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困惑解決探索

2019-01-10 06:57溫莉琴
新課程·中旬 2019年12期
關鍵詞:小學生探究數學

溫莉琴

在近年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同的區域、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年級甚至不同的學生,都存在著各樣的困惑問題,多方面歸納起來大致有這些。

一、課堂教學方面

問題一:一是區位的差別。城市的周邊學校與農村鄉鎮中心校及村莊小學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別。城區小學占據一定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鄉鎮中心校在師資力量和辦學設施上又比村莊小學稍好。二是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師本人接受的文化水平和視野等都存在著不同。比如說老教師特別是農村老教師由于自身知識的更新速度較慢,比較習慣于在課堂上講解和練習,學生接受學習的程度比較高,成績效果明顯;年輕教師由于對新事物接受能力強而快,因而成長較快,學生在學習能力、探究精神、質疑水平等方面有明顯提升的同時,成績卻不容樂觀;中年教師對原有教材的教學把握比較熟練,對知識的系統性、每節課的重難點把握都比較準確,能做到穩步推進,教學效果比較明顯。

問題二: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存在著不同程度穿新鞋走老路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堂仍以灌輸為主,搞題海戰術,導致學生厭學情緒嚴重。另外,由于教育發展的不均衡性、教育經費的不足等因素的存在,同樣制約著課堂教學改革。

問題三:課堂教學強調自主、合作學習方式,即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小學生的聰明才智,提倡大膽發言,爭先舉手表白自己對提出問題的理解和看法及解決問題的想法。自主和合作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而是要在課堂上讓小學生討論發言,活躍課堂氣氛,讓孩子們在愉快的教學課堂上獲得知識。

問題四:現在的小學生由于接受知識早,認知程度快,在課堂上要準許小學生說“不!”,“是這樣的嗎?”“這樣可以嗎?”等對問題的評價。在一次三年級數學課堂上,我在黑板上出這樣的一道判斷題:另個數相加,他們的和一定是大于它們兩個的任意一個加數嗎?題還沒寫完,很多學生說了“對”“肯定對”,爭先發言說出對錯。有的學生卻沉思起來,我就讓平時一位愛動腦筋多次提出過疑慮問題的學生站起來說說自己的觀點。他說:現在我們學的就是大于零的數是吧?按電冰箱和我們冬天的天氣預報說有零下多少度這方面講,那在越大的數前面加個“負號”的話那不就是越來越小了嗎?盡管他回答得不盡完整,但我聽得出他提出的疑慮是正確的。是呀!在正數范圍內兩個數相加,它們的和一定大于任意一個加數。但在實數范圍內就說不了。從這里我感覺到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渴望知識的要求是那樣的認真和強烈。這充分說明只有勇于評價問題的思維才能促進問題發展的功能。所以在以后的課堂教學方面應尊重小學生的大膽發言及提出問題的能力。

二、結合實際探索出適應學生的課堂教學方法

(一)挖掘教材是改善教學效果的手段

同樣是一本書,但為什么有的教師能把課堂搞得活躍而教學效果好呢?這就是教學水平高低的體現。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備課過程中多方面更深度地挖掘課本內容的延伸和拓展,把課堂講得讓學生易懂并能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所以說課程改革不能僅僅成為課程實施中的執行者,更應該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從思想上重視,從行動上落實,積極參加新課程的培訓,圍繞新理念去組織教學,圍繞新教法,新學法去實踐新課程。

(二)縮小教學差別 促進教學再上新臺階

隨著我們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經濟大踏步地發展,教育教學提升的水平必須向更深度廣度邁進,這是時代向我們的下一代發出的號令。教學方面新的改革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更是社會發展和人類自我發展的需要。教育的發展依賴于經濟的發展,并伴隨經濟的發展而發展,所以,城區學校、鄉鎮中心校和農村小學的差別將會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而改變,公平的辦學條件、公平的入學機制和公平的課堂教學,都將會逐步實現。

(三)豐富教學內容,探索問題解決

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我總結出教師只有身體力行,認真做到以下方面才能提高對數學有效性的探索。首先是精心設計探究活動。因為新的教育理念及要求所提倡的科學探究性學習承載著科學知識的掌握、科學探究技能的發展、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習慣的培養等多重任務。正是這樣的任務決定了“探究性教學實際上是一種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為學生主動建構提供一定的學習材料,這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潛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心理需求,還可創設更多思考與探究的空間。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例如《立體圖形的拼組》這一課,學生在拼組立體圖形時,面對同一項學習任務,教師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學習材料,如小棒、紙、筆、釘子板、各種平面圖形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由選擇。操作材料準備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做到精心準備,盡可能避免非本質因數對學生的干擾,進而克服在探究過程中注意力游離現象的發生。此外,還應考慮學生會遇到哪些問題,如何為學生的探究提供幫助,進而提高學生自主探究活動的有效性。另外,還要有良好的心理準備,使學生在平等、尊重、寬松的氛圍中建立心理安全,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其次是留給學生一定的探究時間和空間。教學中,不少教師在安排學生探究學習這一環節時,不是給的時間不夠,就是走過場,體現不了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要為學生的知識建構提供充足的時間保障。如學習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后出示題目:你能用一根40厘米長的鐵絲,圍出每邊長度都是整厘米的長方形或正方形嗎?這時,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之前都有一個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審清題目,自主思考探究,然后再進行交流。這樣既養成了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又能保證每一個學生都有表達自己看法的機會。同時,還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思維能力、主動探索和實踐能力也得到了發展。此外,教師還要積極創造條件,遵循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了解學生的生活背景。特別是那些平時不善交談,不合群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他們留有獨立思考和大膽發言的時間與空間,以便增強這些學生的自信心和合作興趣,進而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總之,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思考的課堂更需要讓學生反思整個思維的過程,反思回顧貫穿本節課到底講了什么,每節課的結論是什么又是怎么得出結論的。比如從98+99+3的運算看出,由于受到直覺的效應隨之有了敏感的假設,又由于對假設的嚴謹性產生出質疑,便有了一個數學猜想,進而導致了證明又得到了結論,最后因為運算的類比聯想,產生了更多的問題,自主探索、積累教學經驗,發展空間觀念和抽象能力等,抓住學生的真興趣,直面學生的真問題,解決學生的真困惑,必將在新的征程取得更大的成績。

編輯 杜元元

猜你喜歡
小學生探究數學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