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期待什么樣的文學評論?

2019-01-15 04:17滿全
民族文學 2019年12期
關鍵詞:文學評論規訓范疇

滿全

文學是人類共同擁有的精神家園,雖然無法考證人類何時擁有了文學,但文學一直伴隨著人類歷史進程,承載著人類精神、情感和文化,為我們提供了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了解的一種平臺,也為我們開啟了通往本真世界的一扇門。

文學的世界是獨特而奇妙的寓言世界,它包含著人類生命的光芒、人類生活的樣態和宇宙萬物的能量,是一種感性的、審美的、想象的精神存在。文學的世界原本沒有清晰的秩序、明晰的定理、顯明的路徑,隨著人類知識的日益豐富和日漸分化,就出現了對文學世界的規范化、明理化、知識化、體制化趨向,進而產生了將其一并納入人類知識體系的愿望和需求。其結果催生了文學的學校教育和文學的學科運作。

有了文學作品,隨之就產生了文學評論。很顯然,文學創作屬于藝術范疇,文學評論屬于科學范疇,是一種學理性面上的學理工作,它理應包含三層內涵,一是對文學行為的判斷,二是對文學世界的闡明,三是對文學規訓的構建。判斷、闡明、構建為文學評論的基本內涵和全部歷史。

我們期待的文學評論,不僅為對文學作品得與失、優與劣、美與丑的評估和判斷,更重要的是發現、挖掘、闡明滲進文本深層結構中的諸多價值取向、隱藏在文本深層結構中的諸多意蘊意圖,以及歸納、總結、構建其隱含的諸多文藝規訓、思想資源、人生倫理、萬物之道和世界秩序。進而文學評論為作品的傳播、作家的提升和對讀者的引導起到推動性作用的同時,對人文傳統的構建、人類文明的對話、世界意義的豐富發揮著特有的作用。

猜你喜歡
文學評論規訓范疇
現當代文學評論方法及提升對策研究
本刊啟事
語文閱讀教育中的三對重要范疇辨正
關于實現規訓的發展性價值的思考
亞里士多德的實體范疇觀與認知語言學上的范疇等級結構
攝影表征、權力與規訓
康德《論教育學》自由與規訓的關系解讀
試析石黑一雄小說《長日留痕》的“失去”主題
Mother—Daughter Relation in the Joy Luck Club
《文學評論》編輯部2000年度學術論文提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