究,將人體還原成系統、器官、組織、細胞、亞細胞、單細胞甚至是分子層次。在實驗條件下研究較低層次的結構、功能變化以及規律,從而揭示較低層對上一層的作用,層層遞進[4]。由此可見,中國傳統醫學有著整體、宏觀、綜合、辯證等特征,而現代西方醫學有著微觀、物質、實證、機械等特點。

現代中醫教育兼收二者之長,強調中西互補。但是任何事物都是雙刃劍,中醫藥研究生在網絡新時代和生物新技術的雙重沖擊下,在職業生涯面臨機遇和挑戰的同時,如何繼續保有傳統中醫特色,我們認為,加強人文素質教育非常重要,茲分述如下。

中醫學是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產物

近現代由于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與交融,知識界對于“人文”內涵的理解經歷了不同階段。辛亥革命,傳統的禮樂教化如“君君臣臣”不再適用帝制被推翻后的中國,孔孟儒學被視為落后甚至是反動的“封建”意識形態遭受全盤否定[5]。在西方的民主與科學思潮的影響下,加上當時激進的政治思潮,傳統醫學也曾經歷過“廢止中醫案”的攻擊,最后經過不斷抗爭才得以保存。

新中國成立后,隨著中國逐步繁榮富強,特別是改革開放后,黨和國家領導人提出構建和諧社會,并把這一理念與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中的“和”思想聯系起來。這些經過數千年歷史傳承、富有民族氣質的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經過現代詮釋,依然能夠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發揮滋潤心靈、慰藉情感和教化道德的作用,幫助人們在精神上建立起價值秩序[5]。因此,傳統文化的現代復興成為歷史的選擇。傳統文化從“五四”時期被打壓到改革開放以來的復興這個過程也印證了宋代哲學家張載的名言:“有像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盵6]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中明確提出,要“堅持中西醫并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2017年1月習近平與陳馮富珍共同見證中國政府與世界衛生組織簽署“一帶一路”衛生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在致辭時指出:“我們要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傳統醫學,用開放包容的心態促進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更好融合?!?/p>

然而,我們的傳統醫學是深深植根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里的。無論是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隋唐時期封建社會的鼎盛繁榮,還是宋元明清中國與周邊國家的交流、中國大陸各民族的融合,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所有這些文化、藝術、思想、民俗的相互滲透交融,對傳統醫學的形成與發展、理法方藥等各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二者是源和流的關系。因此,培養具有真正傳統醫學思維的中醫藥研究生,必須加強人文素質教育,這是時代的呼聲,也是新時期的需要。

中醫學也要發揚基礎研究的實證精神

基礎研究的特點是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不斷設計論證,強調實事求是的實證精神。我們中醫學也兼具基礎研究的這一特點。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為編著《本草綱目》,參考八百余種典籍文獻,遍及本草方藥、經史子集、星象占卜諸書,“歲歷三十稔,書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7],更為可貴的是,他發揮了基礎研究的實證精神,親自去全國各地采藥、觀察、繪圖和記錄,因此《本草綱目》得以糾正了前代本草文獻的很多錯誤,成為本草名物訓詁的重要典籍,收錄包括16類、1892種藥物,內容涉及植物、動物、礦物、水、土壤和人體等方方面面,被譽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新時期我們中醫學強調實事求是的實證精神尤顯重要。2015年新英格蘭醫學雜志指出,同行評議出現造假是全球化現象,而論文激勵機制是其中的深層次原因[8]。2018年哈佛大學的心臟內源性干細胞研究涉及幾十篇重量級文章學術造假,不光為患者帶了風險,也為學界帶來巨量經濟損失,導致大量以此為基礎進行的后續研究全部作廢[9]。在這樣的大環境影響下,中醫藥研究生更要堅守內心,保持思想純凈,善于內省,不盲從學術熱點,不盲信論文的影響因子,為發文而發文,甚至論文抄襲、數據造假、偽造陽性率。要明確,論文本身是為記錄探究亟待解決的某一問題所做的有益嘗試和結果,并給同行人提供經驗借鑒的過程。

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曾言,“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不得于性命之上,率爾自逞俊快,邀射名譽……”這些古代的論述同樣適用于當下。傳統醫學研究同樣與患者的性命息息相關,在人命相關的領域容不得數據造假和內容夸大。對中醫藥研究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強調傳統醫學素養的培養,既強調大醫的“精”——技術精湛,更要注重大醫的“誠”——品德高尚,要讓學生認真做學問,從理論到方法貫徹其中,對中醫基礎理論、方藥配伍進行探討,對現有中醫理論進行質疑、反思乃至創新,成為中醫事業真正的接班人。

中醫學應以人本精神作為學術支撐

中華文明從一開始就具有以人為本的精神,是一種以人本主義為基石的人類文明[10]?!渡袝ぬ┦纳稀酚性疲骸拔┨斓?,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薄独献印犯M一步指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边@是古代先民對人在宇宙天地間的作用的認識。中國古代傳統文化、藝術作品,歸根結底是由人創造的,中醫學作為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產物,從產生之初就具有鮮明的“人本主義”特色,“天人相應”、“居安思?!?、“潛龍勿用”等思想,潛移默化到中醫基礎理論的各方面。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載:“春三月,夜臥早起……夏三月,夜臥早起……秋三月,早臥早起……冬三月,早臥晚起……”這就是對“天人相應”思想的具體詮釋。2017年因發現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獲得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的科學家,其出發點就是和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日?,F象,也從側面印證了《黃帝內經素問》中關于順應天時和四季睡眠養生的相關論述。由此可見,無論是傳統醫學還是現代醫學,最后殊途同歸,都離不開對人本的探索。

“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提出:在2020年之前國家將會構建中醫傳承平臺,系統整理、挖掘和傳承100位知名中醫專家的學術經驗;建設1500種中醫藥基本古籍文獻數字與資源信息庫,實現開放共享;開展中醫治未病、康復、儀器、中醫藥大數據開發及中醫藥“互聯網+”服務技術研究,構建“治未病”技術體系。規劃提及的內容對于今后的中醫藥工作者和中醫藥研究生來說是巨大的機遇,也蘊含著極大挑戰。規劃中提到的未來五年中醫藥事業所要實現的目標,離不開不斷革新的互聯網、大數據、生物學技術,同時也在側面要求我們的中醫藥研究生既要有自己的科研旨趣,立足于實處,又要以人本精神作為支撐。比如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中醫藥普遍認為對人體的免疫系統有增強作用,對某些慢性疾病或病毒感染比化學藥物更加有效。有必要在這些疾病的治療過程中,研究中醫藥起作用的分子機制,特別要排除是否是安慰劑的作用,以及建立合理的藥物評價模型,讓古老醫學煥發生命活力。

總之,當代中醫藥研究生作為高等中醫藥人才,肩負著承上啟下的歷史使命,既要傳承前代醫家優秀的醫學理論和治病經驗,又要繼承高尚的醫學品德,以人本主義為支撐,發揚實事求是的實證精神,這是中醫藥事業順應時代發展和社會變化的需要。當代中國日新月異,不斷變化的環境提供了大量機遇和挑戰,對我們的中醫藥研究生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有助于他們拋開浮躁,靜守內心,抓住問題本質,踏踏實實進行科研和臨床,加以時日,中醫藥事業才能真正發揚光大。

猜你喜歡
傳統醫學中醫藥研究生
慶?!吨腥A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實施五周年
《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這十年》
傳統醫學認識層面的新知新解及其要義
中醫藥在惡性腫瘤防治中的應用
伊朗2009-2016年間傳統醫學使用及家庭費用支出情況概述
成功也會上癮
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
MINORITY REPORT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選登
沈銘存研究生作品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