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學與導

2019-01-10 06:57劉志偉
新課程·中旬 2019年12期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劉志偉

摘 要:事物的發展都是辯證統一的整體,在課堂教學中學與導具有辯證統一性。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要求教育工作者扮演好引領者的角色,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調動起來,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小學數學是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讓學生知道怎么去學。就如何進行課堂中的學與導進行了探討,提出了一些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運用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學與導

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大多占據著主導地位,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多[1]。教師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應該轉變教學方法,明確教學目標,正確認識學與導的關系,讓學生明白課堂學習的目的。通過積極的引導,讓學生加強獨立思考的能力,在課堂上也不要死板照本宣科,要積極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也要將實際生活當中的例子多多與課堂融合,讓學習的知識更加具體形象化,讓學生可以把書本知識靈活運用,本文就談談如何進行課堂中的學與導。

一、教師傳授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學生主動思考

積極的意識能夠指導實踐,對實踐具有能動作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引入適合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獨立思考,形成一個會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例如,在教學“三位數乘兩位數”時,教師舉出一個例題“182×24”,這道題考驗學生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需要經過列式運算,有些學生可能在豎式運算時,可能對于個位、十位等對齊方式會出現問題,以至于算出來得到的結果出現錯誤,學生就會左思右想:“為什么這個答案是錯誤的呢?明明是列式計算了,這種方法和課本上的一樣???為什么會錯呢?”教師此刻要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學生正確的擺豎式的方法:“先用個位上的4去乘182,再用十位上的2去乘182,把4×182和2×182的積相加得到正確答案,老師把正確的列式寫在黑板上,學生可以將自己的解題思路跟教師的進行對比分析,學生此時就會明白為什么會出現錯誤,就會說:“原來是這樣??!”教師教給學生正確的數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三位數乘以兩位數,讓學生可以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去思考數學知識,發散學生的思維。

二、教師要創設課堂語言情境,讓學生學會表達

語言是一種充滿魅力的藝術文化,是人與人之間重要的溝通手段,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發展。在教育教學領域,一個好的語言情境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正確的表述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合適的語言情境,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做出正確的表述。例如,在教學“因數和倍數”時,有些學生對于因數和倍數的具體概念可能會混淆,就像這個概念:一個數的因數個數具有有限性,1是最小的因數,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倍數具有無限性,最小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倍數,學生可能對這個概念問題并沒有理解透徹,會認為其實因數和倍數差不多,沒有多大區別,教師可以舉出例子,讓學生就這個因數和倍數的概念問題進行探討,像“整數a×b=c(a≠0,b≠0,a、b、c為整數),那么a、b叫作c的因數,c叫作a和b的倍數”,經過探討之后,提出一些概念上不懂的問題,讓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因數和倍數的概念,并就課文中的例子,說出因數和倍數的區別在哪里,教師通過創設一定的語言情境,讓學生可以對數學的基礎知識有一個更為清晰的定義,使學生在數學問題中學習到更多知識,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三、教師將課堂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學生學以致用

實踐是認識發展的最終目的,認識從實踐當中來,最終會回到實踐當中去。知識源于生活,與生活息息相關。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課堂教學中的知識跟實際生活相結合,引導學生將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去[2]。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時,教師在教授完基礎知識之后,可以給同學出一道課后應用題:“一個長60 cm、寬20 cm的盛水容器,將體積完全相等的五塊鐵塊放入水中,盛水容器的水面上升了4 cm,計算五塊鐵塊的體積”,讓學生在家也找一個可以裝水的容器做一下實驗:在家人的幫助下,找五塊體積相等的鐵皮放入水中,觀察容器中的情況,再根據課堂上學到的如何求體積的知識和實驗結合在一起,算出每一塊鐵皮的體積,把實驗當中出現的問題、現象記錄下來,寫在本子上,之后在課堂上講解這道題時,可以驗證答案的正確性。教師通過讓學生進行實踐的方式,將課堂上的知識運用起來,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起來,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上掌握數學在實際當中運用的方法。

綜上所述,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地位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學中越來越提倡學與導的教學方法,并且在教育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要正確運用學與導,在課堂開始之前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利用課堂情境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到數學的重要性,學會獨立思考,在學生打好數學理論基礎的前提下,將數學知識投入實踐中,學以致用,從而提高教學質量[3]。

參考文獻:

[1]劉友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與“導”的探討[J].課堂內外(教師版),2018(11).

[2]曾翠彬.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學與導[J].西部素質教育,2018,18(4):254.

[3]邵騰明.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點撥與引導[J].科學咨詢(旬刊),2017,18(6):154.

編輯 謝尾合

猜你喜歡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