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在“愿為”與“愿學”上著力

2019-01-14 10:20
江蘇教育 2019年44期
關鍵詞:職校辦學職業

社會培訓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一翼,能否有效發揮其功能,影響因素雖然多元復雜,但根本上取決于職業學校的“愿為”和社會人員的“愿學”兩個方面。

職業學校對社會培訓工作并不“愿為”,至少表現得并不積極、主動,這固然與現有的評價、激勵和分配機制等有關,更為主要的是職業學校自身存在認知偏差。一些職業學校認為社會培訓是培訓機構或勞動部門的職責,對職業學校來說最多只是“副業”,如果大力發展社會培訓甚至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谶@種認知,職校就沒有把社會培訓納入工作范疇,自然也缺乏專門的機構和人員配置。從這個意義上說,社會培訓“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職業學校有著培訓機構無法比擬的師資、設備、場地等優勢,要讓職業學校在社會培訓上“愿為”,關鍵在于明確職業學校的基本職能包括學歷教育與社會培訓,兩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廢,而不是強化學歷教育的單一職能。只有在政策上明確職業學校的社會培訓功能,再通過任務驅動、評價激勵、收入分配等系列舉措釋放職業學校和職校教師的“愿為”動能,才能推動社會培訓的蓬勃開展。

“愿為”是前提,做好社會培訓工作還需要社會人員“愿學”。很多社會成員有著強烈的培訓需求,卻對職業學校開展的培訓項目不感興趣,根本原因在于職業學校開設的培訓項目時間固定、內容固定,難以滿足個性化的學習需求,供需不匹配。社會培訓也需要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要讓人們“愿學”,職業學校開展社會培訓應摒棄既有思維和原有模式,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辦適合的社會培訓。一是了解社會人員的培訓需求,包括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培訓方式等,制作個性化的培訓菜單。二是以方便學員為宗旨,開展形式多樣的“送培”服務。三是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展培訓,將網絡培訓與實際訓練有機結合,線上線下、理論實踐、培訓指導互為交融,同時注重培訓的“跟蹤指導”“售后服務”,最大限度地發揮社會培訓的效益。

從“愿為”和“愿學”兩方面著力,破除認知偏差、狹隘經驗、既有思維等的束縛,職業學校變“要我辦學”為“我要辦學”,“開門辦學”為“叩門辦學”,“按章辦學”為“按需辦學”,不斷提高社會培訓的適切度和群眾滿意度,社會培訓之翼才能真正“舒展”。

猜你喜歡
職校辦學職業
在晉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梳理
在晉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梳理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職校財務內部控制研究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職業寫作
讓職校師生的心更敞亮
我愛的職業
體驗教育在職校生專業選擇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