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

2019-01-30 02:25林婷婷
智富時代 2019年12期
關鍵詞:因子分析云南省

林婷婷

【摘 要】本文在回顧了旅游競爭力相關文獻的基礎上,以云南省16個州市為研究對象,按照系統性、層次性、可操作性等原則,從旅游業績、旅游資源、旅游環境3個方面選取13個基礎指標構建云南省的旅游綜合競爭力指標體系,運用SPSS 25.0因子分析法定量研究,最后依據城市旅游綜合競爭力得分將云南省的16個州市劃分為四個等級,并提出提升競爭力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因子分析;城市旅游競爭力;云南省

一、研究綜述

近年來,城市旅游競爭力的研究成為當下旅游研究的焦點之一。城市旅游競爭力是指“在旅游產業本身素質和城市旅游環境的綜合作用下,通過旅游企業在旅游市場上銷售其產品而反映出來的持續發展壯大的能力” [1]。由此可知,城市旅游競爭力的決定因素既依賴于旅游資源稟賦,又依賴于經濟、環境、文化的支持。故準確分析各個城市旅游的資源特色,對于城市旅游精準定位和提升競爭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國外學者史坦斯費爾德(Stansfield )于20世紀60年代率先提出城市旅游的重要性。利珀(Leiper N)認為吸引力系統包括人的需要、相關信息的推介和有吸引力的地區這三個方面。80年代起,國外開始涉足區域旅游競爭力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對旅游目的地競爭力的研究。Fodness 認為提升旅游競爭力應側重旅游媒介和信息吸引力的改進。E.Canestrill 等認為,旅游流的增長以及旅游產業長遠發展的能力都會影響旅游目的地的競爭力。

國內關于城市旅游競爭力的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較多研究國際旅游競爭力,且多以定性研究為主。隨著國內旅游市場的快速發展和競爭的加劇,構建城市旅游競爭力的指標體系、定量研究評價具體城市案例逐漸成為研究主流。從研究角度來看,大體分為三類:一是具體某個城市旅游分析,如周常春等以肇慶市為例,將城市旅游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分為相對因素和絕對因素[2];第二類是區域旅游分析,如竇文章、楊開忠等提出了決定區域旅游競爭力的五個影響因素包括介入機會、旅游環境、要素條件、區域行為、需求條件[3];第三類,選取典型且分散的城市進行比較分析,如王春選取西安、北京等城市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層次分析法對比城市的旅游競爭力,總結出不同城市競爭力的根源所在[4]。

從研究方法上看,國內外的旅游競爭力研究均廣泛采用層次分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綜合以上研究成果,因子分析法因其能將復雜指標客觀簡單化,并保留原有數據的大部分信息。

二、研究區域、研究方法和數據來源

(一)研究區域

本研究以云南省的16個州市為對象。云南省位于我國西南地區,全省面積39.41萬平方公里,占我國總面積的4.09%。2017年,云南省實現生產總值16531.34億元,入境旅游人數達667.69萬人次,全國排名第四。

但是,云南省各州市的旅游業發展不均衡。因此深入了解云南的各個州市的旅游競爭力狀況,分析出導致各個州市旅游差異的原因,是云南省旅游統籌協調發展的基礎。

(二)研究方法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是一種數據壓縮技術,即用相對少量的因子表示許多相互有關聯的原變量之間的關系。被描述的變量是可以觀測的顯在變量,因子是不可觀測的潛在變量。因子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找出那些具有本質意義的少量因子,并用一定的結構或模型來表達或解釋大量可觀測的變量。

三、研究實證分析

(一)指標確定

本研究在遵循系統性、科學性、可操作性原則,從旅游業績、旅游資源競、旅游環境3個層面以及13個基礎指標構建云南省的旅游綜合競爭力指標體系。其中,旅游業績競爭力描述的是城市過去到目前為止旅游績效的整體體現,反映了城市旅游業現在的競爭態勢,包括旅游總收入(億元)、旅游外匯收入(億美元)、國內游客(萬人次)、入境游客(萬人次);旅游資源競爭力描述的是旅游資源的布局、人力資源的儲備,包括星級旅游景區指數、年末餐飲營業面積(萬平方米)、住宿客房數量(萬間)、重點服務業企業(個)、獨立研究與開發機構人員(人)、載客汽車擁有量(萬輛)、;旅游環境競爭力描述的是自然環境和經濟環境對旅游產業的支持程度,反映了對旅游業發展的潛在支持,包括建成區綠化覆蓋率(%)、人均GDP(元/人)、城鎮污水處理率(%)。

本研究的數據來源于《云南省統計年鑒(2018)》、《2018云南領導干部手冊》、云南省A級旅游景區名錄(云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截止2018年3月更新)等。其中部分指標數據需計算得出,如下:星級旅游景區指數=5A旅游景區數*5+4A旅游景區數*4+3A旅游景區數*3。

(二)因子分析過程

1.數據檢驗以及標準化處理

根據因子分析的原理進行可行性檢驗,樣本的KMO檢驗值為0.707,Bartlett球形檢驗顯著性概率為0.000,說明數據適合做因子分析。其次,采用正態標準化方法將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消除量綱差異的影響。

2.公因子的提取及解釋

按照因子提取中的主成分法默認的特征值大于1的提取原則,獲取出3個公因子F1,F2,F3(表1),且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89.153%,表明3個公因子保留了原始數據的大部分信息。

所得旋轉后的成分矩陣體現了原始變量與各因子之間的相關程度。載客汽車擁有量、重點服務業企業、年末餐飲營業面積、獨立研究與開發機構人員、住宿客房數量、國內游客、旅游總收入、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在F1上占有較高的載荷,主要反映了旅游資源條件和總體旅游業績狀況,可以解釋為旅游資源因子;旅游外匯收入、入境游客、星級旅游景區指數指標在F2上具有較高的載荷,這些指標反映了景區吸引力和入境入境旅游情況,故將其解釋為景區吸引力因子;城鎮污水處理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在F3上具有較高載荷,這兩個指標體現的是自然環境情況,故將該主因子解釋為環境支持因子。設旅游綜合競爭力為F。

3.公因子權重及旅游競爭力得分計算

由旋轉后的成分矩陣可得,旅游綜合競爭力F=0.50379F1+0.24005F2+0.14769F3,以及F1、F2、F3的線性表達式。據此可得云南省16個州市的旅游綜合競爭力得分F,并對16個州市進行排序,得表2。

從表3可看出,云南省的16個州市的旅游競爭力水平差距明顯。其中,昆明、大理、麗江、西雙版納、紅河5個城市的旅游綜合競爭力得分均大于0,旅游綜合競爭力高于全省水平,尤其是昆明在16個州市中遙遙領先。依據旅游綜合競爭力得分,可以將云南省16個州市劃分為四個等級。第一個等級只有昆明,屬于強旅游城市。第二個等級是較強旅游城市,旅游綜合競爭力得分大于0,由大理、麗江、西雙版納、紅河四個城市組成,需要提高自然環境的優化程度;第三個等級是較弱旅游城市,旅游綜合競爭力得分在-2~0之間,由楚雄、迪慶、玉溪、曲靖、德宏、保山六個城市組成,而且這六個城市幾乎都以第二個等級的城市為中心環繞著。最后一個等級是弱旅游城市,尤其在旅游資源的投入上競爭力弱,綜合得分小于-2,由普洱、臨滄、文山、昭通、怒江五個州市組成,這些州市地理位置不佳、旅游資源不豐富且交通條件較差等,因素制約了其旅游業的發展。

四、結語

本文從旅游業績、旅游資源、旅游環境3個方面選取了13個基礎指標,通過因子分析,構建了云南省的旅游綜合競爭力指標體系,進行定量研究,最后依據城市旅游綜合競爭力得分將16個州市劃分為強、較強、較弱、弱四個等級。前兩個等級的州市在國內外的知名度較高,應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打造旅游品牌,以提高在國內外的旅游綜合競爭力;較弱或弱旅游競爭力的州市,要在加強與周邊州市的合作的基礎上發展自身的特色旅游,差異化提高旅游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蘇偉忠, 楊英寶, 顧朝林. 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初探[J]. 旅游學刊, 2003(03):38-41.

[2]周常春, 保繼剛. 肇慶城市旅游競爭力研究——兼論城市旅游競爭力的分析框架[J]. 地域研究與開發, 2005(02):79-84.

[3]竇文章, 楊開忠, 楊新軍. 區域旅游競爭研究進展[J]. 人文地理, 2000(3):22-27.

[4]王春:西安城市旅游競爭力研究[D].西安工業大學.2008年5月,23-35.

猜你喜歡
因子分析云南省
云南省安寧市老年大學之歌
民國初期云南省議會述論
云南省瑞麗市老年大學之歌
《云南省少數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近31年來云南省潛在蒸散量的時空演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