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幼兒園語言區層次性材料投放的思考

2019-01-06 03:39王惠玲林毓純
新課程研究·中旬 2019年9期
關鍵詞:材料投放區域活動幼兒教育

王惠玲 林毓純

摘? ?要:幼兒時期是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幼兒園語言區是發展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陣地,幼兒園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發揮這個陣地的價值,讓幼兒從中得到應有的發展。文章以福建省漳州市漳州臺商投資區實驗幼兒園語言區層次性材料的設計與投放實踐為例,總結了實踐經驗及存在的不足,并根據實施情況提出了優化幼兒園語言區層次性材料設計與投放的建議。

關鍵詞:幼兒教育;語言區;語言開發;材料投放;區域活動

中圖分類號:G61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26-0029-02

幼兒時期是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期,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幼兒園應盡可能地為幼兒創設豐富的語言環境,讓他們在實踐中動腦、動嘴、動手,主動探求并積極參與語言加工。

一、語言區層次性材料投放實施情況

皮亞杰認為,兒童的智慧源于材料,所以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教育功能主要通過材料來體現。材料的難易度不同,所蘊含的教育功能也不同,會促使兒童萌發不同的游戲行為和思維創造活動。要合理投放材料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教師須先全面把握幼兒情況,了解他們的學習需求。因此,在開發和投放語言區層次性材料前,福建省漳州市漳州臺商投資區實驗幼兒園(以下簡稱“我園”)組織研讀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各年齡段幼兒語言發展目標與具體要求,再結合我園幼兒實際,選擇他們感興趣的、貼近生活的、能夠實現有效互動的投放材料,并將其歸為故事類、童謠類、情景類三大類型。在投放每一類材料前,對學具預設了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與操作方法,也就是說,將每一種材料與幼兒通過操作該材料可能達到的目標之間,按照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要求,分解成若干能夠與幼兒認知發展相吻合的操作步驟,細化材料,以材料的層次性滿足幼兒的不同需求。

1. 根據材料特點制訂層次性目標。我園投放的故事類學具為《三只蝴蝶》《小熊過橋》《排一排,講一講》《金色的房子》等,這些材料在投放前均經過精心設計,以不同的操作方式呈現在幼兒面前,如根據故事內容設置了舞臺情境,幼兒可以在情境中進行故事表演;或提供故事卡片,幼兒能夠利用卡片排圖講述。在材料投放方面,我園保證了學具操作形式的多樣化,且為每一套學具預設了層次性目標與操作要求,以滿足幼兒的不同需求,如針對“排一排,講一講”學具預設了三個目標:喜歡閱讀圖畫書,能根據畫面大膽講述圖畫書內容;能按畫面順序擺放圖片,并能邊擺放邊講述;在不看圖畫書的情況下,能完整講述故事內容。以上三個目標對應不同的操作方法:幼兒閱讀圖畫書,根據圖畫書內容邊看邊講述;根據圖畫書封面,按順序排一排故事內容圖片,且能在排放過程中講述圖片內容;根據圖畫書封面,在不看圖畫書的情況下,能將故事完整講述出來。設定層次性目標并提出相應要求可以滿足幼兒的個性化需求,每一名幼兒在故事學習中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操作方式,以促進自身發展。

2. 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滿足幼兒發展需要。童謠是幼兒比較喜歡的一種文學體裁,在選材方面可結合主題活動內容,創設主題語言活動情境,如將《十二生肖》《閩南小吃》《果子歌》等閩南童謠以圖示的形式呈現給幼兒,采用由易到難的操作方法,逐步引導幼兒完成童謠的完整表述。又如《動物的尾巴》《春雨》《月亮下來吧》等童謠,教師在設計學具時,要改變以往要求幼兒獨自反復誦讀的方式,鼓勵幼兒采用自己喜歡的表現方式與同伴積極互動,增進童謠的學習效果。

3. 在層次性材料中注重教育整合。在情景類學具投放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對幼兒熟悉的事物進行整理和歸類,還需將其編排為語言游戲,在學具中融入其他領域的內容,以促進幼兒的語言能力及其他方面能力的發展。例如,學具“表情猜一猜”的設計中融入了一些健康知識,總的目標是讓幼兒認識各種表情,并能根據教師提供的情景使用語言表達對應的表情。又如“寶藏在哪里”的學具設計目標是讓幼兒學會說“我發現××在××上(下、里、外、旁邊)”“我把××放在××上(下、里、外、旁邊)”句式,要求幼兒在操作過程中邊操作邊表述,并對空間方位有一定的感知。

二、語言區層次性材料投放效用及存在問題

1. 幼兒的語言學習興趣持續時間短。盡管是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投放語言區層次性材料,以幼兒為主體,但幼兒對于學具的興趣持續時間不長,有些幼兒操作了幾次便不再操作,或者向教師直接提出不想再繼續操作。多數幼兒對于一些學具的興趣持續時間都不長,這對材料的效用發揮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2. 教師的指導難以全面覆蓋。語言區的操作重點體現在幼兒說的練習上,這一過程需要教師更多的陪伴與指導。然而,教師帶班過程中需要關注的幼兒較多,難以注意所有幼兒的操作和互動,更難實現一對一的全面指導。也有些幼兒看到教師沒在身邊就不繼續操作了,教師難以實現對其操作全程的時刻關注與指導。

3. 難以滿足全體幼兒語言發展需要。在投放層次性材料的過程中,我園盡量較為全面地照顧幼兒的個體差異性,滿足幼兒的個性化發展,讓不同的幼兒都能在自己的認知水平基礎上得到應有的發展。然而在實踐過程中仍然無法滿足全體幼兒的語言發展需要,如有些幼兒在語言區的操作過程中因過于害羞而不敢表達,這種情況還需要教師做出新的嘗試,運用更有效的方法加以引導。

三、語言區層次性材料投放的優化策略

1. 以語言游戲激發幼兒學習興趣。語言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它最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針對幼兒對一些學具的興趣持續時間不長的問題,我園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在學具設計方面做出了調整,更多是以語言游戲的方式呈現。例如,一些故事類學具過于簡單,幼兒學會表演操作后就沒了興趣。對此,我園重新設計學具“厝內小戲臺”,它融入了閩南傳統文化,并融播報、演講、木偶、皮影等多種表演形式為一體。在操作這一學具時,幼兒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游戲,可以自己玩,也可以與同伴合作表演,表演內容也由幼兒自行選擇,這些都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2. 豐富教育手段,提升教師指導有效性。為了更有效地關注幼兒在語言區的操作情況,了解幼兒與學具之間的互動效果,我園要求教師在語言區域活動中務必全程陪伴幼兒,并用錄音筆及時、完整地記錄幼兒與材料的互動情況,方便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和后續改進。此外,為避免幼兒對教師產生依賴性,在學具設計時應盡量讓幼兒更多地與同伴互動,如“我來猜猜看”活動要求幼兒把準備的圖片反面蓋在古厝里,兩個幼兒一起玩,你翻我說,用閩南語說出古厝、小吃的名稱,或者說出古厝的由來、小吃的做法等。這樣的形式讓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實現了良好互動,有人說、有人聽,幼兒更愿意表達。

3. 加強對幼兒的個別指導。教師要盡可能關注每一個幼兒,并且在實踐中平等對待幼兒,針對幼兒情況進行個別指導。如果幼兒不善表達,教師可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學具操作活動,讓他們體會成功;教師要允許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出錯,鼓勵幼兒敢說、大聲說,盡可能讓幼兒接受多方面的刺激,以不同的渠道和方式促進其語言能力的發展。

總之,在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及時關注幼兒的操作情況,給予有效的指導與幫助;針對幼兒在活動中的情況適時調整活動設計和材料投放,讓幼兒與材料進行有效互動,充分發揮材料的教育價值,促使幼兒語言能力的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 郝曉梅.幼兒園語言活動區——材料投放層次性的幾點體會[J].雜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6).

[2] 付薇.淺論幼兒園語言區角設置對幼兒語言學習的輔助效應[J].科教園地,2015,(11).

[3]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 彭思敏

猜你喜歡
材料投放區域活動幼兒教育
對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的思考
主題區域環境創設淺析
簡談幼兒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
區域活動中材料投放與幼兒的主動發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內化外來資源開辟幼兒教育新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