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制條件對聚合物溶液粘度影響因素研究

2019-01-30 02:25張敏
智富時代 2019年12期
關鍵詞:溫度

張敏

【摘 要】在聚驅或復合驅現場試驗存在聚合物溶液粘損嚴重的問題,為減少粘損,首先從聚母液配制過程中配制條件入手,對影響聚合物溶液粘度因素進行探討討,開展了一系列試驗,確定減少粘損的配制條件,指導現場施工。

【關鍵詞】配制條件;熟化時間;溫度;配制用水;攪拌速度;減少粘損

聚合物驅是重要的三次采油技術,主要應用聚合物以增加注入水的粘度提高波及效率【1】,所以配制聚合物溶液的粘度越高波及面積越大,驅油效果越理想,聚合物驅或復合驅礦場試驗施工中,聚合物溶液粘度損失嚴重,需要對不同環節尋找原因并及時整改,盡可能減少粘損,在配制站配制聚母液時,母液的熟化時間、配制水溫度、配制用水等因素對聚合物溶液粘度均有影響,為了確定減小影響粘損的配制條件,開展了一系列實驗,以期指導現場聚母液的配制。

1.實驗

1.1實驗方法

1.1.1熟化時間的確定

48℃下用深度處理污水配制5000mg/L的聚合物母液攪拌2小時后, 48℃下再分別熟化0、2、4、6小時后,48℃下測聚合物溶液粘度,然后用吳茵攪拌器4000/min剪切160S,在48℃測溶液粘度。

1.1.2配制用水的確定

43℃下用深度處理污水配制5000mg/L的聚合物母液,攪拌2小時后43℃下熟化4小時,分別用深度處理污水、回注污水稀釋成2500mg/L的目的液(攪拌30min),在43℃和55℃測目的液粘度。

1.1.3配制溫度的確定

不同配制溫度30℃、48℃下,用深度處理污水配制2500mg/L的聚合物目的液,攪拌2小時后分別在上述兩溫度下再熟化4小時后,在30℃、48℃測溶液粘度,然后用吳茵攪拌器4000/min剪切160S,測溶液粘度。

1.2實驗條件

1.2.1實驗用聚合物:為現場用的聚合物樣品。

1.2.2實驗用水:深度處理污水、回注污水。

1.2.3實驗溫度:48℃、43℃、30℃。

2.結果與討論

2.1熟化時間的確定

在48℃下聚母液用深度處理污水配制,隨著熟化時間的增加,未剪切的聚母液粘度逐漸上升,但熟化6-8小時情況下,粘度相差不多,說明聚合物在水中溶解,包括溶脹和水解的過程【2】【3】,短時間內只溶脹,水解的不充分,即聚合物分子鏈舒展程度不充分,體現溶液粘度相對低,隨著時間增加水解的充分,分子鏈相對舒展,粘度有所增加,但水解一定程度即不再變化,表現在溶液粘度上隨時間再增加變化也不大。而剪切后的聚母液粘度卻相反,熟化時間越短剪切后粘度越高,隨著熟化時間的增加,粘度下降,而且均比未剪切的高,剪切4-6小時粘度相差不多,但均比未剪切的高,說明熟化時間短,水解不充分粘度低,而剪切后經過攪拌作用,水解的更充分,因此粘度反而高,綜合測試結果認為熟化4-6小時較合適。

2.2配制用水確定

對配制聚合物所用的深度處理污水、回注污水進行水質分析,對比兩種水分析參數,找出粘度變化的影響因素。

深度處理污水中不含鈣、鎂離子,礦化度適中,不會使聚合物發生降解,而回注污水中含有鈣、鎂離子,當溶液中含有Ca2+時【4】,能引起HPAM降解,溶液粘度下降,若Ca2+含量較大的情況下,甚至會使HPAM溶液產生沉淀而失效,Mg2+對HPAM穩定性的影響比Ca2+小,一般情況下,Ca2++Mg2+濃度最好控制在100mg/L以下【5】。

在配注聚合物溶液的水源選擇上【6】,優先選擇低礦化度的水源水,并嚴格限制二價陽離子的含量,礦化度高,聚合物溶液粘度低,殘余阻力系數低,影響聚合物驅采收率,據資料表明:同是在正韻律油層條件下,當地層水礦化度由2500mg/L增至5~10×104mg/L時,采收率提高幅度將降低1/3~1/2,高價陽離子不但能嚴重降低聚合物溶液粘度,而且引起聚合物交聯,使聚合物從溶液中沉淀出來,即聚合物與地層水不配伍。一般認為最適宜聚驅的地層水礦化度為1603~30435mg/L,其中二價陽離子含量為7~738mg/L,因此無論是深度處理污水還是回注污水,從礦化度角度來考慮,均很低,都非常適合聚驅,而從水中Ca2+、Mg2+離子含量角度來考慮,配制聚合物最好用深度處理污水。

2.3配制用水對聚合物目的液粘度的影響實驗研究

43℃下,母液熟化6小時后,深度處理污水稀釋的目的液粘度比回注污水稀釋的目的液粘度高,而且不論哪種稀釋用水,隨著溫度從43℃升到地層溫度55℃下,目的液粘度均下降將近10mPa,s,下降約3%。這是由于回注污水中含有Ca2+、Mg2+,對聚合物產生降解,導致溶液粘度下降,而且溫度高會使聚合物水解度增大,分子鏈更舒展,易發生斷鏈而降解。

2.4溫度對聚合物目的液剪切前后粘度的影響實驗研究

在30℃和48℃下用深度處理污水配制2500mg/L的聚合物目的液熟化6小時后,無論剪切與未剪切,在48℃條件下的粘度均比30℃的高,說明溫度高有利于聚合物的溶解,HPAM分子中的酰胺基水解轉化為羧基使大分子內部產生靜電斥力,分子水動力學體積膨脹,分子鏈舒展,溶液粘度增加,在不同溫度下,HPAM水解速度差別很大,溫度高水解快,對于高濃度聚合物母液,主要表現在粉劑分散溶解上,溫度高利于溶解,但溫度不是越高越好【7】,隨著溫度的升高粘度逐漸降低,溫度每升高10℃,粘度下降20%左右,這是由于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度加劇,高分子之間的纏結被部分解開【8】,同時聚合物碳鏈斷裂,使粘度下降,溫度控制在50℃以下【9】。

剪切后,粘損也是48℃的比30℃的大,可能是分子鏈越舒展,剪切后越易斷裂,粘損越大,由于30℃較48℃溫度低些,溶解后的聚合物分子鏈并不是達到最佳的舒展程度,剪切后聚合物舒展的分子鏈斷裂的程度相對低些,因此粘損也相對低些。

2.5溶解速度的確定

當HPAM遇水后,首先在粉粒表面形成凝膠層【10】,然后溶解。因此在配制粉劑HPAM時,應使粉劑均勻地分散在水中,如果粉劑未分散,形成凝膠層后,層內干粉不能與水接觸而形成“魚眼”,另外,在HPAM溶解期間應采用低速的攪拌器攪拌,加快凝膠層中的HPAM分子向水中擴散,以促進溶解。當采用螺旋槳攪拌時,轉速不應該超過1000r/min(最好是小于500~400r/min),否則會使HPAM降解。

3.結論

3.1聚合物母液最佳熟化時間為4~6小時。

3.2溫度是采出液處理后的溫度即可(43-48℃)。

3.3深度處理污水比回注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粘度高,耐剪切。

3.4聚母液溶解速度最好小于500~400r/min。

【參考文獻】

【1】張金國著,《聚合物溶液粘度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斷塊油氣田,第12卷第1期,2005年1月,第57頁。

【2】胡仲博主編,劉恒,李林主編,《聚合物驅采油工程》,石油工業出版社,1997年,第3頁。

【3】陳紹炳,李學軍著,《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水溶液性質》,油田地面工程(OSE),第10卷,第5期(1991年10月),第36頁。

【4】胡仲博主編,劉恒,李林主編,《聚合物驅采油工程》,石油工業出版社,1997年,第51頁。

猜你喜歡
溫度
一張票的溫度
不同的溫度
尋找設計的溫度
停留在心的溫度
AI℃讓愛更有溫度
測個溫度再蓋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