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輔導員在工作中提升科研能力分析

2019-01-30 02:25叢春麗
智富時代 2019年12期
關鍵詞:職責輔導員職業

叢春麗

【摘 要】基于輔導員承擔教學科研的教師角色和負責管理服務的干部角色,輔導員隊伍職業化,輔導員應具備政治、專業、復合、成就四方面素質。高校應從優化激勵考核機制、規范選拔任用機制、完善培訓學習機制、創新管理協調機制入手建構輔導員專業化發展路徑,主要應打造一批思想品質素質過硬,科研能力較強的輔導員隊伍。

【關鍵詞】高職院校;科研能力

教育部第24號令《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規定:輔導員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雙重身份以教師職責和干部職責來進行延展衡量,既能夠承擔教師教學和科研職責,又能夠履行以教育和管理為工作重心的干部職責,從而形成了一種新角色定位。

一、新定位要求具備新素質

(一)教學角色:教學職責由“表象型”向“平臺型”轉化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從稱謂上來說,大學輔導員雖然和業務教師同樣被稱為“老師”,并享有教師編制,但這種稱謂和地位更多是象征性的稱呼,多數輔導員在授課能力和專業知識方面并不具備業務教師的能力,較少承擔課程或者只是負責專業性不強的公共基礎課,使得教學職責呈現出表象型特征。要真正發揮其授課職責,切實擔當起學生教育管理領域的教師角色,一方面輔導員要提升自身學歷和綜合素質,滿足教師基本資格;另一方面高校應倡導輔導員承擔形勢政策、大學生發展指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學任務,鼓勵輔導員根據自身特長和工作要求在此基礎上開辟新課程,將三尺講臺建設成輔導員工作的平臺之一。

(二)科研角色:科研職責由“邊緣化”向“實質化”轉變

沒有專業的職業是不被人尊敬的。輔導員工作由大量的事務型工作構成,工作空間和工作時間不僅僅局限于高校和8小時工作時間。囿于自身業務能力和工作閑暇時間較少,在承擔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科研任務時往往有心無力,往往造成整體成果較少,層次低,科研實力不強的現狀,在高??蒲泻饬恐型贿吘壔捅豢吹?。改變這一現狀需要輔導員轉變工作理念,保持以學習和研究的狀態開展工作,合理解決工學矛盾,將教育理念與具體工作相結合,在履行輔導員職責過程中強化學習意識,注重工作總結和思考,實現工作學習化和課題成果化,提升輔導員工作的科研價值和從業動力。

(三)管理角色:管理職責由“穩定導向”向“發展導向”轉向

確保學生人身安全和校園秩序穩定有序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輔導員面向學生的權力體現在公權,需要在學生工作中擔負著領導和管理學生以實現方向目標和資源配置方面的合理化。由于自身事務繁多,加之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整體泛化,在實際與學生相處中往往存在著“無過便是功”、“一切以‘不出事出發”為主的小富即安思想,重視學生整體在安全、紀律方面的穩定,缺乏對學生個體發展關注和指導,這同高校育人目標是相悖的。因此,輔導員在完成基本的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之余,應主要導向定位為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根據自身職責加大對學生在思想、學業、生活等方面的指導力度,為每一名學生創造有利于其成長和成才的良好氛圍。

二、科研能力提升的途徑

(一)科研素質:必備的專業知識和學科背景

對于從事特定專業學習的大學生來說,專業知識積累和專業素質培養具備強制性和必需性,是大學生的學習動力所在和重點關注區域。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專業知識也是輔導員與學生師生分野關系前提下能夠實現溝通和互動的有效契合點。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內容有“務虛性”,對于一些專業壁壘較高、對立性較強的學科,如果輔導員面向該專業學生開展工作時采取灌輸式的教導方式,脫離大學生具體的學習生活實際談問題,往往會難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甚至招致青春期大學生的逆反心理,從而無法發揮輔導員的作用。此種情況下,輔導員應從建立共同的話語體系和溝通平臺入手,掌握學生所在專業領域的必備知識和學科背景,深入了解該專業的培養方式、課程設置以及就業前景,在開展工作時多從幫助學生解決專業學習問題切入進行溝通,深入理解其所學所想,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專業教育之中,在專業領域增進師生之間的共同認知,樹立自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進而激發學生以學習為本,在專業領域取得建樹的內在力量。

(二)復合素質:廣播的知識結構和業務知識

輔導員的角色期待值呈現出逐年增高和不斷復合化的趨勢,成長于網絡信息時代、思維敏捷、接受新生事物快的當代大學生往往希望輔導員不僅是一名教育者、關懷者和保護者,更應擔當指導者、導航者甚至是楷模的作用。因此輔導員要充當學生團隊化學習的啟航角色,除在自身業務知識如心理健康、就業指導等領域做到融會貫通,能夠獨當一面外,還應在教育學、政治學、哲學、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等方面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搭建自身合理的知識結構體系并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不斷探索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新規律和新問題。在日常與學生交往過程中,能夠以自身不斷積累和不懈鉆研的態度來激發教育對象學習、鉆研和創新的良好習慣,保持以研究的態度對待日常的瑣碎工作,汲取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領域前沿知識和各相關學科所長,注重挖掘代表性的教育素材,積極適應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和與現代信息技術對工作的新要求,不斷提升思想的高度和工作的廣度,實現學生工作的隱性化和與時俱進。

(三)成就素質:正確的自我認知和履行勤勉職責

社會的迅速變革給大眾心態帶來了浮躁和焦慮,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則使這種社會亞健康文化向高校領域蔓延。對于輔導員職業發展現狀來說,大多數輔導員職業效能感普遍不高,突出表現在高工作壓力、與其他職業群體相比的“腦體倒掛”、未來發展缺乏分流渠道、職業投入產出比過低等諸多現實問題,從而使得輔導員工作積極性和熱情收到了較大負面影響,部分輔導員的工作態度和職業立場呈現波動甚至出現了較大的動搖。在這種行業背景下,更要求輔導員堅定自身信念,具備高度的責任感、豁達的處事態度、忠誠勤勉的職業態度和艱苦奮斗的個人品格,從個人角度合理排解心理壓力和職業橫向比較帶來的挫敗感,并樹立在該職業領域做出一番業績的決心和勇氣,合理規劃自身職業生涯,以廣博的胸懷悅納面對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將工作中的困難作為個體成長的考驗和挑戰加以迎接,從而克服內生的職業猶豫和外部的職業阻礙,提升內生涯和外生涯水平,贏取職業上的成功,為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貢獻力量。

高校輔導員既是“實踐者”,也是“研究者”,是“實踐者中的研究者”。高校輔導員要努力成為既精通學生工作,又具有較高學術造詣的專家型學生管理干部。因此,要旗幟鮮明地反對高校輔導員開展科研工作屬于“不務正業論”、“耽誤主業論”以及“社會分工論”的論調。

高校輔導員要明白,科研能力對輔導員職業發展具有關鍵作用,是提高輔導員社會地位、克服職業倦怠、突破職業發展天花板的關鍵。要增強科研意識,對學生工作的新問題和新情況保持敏銳性,領悟問題深度,透析問題根源,運用科學的方法而非經驗去解決問題。

總之,要遵循教育規律,搭建繼續教育平臺,創造學習環境,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營造學習氛圍,提高學歷層次,搭建創新平臺,加強科研能力培養。

通過對輔導員理論教育與實踐等多方位的培養,不僅擴充了輔導員的專業知識,提升了輔導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水平,使輔導員在工作中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不斷提高輔導員思想教育與管理的系統性與科學性,使輔導員隊伍從經驗型向研究型方向邁進,推動輔導員向專家學者型發展。

【參考文獻】

[1]夏曉虹.論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內容和實現方式[J].中國高等教育,2009(10).

[2]劉利芳.新時期高校輔導員角色定位再思考[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3(5).

[3]曹如軍.高校教師教學與科研關系:問題與對策[J].教育發展研究,2011(1)

猜你喜歡
職責輔導員職業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LNG安全監管職責的探討
滿腔熱血盡職責 直面疫情寫忠誠
徐鉦淇:“引進來”“走出去”,都是我們的職責
好輔導員這樣煉成
各級老促會的新職責
校外輔導員的一天
數年如一日的義務輔導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