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腔:穿越秦磚漢瓦的百戲之祖

2019-01-06 02:17
小演奏家 2019年12期
關鍵詞:秦腔

激蕩千年的秦漢腔調

秦腔又稱“梆子腔”、“亂彈”,其源流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周秦時代,目前較有代表性的看法認為秦腔的形成大致可分為秦風、秦聲、秦腔三個階段。

秦風可追溯到先秦時期?!妒酚洝た鬃邮兰摇酚涊d:“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鼻厝烁璩对娊洝分械摹扒仫L”就是秦腔的起源。

從先秦到魏晉六朝是秦聲時期。李斯的《諫逐客書》中記載:“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倍潭?2個字把秦聲的音調和特點歸納得清楚明了。

古時沒有大銅鑼,人們便用擊瓷甕的方法營造氣氛,而叩缶則是把瓦盆扣在地上敲擊盆底,演變到今天,就是戲劇里常用的扁鼓,此鼓像盆一樣口向下、不封底,聲音清脆。這說明這一時期秦腔的特點已從弦歌時期逐漸演變為以歌舞演故事,包含樂器、唱辭、故事,已具備了戲曲的主要結構。

此后,唐代的參軍戲、宋元雜劇等使秦聲不斷延續發展,明清時期,秦聲已發展成為中國“四大聲腔”之一的秦腔,明代康海曾繪制秦腔臉譜131幅,清代嚴長明曾在《秦云擷英小譜》中寫道:“弦索流于北部……陜西人歌之為秦腔?!边@被看作是秦腔發展成熟的標志。

《辭?!分械摹扒厍弧睏l目云:“明中葉以前在陜西、甘肅一帶的民歌基礎上形成,發展過程中受到昆腔、弋陽腔、青陽腔等劇種的影響。音調激越高亢,以梆子按節拍,節奏鮮明,唱句基本為七字句,音樂為板腔體。明末清初流傳南北各地,對許多劇種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币虼?,有人將秦腔譽為“百戲之祖”。中國戲曲理論家齊如山在《中國戲曲源于西北》一文中說:“國人若想研究戲劇,非到西北去不可;世界人若想研究中國戲劇,非到西北去不可?!本﹦〈髱煶坛幥锵壬舱f:“若想考察以前的法則,當然應追本尋源,由西安秦腔入手。中國的戲劇一個來源是東南,另一個來源是西北……西北的戲劇主要是秦腔?!?/p>

作為西北板腔體聲腔的主要代表,秦腔與京劇、四川梆子、晉劇、豫劇、河北梆子都有著深厚的淵源。

以京劇為例,梅蘭芳先生曾在《談表演藝術》中說:“京劇與秦腔有密切的關系,(京劇的)主要曲調‘西皮受秦腔的影響很大,此外劇本、表演等方面,也都有相似的地方?!睂嶋H上,京劇的臉譜、音樂等也吸取了秦腔的精華,這是清代秦腔班與徽班長期同臺演出、取長補短的結果。

在清代,秦腔發展為戲劇盟主,有東、西、南、北、中五路,全國“到處笙歌,盡唱魏三之句”。魏三即清代秦腔藝人魏長生,乾隆年間魏長生三進京師演出,盛況空前,使京腔舊本置之高閣,一時觀者如堵。

黃土高原上的苦樂歌

秦腔在我國的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四川等地廣為流傳,有著深厚的人文根基。

有人說,想要真正了解陜西人就必須聽秦腔。秦腔是三秦大地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唱秦腔在這里成了最體面的事情。當地人個個都會唱幾句,村村都有自樂班,逢年過節便是村民們過戲癮的時候。

自樂班就是通常意義上的票友下海,不需要舞臺燈光,幾個人伴著幾樣簡單的樂器,在西安沿著城墻根走一圈,便可演繹人間悲歡。

作為一種在關中農村常見的民間娛樂組織,演員即觀眾,觀眾即演員。在城墻根下聽自樂班,天為幕布地為臺,唱者多為關中漢子,方面闊口,提袍抖袖,大吼大唱,一開嗓破空飛去,撞在城墻上再折返回來,聲猶震耳。

從周秦漢唐一路走來的西安人迷戀秦腔,并不全因它土生土長、古音古意,而是秦腔石破天驚的吼叫最能表達他們靈魂深處的渴望。行走在三秦大地,到處飄蕩著秦腔的旋律。秦人飯食可以少鹽寡醋沒辣子,生活中卻不能沒有秦腔。小孩滿月,秦人要以秦腔慶賀;成人過壽,秦人要請自樂班助興;老者去世,秦人要唱秦腔大戲為其送行;喬遷新居或子女升學,秦人更要唱秦腔祝賀。

作家賈平凹曾這樣描寫秦腔對秦人的影響:“在西府,民性敦厚,說話多用去聲,一律咬字沉重,對話如吵架一樣,哭喪又一呼三嘆。呼喊遠人更是特殊:前聲拖十二分長,末了方極快地道出內容。聲韻的發展使會遠道喊人的人都從此有了唱秦腔的天才,老一輩的能唱,小一輩的能唱,男的能唱,女的能唱。唱秦腔成了做人最體面的事,任何一個鄉下男女,只有唱秦腔,才有出人頭地的可能,大凡有出息的、是個人才的,哪一個何曾未登過臺,起碼還能吼一陣亂彈呢!”

秦腔浸潤著黃土地和黃土地上生活的人們,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只體現在戲劇界,也體現在電影、音樂、文學等領域,包括張藝謀、趙季平、賈平凹、陳忠實在內的西北文化人,早已將秦腔以不同的形式帶給了全中國、全世界。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紅高粱》和《秋菊打官司》以秦腔展現生命的張揚高昂;音樂人趙季平從秦腔中得到靈感,寫出了《紅高粱》的主題歌《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一時風靡大江南北,在歌壇刮起經久不衰的“西北風”;賈平凹、陳忠實更是深受秦腔影響,前者創作的同名小說《秦腔》是中國當代文學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后者的《白鹿原》中多處描寫關中農村演唱秦腔的場面,不禁使人聯想到烈日下的關中農村街頭巷尾、庭院麥場,人們不時吼出一句句震天響的秦腔。

吼一句秦腔熱淚縱橫

一段音樂、一種唱腔、一個地域的文化標簽會在一個人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印記。著名搖滾樂歌手鄭鈞即是如此,秦腔給了身為西安人的他音樂的靈感,他的歌曲《長安長安》就取材于秦腔:“長安長安/遙望著殘缺/昨日的城樓/吼一句秦腔/你熱淚縱橫……”未加修飾的、粗礪的嗓音就像一杯濃烈的酒蕩滌著聽眾的靈魂。

鄭鈞說:“其實我小時候一點都不喜歡秦腔,從來不聽,也聽不懂,但在我接觸搖滾樂后再聽秦腔,會覺得秦腔特別好聽。我常常能聽到街邊的人拉著板胡唱秦腔,于是找到了創作的靈感,那首《回到拉薩》,陜西人如果仔細聽的話,就會發現其中有秦腔的元素。陜西的秦腔直接、豪放、蒼涼,而其他地方的音樂都比較含蓄,我在秦腔中吸取了一些精華來做搖滾樂,其實搖滾樂和秦腔有共通的東西,都是釋放心靈的吶喊?!编嶁x的歌聲飽含著他對西安這片土地濃厚的情結和深切的悲憫,更有秦腔這一古老劇種所散發出來的藝術魅力,它是歌曲的靈魂。

秦腔誕生在黃土高坡,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其嗓音高亢嘹亮、激昂豪放而又凄美婉轉的特點。黃土高原惡劣的自然條件和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勞動人民經常在勞作中爆發出“呀”、“呦”的吆喝聲,也展露出勞動人民最原始的精神風貌。

秦腔以陜西寶雞方言作為語言腳本,以其四聲陰陽(聲調)進行旋律的創作,其旋律基本與口音相吻合。因此,秦腔演唱中忌諱違反其方言的四聲陰陽規律進行演唱,即“倒字”,如“見”字在秦腔中屬陰平低降字調,若唱成陽聲上揚,觀眾會誤以為是“梨”字,從而出現歧義,影響欣賞和理解。

秦腔有兩種不同風格的曲調,即歡音和苦音,歡音又稱“花音”或“硬音”,具有大調的特點,苦音又稱“哭音”或“軟音”,具有小調的特點,因此也構成了兩個獨立的旋律系統。

在秦人眼中,秦腔是大戲,板胡響處,鑼鼓起時,男子唱得臉紅筋暴、聲嘶力竭,女子唱得婉轉悠揚、如泣如訴,高亢的唱腔響遏行云,那種氣勢和豪情與軟語呢喃的劇種截然不同。

嘶吼中訴說悲歡離合

秦腔的傳統劇目非常豐富,據統計現存約三千個,多取材于英雄傳奇或歷史故事,也有神話、民間故事和各種社會風情戲,其中最受觀眾喜愛的劇目有《春秋筆》《八義圖》《紫霞宮》《和氏璧》《惠鳳扇》《玉虎墜》《麟骨床》《鴛鴦被》《射九陽》《哭長城》《伐董卓》《白蛇傳》《三滴血》《法門寺》《鐵公雞》等,新中國成立后又陸續創作了《黃花崗》《漢宮案》《屈原》等膾炙人口的佳作。

由于秦腔的唱腔高亢嘹亮,所以很多人認為其只有帝王將相等厚重的題材,其實秦腔也可以演繹才子佳人、平常百姓的故事,例如清嘉慶年間李芳桂創作的傳統劇目《白玉鈿》,講述了元順帝年間生員李清彥在上京應試途中偶遇大家閨秀尚飛瓊,兩人一見鐘情,尚飛瓊以白玉鈿贈李清彥,李清彥以紫金魚贈飛瓊,以此作為定情信物。后來,李清彥之友董寅偶然間拾得白玉鈿,遂冒充李清彥去尚家提親。飛瓊發現求親之人并非李清彥,羞愧投江,幸被呂思誠所救,暫居店中。李清彥上京應試得中翰林,出巡江南,懲奸除惡,李清彥和尚飛瓊二人也終成眷屬。又如同樣出自李芳桂筆下的《女巡按》,講述了唐宮才女謝瑤環受武則天之命巡查江南,偶遇宰相武三思之子武洪調戲民女肖惠娘,義士袁華打抱不平,與肖惠娘來巡按大營告狀。巡按謝瑤環秉公執法,杖責武洪,又撮合肖惠娘與龍向前訂婚。謝瑤環仰慕袁華豪俠仗義,二人結為伉儷。然而,武洪對謝瑤環懷恨在心,上京誣告,遂治罪瑤環。謝瑤環后在袁華的規勸下共奔太湖,參加了農民起義。

秦腔戲曲中的角色分為生、旦、凈、丑,各自用不同的風格和唱腔來詮釋不同的角色,使得秦腔的表演更加立體豐富。秦腔戲曲的演唱多以相似相近的曲調進行填詞創作,在生、旦、凈、丑四個行當中都能找到各自常用的音樂元素,是一種較為固定的作曲形式。

生是秦腔表演中的主要行當之一,大致可分為老生、小生、外、末、武生、娃娃生等。在秦腔中,老生的角色要表現出蒼勁和寬厚的質樸感。老生又可分為安工老生、衰派老生、靠把老生,一般為老年官員或社會底層的人物,有著豐富的社會閱歷。老生大都聲音嘹亮、氣宇軒昂,多飾演一些正義勇敢的忠義之士,如唐太宗、宋江、關羽等忠肝義膽的角色。小生為青年男子,更加突出角色的英俊儒雅、風流倜儻等氣質,如《樓臺會》中的梁山伯等。

老旦飾演的是老年婦女,既可表現下層社會的年邁母親,也可表現富貴的大戶婦人。正旦在劇中一般為已婚婦女,唱腔端莊大方,《二堂獻杯》中的田夫人和《斬秦英》中的銀屏公主就是其典型代表。而旦角中的小旦、花旦、武旦等則為年輕姑娘,所以演員多以清脆嘹亮的聲音進行演唱,如《柜中緣》《打金枝》中年輕活潑的少女形象等。

秦腔中最具特色的角色非凈莫屬,唱腔通常粗獷豪放、氣派穩重,如《鍘美案》中的大凈包拯和《蘆花蕩》中的毛凈張飛。

還有一種詼諧的角色——丑,丑具有滑稽的藝術特色,在舞臺上亦莊亦諧,制造笑料但帶有深刻的諷刺意味,需要將唱、念、做、打融為一體才能將角色演好。

優秀演員的秦腔除清代名冠南北的大藝術家魏長生外,還有王湘云(藝名王桂官)、陳媄碧(藝名良官)和渭南派的申祥麟、同州派的欒小惠、周至派的桃瑣兒、長安派的岳色子等等。光緒中后期有潤潤子、玉喜兒、陳雨農、黨甘亭、趙杰民、李云亭(藝名麻子紅)、劉立杰(藝名木匠紅)、王文鵬等。辛亥革命以來,又涌現出馬平民、蘇哲民、蘇育民、劉箴俗、王天民、李正敏、何振中、宋尚花、田德年、何家顏、耿善民、張鎖中、劉毓中、劉易平等名角,特別是秦腔表演藝術家陳雨農、王文鵬、黨甘亭、李正敏、王天民、劉毓中、郭明霞以及原三意社的編修李逸笙、蘇哲民等人,在唱腔、表演、化妝造型等方面都有所創新。

八百里秦川秦腔依然嘹亮

風花雪月的歌曲或許很快會被人們遺忘,但是秦腔不會,因為它有黃土地的培育,并深深植根于每一個西北人的心間。也許是在童年被哥哥姐姐背著去逛廟會聽戲時,或是在戲臺前躺在媽媽溫暖的懷抱打瞌睡時,或是在戲場外無憂無慮地玩樂時,那高亢豪邁的秦腔就已慢慢滲入我們的血液,扎根于我們的記憶深處,我們與它早已息息相關,無法割舍。

秦腔表演藝術家趙揚武曾感慨道:“三十多年前,十一歲的我第一次站在臺上看臺下,幾乎全是白發蒼蒼的老人,那時候我最擔心的是,有一天等這些老人離世,誰還會聽秦腔?三十多年后,臺下的觀眾仍然以老人為主,聽戲的人不再是曾經的老人,但這個世界上永遠有人老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秦腔是老年人的藝術。戲曲這東西需要慢慢去品,欣賞者的心境很重要?!壁w揚武承認秦腔缺乏年輕觀眾,但他堅信隨著年輕人的成長,他們會慢慢回歸戲曲。

在很多人看來,秦腔沒有黃梅戲的輕柔婉轉,沒有京劇的雍容華貴,沒有昆曲的典雅精致,也沒有流行歌曲的通俗易懂,相比之下觀眾群體越來越少,甚至有人說秦腔很土,行將沒落,但直到現在秦腔仍如同高大挺拔的白楊樹一樣堅定地佇立在生它養它的西北高原上屹立不倒,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猜你喜歡
秦腔
吼秦腔
在故事中感受秦腔文化的魅力
我與秦腔
華彩文藝:書不盡的文化情懷,舞不盡的傳統魅力
我的秦腔半生緣
互聯網時代下秦腔的傳承與發展對策探索
循溯因邏輯 品文化傳承
我的秦腔半生緣
飄飛的秦腔
群眾自發組織演唱秦腔悼念陳忠實先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