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教育對高職類學生就業中經驗歧視的研究

2019-01-30 02:25李曉芳
智富時代 2019年12期

李曉芳

【摘 要】當前,高職類大學生就業中的“經驗歧視”相當普遍,已經成為大學生就業的新的瓶頸。經驗歧視的普遍性給大學生就業、企業用人方面都帶來了消極的影響,導致勞動力資源配置效率的缺損和社會財富的減少。文章以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民政與社會工作學院為例,通過對高職類學生就業中經驗歧視的普遍現象進行研究。找到內部原因,剖析了勞動教育對于經驗歧視行為方面提出了幾點啟示與建議。

【關鍵詞】高職類學生;經驗歧視;啟示與建議

1.引言

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問題關乎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是衡量高職院校教育質量高低的一項重要指標。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于1984年由國家民政部創辦,現有全日制在校生總人數1.8萬余人,其中民政與社會工作學院(以下內容簡稱“我院”)2400余人,是國內開辦民政社工類專業最早的學院,被譽為“民政和社會工作人才的搖籃”。據麥可思-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近三年以來,2016年,我院畢業生總人數為558人,從2017年之后迅速增長至811人,2018年保持相對平衡至745人。與增長的畢業生人數相反的是,自2016年以來,我院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逐年下降,2016年7月達到94%,2017年為92%,2018年畢業生就業率首次低于90%以下,下降到89%。導致我院就業壓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來自于用人單位的經驗歧視,由于民政與社會工作類專業主要培養在志愿服務、養老、婚慶、社區等行業的專業人才,大學生相關的實踐知識、勞動技能和勞動意識等起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因此,學生勞動意識薄弱、勞動技能不扎實、缺乏工作經驗而在雇用、工資率等方面更容易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本文將研究經驗歧視的現象并探究其深層原因,試圖尋求解決這一難題的建議。

2.高職類學生就業面臨經驗歧視原因

如今,身高歧視、性別歧視、年齡歧視、學歷歧視甚至乙肝歧視,各式就業歧視已經讓無數高職類大學生就業無門,而新增的經驗歧視,無疑給正處于水深火熱中的高職類畢業生就業形勢難上加難。今年,就我院近100名不同專業畢業生對于找工作時面臨的就業困難原因調查(如圖1)分析表明,學生就業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經驗歧視,其次是性別歧視和學歷歧視等。而學生經驗歧視的主要原因表現在生勞動技能缺乏、單位培訓成本高、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的勞動精神、生產力提高降低了學生勞動強度等因素。

2.1高職類學生勞動技能缺乏和單位培訓成本高

從用人單位的角度來看,他們“歧視”高職類應屆畢業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現在許多高職類應屆畢業生,不僅沒有任何工作經驗,而且無論是在校學習期間的知識與勞動技能儲備,還是思維能力與再學習能力都相當缺乏,不能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而用人單位在錄用這些大學生之后,必然會付出培訓成本,而且培訓過程時限往往也比較長。所以,用人單位為了節省培訓資金成本與時間成本,并不愿意聘用沒有工作經驗的高校應屆畢業生。此外,許多大學畢業生把第一份工作當成“跳板”現在的許多大學生缺乏明確的職業規劃,沒有針對自己的職業目標發展核心競爭力。因此,對高職類畢業生的選擇就采取了慎之又慎的態度。

2.2高職類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的工匠精神

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背景下,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高職學生家庭條件比較優越,從小到大沒有什么吃苦的經歷,缺少一種吃苦耐勞精神,艱苦奮斗的精神。而且他們中很多人以自我為中心,難以合群,缺乏合作精神。20世紀90年代,對各國學生每日從事家務勞動的時間進行統計:美國1.2小時,韓國O.7小時,英國0.6小時,日本0.4小時,而中國O.2小時,即每天僅12分鐘。這類學生在畢業求職過程中挑三揀四,好高騖遠,不愿意從基層做起,遇到困難就退縮不前.這種不肯吃苦,做事也不能堅持的畢業生在求職中必然會被企業或單位淘汰。

3.啟示與建議

3.1通過與時俱進的專業建設,降低學生就業中經驗歧視

教師應積極引導讓民社專業學生充分認識到本專業的特點,意識到勞動的重要性。首先應培養專業學習志趣,把吃苦耐勞變成一種樂趣積極探索多樣化教學模式,強化實踐實習教學的作用,將實習與教學有機聯合起來。通過研究,民社學院結合民政行業優勢,緊貼社會服務業、緊貼特殊兒童、老年人、社區建設、社會組織建設、婚慶等社會管理和服務崗位設置專業。而2019年初,學院為適應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開設了民生類專業,專業依托國內蓬勃發展的家政服務及相關領域的綜合服務、基層管理、運營策劃類崗位,通過深度產教融合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人文素養等服務領域的高級技能人才。新專業的增設進一步明確了學院的辦學方向,優化了專業結構,豐富了辦學資源。

3.2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弘揚工匠精神,提升學生就業能力

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弘揚工匠精神,觀念改變、認識到勞動的價值許多國家對學生吃苦教育非常重視。民社學院在這方面在培養學生工匠精神、人文素養方面采取相應辦法,比如素質拓展學分是學校學分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分為8個學分。此外,針對不同年級的所有學生規定在校期間必須要進行不少于一定時間的志愿服務活動,以強化勞動意識。我認為,弘揚工匠精神,可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給學生樹立愛崗敬業、吃苦耐勞、創新求精的精神,民政類高職院校培養引導畢業生創辦養老、婚慶、康復、服務等行業實體公司,既能立足民政發展專業特色,又能實現學生自我價值,滿足社會需求。

3.3積累豐富的社會經驗和勞動技能減少就業中經驗歧視

大學生的根本任務是學習,要求尚未畢業的學生具有完全意義上的社會工作經驗,那是不現實的。但是,學生通過兼職實習等方式獲得勞動技能和“準工作經驗”則是可行的。而大學生通過合適有效勞動,可以鍛煉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在學校里面往往因缺少鍛煉機會而難以獲得。企業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希望員工馬上能夠勝任工作,而不是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培訓才能夠進入工作狀態。我認為,通過積累豐富的社會經驗和勞動技能獲取“準工作經驗”,可以彌補自己在這方面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企業的經驗歧視。

4.結論

高職院校應通過扶持學生重視勞動意識,積累豐富社會經驗和勞動技能、開展創新創業實踐等多種方式大力發展素質教育,鍛煉學生的能力,多方位探索校企合作的方式,探索高職院校的新模式,更好地開展高職院校的就業工作,降低企業或單位對于高職類學生的經驗歧視。

【參考文獻】

[1] 數據來源于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2016-2018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2]任飛,郭一平.民政類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現狀與啟示——以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為例[J].社會福利(理論版),2016(08):49-53.

[3]李玉全,張海艷.論在校大學生生產實習中的吃苦耐勞精神——以青島農業大學為例[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5):228.

[4]許力文.工匠精神引領下提升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路徑[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4):88-89.

[5]靳娟.大學生就業中的經驗歧視行為研究——以經濟學為分析視 角,首都師范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8,(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