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與專業建設規劃

2019-01-26 05:17曾曉彤
智能城市 2019年20期
關鍵詞:燃料電池路線電動汽車

曾曉彤

(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襄陽 441021)

汽車作為工業體系最為復雜的產業,產業鏈條長,涉及面廣,資金、人才和技術都高度密集,因而成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最佳的突破口,為了避開傳統汽車發動機和變速箱制造上的劣勢,實現彎道超車,新能源汽車給了我們絕佳的機會,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已近20個年頭,從概念導入到產業規模,從示范運行到推廣應用,尤其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的發布,為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規劃建設和人才培養提供了定位基礎。

1 新能源汽車的定義

(1)電動汽車。2001年,國家“十五”規劃和“863”計劃出臺了電動汽車重大專項主要政策。在汽車領域出現了電動汽車名詞,國內部分院所和企業通過項目方式進入電動汽車領域。

(2)新能源汽車。①2007年7月,國家發改委《新能源汽車生產準入管理規則》對新能源洗車定義為“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采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氫發動機汽車、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儲能器、二甲醚)汽車等。②2009年6月,國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的新能源汽車定義與國家發改委發布《新能源汽車生產準入管理規則》定義相同。

(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2012年6月,《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中,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及燃料電池汽車?!兑巹潯访鞔_將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戰略。

(4)新能源汽車的新定義。2017年1月,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發布,將新能源汽車定義為采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新的“定義”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的本質特征是“新型動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驅動”,確定了新能源汽車的邊界。

2 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

技術路線是對要達到目標準備采取的技術手段、具體步驟及解決關鍵性問題的方法等,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燃料電池汽車(FCEV)、氫發動機汽車以及燃氣汽車、醇醚汽車、太陽能汽車等其他新能源型汽車。由于各國汽車產業發展的階段不同,能源、資源、道路交通網絡以及居民出行習慣不同,各個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技術路線也不盡相同。比如以豐田為代表的日本車企主要走的是油電混動的技術路線,特斯拉是純電動技術路線的典范。

2016年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重點對節能汽車、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動力電池、輕量化和汽車制造技術等7個方面設定了技術路線,從中不難看出,我國新能源汽車主要的技術路線是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在2018年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戰略咨詢委員會負責人歐陽明高表示中國應堅持純電動戰略,在此基礎上再推進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歐陽院士指出中國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技術路線,既要融入國際主流,也要凸顯中國的特色和優勢,這跟中國的交通體系建設有關。美國的公交、鐵路運輸不發達,主要以汽車為主;歐洲雖然有鐵路,但由于國土面積狹小,汽車就能滿足大部分使用需求。而中國的交通體系是點線面結構,大城市呈點狀分布,中間通過發達的高鐵線路相連,在廣大城鎮和農村區域中,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的保有量已經非常巨大。因此我們要在強化中國電動后交通總體優勢特色的基礎上,來設計電動汽車的技術路線,這也是2012年科技部工信部發布的純電驅動戰略。

這樣看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主要是發展純電動汽車,作為技術補充方案選擇燃料電池、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方向。車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油電混動、插電混動、純電動、增程式電動車、燃料電池等新能源技術路線。

3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定位

高等職業院校肩負著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重任,培養滿足社會、行業、企業需求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是高等職業院校的重要使命。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是伴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而應運而生的新興專業,在教育部專業標準沒的發布之前,都是由院校各自設定人才培養方案、擬定專業建設規劃。但是,新能源汽車產業涵蓋的學科體系相比較傳統汽車更為廣泛,在細分領域沒有明確界定時,職業院校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建設規劃和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一樣是群雄并起,自成體系,沒有對標產業發展的現實和技術方向,在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沒有確定之前,院校的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沒有標準可參照,加上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速度較快,專業更新跟不上行業技術和產能發展,所以出現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和社會、企業需求脫節問題,很多院?;ù罅赓徶玫脑O備還沒投入使用就已經過時,教材更新更是落后太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對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把脈不準,對新能源汽車專業的技術技能理解不透,致使專業建設規劃成“規畫”,不具有可操作性。

按照《節能和新能源汽車路線圖》的指引,我們看出,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以電動汽車為主,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中氫能源汽車為主要技術發展路線,氫燃料電池由制氫、儲氫技術和推廣程度目前還是新興產業,開辦氫燃料電池的新能源汽車專業不是為時尚早,而是專業課程體系建設還不成熟。而新能源汽車專業主要就是以電動汽車行業和企業作為人才供給主要方向。

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是電池、電機、電控,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除個別外,恰恰不具備電池、電機、電控的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國內電池行業寧德時代、比亞迪、比克,動力電池的駱駝等,電池生產需要的人才不屬于新能源汽車專業培養范疇。我國新能源汽車電機主要是西門子、日立、大陸、博世,小份額的有比亞迪、北汽、宇通、大洋等,如果新能源汽車專業學生到了電機生產企業,那應該是機電技術和機械制造專業的事情。電控這一塊,國內廠家有華域汽車電動、上海聯合電子、北汽大洋電機、上海大郡等。電控企業需要的是機電一體化、汽車電子專業的人才。因為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在電池、電機、電控領域沒有自主技術,實際上是一種裝配調試的流程,如果新能源技術專業學生到了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那又是汽車制造與裝配專業學生的領域。通過以上的分析發現,由于專業分類細化,有些專業的區分度不高,特別是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特色不突出,和相關專業交叉領域多,因此,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只能是新能源汽車的檢測和維修領域。

2019年7月,教育部發布了新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標準,這個標準從起草到征求意見到發布,歷經數年,其中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在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發布以后才能對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方向一個清晰的定位。

4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建設規劃的建議

(1)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在進行專業建設規劃和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時,一定要以國家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為指引,緊緊把握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路徑和趨勢,在電動汽車和氫能源電池方向選準建設方向,確定發展定位。同時要以教育部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標準為指導,在人才培養的規格、課程體系建設,實習、實訓基地建設、“三教”改革等各個方面和行業發展同步,同時,建設規劃不僅要具有前瞻性,而且要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和技術進步不斷修訂和調整。

(2)要加強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是高等職業教育的根本途徑,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特點決定在專業建設規劃時實訓基地建設成了難題,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標準、生產標準、安全標準、環境標準等標準體系不統一,各個企業執行的大多是本企業技術標準,各技術參數更是各具特色,在實訓設備購置時是以比亞迪為基準還是以北汽為標準,即便是選擇一家企業的技術標準建設實訓室,由于技術發展和產業政策影響,可能設備購置回來就已經過時,所以,為了加強學生技術技能培養,切近企業需求,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在建設中要以校企合作為建設基礎,開展深度的產教融合,不斷以企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新思想為指針,強化學生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技能培養,促進專業建設發展。

(3)貫徹落實“1+X”證書制度。2019年2月,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陞實施方案》,提出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也就是“1+X”證書制度,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在做建設規劃時,要認真做好“X”這個文章,把專業能力、職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結合起來,設計好證書種類,比如專業類的汽車運用與維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智能新能源汽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汽車電氣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也可以有職業遷移能力類的汽車駕馭、計算機技術等,把“1+X”證書制度和專業建設、課程體系建設有機融合起來,建立課證融合的課程體系,培養可持續發展的新一代新能源汽車專業技術技能人才。

猜你喜歡
燃料電池路線電動汽車
純電動汽車學習入門(二)——純電動汽車概述(下)
最優路線
『原路返回』找路線
燃料電池題解法分析
電動汽車
試駕豐田氫燃料電池車“MIRAI未來”后的六個疑問?
燃料電池的維護與保養
現在可以入手的電動汽車
找路線
江淮同悅純電動汽車無倒檔故障診斷與排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