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

2019-01-14 02:43隋然喆
吉林農業 2019年24期
關鍵詞:相關技術保護性耕作玉米

摘要:玉米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玉米種植水平直接影響著農業發展。隨著科技發展及環境變化,在玉米種植過程中應用保護性耕作技術,可以優化玉米生長的土壤環境,縮短玉米生長周期,在保護生態球環境的基礎上提高玉米產量和質量,從而提升玉米種植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玉米;保護性耕作;相關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3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 ? ?DOI編號: ? 10.14025/j.cnki.jlny.2019.24.006

在玉米種植過程中應用保護性耕作技術對提高農業經濟效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在我國起步晚,技術成果含量低。為了保障玉米生產效益,同時對土地及環境進行保護,需要尊重玉米栽培規律,加強技術創新,以為玉米高質、高產奠定基礎。

1 概念、特點和優勢

1.1概念

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是在玉米栽培過程中實行的免耕、少耕的生產技術,同時利用上一茬作物秸稈進行還田,目的是減少水土流失、風蝕等不利影響,同時提高土壤肥力和墑情。

1.2特點

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在實施時主要是對土壤少進行翻轉,同時利用上一茬作物的秸稈進行還田覆蓋,使生產過程實現不翻地、不打壟、不鏟地。

1.3優勢

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可有效減少水土流失,避免風蝕及沙塵影響;秸稈還田處理減少了秸稈燃燒產生的氣體污染空氣;秸稈還田可以幫助土壤在非生產期進行貯水量的提升,同時提升玉米生長過程中水分的利用效率;保護性耕作技術能有效增強玉米葉片的光合作用,提升玉米干物質的積累率;保護性耕作技術可提高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在減少作業工序的基礎上能有效提高玉米產量10%左右。

2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內容

2.1秸稈還田技術

秸稈還田技術是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中最重要的一種,主要是在秋收時,將上一茬作物30%的秸稈進行粉碎還田處理,目的是增強土壤肥力。秸稈留在土壤中的根茬可以保證土壤避免風蝕或水蝕的侵害,同時提高土壤對降水的吸收率。秸稈還田技術是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標志,一般在玉米秋季收獲時完成。

2.1.1秸稈還田技術操作條件 在進行秸稈還田技術操作時,要保證種植的玉米品種統一,同時保證玉米的種植距離在60cm左右,目的是利于機械收獲;要保證玉米種植方式的統一,要對地塊平作壟,不交叉,目的是提高機械作業質量;要使玉米粒的含水量小于30%,最低結穗高度大于60cm,玉米植株的倒伏率在5%以下;在進行秸稈還田操作時田間不能有石塊、水溝等,地塊要對機械有足夠的承載能力,保證機械不陷進地塊中。

2.1.2秸稈還田技術操作質量 在進行秸稈還田技術操作時,要保證粉碎的玉米秸稈長度不大于100mm。技術實施時玉米秸稈含水率在22%左右,以保證粉碎率達到90%以上;對玉米留茬的高度不超過80mm,進行秸稈拋灑時不均勻率要小于20%;粉碎的秸稈不能堆積或漏切。

2.1.3秸稈還田技術的具體方式 首先,秸稈粉碎后覆蓋在田間。對粉碎的秸稈進行覆蓋田間的操作方式適合玉米產量高的區域。在覆蓋過程中,如果出現秸稈堆積或地塊不平整,可以利用工具進行整平處理。在春季時,如果地塊溫度過低,可以利用淺松作業的形式。在還田時可利用聯合收割機(自帶粉碎裝置)進行操作,以達到保護性耕作技術要求。

其次,整稈還田覆蓋。整稈還田覆蓋的方式比較合適北方,因為北方冬季風比較大,在秋季玉米收獲后,不對秸稈進行處理,只需將秸稈人工踩倒或按照播種方向壓倒即可。

最后,秸稈留茬覆蓋。秸稈留茬覆蓋適合風蝕比較嚴重的區域,目的是預防風蝕。留高茬是在玉米收獲時利用機械對玉米地面上的秸稈和籽穗進行處理,在處理過程中留存大概20cm高的割茬,使其留在土壤中,不作處理。在秋季玉米收獲時對秸稈留高茬和免耕播種作業結合,或收獲時留高茬和粉碎淺旋播種相結合。

2.2免耕播種技術

免耕播種技術主要是利用機械化進行玉米種植,以播種時利用免耕播種機一次性完成破茬開溝、施肥、播種、鎮壓等栽培工序。在應用該技術時根據區域春季雨水的特點和土壤墑情的差異,選擇適合的機械進行操作。在作業時需要作業人員利用秸稈開溝處理清茬器進行秸稈處理,以完成玉米播種的高質量。

3 注意事項

在實施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時,要根據不同區域的土壤條件、氣候條件等適時播種,對于朝陽地塊,宜早播種,對于朝陰地塊,宜晚播種,以實現保苗促苗的目的。在土壤墑情適合的情況下,播種深度是3cm左右,對于沙土和干土要加深2cm左右,以保證種子能正常出苗。保護性耕作的施肥深度最好控制在9cm左右,肥料與玉米種子之間的距離要保持在5cm以上,避免肥料燒種。

在機械耕作時,要對機械進行觀察,如果出現秸稈纏繞機械的情形,要對機械進行處理和調整,目的是避免播種過程中鎮壓打滑、覆土器的覆蓋要求不達標、漏播、鎮壓不實等情況。在地塊病蟲害比較嚴重的區域,要利用農藥進行拌種處理,目的是殺蟲。在播種后要對地塊進行農藥噴灑,以預防雜草和病蟲害。

4 結語

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要根據區域實際情況進行具體應用。要在保證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提高玉米生長環境,優化土壤環境,減少土壤墑情的風蝕、水蝕現象,降低玉米生產成本,以提高玉米生產效益。

參考文獻

[1]胡婷婷.黑土坡耕地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應用研究[D].東北農業大學,2013.

[2]胡文中.玉米保護性耕作及全程機械化種植技術的研究[J].新農村:黑龍江,2017(27):53.

作者簡介:隋然喆,大專學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保護性耕作。

猜你喜歡
相關技術保護性耕作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試驗示范要點
計算機網絡管理及相關技術探討
淺談微型計算機的輸入輸出接口技術
最飽滿的玉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