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教育如何培養新時代制造類技能人才

2019-01-30 02:25劉立丁輝
智富時代 2019年12期
關鍵詞:職業教育

劉立 丁輝

【摘 要】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目標,除了需要高等教育培養高科技領域的研發技術人員以外,也同時需要職業教育大力培養滿足生產一線需求的制造類技能人才。要實現這個目標,職業教育需要在現代生產力高速發展的背景下,與時俱進,解放思想,進行新時代制造類技能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職業教育;生產力高速發展;制造類技能人才

為了推進智能制造的發展,中國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全面推進制造強國戰略。職業教育經過多年的職業技能人才培養實踐,面向國家制造業生產一線輸送了大批的技能人才,但是隨著現代生產力的高速發展,隨著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發展,傳統制造業在新時代背景下,亟需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職業教育傳統的制造類人才培養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的制造類人才需求,職業教育制造類技能人才培養必須結合新時代的特點進行重新定位和改革拓展。

一、強化素質教育,培養新時代職業精神

十九大以來,國家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在全面提升國民素質的政治背景下,職業教育應針對生源情況做好分層設計,根據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綜合素質、責任意識、抗壓受挫能力等方面的實際情況,結合新時代制造類職業崗位能力與素質需求進行培養方案的設計和課程設計。

首先是人才培養的重心要強化在育人樹德方面,增強德、體、美、勞的教育教學。例如在語文、數學、英語、體育、政治、音樂、美術、普通話的傳統課程基礎上增加心理健康、文明禮儀、演講與口才、應用文寫作、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國學經典、大國工匠、職業素養、就業創業、安全教育等通識課程,通過教學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公德正氣,通過培養內化學生的修養。只有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上,才能很好的結合生產一線技能需求的目標進行制造類專業的技能培訓。

其次是優化語文、數學等文化基礎課的內容體系。文化基礎課根據專業不同進行調整,保留專業必須要求的內容,夠用為度。課時分配上增強德育內容、職業素養等,結合時政,對德育內容進行相應的拓展和延伸,反映社會變革的時代精神、新的道德和價值觀念,使學生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適應能力。同時結合不同的制造類專業特點進行職業崗位安全、文化需求的課程,例如崗位安全應知應會、企業文化等,此類課程建議請就業企業單位承擔,最好是帶學生入企,更加真實的感受企業文化,也可以請企業入校講座,形式不拘,可以交替靈活展開。

總之,職業教育通過文化、體育、政治、職業素養等課程的分層設計與優化和改革,全面強化新時代制造類技能人才綜合素質,培養他們理想信念堅定、德技并修、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工匠精神、較強的就業創業能力,具有支撐終身發展、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關鍵能力和職業精神。

二、大力加強技能培訓,培養核心競爭力

職業培訓要著力培養崗位專業能力和職業核心能力。雖然學生有先天的差異,但通過后天環境影響以及長期規范的訓練,是可以彌補的。學生崗位專業能力和職業核心能力可以通過專門的訓練課程進行強化,在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技能培訓中有意識地進行訓練。教學中可以以提升學生的職業化工作技能、職業化工作態度與職業化工作道德為核心,以強化學生崗位責任和良好行為習慣為重點,著重培養學生動手、實踐、創新的能力,通過真實的工作場景實訓實現“由實踐驗證理論,由實踐認識理論”的教學理念,以解決機械加工、自動化、機電一體化等制造類專業教學中的實踐環節驗證性較多、工程性較弱的問題,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首先是,傳統的制造類技能培養是否還有必要?答案是必須要。眾所周知,所有高科技和智能制造都脫離不了生產環節,扎實的基礎技能是高科技生產的地基。而扎實的基礎技能培訓通過職業教育多年來的積累,專業師資和教學經驗都很豐富,歷年來培養出來的學生到一線崗位也都得到用人單位的一致認可和好評。所以,職業教育要一如既往的強化扎實的制造類技能基礎教學,發揮職業教育金工實訓的強項。由于新時代制造類專業已經不再局限于純機械的加工,崗位技能需求方面覆蓋機電、網絡等,所以技能基礎培訓課程覆蓋面也要廣,包括傳統的鉗工、車工、銑工、電工、電子、焊接、計算機等技能課程。

其次,結合不同的制造類專業方向進行專業崗位技能課程的設計,根據制造類專業的特點,開展跟企業合作培養崗位一線技能人才的模式,將技能培養與生產崗位對接,實現制造類技能人才訂單式培養。此類課程同樣建議請就業企業單位承擔,通過帶學生入企,或者請企業入校的形式,可以交替開展。

三、思考人才銜接,拓展“兩個合作”

在職業教育及合作辦學公益性原則的前提下,尋找“最合適”的合作伙伴,保障合作辦學的高優化度和高吻合度,主要是拓展“兩個合作”。

1、職業教育要積極搭建與高等院校的合作

結合職業教育制造類專業的特點,職業技術院??梢詫痈咝5恼n題研究,職業技術院校制造類專業有生產一線的設備資源,也有生產一線的技能人才,在合作中能夠發揮職業技術院校的技能優勢,做好高校課題成果的轉化工作,將高校更多的理論研究成果應用于生產一線,更多的著力于提升生產力的轉化工作當中,做好對接產業的生產力孵化。同時通過與高校的對接也能給職業技術院校的優秀學生提供更多的深造與提升空間。

2、職業教育要積極拓展國際合作辦學

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的拓展上可以加強國際合作,通過跨國企業和國際培訓機構給優秀的學生更多的培訓機會。國外職業教育的先進性、院校資源的多樣化,恰恰與我們職業教育技能人才的培養方案能很好的對接起來。為了提升合作項目的人才培養水平,需要積極引入國外教育資源。但是如何科學的引進國際合作辦學項目,優化國外教育資源已經成為很多職業院校有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只有提出更多保障性策略,才能引進更多的優質合作項目,才能真正從根本上提升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的層次。

四、改革課程體系,探索拓展方向

改革課程結構,必然要改革課程的內容體系,目前各職業院校開設的專業課程大部分依然偏重于學科建設,課程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系,內容繁多,效率不高,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進一步改革和拓展:

1、優化專業課的內容體系

將各學科之間重復、交叉、陳舊的內容進行歸并、揚棄,根據專業不同,強調基礎知識、拓寬知識面、強化技能訓練,以適應新時代的需求。

2、優化技能操作課程

根據就業市場和職業院校的實際情況,結合企業崗位實際需求,加大實踐操作能力的分層訓練,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操作的水平。實踐操作能力的分層可以分為:第一層次:基礎能力,熟練行業實操技能,掌握基本操作、裝配、調試、維修等基礎能力。第二層次:行業技能,了解應用特點及相關行業專業知識,掌握專業作業技能和相關配套系統的使用。針對不同層次的人才培養和實訓需求,可以將技能操作課程分為基礎實訓課程、模擬仿真及技能實訓課程。

3、開展現代科技培訓興趣班,培養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

結合現代生產力的高速發展,開設專業創新開發驗證及應用實訓課程。例如開展機器人、無人機、VR等興趣培訓班,通過與專業院校和單位的共同合作與培養,給學生一定的產研發展空間,提升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

綜上所述,在當前生產力高速發展的背景下,職業教育必須與時俱進,對接“中國制造2025”的目標,將新時代制造類技能人才培養重新定位,通過課程改革,強化合作,借助新時代智能制造技術,使職業教育制造類技能人才的培養與企業智能制造的發展同步起來,培養出復合型、高素質新時代制造類技能人才。

猜你喜歡
職業教育
高校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完善策略研究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