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尸”字為例談識字教學

2019-01-10 06:57張衛艷
新課程·中旬 2019年12期
關鍵詞:供品字旁造字

張衛艷

小學語文教學承擔著繁重的識字任務,語文教材把識字和閱讀結合起來,以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形式呈現生字,借助語境隨文識字強化了漢字的理解和運用。除了隨文識字,教材還安排了多個識字專題進行集中識字,如蒙學識字、韻文識字、生活場景識字等,除了以上內容,教材還在識字專題里安排了適當的字理識字內容,如一年級上冊《日月水火》一課安排了典型的象形字,《日月明》一課引導學生借助會意字的造字規律識字,讓學生初步了解祖先造字的智慧,傳承漢字文化;一年級下冊教材編排了一篇以《小青蛙》為題的韻文,引導學生借助語境學習六個常用的“青字族”漢字,讓學生初步了解形聲字的造字規律,引導學生了解聲旁表音特點和形旁的表義作用。教材這樣的安排遵循了學生識字的規律,有機滲透字理,讓漢字學習更加科學有效,達到“舉一行而統眾形”的學習效果,即講對一字,方便一串,這是字理識字的妙處。

統編版二年級下冊《我是一只小蟲子》一課中“屁、尿”是要求會認的兩個字,同時,本課還要求書寫“屁、尿、屎”三個字,在指導學生識字時,有的教師將三個字“小集中”歸類識記,結果歸納出“尸字旁”的字與排泄物有關。若這樣理解“尸字旁”的話,那“居”“屋”“局”“尼”等字如何解讀呢?看來,“尸”字與排泄物有關是講不通的,若硬給學生滲透這樣錯誤的字理,極易造成講錯一字“破壞一片”的后果。

漢字是祖先智慧的結晶,我們的祖先在創造漢字時都是有自己的依據和考量的,有些漢字在簡化之后確實很難看出音形義的結合,但這也不能成為教師隨意歪曲解讀的理由。每個漢字都有被人創造的故事,現代漢語保留了“尸位素餐”這個成語,那這個成語是怎么來的呢?我們先看“■”,這是甲骨文的“人”字,是一個側立的人的形象,這個人還向前伸出了一只手。再看“尸”字,有甲骨文寫作“■”,《文源》中說它“象人箕踞形”,“箕踞”是古代一種坐的姿勢,臀部著地,兩腿向前伸開的樣子?!笆弊忠灿薪鹞膶懽鳌啊觥?,字形像一個屈膝側坐著的人。古人根據人的姿勢造出了“尸”這個字,是因為“尸”與古代的一項祭祀習俗有關,古人祭祀死去的人時要擺上供品,需要有一個人屈身坐在供桌后面代表逝去的人來吃供品,而這個人就是“尸”,他只需要坐著臥著替逝去的人受祭吃供品,不用干活?!笆凰夭汀边@個成語出自《漢書·朱云傳》,原文為“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边@里的“尸位素餐”就是被用來指那些空占著職位,白吃飯而不做事的人的行為。后來“尸”字有了演變,發展到小篆時寫作了“■”,人形已經嚴重變形,發展成現在“尸”的字形。實際上,古人創造“尸”字來表示替死人受祭的活人,又造出“屍”字來表示已經死亡的人,兩個漢字之前是區別使用的,但古籍常以“尸”代替“屍”,后來“尸”字也用來表示人或動物的遺體。

語文教師只有了解了“尸”字的造字故事,再給學生講解帶尸字旁的字時才不會造成“以管窺豹”誤解漢字了,其實,祖輩流傳下來的一句老話也能發現與“尸”的字形、字義相通的地方,俗話說“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養大”,這句話反映了父母在撫育孩子時不辭辛勞,而父母給孩子把屎把尿時是需要屈身的。不僅給孩子把屎把尿需要屈身,人自己在排泄時也需要不同程度的屈身,且屈身的樣子與那個替人受祭的人的身形是非常相似的。了解到這些漢字故事,再來指導學生解析“屁、尿、屎”三個字的共同構字規律時,就能根據字源進行合理的解釋了。

正因為“尸”字表示屈身的人,才方便科學準確地解讀一大串帶“尸字旁”的漢字,如“居”字,金文為“■”,小篆為“■”,表示一個屈身的人坐在一個幾臺上休息,本義是坐,后來引申為居住之意。而“屋”的篆文寫作“■”,里面的“■”上部是一支箭,下面的橫畫表示箭射到的地方,“至”的本義是到達,“至”字加上面的“尸”字表示一個人到達之后靜坐或臥著,于是,屋字表示用來起居坐臥的房間??梢?,真的是講對一字,方便一串,漢字教學馬虎不得。

小學語文教師教識字,應該有傳承漢字文化的責任擔當和文化自覺,不能僅滿足于教會學生認識了多少字,讀了多少書,還應該在教識字、教讀書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必要的漢字故事,感受祖先造字的智慧,培養學生愛漢字、愛漢語的情感,讓優秀的漢字文化不斷傳承。

編輯 魯翠紅

猜你喜歡
供品字旁造字
衤衣字旁
王字旁其實不叫“王字旁”
王字旁其實不叫“王字旁”
秦簡牘專造字釋例
《釋名》中用為“液”的“汋”字旁議
蠟制供品
造字?造詞?造句——論網絡語言的要素及其擅變
麻生向靖國神社獻供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