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河縣水稻產業協同技術推廣

2019-01-14 02:43劉莉
吉林農業 2019年24期
關鍵詞:技術推廣技術

摘要:為切實做好水稻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試點項目工作,根據農業農村部工作要求,為充分發揮各農業技術推廣主體優勢,聚集全省各級農技推廣機構、農業科研和教學單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性服務組織等精干力量,為落實柳河縣農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項目,按照合理分工、協同配合、有效銜接的原則,探索構建上下貫通、左右銜接、優勢互補的農技推廣協同服務新機制,以支撐質量興農、效益興農、綠色興農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提高農技推廣服務供給的質量和效率為主攻方向。

關鍵詞:水稻產業;技術推廣;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3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 DOI編號: ? 10.14025/j.cnki.jlny.2019.24.017

1 水稻產業協同技術推廣主要技術要點

1.1 落實面積和任務指標

為了更好地推廣水稻產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項目,圍繞柳河縣水稻生產現狀及發展優勢,在柳河縣推廣水稻重大產業技術協同推廣面積5.2萬畝,其中,包括水稻綜合種養技術、稻草還田技術、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技術、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與飛防作業等4項技術。

1.1.1 水稻綜合種養技術 示范推廣面積2萬畝,落實在柳河自然道合作社0.5萬畝、國信社稷尚品水稻種植合社0.5萬畝、柳河縣時家店鄉合源農民專業合作社0.5萬畝、安口鎮基成米業0.5萬畝。該技術充分利用生物共生原理,符合生態農業、綠色農業發展要求,是生產綠色、有機稻谷的重要措施之一。柳河縣主要以稻田養鴨技術為核心,配套集成水稻生態(稻田養魚—泥鰍)種養技術體系,達到預期效果。水稻插秧后1~2周,待秧苗成活后,將1~2周齡的雛鴨放入稻田。剛孵化的小鴨到1~2周齡之間,雛鴨應放在鴨舍里飼養,并在鴨舍里放置一些淺底的盛水容器,供雛鴨進行鍛煉。一般稻田每畝放養15只左右,將鴨放入稻田后,直到水稻抽穗為止,因為鴨子喜食稻穗,所以水稻抽穗時就要將鴨子從稻田里收回。該項技術預計畝均增收300元左右,減施氮肥15%以上,農藥減量10%以上,增加效益10%左右。

1.1.2 稻草還田技術 結合柳河縣黑土地保護項目示范推廣面積2萬畝,落實在柳河自然道合作社0.5萬、國信社稷尚品水稻種植合社0.5萬畝、安口鎮0.2萬畝、三源浦鎮0.2萬畝、圣水鎮0.2萬畝、豐田米業0.2萬畝、孤山子鎮0.2萬畝。利用水稻秸稈深埋旋耕機,采用反轉旋耕作業方式,將水稻秸稈深埋還田與旋耕整地作業相結合,一次性完成切土、碎土、埋草、壓草及覆土等多項作業。通過秸稈翻埋還田,使有機質逐漸提升。

1.1.3 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技術 示范推廣0.2萬畝,落實在柳河自然道合作社0.1萬畝、國信社稷尚品水稻種植合社0.1萬畝。側深施肥技術是利用插秧機械在插秧時同步將肥料施于秧苗行側3厘米、深5厘米的位置,以肥料的局部施肥。這項技術實現了插秧同步施肥,返青分蘗不追肥,減少了人工作業次數,相比傳統施肥量減少了10%,節約了生產成本。側深施肥由于肥料條施集中,在土壤中濃度較高,增加了吸收壓力,使水稻吸收速度加快,位置確定,距離根系近,有利于返青后直接吸收利用。不分散、不表施,減少了水分蒸發、徑流、排放造成的肥料損失和污染,氮素利用率可從30%提高到40%,保證了水稻生長期間養分供應充分及時,有利于增加分蘗,提高穗粒數和干物質重,預計增產5%左右。

1.1.4 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和飛防作業技術 示范推廣1萬畝,落實在柳河自然道合作社、國信社稷尚品水稻種植合社、豐田米業、大米姐米業、芳谷米業,落實面積各0.2萬畝。柳河縣大力推廣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技術,強化兩者協調應用,開展了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推廣苗床施用苗蟲凈防治本田水稻潛葉蠅及稻水象甲技術8萬畝、推廣井岡霉素等高效低毒農藥防治水稻紋枯病2萬畝、推廣水稻二化螟信息素防控技術0.5萬畝、水稻二化螟殺蟲燈防治技術2萬畝、稻瘟病飛防技術5萬畝、示范可降解地膜防治水田雜草技術試驗示范500畝。

1.2 保障措施

1.2.1 強化組織領導 柳河縣水稻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試點項目由縣農業農村局和縣財政局負責組織實施,成立工作領導與技術小組。結合水稻產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的實際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和技術方案,統籌安排,責任到人。

1.2.2 落實工作責任 集中技術力量抓好技術培訓和技術措施落實,圍繞試點路徑和目標要求,有序開展各項試點工作。把各項指標和工作措施落實到位。做到責任清、任務明,確保本縣這幾項工作落到實處,收到成效。

1.2.3 做好技術培訓與宣傳工作 結合項目實施情況,協調教科研推廣各個方向專家和技術人員,通過廣播宣傳、電視講座、巡回講課、技術咨詢、印發資料、開現場會等活動,開展多層次、多種形式技術培訓。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示范區做好技術指導,幫助項目承擔主體解決項目實施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確保技術措施進田到戶。一是培訓到位。結合柳河縣實際開展了一次有針對性的全方位的培訓,聘請了省內知名專家集中對柳河縣種植大戶、合作社、承擔項目單位技術人員進行了3天技術培訓;二是現場到位。分別在柳河縣蛙田米業與國信米業召開了全省稻草還田技術與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現場會,參會人員有全省科研院校及柳河縣鄉農技推廣員、水稻種植大戶等100余人。通過兩次現場會的召開,使很多種植大戶對水稻秸稈深埋旋耕機和側深施肥機械很感興趣,也為基層推廣工作帶來了信心。三是宣傳到位。通過廣播、網絡、印刷資料等形式宣傳水稻重大技術協同推廣項目。巡回講課5次、技術咨詢100多次、印發《水稻產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手冊》600余本、編印《柳河縣水稻重大技術協同推廣主推技術指南》400余本,及時發放農戶手中。

2 項目成效顯著

通過項目開展實施,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指標,通過水稻產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提高了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服務組織作業能力,有效預防控制水稻重大病蟲危害蔓延,提升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控能力,水稻協同推廣項目在柳河縣落地生根,還需要進一步擴大推廣面積,提升柳河縣水田種植效益,實現農業增產增收,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作者簡介:劉莉,大專學歷,中級農藝師,研究方向:農作物推廣與農業環境保護、農村能源管理監督等。

猜你喜歡
技術推廣技術
農田水利水土保持技術推廣
農田水利技術推廣
對水稻機插秧技術推廣的思考
探討電力系統中配網自動化技術
移動應用系統開發
北京市中小企業優化升級
中醫適宜技術推廣中的幾個認識誤區
蘭坪縣豬人工授精技術推廣現狀及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